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学奎 何浩 +13 位作者 倪大石 李永珍 周宁 董朝阳 沈宏开 余荣汉 陈云华 谭福莱 姚益新 张荣淦 徐兆煜 曹受玲 刘丽华 张安成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1,共3页
正常人源转移因子治疗呼吸道疾患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我们以气管炎菌苗免疫正常猪,制成特异性转移因子,使受体被致敏的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更具针对性.经两次临床考核,双盲对照人源转移因子对PEF、1∶2000 OT试验、LTR等指... 正常人源转移因子治疗呼吸道疾患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我们以气管炎菌苗免疫正常猪,制成特异性转移因子,使受体被致敏的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更具针对性.经两次临床考核,双盲对照人源转移因子对PEF、1∶2000 OT试验、LTR等指标检测,显示作用相似,但CD_8^+指标则差异显著(P<0.05).可能成为减轻或阻止其咳喘症状发生的机制之一.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我们认为特异性转移因子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较好的早期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特异性 转移因子 疗效 免疫
下载PDF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
2
作者 章秋霞 刘毅 +3 位作者 王霓华 张日昆 沈宏开 姚益新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37,共2页
我科在1988年乙脑流行季节,对128份住院的乙脑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其中45例用两种方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现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抗原片制奋:用乙型脑炎京株(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惠赠)感染C_0/36细胞系,放28℃培育4天可观察到细胞病... 我科在1988年乙脑流行季节,对128份住院的乙脑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其中45例用两种方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现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抗原片制奋:用乙型脑炎京株(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惠赠)感染C_0/36细胞系,放28℃培育4天可观察到细胞病变,滴片,冷丙酮固定放-20℃备用。二、荧光标记血清:冰干羊抗人荧光标记血清1∶32,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70501),特异性染色单位1∶8,用时稀释。三、方法:用0.01MpH7.4PBS作不同稀释度稀释,分别滴加到抗原片的每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抗体 乙型脑炎 流行性诊断
下载PDF
沙克沙豆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昕 唐富良 +3 位作者 刘守安 王公禹 姚益新 陈华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5-10,共6页
用PBS抽提、硫酸铵分段沉淀及猪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可从腰点沙克沙(phaseolus vulgaris L)中分离得沙克沙凝集素,达到电泳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出一条带,分子量为30.26×10~3u,表明该凝集素由单一亚基组... 用PBS抽提、硫酸铵分段沉淀及猪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可从腰点沙克沙(phaseolus vulgaris L)中分离得沙克沙凝集素,达到电泳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出一条带,分子量为30.26×10~3u,表明该凝集素由单一亚基组成。其含糖量为5%。该凝集素能凝集兔、小鼠、鸡、人A、B、O红细胞,其凝集作用可被猪甲状腺球蛋白明显抑制。该凝集素可有效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分裂;体外实验表明,它可凝集Sp 2/0骨髓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沙克沙豆 色谱法 肿瘤细胞
下载PDF
安徽省两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荣汉 沈宏开 +1 位作者 姚益新 倪大石 《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14-16,共3页
两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单克隆抗休(McAb)的性质是不同的,1Hg是血凝抑制抗体,2B7则不然。前者对14株不同来源EHFV抗原部有免疫荧光反应,后者只对9株起反应,对5株不起反应。这意味着14株EHFV都具有血凝素(HAN)的抗原决定簇,但是1H8... 两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单克隆抗休(McAb)的性质是不同的,1Hg是血凝抑制抗体,2B7则不然。前者对14株不同来源EHFV抗原部有免疫荧光反应,后者只对9株起反应,对5株不起反应。这意味着14株EHFV都具有血凝素(HAN)的抗原决定簇,但是1H8对它呈现不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血凝素 抗原决定簇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上繁殖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宏开 姚益新 张荣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42-43,共2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某些原代及传代细胞上能适应增殖,国内外已有过报导。但用对轮状病毒十分敏感的恒河猴胚肾MA-104细胞培养和增殖EHFV并与通常使用分离该病毒的VeroE6细胞进行繁殖动态观察,尚未有过报导。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比较观察EHFV在两种细胞上的增殖动态,为MA-104细胞代替常规Vero-E6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等研究以及抗原片的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MA-104 原代 Vero-E6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乙脑临床初步观察
6
作者 李龙海 杨颖潮 +5 位作者 高学中 谭心 蒋正华 丁美琴 沈宏开 姚益新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39,共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迄今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我们用猪脾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治疗乙脑患者143例,并设101例对照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244例患者均选自1987~1988年度7、8、9月份4病日以内的住院患...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迄今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我们用猪脾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治疗乙脑患者143例,并设101例对照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244例患者均选自1987~1988年度7、8、9月份4病日以内的住院患者,无其它夹杂性疾患。临床诊断分型符合《传染病学》(王季午主编)诊断分型标准,并经血清乙脑IgM、IgG抗体检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 特异性 STF
下载PDF
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姚益新 沈煜霖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7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作...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7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TACE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47)和预后良好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CS3、TXNI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χ^(2)=0.56,P=0.453)、性别(χ^(2)=0.06,P=0.800)、肿瘤大小(χ^(2)=1.46,P=0.227)、Child-Pugh分级(χ^(2)=0.26,P=0.608)、肿瘤数量(χ^(2)=0.77,P=0.382)、肝硬化(χ^(2)=0.03,P=0.860)、TACE次数(χ^(2)=0.16,P=0.691)、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χ^(2)=0.79,P=0.37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χ^(2)=0.58,P=0.4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57.45%,27/47)比预后良好组(25.00%,15/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01)。治疗前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14.34±20.39)、(45.64±6.41)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82.83±15.97)、(34.82±6.36)pg/ml,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01;t=8.70,P<0.001);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39.65±24.32)、(64.75±7.58)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92.41±16.15)、(41.74±7.23)pg/ml,预后不良组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t=15.90,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OR=2.53,95%CI为1.27~5.02,P=0.008)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CS3(OR=0.65,95%CI为0.44~0.96,P=0.031)和TXNIP(OR=0.57,95%CI为0.36~0.89,P=0.014)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联合检测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2%,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为0.85~0.96)。结论行TACE治疗HCC患者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低,可能提示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HCC患者TACE治疗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预后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安徽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余荣汉 谭福莱 +4 位作者 沈宏开 苏湲 姚益新 倪大石 廖德福 《病毒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28-33,共6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李株和陈株血凝素(HAN)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杂交瘤生长孔率为97.5%和60%,阳性率各为2.5%和22%,克隆化培养阳性率达到100%。通过筛选得2株杂交瘤细胞、一株为2B_7、另一株...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李株和陈株血凝素(HAN)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杂交瘤生长孔率为97.5%和60%,阳性率各为2.5%和22%,克隆化培养阳性率达到100%。通过筛选得2株杂交瘤细胞、一株为2B_7、另一株为1H_8。其腹水单克隆抗体(McAb)滴度均达1∶16×10~4—32×10~4。1H_8的血凝抑制滴度达1∶5120。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杂交细胞染色体2B_7为80—97条,1H_8为85—105条,每个细胞均含一条中着丝点标记染色体。McAb的Ig类别和IgG亚类检测结果2B_7为IgM,1H_8为IgG_(2b)。两者对19株不同来源的EHFV具有不同的反应,1H_8McAb与19株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荧光反应,滴度都较高,且对5株不同来源的EHFV-HAN具有血凝抑制活性,滴度在1∶1280—5120,故1H_8为血凝抑制抗体;2B_7只对12株EHFV起反应,对7株不起反应,且没有血凝抑制活性。这说明1H_8与2B_7具有不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病毒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