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98.7.23大暴雨环境场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姚祖庆 杨引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3,共6页
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探空资料,并重点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1998年7月23日上海大暴雨过程,指出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条件下MCC下风方诱生出MCS,导致上海产生大暴雨,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径向风场及垂直风廓... 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探空资料,并重点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1998年7月23日上海大暴雨过程,指出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条件下MCC下风方诱生出MCS,导致上海产生大暴雨,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径向风场及垂直风廓线(VWP)资料在暴雨发生前数小时就监测到中尺度切变、中尺度涡旋等触发机制的发生、发展,它们与强降水回波的发展、加强、移动和合并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多普勒雷达 基本反射率 径向风场 环境场
下载PDF
上海地区强对流短时预报工作流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姚祖庆 黄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5-18,23,共5页
介绍了在 Micaps工作平台基础上建立的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工作流程 ,包括短时展望预报、 0~ 3小时短时监测滚动预报 ,并给出 1 999年 6~ 8月试报情况 ,空漏报个例物理原因分析。
关键词 短时预报 工作流程 个例分析 强对流
下载PDF
上海“0185”特大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姚祖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9,T001,共5页
对上海 2 0 0 1年 8月 5~ 6日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做了详细分析指出 ,在副高内由东风系统发展起来的热带低压由于结构深厚得以在强大副高内稳定维持 ,而副热带高压断裂的形势变化至关重要 ,由于西环副高北侧的西北偏西气流渗入 ,对热带... 对上海 2 0 0 1年 8月 5~ 6日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做了详细分析指出 ,在副高内由东风系统发展起来的热带低压由于结构深厚得以在强大副高内稳定维持 ,而副热带高压断裂的形势变化至关重要 ,由于西环副高北侧的西北偏西气流渗入 ,对热带低压内强对流迅速、持久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东环副高减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特大暴雨 强对流天气 上海 天气过程分析
下载PDF
卫星云图的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祖庆 李朝颐 《地理教学》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卫星云图上的云型与人们日常所见的有很大不同.它的细节不十分清楚.但展现的是云层分布的全貌图象。电视播出的大多是红外云图.黑白色调层次代表各云层顶部和地表的红外辐射温度,高云及厚实的降水云层(如卷云、积雨云等)云顶温度很... 卫星云图上的云型与人们日常所见的有很大不同.它的细节不十分清楚.但展现的是云层分布的全貌图象。电视播出的大多是红外云图.黑白色调层次代表各云层顶部和地表的红外辐射温度,高云及厚实的降水云层(如卷云、积雨云等)云顶温度很低最亮白,低云反倒较灰暗。因此,应首先学会分析云型的基本要点。这就是应抓住云图上的主要云区.从云区的型式、范围、边界形状、色调及纹理等几方面的特征,去分析云系性质、高度、降水条件以及与天气系统的联系等,进而根据云型演变了解天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降水云层 云顶温度 云系 红外云图 天气系统 高云 图象 日常 层次
下载PDF
登陆华东的台风大暴雨云团及环境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祖庆 唐新章 《暴雨.灾害》 1997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通过对六个登陆华东的台风数字化序列卫星云图的研究,揭示了台风中心附近大暴雨,台风中外围螺旋云带上的大暴雨,台风南侧外螺旋云带尾部大暴雨及台风龙卷形成过程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的一些特殊事实。
关键词 登陆台风 暴雨 龙卷 云团 流场 环境流场
下载PDF
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被引量:73
6
作者 姚建群 戴建华 姚祖庆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53,T0003,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槽缓慢东移,导致华东地区850~500 hPa形成深厚西南急流,急流的加强促使低层锋生,配合K指数高能锋区的不稳定层结,大大增强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地面锋生作用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抬升作用是主要的触发机制;较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雷暴内部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的正反馈作用是飑线系统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多个雷暴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侧的雷暴单体加强、移动方向发生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深对流指数 出流边界 风垂直切变 强对流天气 雷雨大风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下载PDF
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 被引量:33
7
作者 杜秉玉 官莉 +1 位作者 姚祖庆 袁招洪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 ,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结果、Doppler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MICAPS系统和自动雨量站网等获取大气运动的各种尺度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触发机制、各种天气实况等动态变化资料 ,... 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 ,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结果、Doppler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MICAPS系统和自动雨量站网等获取大气运动的各种尺度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触发机制、各种天气实况等动态变化资料 ,结合预报员经验 ,建立了“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以下简称“预报系统”)。预报系统产品包括强对流天气的形势分析、0~ 1 2 h展望预报、0~ 3h滚动预报及警报。预报系统还设计了有自动增长功能的强对流天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短时预报系统 概率预报 上海地区
下载PDF
9414号热带气旋(DOUG)非对称结构和对降水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丁金才 姚祖庆 唐新章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9-384,共6页
DOUG热带气旋在靠近华东沿海大陆北上过程中,气旋西侧的降水强度显著减弱,主要是DOUG气旋的完全非对称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大尺度天气系统配置、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计算结果分析了DOUG气旋内区和外区非对称结构的成... DOUG热带气旋在靠近华东沿海大陆北上过程中,气旋西侧的降水强度显著减弱,主要是DOUG气旋的完全非对称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大尺度天气系统配置、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计算结果分析了DOUG气旋内区和外区非对称结构的成因和演变。外区的非对称结构主要由环境场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的东高西低气压场配置造成的。气旋近中心中-β尺度的辐散下沉系统的发展是造成内区非对称结构的主要原因。二者的形成是相互独立的。但内区非对称结构的发展会促使外区非对称结构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候 非对称结构 大尺度系统 降水
下载PDF
地面形势识别在上海强对流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蒋乐贻 黄炎 姚祖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2,共5页
介绍用完全预报法建立的上海强对流展望预报系统 ,用计算机识别数值预报产品地面天气形势 ,进行预报的消空和解决起报问题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在实际业务使用中证明该系统有一定预报能力。
关键词 地面形势 强对流 计算机识别 对流预报
下载PDF
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的龙卷过程之个例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继业 姚祖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7-29,F003,共4页
将卫星云图与物理量场相结合 ,对 990 9号热带风暴 (WENDY)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 ,引发上海东南部地区龙卷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使 WENDY倒槽得以维持和发展 ,并对 WENDY残存低压长时间存在并... 将卫星云图与物理量场相结合 ,对 990 9号热带风暴 (WENDY)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 ,引发上海东南部地区龙卷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使 WENDY倒槽得以维持和发展 ,并对 WENDY残存低压长时间存在并北上起重要作用。当 WENDY低压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接、叠加时 ,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良好环境使 WENDY环流内的对流云团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尺度干涌的涌入促使强对流云团群合并发展 ,并加剧对流辐合体内水平风切变 ,最终导致龙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中尺度干涌 龙卷 热带气旋 卫星云图 对流动团 天气过程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卫星估计降水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基于两年的地面观测和GMS5静止卫星云图等资料样本库,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六小时降水量分级估计业务系统。在大片层状云、孤立对流云等不同性质的降水条件下对该系统进行业务试运行,结果表明1)使用多通道卫星云图资料,... 基于两年的地面观测和GMS5静止卫星云图等资料样本库,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六小时降水量分级估计业务系统。在大片层状云、孤立对流云等不同性质的降水条件下对该系统进行业务试运行,结果表明1)使用多通道卫星云图资料,特别是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红外亮温的时间变率等云图衍生资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卫星定量估计降水准确率。2)由逐日实时资料库建立的回归估计方程,每6h更新一次,大大地改善了大片厚卷云和特殊地形引起的空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5卫星云图 降水估计 多元回归
下载PDF
应用GMS5多通道云图估计降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3,共6页
对近两年来 5~ 8月中国东部地区 1 2 0多个测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对应 4 40 0多幅GMS 5四个通道云图的研究发现 :红外亮温的时间、空间变率、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等云图衍生资料对消除卷云 ,弥补夜间缺少可见光云图的不足起到明显作用。... 对近两年来 5~ 8月中国东部地区 1 2 0多个测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对应 4 40 0多幅GMS 5四个通道云图的研究发现 :红外亮温的时间、空间变率、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等云图衍生资料对消除卷云 ,弥补夜间缺少可见光云图的不足起到明显作用。从而 ,应用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建立四通道云图因子、衍生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进行 6小时分级降水估计。为了进一步消除厚卷云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提出使用逐日实时资料自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估计降水量 ,从而对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估计结果进行校正。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业务使用表明 ,总体估计的准确率达 7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 GMS-5 降水 卷云 变率 亮温差 水汽通道 心气 对消 估计
下载PDF
气象卫星:观云察天的“千里眼”
13
作者 李朝颐 姚祖庆 《地理教学》 1999年第2期6-7,共2页
现在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当天的气象卫星云图。我们经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询问这些云图是怎么得来的,如何识别。本刊特约有关专家撰文介绍,分两期刊登。本期介绍气象卫星的一些知识,下期介绍如何识别卫星... 现在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当天的气象卫星云图。我们经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询问这些云图是怎么得来的,如何识别。本刊特约有关专家撰文介绍,分两期刊登。本期介绍气象卫星的一些知识,下期介绍如何识别卫星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 下期 期刊 读者 节目 专家 知识 电视
下载PDF
垂直向基流二次切变对梅雨锋中尺度低涡暴雨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谷文龙 杨引明 +1 位作者 刘洁 姚祖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3,共7页
β中尺度低涡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采用实况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23个低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一般都发生在中低层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里,急流的... β中尺度低涡是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采用实况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23个低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一般都发生在中低层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里,急流的强度和位置直接影响降水落区和强度,低涡所激发的涡旋Rossby波在急流里传播时引发不稳定,产生强降水。根据基本流场风速二次切变理论,进一步研究表明:大部分低涡降水区基本流场都存在二次切变或者非线性切变,而这种情况正是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高层200 hPa附近引导气流比较强时,低涡移向东北偏东;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中层急流比上下层略强,即U_(ZZ)绝对数值很小,低涡移向东南偏东;当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U_(ZZ)<0,且中低层急流相对于高层急流很强的时候,低涡移向西南向;当垂直向基流在中层的急流很强,上下急流不明显时,低涡移向西或西偏北。因此,垂直向基流风速二次切变是影响梅雨锋中尺度低涡路径的关键因子,这一结论对于梅雨期间低涡暴雨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梅雨锋 涡旋ROSSBY波 数值模拟 垂直向二次切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