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纺织服装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姚秋蕙 童昕 +1 位作者 韩梦瑶 陈天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3,共6页
快速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带来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用服装及附件、旧服装及旧纺织品、纺织原料三类商品的全球贸易数据,刻画了纺织服装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生产... 快速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带来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用服装及附件、旧服装及旧纺织品、纺织原料三类商品的全球贸易数据,刻画了纺织服装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空间分布及变动;基于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特点,考察其在服装再使用和材料循环利用两种模式中的路径选择差异;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论指出,无论再使用,还是再循环,在降低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网络中的环境污染挑战方面都有局限性。解决生产和消费末端的废弃物问题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延伸生产者责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生产—消费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再使用 再循环 全球生产网络 快速消费模式
下载PDF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尺度困境”——以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周莺 姚秋蕙 +1 位作者 胡志丁 刘卫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05-2717,共13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组织模式开始不断发展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边境地区越来越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而跨境经济合作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组织模式开始不断发展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边境地区越来越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而跨境经济合作区成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由于涉及国家主权让渡及各种要素跨越国界流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建设进展相对较慢。通过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难题、形成机制及突破路径。研究认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典型的"尺度困境",其困境大小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国内多尺度治理协调程度及边境双边治理结构匹配程度等3个维度。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多尺度汇聚的边境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降低跨境合作边界屏蔽效应的关键,而其治理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多尺度的紧密合作以及边境双边的制度对接。打破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尺度困境"需要边境双边协同治理,国家尺度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或给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限,同时要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经济合作区 尺度困境 边境 治理结构 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原文传递
全球服装贸易网络演化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姚秋蕙 韩梦瑶 刘卫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6,共11页
文章以1995—2015年为研究时段,针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贸易网络分析,描绘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变,识别主要集聚区,并通过集聚区内外的贸易联系强度体现其在网络中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1995-2015年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经历了先扩散... 文章以1995—2015年为研究时段,针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贸易网络分析,描绘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变,识别主要集聚区,并通过集聚区内外的贸易联系强度体现其在网络中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1995-2015年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经历了先扩散后集聚的转移路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美洲集聚区和欧洲集聚区三个较为稳定的集聚区。总体来看,欧洲集聚区和美洲集聚区在服装跨国贸易上表现为贸易逆差,而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基本表现为贸易顺差且差距不断扩大。全球服装贸易重心先是由欧洲、美洲集聚区向巾围、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转移,近十年来,又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内部由中国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在全球服装贸易网络演变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转变,是全球服装贸易网络在地理格局上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 全球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贸易自由化 经济危机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姚秋蕙 韩梦瑶 刘卫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0-2222,共13页
随着全球各区域的连通性不断增强,碳流动以及碳泄漏在全球碳减排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全球产业跨境转移的过程,发达国家的高碳行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这些国家进口成品用于自身最终消费。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随着全球各区域的连通性不断增强,碳流动以及碳泄漏在全球碳减排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全球产业跨境转移的过程,发达国家的高碳行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这些国家进口成品用于自身最终消费。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本文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分析了生产碳及消费碳强度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生产者及消费者责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生产碳强度大都高于消费碳强度,且两者的差值大多高于"一带一路"区域外发达地区。全球95%以上的隐含碳净流出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消费所引发的"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直接碳排放占比约为30%。考虑到跨国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整体承受了较大的碳排放压力。从消费者责任着手衡量各国家/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碳排放责任,并以包容性全球化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气候治理体系构建,可为长期难以达成协议的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提供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 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碳流动 消费碳 一带一路 气候治理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卫东 姚秋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6,共13页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学术界提出了新命题,需要对已有建设模式和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以往地理学主要关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qu...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学术界提出了新命题,需要对已有建设模式和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以往地理学主要关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涉及的范畴要大得多,既包括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中国提供融资并承建的项目,还包括一些新兴的混合项目。已经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比较容易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利用"制度和文化转向"研究思路来剖析"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总结其建设模式,对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度和文化转向"出现的背景以及主要研究脉络;而后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基于工程总承包(EPC)、基于特许经营和企业直接投资三大类建设模式;最后借鉴"制度和文化转向"的研究技巧,从"地域嵌入的广度和深度"和"技术及项目的’破坏性’"两个维度,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分为变革性项目、支撑性项目、一般性项目和海外经贸合作园区4种类型,用以识别它们的制度和文化敏感性,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为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案例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度和文化因素 投融资结构 高质量发展 地域嵌入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国内外转移研究:基于嵌套网络视角 被引量:20
6
作者 韩梦瑶 姚秋蕙 +2 位作者 劳浚铭 唐志鹏 刘卫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760,共13页
伴随中国在碳减排领域承担的越发重要的责任,从多区域、多尺度视角评估省域碳排放转移模式对于中国碳排放研究至关重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关联,本文识别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对内、对外的碳排放流动情况,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与184个国家/... 伴随中国在碳减排领域承担的越发重要的责任,从多区域、多尺度视角评估省域碳排放转移模式对于中国碳排放研究至关重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关联,本文识别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对内、对外的碳排放流动情况,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与184个国家/地区的碳排放流动关联.总体来看,中国各省区市的碳排放转移可以分为不同模式,其中内陆省份主要由国内碳排放流动主导,从国内省份接收碳排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国内碳排放净流出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在国内外碳排放均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区域关联视角来看,识别中国各省区市碳排放转移模式有助于开展区域协同及环境联控研究.基于嵌套网络分析,中国各省区市的多尺度多区域碳排放评估将现有研究扩展到了国家以及全球尺度,有助于为中国各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多区域多尺度 嵌套网络 投入产出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研究(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梦瑶 姚秋蕙 +1 位作者 刘卫东 Michael DUNFORD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9期1263-1274,共12页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driven rapid growth of cross-border trade and a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leading to increasing inter-country embodied carbon flows. Multi-region input-ou...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driven rapid growth of cross-border trade and a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leading to increasing inter-country embodied carbon flows. Multi-region input-output(MRIO) analysis is used to identify embodied carbon flows between major world regions, including seven region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B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and consumption-based carbon inten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urrent embodied carbon flows are virtually all from BR regions to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95% of world net embodied carbon exports coming from BR regions.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induce about 30%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most BR reg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er bear a high proportion of consumer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arbon emitted in the latter. For this reason,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from consumption rather than a production-based perspective is more equitable, whil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be given a louder voice in the construction through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in part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f an inclusive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区域表达 道路 追踪 环境责任 经济全球化 消费者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
8
作者 刘卫东 姚秋蕙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623-640,共18页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great vision and high-quality targe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and Western recognition of them, which challenges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This gap should be narrowed by co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great vision and high-quality targe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and Western recognition of them, which challenges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This gap should be narrowed by conducting in-depth case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at the project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has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but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is much broader in scope, comprising not only FDI projects but also China-financed projects and emerging mixed projects. Our investigation, observ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the BRI projects find that compared to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less experience in doing busines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often pay less attention to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host countries. Thus, revisiting th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urn i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employing its ideas to analyze the BRI projects and summarize their construction modes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BRI.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trends of th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urn and then summarizes three major modes of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namely,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based projects, concession-based projects, and FDI;finally, it draws on th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urn to classify the BRI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two indicators of "Breadth and Depth of Territorial Embeddedness" and "Destructive Effect of a Project and/or Technology" into four types: transformative, supportive, ordinary projects and overseas industrial cooperation parks.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can be observed for each type of project. The preliminary theorizatio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may offer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financing structur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erritorial embeddedn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