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与幻想--马克斯•恩斯特绘画语言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童哥 杨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遵循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式的梦境语言创造非理性世界”的规则而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表现力。追求神妙的梦幻景致、反抗现实,拥抱超然世界的精神性以及渴望和平、自由的信念一... 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遵循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式的梦境语言创造非理性世界”的规则而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表现力。追求神妙的梦幻景致、反抗现实,拥抱超然世界的精神性以及渴望和平、自由的信念一直贯穿于其创作始终。他对绘画技法不断进行探索,通过预言性的隐喻和解放原本语境进行重新整合而创造出非理性并置的多重时空、虚拟重构的隐喻时空、符号化的平面抽象时空以及蒙太奇式的拼接时空。恩斯特与众不同的时空表达引导着我们对于周边的世界重新进行思考,同时也不断翻新着我们的知觉记忆。以马克斯·恩斯特绘画的时空表达为研究向度,主要运用图像分析、文献分析、心理学分析等方法对恩斯特反常态的梦幻景致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恩斯特绘画中时空图式语言的结构特点,探讨恩斯特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和原始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恩斯特 超现实主义 绘画 时空表达
下载PDF
3D投影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应用与创新趋向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姚童哥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6-54,共9页
随着现代信息日益便捷化,文化艺术之间频繁交流、渗透与兼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造就了当前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新格局,3D投影技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3D投影属于空间增强现实(SAR)的一种,是基于投影仪实现空间增强的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日益便捷化,文化艺术之间频繁交流、渗透与兼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造就了当前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创新格局,3D投影技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3D投影属于空间增强现实(SAR)的一种,是基于投影仪实现空间增强的技术手段,艺术家运用这种技术方式所创作的3D投影为观众提供裸眼感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方式,避免了基于VR设备所带来的眩晕感。本文通过研究公共空间中3D投影的应用和创新趋向,以期为现代公共空间构建多元的艺术栖居环境,拉近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创作出更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传递信息,并创造出新的价值。方法是通过梳理3D投影的发展历程,分析当下3D投影的创作理念,以及室外、室内公共空间和网络公共空间中3D投影的具体应用,结合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规律,探讨未来艺术、科技、文化、商业的融合创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投影 新媒体艺术 空间增强现实 公共空间
下载PDF
蒂姆·波顿电影的审美取向
3
作者 姚童哥 金妹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9期111-119,共9页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极具个性的另类导演,他的作品无论是影视长片还是动画电影都渗透着他个人很强的华丽而颓废的哥特风格,这种暗黑的气质与他所拍的主题柔情以及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形成了他独有的视听语言风格...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极具个性的另类导演,他的作品无论是影视长片还是动画电影都渗透着他个人很强的华丽而颓废的哥特风格,这种暗黑的气质与他所拍的主题柔情以及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形成了他独有的视听语言风格,他的作品所蕴含的诡异的视觉审美,与充满人性的真善美相互对立相互融合,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内心世界。本文以蒂姆·波顿荒诞的21世纪几部重要影片为对象,结合他的童年以及早期的经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特征,人物性格的新变化、服饰、配乐以及空间色彩运用等多个角度研究其电影的新倾向,并对其作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作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姆·波顿 审美取向 黑暗 哥特式 温情
下载PDF
中世纪复古与未来科幻的交响:《沙丘》视听语言的诗意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童哥 吴隽言 《东南传播》 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
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的科幻电影《沙丘》以精美绝伦的布景、独特的美学体系、诗化的意境,打造出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沙丘世界,为观者呈现出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无论是被海水覆盖的卡拉丹星球所体现的肃冷阴郁,... 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的科幻电影《沙丘》以精美绝伦的布景、独特的美学体系、诗化的意境,打造出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沙丘世界,为观者呈现出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无论是被海水覆盖的卡拉丹星球所体现的肃冷阴郁,哈克南主星的黑暗,还是厄拉科斯的炙热粗犷,这些场景都透露着电影诗意的美。现代科幻电影的视效(VFX)、镜头语言等视听表现直接关系到影片叙事与整体观感体验,是影片承载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关键要素。文章以电影《沙丘》的视听语言要素切入,解读该片视觉特效的制作手法及理念,并从视觉、镜头、配乐、场景设计等多个角度探析该片的美术风格及诗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 丹尼斯·维伦纽瓦 视听语言 科幻电影 诗意化
下载PDF
基于MANDELBULB3D分形动画设计应用探究
5
作者 姚童哥 《设计》 2022年第23期138-141,共4页
文章以Mandelbulb3D为主要的分形软件应用,分析当今基于该软件设计的新媒体艺术现状和应用价值,结合有关案例和设计实例进行技术性的数字解码并剖析其艺术风格。通过案例和设计实例提炼计算机虚拟分形动画的艺术特点,探讨Mandelbulb3D... 文章以Mandelbulb3D为主要的分形软件应用,分析当今基于该软件设计的新媒体艺术现状和应用价值,结合有关案例和设计实例进行技术性的数字解码并剖析其艺术风格。通过案例和设计实例提炼计算机虚拟分形动画的艺术特点,探讨Mandelbulb3D分形软件的应用价值,以及设计师作为创作主体其创作身份的转变趋势。通过对分形理论、分形软件Mandelbulb3D、相关分形设计师的研究和实例设计,挖掘创作新媒体艺术的新方式,创作出既包含分形外在的表现形式又包含分形理论内在富有深刻意蕴的作品。基于Mandelbulb3D现成的分形系统编码语言简洁、计算量较低、视觉表现力丰富,在影视特效设计、游戏设计、概念设计等领域影响深远,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动画设计 Mandelbulb3D 新媒体艺术 生成艺术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播路径探讨
6
作者 姚童哥 肖瑶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创新性研究从艺术本体的创新性发展开始过渡到艺术审美的创造性转化,新媒体艺术对传统绘画的现代性转译与场景体验、文化旅游相结合,以新媒介的表现形式重塑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绘画得以传承与发展。从传播的视角来看...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创新性研究从艺术本体的创新性发展开始过渡到艺术审美的创造性转化,新媒体艺术对传统绘画的现代性转译与场景体验、文化旅游相结合,以新媒介的表现形式重塑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绘画得以传承与发展。从传播的视角来看,新媒体要素在拓展中国传统绘画的存在边界,提高受众的审美期待,增加传播的话语权等方面表现积极;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绘画单向、线性的传播途径已转向开放、交互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只有将传统绘画与媒介技术、互动情境良好融合,才能合理、高效地进行从内容到表现的艺术表达与社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新媒体艺术 传播路径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原文传递
作为媒介的身体与声音——加里·希尔影像艺术语言的生成及发展
7
作者 姚童哥 王之纲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3-89,共7页
加里·希尔擅长将文学和哲学主题转换为感知觉,综合多种媒介创作和实验,探索身体语言、声音联觉、感知体验、空间本体论(Ontological Space)等问题,构建了所见与所感之间的广泛联系。本文从媒介、影像、身体和声音语言等维度剖析希... 加里·希尔擅长将文学和哲学主题转换为感知觉,综合多种媒介创作和实验,探索身体语言、声音联觉、感知体验、空间本体论(Ontological Space)等问题,构建了所见与所感之间的广泛联系。本文从媒介、影像、身体和声音语言等维度剖析希尔作品的创作动机,阐述其艺术语汇构成与媒介表达,以及图像、身体、声音在作品中的表征与隐喻,并探赜其作品背后的原型与思想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希尔 实验影像 装置 媒介语言 身体 声音
原文传递
“沉浸感”的营造:“大先生”主题光影秀的空间叙事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之纲 姚童哥 陈焱松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主题光影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多媒体展示设计手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投射影像的空间局限,为现代化的展示与传播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如何更好地将虚拟光影要素与具象的实体空间相结合,值得每个设计者仔细思考和钻研。本文以... 主题光影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多媒体展示设计手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投射影像的空间局限,为现代化的展示与传播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如何更好地将虚拟光影要素与具象的实体空间相结合,值得每个设计者仔细思考和钻研。本文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大先生”主题光影秀为例,结合“大先生”教书育人的理念,从整体内容策划、空间叙事策略、技术实践手段等多方面阐述了设计及其落地效果中的关键创新点,以期提供一套在具体空间中塑造沉浸体验的光影秀方案,为历史文化空间的多媒体展示设计与叙事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大先生 光影秀 新媒体艺术 沉浸式体验
原文传递
基于工业遗存的沉浸式科幻空间设计研究——以首钢三高炉“科幻世”展览为例
9
作者 久子 姚童哥 王之纲 《北京文化创意》 2022年第5期92-96,共5页
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如何让工业遗存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文章力求将工业遗存与科幻主题相结合,探求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思路。根据“沉浸”的概念以及工业遗存的便利条件... 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如何让工业遗存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文章力求将工业遗存与科幻主题相结合,探求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思路。根据“沉浸”的概念以及工业遗存的便利条件,基于工业遗存的沉浸式科幻空间设计,应从“感官”“想象”“交互”三方面入手使其同时满足叙事性沉浸与游戏性沉浸的条件,同时依托于“科幻世”展览的实际落地,讨论其“感官沉浸”“想象沉浸”“交互沉浸”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 科幻空间设计 感官沉浸 想象沉浸 交互沉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