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方略馆与官修方略 被引量:7
1
作者 姚继荣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80,共6页
方略,是清代的战争专史,属于官修史书的范畴。其 史学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意义 。作为反映清朝重大军事活动的记录,方略又较多涉及到边疆和民族问题,对于研究清代的 军事... 方略,是清代的战争专史,属于官修史书的范畴。其 史学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意义 。作为反映清朝重大军事活动的记录,方略又较多涉及到边疆和民族问题,对于研究清代的 军事史、边疆史与边疆政策、民族史与民族政策,以及宗教、结社问题,自然是十分珍贵的 史料。方略属于当代史,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偏重于宣扬王朝武功,保存历史史事,着眼 于政治借鉴。这样的特点,又表明方略不同于传统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而是这种史书体裁一 种新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略 方略馆 史学价值 历史编纂学 纪事本末体
下载PDF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继荣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先生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史学功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关注历史教育,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教育和如何进行历史教育的问题。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反映了他...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先生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史学功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关注历史教育,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教育和如何进行历史教育的问题。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科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寿彝 史学功用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思想
下载PDF
明代西北仆苑官牧制度及其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姚继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3-58,共6页
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治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步骤 ,而仆苑官牧制度则是西北马政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马政 苑马寺 官牧制度 明代 西北地区 仆苑
下载PDF
清代档案与官修方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继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清代利用档案编纂方略 ,记录了历次重要军事活动的过程 ,既炫耀了封建统治者的所谓“武功”,又及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教训。这对于研究清代的军事史、民族史、边疆史 。
关键词 档案 方略 军机处 方略馆
下载PDF
“方略”释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继荣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方略 ,亦称纪略 ,是清代官修史书中的一种 ,是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一种新形式。方略具有包容量大又偏重现实政治的特点 ,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关键词 "方略" "纪略" 纪事本末体 史学价值 清代 官修史书 中国
下载PDF
顺治年间的茶马互市与民族关系
6
作者 姚继荣 李英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27-131,共5页
顺治年间,面临统一全国的战争形势,清沿袭明朝的做法,在西北继续推行茶马互市。这在确保战争需要、协调民族关系以及稳定西北政治形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清朝 顺治 茶马互市 茶马司 茶法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情满乡邦书华章——《明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史研究》读后
7
作者 姚继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生态环境 上游地区 黄河 明代 人民出版社
下载PDF
论清代的历史笔记及其史料价值
8
作者 姚继荣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4-40,共7页
清代的历史笔记,主要包括历史琐闻类笔记和考据辨证类笔记中考史部分,不仅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值得认真挖掘和深入研究。当然,它们也明显存在不少的缺陷,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 清代 笔记 史料笔记 历史笔记 史料价值
下载PDF
不稳定肩胛颈骨折植入物与非植入物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徐俊杰 李业海 +4 位作者 刘庆 唐浩然 梁俊升 姚继荣 刘和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5561-5564,共4页
背景:肩胛颈骨折治疗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需要钢板置入治疗。目的:比较重建钢板置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5-07/2009-12收治25例不稳定肩胛颈骨折患者... 背景:肩胛颈骨折治疗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需要钢板置入治疗。目的:比较重建钢板置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5-07/2009-12收治25例不稳定肩胛颈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13例,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12例。结果与结论:25例获随访3~24个月。植入物组和非植入物组骨折愈合时间均为2~4个月,无明显区别。非植入物组Herscovici功能评分(8.46±3.20)分;优2例,良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38.5%;正位X射线片上测量为盂极角(21.7±4.6)°。植入物组Herscovici功能评分(11.75±2.60)分;优5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1.7%;盂极角(38.8±2.9)°,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重建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可以重建肩关节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内固定 重建钢板 保守治疗 比较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1
10
作者 刘庆 徐俊杰 +3 位作者 李业海 姚继荣 梁俊升 刘和风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34例)和PKP组(35例),记录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次数、治疗费用、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患者...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34例)和PKP组(35例),记录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次数、治疗费用、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PKP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次数、治疗费用均多于PVP组(P<0.05,P<0.01)。术后PVP和PKP组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0.01);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PKP组优于PVP组(P<0.05)。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PVP组(P<0.001)。结论PVP及PKP均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PKP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效果较好,骨水泥渗漏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青海多民族文化的互动与共享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世栋 姚继荣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繁衍生息在青海地区的各族儿女,以其聪慧的才智和坚韧的意志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保持风格迥异、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同时,相互之间亦发生了深层次、多维度的接触、碰撞、吸收、借鉴,由此促进了青海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 青海 民族文化 互动 共享
下载PDF
康熙、雍正年间的茶马互市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英华 姚继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康雍年间,伴随国家统一战争的开展,西北政治局势趋于稳定,清朝与西北各族之间的茶马互市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由官营向私营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西北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 康熙 雍正 茶引 茶马司 茶马互市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论《北游录》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忆雪 姚继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
《北游录》一书,记录了谈迁为写作《国榷》而赴京收集史料的往来经历,既有纪实文字,也不乏诗文描述,是研究谈迁生平、思想及清初社会状况的珍贵文献,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谈迁 《北游录》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下载PDF
清代西北马政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承军 姚继荣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清代前期,因军事战争的需要,统治者十分重视马政的建设。面对西北复杂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清朝在西北设立一些马政机构,逐渐完善了有关的马政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清代 西北马政 政治格局 民族关系
下载PDF
笔记、史料笔记和历史笔记的界说与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钧鹏 姚继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笔记、历史笔记与史料笔记,是三个不同的学术概念。"笔记"一词,最早见于南梁;"史料笔记"一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而"历史笔记"一词,则见于近年一些学者的表述。不过,对这三个概念及内... 笔记、历史笔记与史料笔记,是三个不同的学术概念。"笔记"一词,最早见于南梁;"史料笔记"一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而"历史笔记"一词,则见于近年一些学者的表述。不过,对这三个概念及内涵一直没有比较一致的认同。所以,对它们的科学厘定,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笔记的文献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 史料笔记 历史笔记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近代青海回族碑记与回族社会
16
作者 徐佳佳 姚继荣 《青藏高原论坛》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青海回族是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近代是青海回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的回族碑记,对探索近代青海回族历史与社会状况、伊斯兰教在近代青海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 近代 青海回族 碑记 回族社会
下载PDF
略论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
17
作者 陈强 姚继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的漫长历程,使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在文化价值上越来越趋于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说,夷夏文化同源的认识,乃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石。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价值观念 民族象征 文化价值认同
下载PDF
乳腺肿瘤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1及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讨论
18
作者 杨颖颖 顾新刚 +2 位作者 曾令嘉 朱勇 姚继荣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法对乳腺肿瘤内的血流信号进行分析,讨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1.0及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乳腺肿瘤患者检测分析其内部的血流信号,对动脉血流的RI值达到1.0或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肿瘤对象进行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法对乳腺肿瘤内的血流信号进行分析,讨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1.0及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乳腺肿瘤患者检测分析其内部的血流信号,对动脉血流的RI值达到1.0或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肿瘤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并设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中测得的所有RI值均在1.0以下;病例组中RI=1.0的占31.0%(27/87),其中良性肿瘤的检出率是13.9%(5/36),恶性肿瘤则为43.1%(22/51),两者比较在统计学意义上有差异。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占8.0%(7/87),其中良性肿瘤的检出率是2.8%(1/36),恶性肿瘤则为11.8%(6/51),呈现高的倾向。恶性肿瘤群中RI=1.0的检出率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差别。在良性肿瘤群中,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5例呈现检测出RI=1.0的动脉血流,占83.3%,和其它良性肿瘤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明显差异。结论乳腺肿瘤内RI=1.0和舒张末期反向血流的动脉血流对乳腺恶性肿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普勒超声 动脉血流 阻力指数
下载PDF
略论元朝仕进制度中的民族歧视政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继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5-81,共7页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殊利益,极力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元朝的仕进制度,既因采用汉法而具有中原特色,又因保留旧制而具有蒙古传统,从而使其新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在这项制度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反...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殊利益,极力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元朝的仕进制度,既因采用汉法而具有中原特色,又因保留旧制而具有蒙古传统,从而使其新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在这项制度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反映和表现.(一)在元代,“仕进有多歧”①而入仁为官的基本途径首先是“根脚”.所谓“根脚”,指人的家世、出身、资历等.因此,元代入仕,首论社会出身.元制:中枢省府台部的高级官员,乃至地方上府州县的长官,皆由皇帝任命勋臣、名门以及儒吏出身且品资相当者担任.人仕重国姓,亲本族,历代统治者莫不如此,而元代尤甚.蒙元时期,怯薛出身是“大根脚”.早在成吉思汗时代,怯薛就是蒙古国家机构的核心.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歧视 知识分子 《元史》 达鲁花赤 色目 怯薛 蒙古人 蒙古贵族 统治者 汉人
下载PDF
试论明代西北马政的衰败原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继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7-81,共5页
马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特有制度,即封建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使用等方面所实施的行政管理制度。自秦汉以降,迄于明清,它一直是历代兵制和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府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 马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特有制度,即封建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使用等方面所实施的行政管理制度。自秦汉以降,迄于明清,它一直是历代兵制和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府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措施。,明初以来的数十年间,由于仆苑官牧机构健全,制度谨严,官得其人,职专其任,以及采办马匹的多种渠道的畅通,监苑官马常年保持在数万匹之多,西北马政确实出现了仆苑两旺、足充边用的局面。但明中期以后,西北马政的弊端日滋,其景况大不如前了,弘治时杨廷和即说:“马政之弊,自京师以达于天下,在在有之,而陕西监牧为多,其弊尤甚。”明代西北马政情况也确实如此。明代西北马政的日渐衰败,究其原因,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经世文编》 马政 苑马寺 茶马互市 西北边防 杨一清 明代中后期 明朝政府 金牌制 明中后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