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定量感觉检查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瑞霖 姚维昊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5期7440-7441,共2页
目的:利用定量感觉检查(Q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有症状者48例,无症状者12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同时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并... 目的:利用定量感觉检查(Q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有症状者48例,无症状者12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同时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均高于感觉传导速度(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QVT的异常率均高于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能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定量感觉检查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高瑞霖 姚维昊 李宝库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229-230,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共...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1).治疗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4.13±3.25)明显低于治疗前(4.83±3.14)及(6.94±2.12)(均P<0.05)(2).治疗2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水平[(5.77±3.13)mg/L]明显低于治疗前[(24.37±7.79)mg/L]及对照组[(25.98±4.84)mg/L](均P<0.05);(3)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动脉粥样斑块 血脂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超低压反渗透处理太湖水的中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永 姚维昊 +1 位作者 桂波 董秉直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6,共6页
中试以超滤过滤后的太湖水为原水,研究超低压反渗透膜在此水源条件下的运行工况,考察其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临界通量下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稳定,年产水量下降约为5%,反渗透对于UV_(254)、COD_(Mn)和TOC去除率分别为100%、... 中试以超滤过滤后的太湖水为原水,研究超低压反渗透膜在此水源条件下的运行工况,考察其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临界通量下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稳定,年产水量下降约为5%,反渗透对于UV_(254)、COD_(Mn)和TOC去除率分别为100%、77%和89%,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超过临界通量运行后发现膜污染情况加重,但运行通量和污染速率却未呈线性正相关,可能与原水水质变化及难以保证的化学清洗效果有关,对于实际工程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水 超低压反渗透膜 临界通量 有机物 膜污染
下载PDF
PVDF超滤膜的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永 赵威 +2 位作者 江晓栋 姚维昊 董秉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16,120,共4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纯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超滤膜,并对制膜条件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膜的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通量和截留率的测试来考察PVDF超滤膜的性能。结果表明:溶剂种类,聚合物浓度,致孔剂浓度,凝固浴的组成和温度,...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纯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超滤膜,并对制膜条件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膜的纯水通量、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通量和截留率的测试来考察PVDF超滤膜的性能。结果表明:溶剂种类,聚合物浓度,致孔剂浓度,凝固浴的组成和温度,预蒸发时间,刮膜速度及刮膜厚度等因素对膜的制备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超滤膜 制膜条件
下载PDF
掺S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对水中铅离子的电吸附去除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永 赵威 +2 位作者 姚维昊 江晓栋 马琦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5-2314,共10页
利用NaHSO_3作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 aerogels,GAs),利用二硫苏糖醇作为掺杂剂以及还原剂制备掺硫石墨烯气凝胶(Sulfur-doped graphene aerogels,SGAs).通过表征可以看出,与GAs电极材料相比,SGAs电极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 利用NaHSO_3作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 aerogels,GAs),利用二硫苏糖醇作为掺杂剂以及还原剂制备掺硫石墨烯气凝胶(Sulfur-doped graphene aerogels,SGAs).通过表征可以看出,与GAs电极材料相比,SGAs电极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更有利于电吸附去除溶液中的Pb^(2+).对比研究在不同工作电压、进水溶液的浓度以及进水流量三个实验条件下两种材料的电吸附性能,在工作电压为1.2 V时SGAs电极具有最好的去除率为36.29%.当进水流量为15 m L·min^(-1)时SGAs与GAs均具有最高的去除率,分别为37.8%、34.1%.在不同进水浓度下,SGAs的去除率均比GAs电极材料去除率高.两种电极材料在不同进水浓度下均满足进水Pb^(2+)离子的浓度越高,吸附量越高.同时经过10次的吸附/脱附电吸附循环实验可以看出两种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循环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三维石墨烯 电吸附 重金属 PB2+
下载PDF
超低压反渗透与纳滤处理太湖水的对比试验
6
作者 魏永 姚维昊 +1 位作者 桂波 董秉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3-1419,共7页
对比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使用超滤作为前处理工艺,选取超低压反渗透和纳滤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产水水质和运行工况.结果表明,两者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体上相当,CODMn去除率均在76.94%以上,三维荧光检测显示反渗透去除溶解性有机... 对比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使用超滤作为前处理工艺,选取超低压反渗透和纳滤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产水水质和运行工况.结果表明,两者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体上相当,CODMn去除率均在76.94%以上,三维荧光检测显示反渗透去除溶解性有机物(DOM)优于纳滤,凝胶色谱检测表明两者对于原水中分子量主要集中于10000 Da的组分均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甚至纳滤表现出去除小分子优于反渗透.选取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共8种,利用离子色谱检测反渗透与纳滤的产水,反渗透脱盐率>86.16%,纳滤对硫酸根去除率>88.85%,其余离子去除效果一般.以通量和运行压力作为评价运行工况的指标,纳滤比反渗透拥有更为稳定的通量,但运行压力会随时间逐步上升,对此有必要采取前处理或加大化学清洗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压反渗透 纳滤 脱盐率 运行工况 太湖水
下载PDF
ACF电吸附去除盐离子及其选择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永 赵威 +2 位作者 石舟翔 江晓栋 姚维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40,共4页
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电极材料,经过盐酸改性后研究其电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盐离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电压越高去除效率越好;不同盐离子的吸附量与其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均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 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电极材料,经过盐酸改性后研究其电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盐离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电压越高去除效率越好;不同盐离子的吸附量与其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均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电吸附过程的整个阶段;含有不同价态的盐离子溶液,价态越高吸附效果越好;而含有同价态的盐溶液,电吸附更偏向选择水合半径小的离子,且价态大于水合半径对电吸附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电吸附 盐离子 选择吸附性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姚维昊 高瑞霖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4期43-45,共3页
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290名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分别测定QST包括冷感觉(CPT)和热感觉(WPT)及振动觉(QVT)阈值,同时测定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分析QST与NCV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和QST... 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290名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分别测定QST包括冷感觉(CPT)和热感觉(WPT)及振动觉(QVT)阈值,同时测定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分析QST与NCV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和QST阈值与NC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症状组T2DM患者CPT阈值明显降低、WPT及QVT阈值明显升高(P值<0.05)。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T2DM患者中QST各项阈值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NCV各项的异常率(,P值<0.05)。T2DM患者QST各项阈值和NCV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T2DM患者未出现DPN的症状时,已存在QST阈值的异常,并随糖尿病病程的发展逐渐加剧;与NCV检测相比,QST异常能更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定量感觉检查(QST) 神经传导速度(NCV) 阈值 异常率
原文传递
在线混凝/超滤膜高通量处理太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华建良 倪先哲 +4 位作者 桂波 姚维昊 董秉直 Christian Staaks Gukova Anna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在线混凝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通过中试考察了在高通量下运行时控制膜污染的效果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量为65~90 L/(m^2·h)下,在线混凝可有效降低跨膜压差,与直接过滤相比,对TOC的去除率可提高10%~15%。有机物... 以在线混凝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通过中试考察了在高通量下运行时控制膜污染的效果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量为65~90 L/(m^2·h)下,在线混凝可有效降低跨膜压差,与直接过滤相比,对TOC的去除率可提高10%~15%。有机物组分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太湖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它们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而在线混凝更有利于去除这些有机物,从而有效缓解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在线混凝 高通量 膜污染 有机物表征
原文传递
在线混凝/超滤处理太湖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永 姚维昊 +1 位作者 桂波 董秉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4-58,共5页
超滤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采用在线混凝/超滤(CUF)和直接超滤(UF)并行的运行方式,通量设置为75~90 L/(m^2·h),分析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考察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UF和UF都能在高通量下稳定运行,TMP均不超过30 k... 超滤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采用在线混凝/超滤(CUF)和直接超滤(UF)并行的运行方式,通量设置为75~90 L/(m^2·h),分析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考察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UF和UF都能在高通量下稳定运行,TMP均不超过30 kPa,且CUF可以有效降低TMP;超滤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能力较弱,混凝增加了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超滤能很好地去除藻蓝蛋白和硅藻,去除率分别在88. 90%和82. 58%以上,混凝可以强化超滤对硅藻的去除,但对于藻蓝蛋白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混凝 超滤 有机物 藻类 太湖
原文传递
磺胺甲口恶唑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倪先哲 王刚 +2 位作者 周彩云 桂波 姚维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4,共7页
研究了东太湖水源水中典型抗生素磺胺甲口恶唑(SMX)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MX经氯化反应后可生成三卤甲烷、卤乙腈、卤乙酸、卤乙醛、卤代丙酮等多种DBPs,且加氯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均会影响... 研究了东太湖水源水中典型抗生素磺胺甲口恶唑(SMX)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MX经氯化反应后可生成三卤甲烷、卤乙腈、卤乙酸、卤乙醛、卤代丙酮等多种DBPs,且加氯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均会影响其DBPs生成势。当溶液中存在溴离子时,SMX氯化生成的三卤甲烷、卤乙酸的组分及生成量有较大变化,且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大,一些氯代消毒副产物(Cl-DBPs)会转化为具有更高毒性的溴代消毒副产物(Br-D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磺胺甲噁唑(SMX) 氯化消毒副产物 生成势 溴离子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刚 周彩云 +2 位作者 倪先哲 桂波 姚维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7,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YST)。固相萃取富集、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法检测MCYST-LR、RR、YR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 8%、96. 3%、94. 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 1%、2. 5%、2. 8%,经方法学验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YST)。固相萃取富集、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法检测MCYST-LR、RR、YR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 8%、96. 3%、94. 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 1%、2. 5%、2. 8%,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对MCYST-LR、RR、YR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 015、0. 05、0. 1μg/L(进样量为10μ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 05、0. 17、0. 33μg/L。在0. 5~300μg/L的线性范围中,相关系数r^2> 0. 999。采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对东太湖天然水体水样的检测表明,MCYSTLR检出浓度较高,MCYST-RR次之,各采样点MCYST-YR均未检出,同时对比检测了常规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样,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只能除去水中46. 77%的微囊藻毒素,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可达97.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