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血管病变及相关特征分析
1
作者 姚美丹 李雨 +3 位作者 黄尉威 冼绍祥 王卢曦 陈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例,进行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理化指标、冠脉Gensini评分、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采集。比较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或Pearson分析探讨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脉、颈动脉病变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人口学特征及相关疾病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相比,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以男性发病为主(P=0.001),吸烟史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冠心病类型的比例较高,且多合并血脂异常(P<0.01或P<0.001),而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在合并其他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的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较非热毒血瘀证显著升高(P<0.01);且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占54.55%(84/154),非热毒血瘀证患者以正常或轻度狭窄为主,占76.12%(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颈动脉斑块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左、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增厚,存在斑块的比例较高[占79.79%(7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心脏结构及功能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之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二尖瓣侧壁瓣环舒张期e’值及E/e’值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e’值较低、E/e’值较高,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舒张功能受损。(6)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心病类型、基于Gensini评分的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右侧颈动脉IMT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320、0.269、0.205(P<0.001);与男性、吸烟、血脂异常、CK-MB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186、0.266、0.193(P<0.01)。【结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大多处于不稳定阶段,冠脉及颈动脉血管病变均较严重,与血脂异常及左、右侧颈动脉IMT有关,临证时应抓住中医热毒血瘀证的辨证特征,诊病于微,已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心病 热毒血瘀证 颈动脉斑块 GENSINI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洁 陈雪妍 +2 位作者 姚美丹 林素斌 简小兵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求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自2021年1―7月从CNKI、CBM、VIP、WANFANG中筛选关于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试验文献110篇,搜集组方用药后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中的用药配伍规律。结... 目的探求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自2021年1―7月从CNKI、CBM、VIP、WANFANG中筛选关于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试验文献110篇,搜集组方用药后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中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最终纳入104首中药复方,涉及125味中药,结果显示用药频次≥10的有27味中药,药物功效以补益为主,性味多甘温,主要归脾、胃、肺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条;聚类分析结果选取出8组具有关联性的药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公因子11个。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以养阴生津为主,同时结合消渴病的病机特点,灵活运用温阳、活血、理气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便秘 中草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论分消走泄法治疗糖尿病前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洁 姚美丹 简小兵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期189-192,共4页
糖尿病前期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可逐步向糖尿病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属中医“脾瘅”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致体内壅满太过,阴阳失衡而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具体描述了脾瘅的病因病机,并从分消走泄法论治,注重以泻心汤... 糖尿病前期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可逐步向糖尿病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属中医“脾瘅”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致体内壅满太过,阴阳失衡而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具体描述了脾瘅的病因病机,并从分消走泄法论治,注重以泻心汤类方合温胆汤辛开苦降、调畅肝胆之法分消脾胃湿热,同时以人参、白术、干姜等品温补脾阳与健脾化湿并举以调整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可借鉴到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中来,延缓甚至逆转向糖尿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湿热 分消走泄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颈动脉超声及中医证候要素探讨血脉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洁 姚美丹 +3 位作者 黄尉威 陈新林 方红城 冼绍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4,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在合并心血管疾病、颈动脉超声指标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简称“证素”)分布规律,分析冠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探讨血脉理论。方法横断面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8...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在合并心血管疾病、颈动脉超声指标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简称“证素”)分布规律,分析冠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探讨血脉理论。方法横断面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8月—10月因胸痹心痛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27例,冠脉造影结果按照Gensini评分分为4组,即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分析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合并心血管疾病、中医证素、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程度及斑块分布规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冠脉病变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在中度狭窄组比例最高;证素结果显示病位证素均为心,病性证素中热毒在中度狭窄组比例最高,而痰浊、气滞、气虚则在无狭窄组较高。在接受冠脉造影的227例患者中,仅有139例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不同狭窄程度在左IMT和右IMT水平及有斑块检出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无冠脉狭窄组左IMT和右IMT<1.0 mm、无斑块比例最高;重度狭窄组以右IMT 1.0~1.5 mm、左IMT>1.5 mm、右IMT>1.5 mm、有斑块比例最高,这4个指标按照中度、轻度、无狭窄组逐渐下降,左IMT 1.0~1.5 mm以中度狭窄组最高,重度狭窄组次之,而轻度、无狭窄组逐渐减低。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冠脉狭窄最主要的因素有血脂异常、中医病性证素热毒及右IMT。结论冠脉与合并血脂异常、颈动脉病变相关,血脉同病,血脂异常、热毒、右IMT增厚是冠脉狭窄的影响因素,提出监测血脂水平、颈动脉超声结合中医辨证识病于微、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疾病防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理论 颈动脉 冠状动脉 证候要素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证候分布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美丹 张洁 +3 位作者 黄尉威 关卓骥 冼绍祥 陈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特征。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2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F合并AF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心血管相关疾病、一般体征、超声心动图指标、心脏瓣膜反流情...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特征。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2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F合并AF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心血管相关疾病、一般体征、超声心动图指标、心脏瓣膜反流情况、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型,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CHF合并AF证候分布与心脏结构及功能之间整体相关性。结果:CHF合并AF年龄均值>70岁,气阴虚血瘀证较气虚血瘀证及气阳虚血瘀证年龄高;合并冠心病比例最高的是气阴虚血瘀证,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气阳虚血瘀证比例最高,合并持续性房颤则气虚血瘀证比例最高。心功能分级在Ⅲ~Ⅳ级比例气阴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比例高,一般体征中,动脉收缩压气阳虚血瘀证较气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高(P<0.05);心脏构型不同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右心房上下径及左右径按气虚血瘀证、气阴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逐渐增大,左室射血分数(EF)逐渐减低、肺动脉收缩压逐渐增加;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e’则提示气阴虚血瘀证偏低,气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较高,E/e’则提示气虚血瘀证偏低,气阴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较高;不同证型各瓣膜中度以上反流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以气虚血瘀证比例最低,其次为气阳虚血瘀证;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以气阳虚血瘀证最低,其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虚血瘀证、气阴虚血瘀证;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则以气虚血瘀证比例最低,其次为气阴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结论:CHF合并AF气虚血瘀证、气阴虚血瘀证、气阳虚血瘀证的心脏构型及功能改变、瓣膜损伤逐渐加重,呈一定的数据趋势,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中医证型 心脏结构 功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尉威 姚美丹 +3 位作者 邓佳妮 关卓骥 冼绍祥 陈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按照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分层纳入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2所医院的慢性心衰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按照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分层纳入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2所医院的慢性心衰患者538例,其中气虚血瘀证235例、阳气亏虚血瘀证组135例、气阴两虚血瘀证168例。收集各证型患者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分层[包括射血分数下降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射血分数临界值心衰(HFmrEF)]情况,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采用简明健康量表36(SF-36量表)评分[分为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方面]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分析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相关指标与SF-36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种证型患者心功能分级和心力衰竭分层分布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中,Ⅲ级患者气虚血瘀证占比最高(59.1%),心功能Ⅱ、Ⅳ级患者均以阳气亏虚血瘀证占比最高(分别为21.5%、37.0%);心力衰竭分层中,HFrEF、HFpEF患者均以气阴两虚血瘀证占比最高(分别为39.9%、49.4%),HFmrEF患者以气虚血瘀证占比最高(24.3%)。3种证型患者LVEF、LVDD、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者SF-36量表评分中气虚血瘀证PF评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证型(P<0.05);气阴两虚血瘀证GH评分显著低于另外两种证型(P<0.05);气虚血瘀证VT评分显著高于气阴两虚血瘀证(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与SF-36量表8个方面评分及总分均存在负相关(P<0.05),其中PF、VT评分相关系数大于0.3。结论气虚血瘀证属于慢性心衰相对稳定的阶段,心功能主要分布在Ⅲ级,NT-proBNP水平较低。随着证型向阳气亏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转化,心功能Ⅳ级占比增多,NT-proBNP水平有升高趋势;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型可能是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生存质量 气虚血瘀证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