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影响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姚艳东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期13-14,共2页
通过研究建筑外部形象设计的特点,从建筑使用功能及特点、结构形式、材料及施工技术、城市规划和场地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为设计美观、实用的建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建筑体型 立面设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卡箍式管道连接在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姚艳东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2期113-114,共2页
介绍了卡箍式管道连接的工艺特点,结合实践,论述了卡箍式管道连接操作要点和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了卡箍式管道连接的经济效益,展望了卡箍式管道连接工艺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卡箍 管道连接 材料应用
下载PDF
室内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3
作者 姚艳东 赵建华 《山西建筑》 2004年第21期17-18,共2页
结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状 ,从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关系、现代室内设计的形式、功能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功能 艺术 创新
下载PDF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建华 姚艳东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4期252-253,共2页
论述了招标投标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及趋势,阐述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在我国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体系,促进工程招标投标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 工程 招标投标 基本特征 发展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姚艳东 《医学信息》 2011年第8期2467-2468,共2页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90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 ml~1.3 ml加10%葡...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90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 ml~1.3 ml加10%葡萄糖溶液0.5 ml混合液,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平卧,取头高脚低位。结果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善,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硬膜外 联合麻醉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谈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6
作者 姚艳东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5期18-19,共2页
分析了我国目前无障碍设计的现状,介绍了无障碍设计在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处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以期指导实践,促进无障碍设计的推广应用,从而使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更加方便。
关键词 建筑物 无障碍 设计
下载PDF
运动分级量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婷 姚艳东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分级量化护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抽选出2013年2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根据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原则结合随机奇偶数字法将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分级量化护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抽选出2013年2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根据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原则结合随机奇偶数字法将86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运动分级量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3个月后分析归纳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血脂、血压、体重指数以及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MI、血压、血脂指标、FBG、2h 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两组药物使用剂量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1)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分级量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水平,降低降糖药物的使用量,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纠正有促进作用。(2)运动分级量化护理的实施无须设备,不受场地约束,便于对运动强度和动作的控制,在临床和社区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分级量化护理 糖代谢 血脂
下载PDF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评估
8
作者 姚艳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85-87,共3页
本次课题重点针对无痛胃镜患者在开展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选择的辅助麻醉治疗方案,对整体疾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重点在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课题研究期间选择的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方法,样本量为90名,研究时间在2019... 本次课题重点针对无痛胃镜患者在开展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选择的辅助麻醉治疗方案,对整体疾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重点在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课题研究期间选择的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方法,样本量为90名,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以学习选举的方式选举,该阶段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按照患者自身的医院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并分别提供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治疗方案,以及病薄分治疗方案,最后针对两种患者的麻醉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选择不同麻醉辅助治疗方案之后,两种患者的各项研究指标之间的差异相对较为明显,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检查治疗时间,唤醒时间等等,其中常规组患者在利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治疗时间以及唤醒时间也比较长。但是从治疗舒适度评分的角度进行分析者,表现为研究组患者占有更大的优势。结论:为无痛胃镜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会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选择顶部分辅助麻醉治疗方案,可以以稳定患者的心率使得后期的治疗工作更加顺利,与此同时也可以降低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缩短检查治疗的时间和唤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麻醉 丙泊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