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勇 姚艺玮 +6 位作者 钱小军 孙玉蓓 任胜祥 王伟 黄大兵 韩兴华 胡冰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2150-2153,2158,共5页
目的探讨现今发病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40岁青年以及≥7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ECOG评分、症状、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 目的探讨现今发病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40岁青年以及≥7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ECOG评分、症状、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4.88岁、74.48岁;青年组男女性别比例为0.93,而老年组男女比例为4.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青年组ECOG评分0分患者多于老年组,但绝大多数患者为0-1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均为咳嗽、胸闷、疼痛(P>0.1);青年组78.57%为腺癌,老年组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占52.48%(74/141);青年组EGFR阳性率达55.36%(31/56),查见驱动基因比例高达64.29%(36/56);青年组0-Ⅱ期患者为25%,而老年组Ⅲ-Ⅳ期患者高达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以肺、胸膜转移最为常见,远处转移(M1b)也多见于骨、脑、肝脏、肾上腺;老年组患者合并疾病达52.5%,明显多于青年组。结论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临床分期多较晚,但行为状态均较好;青年肺癌患者腺癌很常见,且存在驱动基因几率较高,而老年患者男性多见,小细胞肺癌及鳞癌、合并基础疾病常见,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肺肿瘤 病理 分期 行为状态 合并症
下载PDF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艺玮 何义富 +2 位作者 季楚舒 韩兴华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 ERCC1 C8092A 在指导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 =76)和标准治疗组(n =38)。标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采集随机入组到个体化治疗组... 目的:探讨检测 ERCC1 C8092A 在指导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 =76)和标准治疗组(n =38)。标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采集随机入组到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均进行 ERCC1 C8092A 基因型的检测;如果基因型为非 C/ C 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同标准治疗组),如果基因型为 C/ C 型,采用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化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化疗毒副反应、无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 Kaplan 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采用 Log Rank 检验。结果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为53.9%,标准治疗组缓解率为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体化治疗组在化疗毒副反应中恶心呕吐(32.9%),血红蛋白减少(11.8%),Ⅲ-Ⅳ级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68.4%,28.9%)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个体化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P =0.007)。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化疗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提示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个体化治疗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顺铂
下载PDF
ERCC1表达水平与晚期食管癌患者含奈达铂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笑秋 胡冰 +5 位作者 王刚 季楚舒 江丰收 王勇 孙玉蓓 姚艺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奈达铂的联合化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与ERCC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奈达铂的联合化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与ERCC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ERCC1表达阳性率为88.1%(74/84),总疾病控制率为36.9%(31/84),其中ERCC1表达阴性组的疾病控制率优于表达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4,P=0.004)。结论晚期食管癌病理组织中ERCC1基因表达对于接受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预测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46例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会芹 姚艺玮 +8 位作者 闫滢 吴书胜 胡小秀 柯丽红 牛佳郁 李慧敏 胡冰 季楚舒 何义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19-82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及安徽省肿瘤医院确诊的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46例NSCLC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 目的分析影响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及安徽省肿瘤医院确诊的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46例NSCLC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骨转移灶数目、骨相关事件、其他部位转移、ECOG评分、碱性磷酸酶及癌胚抗原)与总生存期(OS)的关系,同时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OS为237天。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骨转移灶数目及初诊时ECOG评分为影响OS因素,其中鳞癌、骨转移灶数目≥2个、初诊时ECOG评分2~4分者预后较差;而性别、吸烟、骨转移部位、有无骨相关事件、骨以外的其他部位转移、血清ALK、CEA与O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OR=2.996,95%CI:1.070~8.389,P=0.037)、骨转移灶数目(OR=3.263,95%CI:1.083-9.827,P=0.036)为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在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NSCLC中,病理类型、骨转移灶数目可能为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氨磷汀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艺玮 王勇 +3 位作者 何义富 罗会芹 胡冰 季楚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既往化疗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在化疗前接受氨磷汀单药治疗,对照组自化疗开始进行7 d的异甘草酸...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既往化疗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在化疗前接受氨磷汀单药治疗,对照组自化疗开始进行7 d的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化疗前1天、化疗第10天复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指标检测肝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损害发生12例(24.0%),对照组则为28例(5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0.001)。患者化疗后10 d研究组、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3),而化疗后两组ALP、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P=0.248)。结论化疗前使用氨磷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提高化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药物性肝损伤 氨磷汀
下载PDF
奈达铂对比顺铂在老年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艺玮 王勇 +2 位作者 何义富 胡冰 胡长路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比较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与顺铂联合5-Fu在老年食管癌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组(27例):奈达铂75~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75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23例):顺铂75~80mg/M2分3天静... 目的比较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与顺铂联合5-Fu在老年食管癌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组(27例):奈达铂75~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75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23例):顺铂75~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第1~3天+5-FU 500~7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天为1周期。结果化疗前后卡式评分标准改善率观察组达85.19%,对照组为5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在老年食管癌辅助治疗中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略好于对照组,且毒不良反应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有机铂化合物 药物毒性
下载PDF
ER-β在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7
作者 罗会芹 何义富 +8 位作者 姚艺玮 闫滢 吴书胜 胡小秀 柯丽红 牛佳郁 李慧敏 胡冰 季楚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标本中ER-β的表达,利用χ2检验检测组间表达差异,生存率单因素采用Kaplan-... 目的检测分析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标本中ER-β的表达,利用χ2检验检测组间表达差异,生存率单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方法分析,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46例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R-β总阳性78.3%,χ2检验未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骨转移灶数目、有无骨外其他部位转移、ALK及CEA影响ER-β表达,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R-β为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5),单因素分析可见ER-β阳性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R-β阳性表达时腺癌、单发骨转移患者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为首发的非小细胞肺癌ER-β表达阳性率高,ER-β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阴性患者,且其可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ER-β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腺癌及单发骨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非小细胞肺癌 ER-Β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O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彬 胡长路 +2 位作者 姜晓东 姚艺玮 郑海燕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45例为术后辅助化疗患者,63例为晚期肿瘤患者。将全组患者分为3组,全组患者为第1组,45例术后辅助化疗...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45例为术后辅助化疗患者,63例为晚期肿瘤患者。将全组患者分为3组,全组患者为第1组,45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为第2组,63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第3组。对全组恶性肿瘤患者每周期化疗前行静脉采血,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血清SOD含量进行检测,并行自身对照。全组患者化疗均满4个周期。结果本组108例初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有97例化疗前血清SOD含量即低于正常值。全组恶性肿瘤患者经两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含量逐渐增加;45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经4个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晚期肿瘤患者经两个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周期化疗后血清SOD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含量逐渐增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OD含量普遍低于正常值,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OD含量的影响是多面的,主要取决于患者化疗时所处的状态及化疗周期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术后辅助化疗 晚期肿瘤
下载PDF
外周血ERCC1-C8092A基因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学云 姚艺玮 胡冰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C8092A位点多态性指导个体化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价值。方法 12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随机选取40例为对照组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80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位点... 目的初步探索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C8092A位点多态性指导个体化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价值。方法 12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随机选取40例为对照组予以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80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位点基因型制定化疗方案,基因型为A/A或A/C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基因型为C/C型,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1.6%和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同样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下,对照组和干预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外周血ERCC1-C8092A位点基因型制定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多态性 顺铂 紫杉醇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10
作者 姚艺玮 何义富 +1 位作者 胡冰 季楚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9-393,共5页
目的目前仅仅有少数靶向药物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三线方案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晚期胃癌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30-2016-10-01安徽省... 目的目前仅仅有少数靶向药物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三线方案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晚期胃癌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30-2016-10-01安徽省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30例化疗失败、有可测量病灶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16例,安徽省心脑血管医院肿瘤科9例和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5例。所有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500mg,1次/d,口服28d为1个周期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占0(0/30),部分缓解占10.0%(3/30),疾病稳定占46.7%(14/30),疾病进展占43.3%(13/30)。缓解率为10.0%,疾病控制率为56.7%(17/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8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95个月,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和腹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随着治疗时机线数的增加(HR=5.029,95%CI为1.519~16.653,P=0.008)、体质量减少(HR=22.095,95%CI为3.624~134.700,P=0.001)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有手足综合征者死亡风险较低(HR=0.331,95%CI为0.153~0.714,P=0.005),而体质量减轻者的死亡风险较高(HR=6.549,95%CI为1.079~39.744,P=0.041)。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出现手足综合征的患者早期使用可能具有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防治消化道肿瘤化疗致吐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艺玮 胡冰 +2 位作者 何义富 罗会芹 季楚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发现合并HP感染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本研究探讨抗HP治疗在防治消化道肿瘤化疗导致恶心、呕吐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12-01-201...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发现合并HP感染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本研究探讨抗HP治疗在防治消化道肿瘤化疗导致恶心、呕吐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12-01-2016-12-01安徽省立医院进行化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8例,经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后筛选的88例患者均为HP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3)。在化疗间期试验组予以正规四联抗HP治疗(泮托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连续服用2周。试验组抗HP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获得HP根治的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通过MASCC止吐工具(MASCC antiemesis tool,MAT)、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unctional living index-emesis,FLIE)记录化疗0~120h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对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对比试验组与观察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在化疗期间两组均予以5-羟色胺3(5-HT3)受体的拮抗剂托烷司琼6mg、胃复安20mg和地塞米松10mg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结果试验组共有40例患者获得HP根治并纳入统计学分析,根治率为88.9%。化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恶心缓解率急性期分别为85.0%和53.5%(P=0.002),延迟期分别为65.0%和37.2%(P=0.011),总体分别为67.5%和39.5%(P=0.010)。试验组和对照组呕吐缓解率急性期分别为87.5%和62.8%(P=0.009),延迟期分别为72.5%和48.8%(P=0.028),总体分别为72.5%和51.2%(P=0.046)。采用FLIE问卷评估患者化疗5d内CINV对生活功能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恶心部分中生活质量影响甚微(no impact to daily life,NIDL)患者比例分别为72.5%和48.8%(P=0.028)。呕吐部分中NIDL患者比例分别为77.5%和53.5%(P=0.022)。FLIE问卷总分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NIDL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5.0%和48.8%(P=0.014)。结论抗HP治疗可以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道肿瘤 恶心 呕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