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H_3·H_2O与H_2O_2混合液溶解Ag的反应以及Ag与Ag_2S共存时Ag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效中
梁灿忠
姚英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将 NH_3·H_2O(28%)与 H_2O_2(30%)的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混合液在室温能迅速地溶解 Ag,但不能溶解 Ag_2S。因此,在 Ag 与 Ag_2S 的混合物中加入 NH_2·H_2O 与 H_2O_2的混合液可将Ag_2S 与 Ag 完全分离。
关键词
银
Ag2S共存
氨水-H2O2
定量分析
全文增补中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影响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姚英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4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入院前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n=45),45例患者未应用抗血小...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入院前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n=45),45例患者未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n=45)。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心功能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受试者治疗后死亡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死亡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性心绞痛、急性心梗、心律失常、脑卒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试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肌耗氧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不适、轻度胃肠道出血、致命性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3
作者
姚英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9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D-二聚体、血浆粘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 O2、Pa CO2、D-二聚体、血浆粘度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00、4.620、7.541、6.508,P<0.05)。治疗组中1例在注射部位出现少许的瘀斑,无出血;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降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肺源性心脏病
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H_3·H_2O与H_2O_2混合液溶解Ag的反应以及Ag与Ag_2S共存时Ag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效中
梁灿忠
姚英文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化学系
出处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4-375,共2页
文摘
将 NH_3·H_2O(28%)与 H_2O_2(30%)的溶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混合液在室温能迅速地溶解 Ag,但不能溶解 Ag_2S。因此,在 Ag 与 Ag_2S 的混合物中加入 NH_2·H_2O 与 H_2O_2的混合液可将Ag_2S 与 Ag 完全分离。
关键词
银
Ag2S共存
氨水-H2O2
定量分析
分类号
O614.122 [理学—无机化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影响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姚英文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4期1654-165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入院前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n=45),45例患者未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n=45)。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心功能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受试者治疗后死亡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死亡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性心绞痛、急性心梗、心律失常、脑卒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试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肌耗氧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不适、轻度胃肠道出血、致命性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抗血小板治疗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3
作者
姚英文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9期107-10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D-二聚体、血浆粘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 O2、Pa CO2、D-二聚体、血浆粘度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00、4.620、7.541、6.508,P<0.05)。治疗组中1例在注射部位出现少许的瘀斑,无出血;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降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肺源性心脏病
血栓形成
预防
分类号
R541.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H_3·H_2O与H_2O_2混合液溶解Ag的反应以及Ag与Ag_2S共存时Ag的定量分析
朱效中
梁灿忠
姚英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3
全文增补中
2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影响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姚英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姚英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