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分离自云南省师宗县库蠓的新型西藏环状病毒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振兴 谢佳芮 +6 位作者 李占鸿 李卓然 廖德芳 牛保生 姚萍芬 李乐 杨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 TIBOV)为环状病毒属的新成员,病毒于2009年首次从我国西藏墨脱县采集的圆斑按蚊中分离,目前,对该病毒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对1株分离自我国云南省师宗县库蠓的新型TIBOV毒株YNSZ/V290/2019进行了鉴定...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 TIBOV)为环状病毒属的新成员,病毒于2009年首次从我国西藏墨脱县采集的圆斑按蚊中分离,目前,对该病毒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对1株分离自我国云南省师宗县库蠓的新型TIBOV毒株YNSZ/V290/2019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可在C6/36与BHK-21细胞上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55~75 nm,具有环状病毒属病毒典型形态特征。电泳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为十节段双链RNA,呈现“3-3-3-1”的电泳带型特征。对环状病毒属病毒高度保守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3/T2)的序列分析显示,YNSZ/V290/2019为TIBOV的成员,与其他TIBOV毒株的核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90%~81.70%与97.20%~97.30%。对决定环状病毒属病毒血清型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2/OC1)的序列分析显示,YNSZ/V290/2019与已知TIBOV毒株的核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26.90%~30.60%与28.50%~33.20%,表明该毒株可能是一种新血清型的TIBOV。对采集于师宗县牧场的40份黄牛与68份山羊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新型TIBOV在牛、羊的阳性率分别为22.50%与4.41%。新型TIOBV在我国的发现,丰富了我国虫媒病毒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我国TIBOV的分布、致病性、感染宿主范围与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蠓 病毒分离鉴定 西藏环状病毒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中国蓝舌病病毒血清2型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沛 李占鸿 +5 位作者 谢佳芮 牛保生 姚萍芬 朱建波 肖雷 李华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7-461,共5页
为了解我国云南省蓝舌病病毒(BTV)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本研究在云南师宗、江城、芒市分别设立监控点,通过对哨兵动物定期采血监控其血清学转阳情况,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方式分离病毒,利用qRT-PCR及中和试... 为了解我国云南省蓝舌病病毒(BTV)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本研究在云南师宗、江城、芒市分别设立监控点,通过对哨兵动物定期采血监控其血清学转阳情况,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方式分离病毒,利用qRT-PCR及中和试验鉴定病毒,通过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Seg-2及Seg-7序列的ORF区进行RT-PCR扩增与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从2017年6月师宗县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一株BTV,鉴定为BTV-2型,TCID50为10-4.88/50μL。分离株Seg-2及Seg-7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其Seg-2序列和日本以及台湾BTV-2株的Seg-2序列相似度较高,同为BTV-2型,而Seg-7序列和台湾BTV-2株以及日本BTV-21株亲缘关系最近,同为Eastern 2型。本研究分离鉴定了BTV-2型病毒株YN/SZ/22457,并掌握了分离株Seg-2及Seg-7序列的遗传特性,明确了云南省存在BTV-2的流行。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BTV-2型的流行病学、感染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V2型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1株库蠓源版纳病毒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占鸿 朱建波 +6 位作者 寇美玲 杨振兴 李卓然 牛保生 姚萍芬 李华春 杨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1-791,共11页
为分析云南省虫媒病毒的种类与遗传特征,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库蠓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从采集的库蠓样本中分离出1株可在C6/36细胞上引... 为分析云南省虫媒病毒的种类与遗传特征,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库蠓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从采集的库蠓样本中分离出1株可在C6/36细胞上引起细胞病变的毒株(YNSZ043),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双链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2-4-3”的带型特征;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70~80 nm,呈“指环状”,表面具有纤维突起的病毒粒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为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基因组大小为20683 bp,由Seg-1(3762 bp)至Seg-12(861 bp)12个基因节段组成,与中国BAV毒株各基因节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64.8%~99.6%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58.8%~100%之间,在系统发生树上YNSZ043毒株与中国分离的BAV聚为一簇,形成独立的中国进化支系。对决定BAV基因型的Seg-12分析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属于A2基因型,该毒株的Seg-5/VP5与越南分离BA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1%和97.6%,表明该毒株的Seg-5基因节段很可能与越南毒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云南省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蠓 版纳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重配
下载PDF
阿卡斑病毒在云南省哨兵山羊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回溯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占鸿 杨振兴 +5 位作者 李卓然 李华春 牛保生 姚萍芬 廖德芳 杨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山羊中阿卡斑病毒(AKAV)的分子遗传特征及自然感染规律,本研究于2019年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哨兵羊,定期采集血液样品,将核酸检测为AKAV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从哨兵羊分离出3株AKAV(V287/YNSZ/2... 为了解云南省山羊中阿卡斑病毒(AKAV)的分子遗传特征及自然感染规律,本研究于2019年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哨兵羊,定期采集血液样品,将核酸检测为AKAV阳性的样品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从哨兵羊分离出3株AKAV(V287/YNSZ/2019、V288/YNSZ/2019和V289/YNSZ/2019),分离株可致BHK-21细胞出现圆缩、裂解的细胞病变(CPE)。对分离株经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在100 nm~130 nm,表面有纤维状突起。通过PCR扩增其S、M与L基因,并测序与序列分析后分别构建S、M与L基因的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AKAV的S、M与L基因序列之间高度同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中国株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亚洲株的亲缘关系次之,与澳大利亚及非洲株的亲缘关系最远;分离株的S及M基因归属于AKAV基因Ia型,L基因则与中国株共同形成“中国支系”。对定期采集的AKAV感染山羊血液中的病毒核酸及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AKAV核酸在感染动物血液中仅存在一周,而AKAV特异性抗体则可持续9周以上。本研究首次在中国云南山羊中分离到AKAV,并证实从感染动物血液中分离AKAV的最佳窗口期为病毒感染后的第1周,对有效开展AKAV的分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斑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感染动态
下载PDF
黄牛尿素中毒治疗经验
5
作者 姚萍芬 《云南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尿素中毒 黄牛 治疗 村委会 饲养 饲喂 催肥 长膘
下载PDF
芒市江东乡烟后水稻减产原因及对策
6
作者 姚萍芬 汤绍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45-46,50,共3页
芒市江东乡水稻生产常受烤烟采烤影响,导致水稻减产严重。本文阐述了芒市江东乡烟后水稻减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当地烟后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后稻 减产原因 对策 云南芒市 江东乡
下载PDF
师宗县山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牛保生 尉石生 +5 位作者 姚萍芬 王永清 高春萍 王米花 曾所明 孟树良 《云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羊布氏杆菌病 师宗县 血清学调查 防控措施 人畜共患传染病 卫生防疫站 畜牧工作 人体健康
下载PDF
鸡球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清 牛保生 +2 位作者 姚萍芬 王米花 高春萍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治疗 诊断 寄生虫病 突然死亡 危害 雏鸡 周龄
下载PDF
羊脑脊髓丝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尉石生 牛保生 +4 位作者 姚萍芬 王永清 高春萍 杨小平 孙石坤 《云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脑脊髓丝虫病 幼羊 防治 寄生虫病 脑脊髓炎 线虫 丝状 移行
下载PDF
西藏环状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杨振兴 李占鸿 +5 位作者 李卓然 李乐 杨恒 牛保生 姚萍芬 朱建波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2-896,912,共6页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TIBOV)为2009年在我国西藏新发现的一种环状病毒属病毒,本研究拟建立TIBOV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TIBOV(YNSZ/V290/2019)毒株Seg-9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并引入1对环引物,通过反...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TIBOV)为2009年在我国西藏新发现的一种环状病毒属病毒,本研究拟建立TIBOV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TIBOV(YNSZ/V290/2019)毒株Seg-9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并引入1对环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为:64℃50 min。利用该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蓝舌病病毒、中山病病毒、广西环状病毒、阿卡斑病毒、版纳病毒、芒市病毒等虫媒病毒的核酸样品进行检测,仅TIBOV能被检测出,与其他虫媒病毒均无非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试验显示该方法的最低可检测限制为18.2拷贝/μL,敏感性是常规RT-PCR的10倍以上。应用建立的RT-LAMP和RT-PCR方法分别对2596只蠓虫和蚊虫样品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1%和1.19%,RT-LAMP检出率是RT-PCR的2倍以上。本研究建立的TIBOV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为我国开展TIBOV的现场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环状病毒 反转录环介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中山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沛 孟锦昕 +5 位作者 牛保生 姚萍芬 杨恒 朱建波 肖雷 李华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43-1448,1467,共7页
为掌握云南省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基因分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江城和芒市设立监控点,对哨兵动物定期采血来监测其血清转阳情况,将阳性样品在BHK上传代以分离病毒,用RT-PCR及MNT鉴定病毒,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分离毒株的Segment2(Seg-2... 为掌握云南省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基因分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江城和芒市设立监控点,对哨兵动物定期采血来监测其血清转阳情况,将阳性样品在BHK上传代以分离病毒,用RT-PCR及MNT鉴定病毒,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分离毒株的Segment2(Seg-2)及Segment7(Seg-7)基因片段来分析其遗传特性。结果显示,在2014年从师宗监控点分离得到4株帕利亚姆病毒(PALV),经鉴定均为中山病毒(Chuzan virus,CHUV),并掌握了分离株Seg-2及Seg-7基因片段的遗传特征。本试验确认了CHUV在云南省的分离,为进一步掌握CHUV在中国的流行病学、致病性以及疫苗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中山病毒 Seg-2基因 Seg-7基因
原文传递
云南省2株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沛 肖雷 +5 位作者 杨振兴 牛保生 姚萍芬 赵天富 朱建波 李华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5-639,共5页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月采血1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其抗体转阳情况,用转阳牛的红细胞接种BHK以分离病毒,用病毒RT-PCR和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结果显示,从2头转阳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2株EHDV,其TCID_(50)分别为10^(-2.5)/0.1 mL和10^(-3.44)/0.1 mL,血清型均为EHDV-5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分离到EHDV,明确了云南省反刍动物存在EHDV感染,为我国监控EHDV流行情况及疫病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YOUV)在牛与蚊上的分离鉴定
13
作者 杨恒 王怡丹 +7 位作者 董双平 姚萍芬 付余飞 周明 王宵 王斌 牛保生 陈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2-763,共12页
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 YUOV)为环状病毒属新成员,病毒于1997年首次从我国云南省采集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中分离。随后YOUV相继在秘鲁的发病马(1997)、日本的哨兵牛(2018)以及美国病死的白尾鹿(2019)中分离... 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 YUOV)为环状病毒属新成员,病毒于1997年首次从我国云南省采集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中分离。随后YOUV相继在秘鲁的发病马(1997)、日本的哨兵牛(2018)以及美国病死的白尾鹿(2019)中分离,提示该病毒分布广泛,可能是一种危害动物健康的虫媒病毒。2022年我们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的牛血液与蚊样本中分离出三株在白纹伊蚊细胞(C6/36)上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具有环状病毒属病毒的形态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由多节段双链RNA组成。对环状病毒属高度保守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2/T2)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毒株在系统发生树上与YOUV聚为一簇,序列相似度在82.7%/98.1%~96.7%/99.8%(nt/aa)之间,表明分离三株病毒为YOUV成员;对决定环状病毒属血清型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3/OC1)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毒株与已知YOUV毒株的序列相似度在84.5%/97.4%~90.3%/95.7%之间,提示目前世界范围发现YOUV均属同一血清型。为分析YOUV在当地牛羊中的流行情况,采用本研究建立的YOUV qRT-PCR方法对45份采集至师宗县牛羊血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在羊上的感染率为5%(1/20),在牛上的感染率达24%(6/25);感染动物血清中YOUV的中和抗体效价在1:16至1:215之间。本研究首次在云南省的蚊与牛血液中同时分离出YOUV,证实了病毒在师宗县牛羊中的流行。我国流行YOUV的遗传特征、感染动物宿主范围与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病毒属 云南环状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