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结构的无透镜鬼成像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薛玉郎 万仁刚 +2 位作者 冯飞 姚银萍 张同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66,共6页
为实现远距情况下的实际应用,对赝热源鬼成像进行了从透射到反射的实验研究.首先利用CCD的两个独立区域分别探测参考光和信号光,得到双缝的透射型鬼成像,继而利用一个CCD和一个独立的桶探测器分别探测参考臂和物臂的光强信息,通过对没... 为实现远距情况下的实际应用,对赝热源鬼成像进行了从透射到反射的实验研究.首先利用CCD的两个独立区域分别探测参考光和信号光,得到双缝的透射型鬼成像,继而利用一个CCD和一个独立的桶探测器分别探测参考臂和物臂的光强信息,通过对没有空间分布的物臂光强和没有经过物体而有空间分布的参考臂光强信号进行关联计算实现透射和反射鬼成像.为设计和研制能进行现场应用的样机系统,以透射结构为例,对成像结果与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采样率、增大光强、适当调节快门时间和光阑大小可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可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透镜鬼成像 赝热光源 二阶关联计算 透射成像 反射成像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姚银萍 傅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13-2816,共4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PANSS、MMSE、ADL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NSS、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盐酸氟桂利嗪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小型工业园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姚银萍 徐正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24期27-28,共2页
以实际建成工业园项目为例,阐述与探讨工业园建筑的设计策略。通过解析总平面图布局、立面造型的塑造、交通流线设计等方面为同类型的工业园设计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工业园建筑 总平面设计 立面造型
下载PDF
基于人居环境之下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正 姚银萍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24期19-21,共3页
在当前时期,人居环境的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而要保证大家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必须要将住宅规划设计做到位。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规划设计是最为合理的,如此方可保证居住质量有明显提升。当然,人居环境... 在当前时期,人居环境的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而要保证大家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必须要将住宅规划设计做到位。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规划设计是最为合理的,如此方可保证居住质量有明显提升。当然,人居环境涵盖的内容是较多的,因而对住宅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秉持更为先进的理念,将居住效果予以重点关注。主要针对人居环境特点展开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使得设计效果能够真正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住宅建筑 规划设计
下载PDF
浅谈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5
作者 方吉 姚银萍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5期132-133,共2页
太湖流域的农耕文化在生产技术、民俗、器物、建筑风格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利用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手段,深入挖掘太湖流域农耕文化的内涵,创造独具特色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农耕文化 规划 建筑
下载PDF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邵晓丽 胡佳妮 +2 位作者 姚银萍 俞栋 袁哲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估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儿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临床诊断为GEFS+的患儿,利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将其分为SCN1A基因突变阳性组(SCN1A+组)11例及SCN1A基因... 目的评估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儿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临床诊断为GEFS+的患儿,利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将其分为SCN1A基因突变阳性组(SCN1A+组)11例及SCN1A基因突变阴性组(SCN1A-组)51例(剔除其余5例其他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自出生至7岁龄疫苗接种后的惊厥发生次数以及体温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惊厥发生后外周血白介素(IL)-2、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1例SCN1A+组GEFS+患儿接种疫苗共34次,发生疫苗后惊厥次数为16次,发生率为47.00%;51例SCN1A-组GEFS+患儿共接种疫苗186次,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次数为12次,发生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8.06±0.57)℃,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9.49±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惊厥后外周血IL-6、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96.80±25.05)pg/mL、(74.90±18.28)pg/mL,明显高于SCN1A-组GEFS+患儿的(72.97±4.81)pg/mL、(43.99±10.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N1A+组GEFS+患儿比SCN1A-组GEFS+患儿更易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且惊厥的热敏感现象更明显,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惊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1A基因 癫痫 惊厥 疫苗 热敏感
原文传递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临床资料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伟荣 姚银萍 +3 位作者 蒋涛 章杭湖 胡佳妮 邵晓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5期809-811,816,共4页
目的对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家族遗传学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儿科1 435例癫痫(epilepsies)患儿分析GEFS^(+)发病率、临床及流行病学,并考察家族遗传特征。结果 GEFS^(+)患儿... 目的对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家族遗传学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儿科1 435例癫痫(epilepsies)患儿分析GEFS^(+)发病率、临床及流行病学,并考察家族遗传特征。结果 GEFS^(+)患儿发病率为3.07%(44/1 435);调查共获得29个家系、成员362名(除外44例患儿),受累者占59.12%(214/362)。86.36%(38/44)的GEFS^(+)患儿首次惊厥发作为发热性,其后为无热或低热性;22.90%(49/214)的家系受累成员首次惊厥发作为发热性,其后为无热性。GEFS^(+)患儿头颅MRI检查颞叶异常占11.54%(3/26),家系受累成员为12.63%(12/95);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显示,23.08%(3/13)存在颞部放电,家系受累成员为20.0%(11/55)。全部家系成员中93.46%(200/214)为GEFS^(+),1.87%(4/214)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4.67%(10/214)不能明确分类;75.97%(196/258)为连续遗传,44.57%(115/258)为父(母)-子的家系遗传,21.71%(56/258)为隔代遗传,10.47%(27/258)为双系遗传。结论部分GEFS^(+)患儿即使经规范性治疗仍将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其家系受累成员中FS或FS^(+)发病率较高,主要以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热性惊厥发作 家族遗传学
原文传递
SNAPPS床边带教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邵晓丽 胡佳妮 +1 位作者 姚银萍 洪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索SNAPPS(summarize、narrow、analyze、probe、plan、and select)床边带教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4人,对照组33人,... 目的探索SNAPPS(summarize、narrow、analyze、probe、plan、and select)床边带教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4人,对照组33人,实验组采用SNAPPS床边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床边带教方法。儿科学实习结束后采用出科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组学生实习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成绩(88.09±7.73)分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81.69±6.7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分析交流总结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益于未来医疗工作、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0、13.39、11.15、9.36、10.29、21.95,均P<0.05)。结论SNAPPS床边带教方法效果优于传统讲授式床边带教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科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教学方法 床边带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