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媒大众文化对艺术消费心理的影响 |
姚韫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
|
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 |
姚韫
卢振杰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09 |
1
|
|
3
|
从子弟书对女英雄形象的重塑透视满族的性别文化心理 |
姚韫
|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4
|
《2012》的警示:危机与拯救 |
姚韫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高校影视鉴赏课的定位及教改思路 |
姚韫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6
|
|
6
|
新课改实施以来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 |
姚韫
钱家珍
祝颖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7
|
中学生学习方式现状问卷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 |
姚韫
钱家珍
祝颖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8
|
从子弟书语言看清代满语被汉语替代的流变过程 |
姚韫
杨艾璐
|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当代辽宁女性散文创作扫描 |
姚韫
孙佳
隋丽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0
|
同根异脉 同名异质——浅析海峡两岸的“寻根文学” |
姚韫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1
|
从“隐私写作热”看大众文化消费心理 |
姚韫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2
|
新时期以来何其芳研究综述 |
姚韫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10 |
0 |
|
13
|
对跨世纪文学理论建构的一次成功尝试——读《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 |
姚韫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4
|
何其芳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接受与创造性阐释 |
姚韫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5
|
鲁迅的知识分子观探析 |
姚韫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6
|
一片丹心付诗吟 |
姚韫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士兵形象 |
姚韫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剧本问题是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瓶颈 |
姚韫
里景春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9
|
谈何其芳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及其现实价值 |
姚韫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20
|
当代文学英雄观念与叙事策略的互动 |
姚韫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