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的铅粉机实时监控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姚香君 安静 李德华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8期I0023-I0024,共2页
本文设计了铅粉机实时监控系统。本系统以三菱FX1S系列PLC控制器,选取LM18-3008NA型接近开关检测电机运行状况,实现了对铅粉机系统主要电机的实时监控。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和现场测试证明,该方案可以减少系统外围硬件连线,提高系统稳定性... 本文设计了铅粉机实时监控系统。本系统以三菱FX1S系列PLC控制器,选取LM18-3008NA型接近开关检测电机运行状况,实现了对铅粉机系统主要电机的实时监控。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和现场测试证明,该方案可以减少系统外围硬件连线,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实时监控能力,便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接近开关 铅粉机 实时监测
下载PDF
误诊为孢子丝菌病的龟分枝杆菌感染1例
2
作者 姚香君 何沅莉 +2 位作者 唐帮丽 黄忠奎 颜娇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龟分枝杆菌感染常累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缺乏特异性,耐药率高,需要联合抗生素长疗程治疗。本文报告1例误诊为孢子丝菌病的龟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口服克拉霉素治疗后较前有所好转。
关键词 皮肤感染 非结核分支杆菌 龟分支杆菌 克拉霉素
下载PDF
高斯光束经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的衍射特性
3
作者 赵阳 李德华 +3 位作者 周薇 马建军 姚香君 田有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1-2025,共5页
根据瑞利-索末菲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对高斯光束的衍射特性。在高斯光束入射下,对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光轴和焦平面上的太赫兹强度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入射光束的束腰半径和束腰位置对衍射场的影响,并与平面... 根据瑞利-索末菲标量衍射理论分析了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对高斯光束的衍射特性。在高斯光束入射下,对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光轴和焦平面上的太赫兹强度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入射光束的束腰半径和束腰位置对衍射场的影响,并与平面波入射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显示,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可以实现对高斯分布太赫兹波的聚焦。相位连续变化型波带片的衍射规律与薄透镜的聚焦规律相似。通过合理调整束腰与波带片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衍射效率在85%以上。与平面波相比,高斯光束入射下的焦点处中心场强较小,但衍射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太赫兹 波带片 相位连续 高斯光束
下载PDF
656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香君 张琪 +4 位作者 王婷 范敏 罗镇 王培光 王再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8期494-498,共5页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皮肤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体以及药物敏感特征。方法:收集2013-2019年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感染相关因素以及皮肤感染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56例自身免...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皮肤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体以及药物敏感特征。方法:收集2013-2019年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感染相关因素以及皮肤感染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56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纳入分析,皮肤感染率为74.29%,住院时长≥14天与<14天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9.51%和31.07%(P<0.05),黏膜受累者与未受累者感染率分别为42.20%和33.26%(P<0.05),合并糖尿病者与不合并糖尿病者感染率分别为46.43%和33.08%(P<0.01)。皮肤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7.68%)。对复方新诺明(93.46%)、万古霉素(99.35%)、利奈唑胺(100%)的敏感度高。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排在首位(2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总体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容易并发皮肤感染。皮肤感染率与住院时长、累及黏膜、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常见的皮肤感染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结节性类天疱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姚香君 王再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结节性类天疱疮(PN)是一种罕见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P)亚型,其特征是结节性痒疹和水疱以及与类天疱疮相同的免疫学结果。本文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结节性天疱疮 BP180 BP230
下载PDF
反向银屑病1例
6
作者 姚香君 沈颂科 +3 位作者 程晖 郭泽 周怡 王再兴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67-46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周身皮疹1个月,加重1周。患者1月前颈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片状红斑,无明显瘙痒,未重视,未予以特殊处理,后皮疹逐渐增多,无明显瘙痒及关节疼痛。20天前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断“银屑病?”,...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周身皮疹1个月,加重1周。患者1月前颈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片状红斑,无明显瘙痒,未重视,未予以特殊处理,后皮疹逐渐增多,无明显瘙痒及关节疼痛。20天前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断“银屑病?”,临床予以复方甘草酸苷、依巴斯汀、赛庚啶口服,炉甘石洗剂外涂等治疗。1周前患者自觉皮疹加重,为明确诊断入住我科。既往病史:15年前患者因“周身皮疹无痛痒25 d”入住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银屑病 屈侧银屑病 银屑病
下载PDF
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叶珊珊 李莹洁 +2 位作者 李卉 姚香君 王再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9期529-532,535,共5页
目的:探讨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IL-21、IL-22、IL-23和趋化因子CXCL-8、CCL-5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天疱疮患者治疗前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目的:探讨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IL-21、IL-22、IL-23和趋化因子CXCL-8、CCL-5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天疱疮患者治疗前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并分析天疱疮严重程度及其亚型中这些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共收集天疱疮患者31例,其中寻常型天疱疮18例,落叶型天疱疮7例,红斑型天疱疮6例。另选取明确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初发患者15例及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天疱疮组中Th17相关因子IL-6、IL-17、IL-21、IL-22、IL-23和趋化因子CXCL-8、CCL-5水平分别为(32.31±7.98)pg/mL,(17.00±4.53)pg/mL,(491.13±72.41)pg/mL,(150.91±23.32)pg/mL,(264.89±67.84 )pg/mL,(27.91±10.79)pg/mL,(47.21±17.83)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6±1.96)pg/mL,( 8.41 ±1.36)pg/mL,(372.73±18.45)pg/mL,(93.78±9.47)pg/mL,(163.17±9.48)pg/mL,(8.89±4.13)pg/mL,(22.66±2.8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天疱疮患者治疗后,IL-6、IL-17、IL-21、IL-22、IL-23和趋化因子CXC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01)。IL-21在天疱疮组(491.13± 72.41 )pg/mL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组(559.58±78.56)pg/mL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寻常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及红斑型天疱疮患者的7种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IL-17、IL-21、IL-22、IL-23、CCL-5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P < 0.05 )。结论: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可能与天疱疮的发病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下载PDF
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8
作者 李莹洁 李卉 +2 位作者 叶珊珊 姚香君 王再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1-362,共2页
报告1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者男,8个月,前额部、头部增生性黄红色结节4月余,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前额部、头部数枚类圆形黄红色结节,质韧,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见Touton巨细胞;... 报告1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者男,8个月,前额部、头部增生性黄红色结节4月余,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前额部、头部数枚类圆形黄红色结节,质韧,表面光滑。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见Touton巨细胞;免疫组化示:CD1a(-),S100(-),CD68(+)。诊断为幼年黄色肉芽肿,暂予临床观察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黄色肉芽肿
下载PDF
太赫兹脉冲整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建军 李德华 +4 位作者 周薇 姚香君 李乾坤 屈操 鞠志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I0005-I0005,23-29,共8页
太赫兹(THz)脉冲整形技术在量子理论、生物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亚毫米波通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概述了基于飞秒脉冲的整形技术和新型太赫兹辐射材料整形技术,分析了太赫兹脉冲整形器件整形技术目前的研究状况,并... 太赫兹(THz)脉冲整形技术在量子理论、生物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亚毫米波通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概述了基于飞秒脉冲的整形技术和新型太赫兹辐射材料整形技术,分析了太赫兹脉冲整形器件整形技术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对各种整形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太赫兹脉冲整形 飞秒脉冲整形器 太赫兹辐射
原文传递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10
作者 姚香君 李燕 +1 位作者 丁钰 黄忠奎 《四川医学》 2024年第12期1414-1416,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已婚。因“双下肢多发结节伴有破溃糜烂2年”来诊。2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分布的坚实性结节,呈暗红色或皮色,豌豆至蚕豆大小,部分结节破溃后有黄白色脓性分物出,伴有轻度瘙痒,局部皮温不高,无触痛。患者无低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已婚。因“双下肢多发结节伴有破溃糜烂2年”来诊。2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分布的坚实性结节,呈暗红色或皮色,豌豆至蚕豆大小,部分结节破溃后有黄白色脓性分物出,伴有轻度瘙痒,局部皮温不高,无触痛。患者无低热,无咳嗽咳痰,无盗汗,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诊疗经过不详。半年前患者右侧小腿再次出现多发结节,未予重视、未正规就诊。2周前患者右小腿屈侧结节逐渐糜烂坏死形成深在性溃疡面,上覆盖黄白色脓苔,伴有恶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瘙痒 右小腿 深在性 破溃糜烂 CD30 周前 皮温 实性结节
下载PDF
特发性掌跖汗腺炎的诊疗进展
11
作者 姚香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221-223,共3页
特发性掌跖汗腺炎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一定自限性的汗腺疾病,于1994年首次报道。本病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足底的疼痛性红斑、结节。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病进行介绍。1流行病学目前现有报道的特... 特发性掌跖汗腺炎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一定自限性的汗腺疾病,于1994年首次报道。本病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足底的疼痛性红斑、结节。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病进行介绍。1流行病学目前现有报道的特发性掌跖汗腺炎共数十例。以儿童患者居多,发病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岁女童,发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24岁女性。多数患者既往体健,1例12岁男性患儿合并糖尿病,1例7岁女性患儿有2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史,2例患儿合并多汗症[1]。患者常于发病前有明确的运动史,1例患者发病前曾于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水池中游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掌跖汗腺炎 复发性掌跖汗腺炎 掌跖外泌汗腺炎
下载PDF
未做母亲先受益
12
作者 姚香君 《父母必读》 1998年第5期47-47,共1页
"哟,一个小姑娘,订《父母必读》?"填完订单,邮电所的周伯一脸惊愕半带玩笑打量着我。一个未婚姑娘,订什么杂志不好,偏订本《父母必读》,叫人听了多难为情。与《父母必读》结下不解情缘是在去年上半年。我到一个女儿已有5岁的... "哟,一个小姑娘,订《父母必读》?"填完订单,邮电所的周伯一脸惊愕半带玩笑打量着我。一个未婚姑娘,订什么杂志不好,偏订本《父母必读》,叫人听了多难为情。与《父母必读》结下不解情缘是在去年上半年。我到一个女儿已有5岁的同事家里吃酒,别人玩麻将,我不爱。同事见我闲得无聊,便翻出几期《父母必读》。开始我只是漫不经心地翻翻,读着读着就爱不释手了。我觉得它不仅是在教父母,而且是在教我——一个师范毕业刚半年的乡办小学四年级教师。半年多来,我不知多少个夜晚因为教学无方,教绩平平而失眠,也不知多少回因为带班无能被几个"小子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 母亲 班级管理 教学 四年级 同事 失眠 上半年 师范 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