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姜丽岩 何礼贤 +2 位作者 李善群 胡必杰 赵守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10-712,共3页
目的 研究手术相关医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调查手术科室的医院内肺炎病例 ,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医院内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 :男性、年龄 6 0岁以上、入住IC... 目的 研究手术相关医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调查手术科室的医院内肺炎病例 ,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医院内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 :男性、年龄 6 0岁以上、入住ICU、全身免疫抑制 /严重疾病、气管 /气切插管且在 12小时以上、机械通气且时间超过 48小时、应用湿化系统、2月内曾有手术史、术中发生休克、留置导尿管、意识障碍、使用抗生素种类大于 3种且超过 3天、制酸剂 /H2 受体阻滞剂应用及使用时间超过 3天、手术时间超过 2小时、外科基础疾病为最终致死性疾病和快速致死性疾病、上腹部手术、全麻以及留置鼻胃管且留置时间超过 6小时。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肺炎发生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 :高龄、留置鼻胃管超过 6小时、预防性抗生素和制酸剂 /H2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以及有全身免疫抑制及严重的基础疾病。结论 高龄、留置鼻胃管、预防性抗生素和制酸剂 /H2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肺炎 医院内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手术相关肺炎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姜丽岩 何礼贤 +1 位作者 李善群 胡必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调查手术病人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手术后肺炎病人及同期入院手术后未感染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单因素分析筛选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肺炎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总数 2 10例 ,男性 144例 ,女性 6 ... 目的 调查手术病人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手术后肺炎病人及同期入院手术后未感染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单因素分析筛选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肺炎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例总数 2 10例 ,男性 144例 ,女性 6 6例。术后肺炎 10 5例 ,占同期手术科室住院病人 0 .48% ,平均年龄 (5 5 .8±16 .5 )岁 ,平均住院时间 (4 7.6± 6 5 .5 )d ;对照组 10 5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术后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 :男性、年龄在 6 0岁以上、ICU、全身免疫抑制 /严重基础疾病、气管 /气切插管且插管时间在 12h以上、机械通气且超过 48h、机械通气时应用湿化系统、2月内曾有手术史、术中发生休克、留置导尿管、意识障碍、使用抗生素种类大于 3种且超过 3d、制酸剂 /H2 受体阻滞剂应用及使用时间超过 3d ,手术时间持续 2h以上、外科基础疾病为最终致死性疾病或快速致死性疾病、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留置鼻胃管且留置时间超过 6h。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肺炎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 :年龄、留置鼻胃管在 6h以上、3种以上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抗酸剂 /H2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有全身免疫抑制及严重的基础疾病。结论 术后肺炎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可通过医疗措施尽可能的避免 ,从而降低术后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化疗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姜丽岩 廖美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治疗 NSCLC
下载PDF
免疫抑制豚鼠肺部炎症反应中TNF-α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姜丽岩 何礼贤 +2 位作者 李善群 瞿介明 胡必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宿主 (ICH)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介导的肺部炎症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可的松联合环磷酰胺建立ICH动物模型 ,ICH活体肺经气管给予内毒素 (LPS)诱导ICH肺部炎症反应 ,刺激前及刺激后 1、3、5、8、2 4h行支气管肺泡...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宿主 (ICH)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介导的肺部炎症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可的松联合环磷酰胺建立ICH动物模型 ,ICH活体肺经气管给予内毒素 (LPS)诱导ICH肺部炎症反应 ,刺激前及刺激后 1、3、5、8、2 4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抽提肺组织总RNA。随机引物DNA标记方法制备TNF αcDNA探针 ,点杂交测定TNF αmRNA。结果 LPS刺激后肺组织病理发现有急性炎症反应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数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加 ,于 5h达高峰 ,肺泡巨噬细胞 (PAM)和中性粒细胞(PMN)数量均增高 ,但PAM比例因PMN比例升高而降低。TNF α在LPS刺激后 5h达高峰 ,2 4h降至接近刺激后 1h的水平。BALF中TNF浓度明显高于血清的浓度。BALF中TNF水平的增高与PMN进入肺泡腔在动力学上基本平行。肺脏组织TNF αmRNA于LPS刺激后逐渐上升 ,于 3h达高峰 (4 5 .47± 2 .0 4) ,之后缓慢下降 ,其表达超前于TNF分泌峰值。结论 TNF可能是介导PMN内流和炎症的细胞因子 (CKs)之一。ICH过高的TNF释放会引起肺损伤。在受到LPS刺激后ICH系统性炎症免疫反应抑制而肺部炎症依然剧烈 ,反映了“腔室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抑制宿主 肺部炎症反应
下载PDF
小病灶(≤3.0 cm)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分析
5
作者 姜丽岩 廖美琳 +4 位作者 赵家美 沈洁 王韡旻 艾星浩 周允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分析小病灶(≤3.0 cm)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及生存率特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小病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及生存率与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 223例手术病理标本,病灶最... 目的分析小病灶(≤3.0 cm)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及生存率特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小病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及生存率与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 223例手术病理标本,病灶最大直径≤3.0 cm,占同期手术的18.6%,其中病灶≤2.0 cm者仅67例.男女之比为2:1,中位年龄60岁.周围型74.6%,中央型25.4%.病理类型中腺型为主,占57.0%;鳞型占25.1%;鳞腺混合型占14.3%.中位生存期(MST)以鳞型最长为68个月,低分化伴小细胞型最短,仅16个月.Ⅰ期43.5%;Ⅱ、Ⅲ、Ⅳ期分别为22.4%、28.7%及5.4%.病灶直径≤2.0 cm者,5年生存率为53.3%;病灶直径2.1~3.0 cm者,5年生存率为39.7%.随期别的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期别与生存期之间呈明显相关性.无淋巴结侵犯5年生存率为56.4%,N1、N2降至26.2%和7.0%,N3为0%.手术残端阳性者MST仅26个月,较残端阴性者(66个月)明显缩短,5年生存率为18.4%.结论占手术患者<20%的小病灶肺癌以男性、周围型、腺型为主;对病灶虽小有邻近部位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较多的小病灶肺癌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肺肿瘤/外科学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
6
作者 姜丽岩 李善群 +4 位作者 钮善福 范怀玉 崔恩海 蔡映云 白春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30-730,共1页
近年来,随着对睡眠认识的深化和呼吸生理技术在睡眠医学中的进一步应用,使用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可以了解患者夜间睡眠时可能发生的呼吸紊乱,及可能存在的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供供依据。我... 近年来,随着对睡眠认识的深化和呼吸生理技术在睡眠医学中的进一步应用,使用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可以了解患者夜间睡眠时可能发生的呼吸紊乱,及可能存在的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供供依据。我们分析1997年8月~1998年3月期间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 PSG
下载PDF
白介素-8与肺部炎症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姜丽岩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中性粒细胞从血管腔迁移、聚集到肺间质/肺泡腔是一些肺部疾病的重要病理表现,一种新的化学趋化因子—白介素可作用于特异的炎症细胞,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白介素-8与肺部炎症反应的关系。
关键词 IL-8 肺部炎症 免疫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肺癌患者血清和尿液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牛艳洁 江银玲 +5 位作者 许长江 王向迎 刘友如 赵珩 韩宝惠 姜丽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5-20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进行分析,以寻求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9例肺癌与15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建模,运用两样本的t检验寻找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检测到血清中代谢产物共57种,尿液中代谢产物共38种,多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患者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根据t检验结果寻找到血清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13种,尿液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7种。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区分肺癌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其结果在分子水平辅助肺癌的诊断、未来作为新技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 诊断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文怡 王韡旻 +5 位作者 姜丽岩 施春雷 熊丽纹 储天晴 裴俊 顾爱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61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非鳞NSCLC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非鳞NSCLC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3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上述方案连用2-6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主要观察终点是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其次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12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44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5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6例,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2%(45/121),DCR为78.5%(95/121),PFS为5.2个月(95%CI:4.4~6.0个月),1年生存率为59.0%。其中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ORR为38.3%(23/60),DCR为78.3%(47/60), PFS为5.1个月(95%CI:3.8~6.4个月),1年生存率55.2%;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ORR为36.1%(22/61),DCR为78.7%(48/61),PFS为6.2个月(95%CI:4.3~8.1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两组之间的ORR、DCR、PFS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下降、乏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卡铂 顺铂 一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滕家俊 韩宝惠 +4 位作者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陈玉蓉 戚大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0例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ⅢB~Ⅳ期患者,初治或复治,采用化疗等联合恩度治疗,化疗采用常规方案,恩度15mg/次,每日1次,连... 目的:研究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0例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ⅢB~Ⅳ期患者,初治或复治,采用化疗等联合恩度治疗,化疗采用常规方案,恩度15mg/次,每日1次,连续14天,每月重复使用。30例病理类型为:腺癌22例,鳞癌2例,其它类型6例;恩度联合一线化疗者5例,恩度联合二线化疗者15例,恩度联合三线及以上治疗者10例。结果:全组30例有效率(CR+PR)为26.6%,临床受益率(CBR)为79.9%;中位TTP3.6个月。使用恩度1个疗程有8例,中位生存期2.5个月;2~3个疗程14例,中位生存期3个月;4~5个疗程6例,中位生存期5.5个月;≥6个疗程2例,中位生存期9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疲乏,轻度的心脏毒副反应,包括心悸、胸闷、早搏等。其他为化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胃肠道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初治与复治均有效果,有效患者长期使用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危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善群 钮善福 +2 位作者 姜丽岩 方志野 白春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54-655,共2页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于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作用。方法  1 997年 8月~ 1 998年 1 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抢救危重的呼吸衰竭患者。第一部分 :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第二部分 :行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结果 纤支镜...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于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作用。方法  1 997年 8月~ 1 998年 1 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抢救危重的呼吸衰竭患者。第一部分 :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第二部分 :行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结果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约 2~ 5min ,病人无不适 ,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增高 ,血氧饱和度无明显降低 ,且局部损伤小 ,无明显出血。经纤支镜行气管或支气管吸痰、灌洗后 1h、4h ,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 ,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熟练使用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可很快地建立人工气道 ,吸除口咽部及大气道内潴留的痰液 ,极大地减少气管插管对鼻、咽、喉及声带的损伤作用。纤支镜应用于气管、支气管吸痰灌洗对于危重患者能改善痰液引流、改善肺部通气、降低气道压力、减少肺损伤 ,且无任何并发症 ,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衰竭 抢救 危重症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善群 钮善福 +3 位作者 姜丽岩 聂莉 蔡映云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 ,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治疗效果 ,并结合应用体会提出临床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 2 8例OSAS患者。结果 CPAP治疗压力为 0 .5 9...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 ,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治疗效果 ,并结合应用体会提出临床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 2 8例OSAS患者。结果 CPAP治疗压力为 0 .5 9~ 1.18kPa(6~ 12 )cmH2 O ,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 ,各种临床不适基本缓解 ,精神佳 ,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 (5 6 .3± 7.5 ) %升高至 (92 .5± 8.6 ) % ,减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 (35 .6± 6 .8) %减至 (6 .9± 3 .7) % ;呼吸暂停次数由治疗前的 2 2 6 .5± 147.4降至 10 .5± 6 .1,低通气次数由治疗前的 2 0 4.5± 171.8降至 6 .8± 4.7,呼吸紊乱指数 (RDI)由治疗前的 6 2 .5± 2 7.8降至 4.0± 2 .8,浅睡稍有减少 ,浅睡增加。结论 CPAP的应用明显纠正了患者夜间鼾症及呼吸暂停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自觉症状非常良好。应用CPAP时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方法 ,最佳CPAP治疗压力的确定需在多导睡眠图的检测下才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多导睡眠图 OSAS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9 位作者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黄进肃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 陈玉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家族 ERCC1 RRM1 BRCA1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7 位作者 沈策 金先桥 董竞成 万欢英 唐洁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8-3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从2006年8月-2009年7月,共入组222例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蛋白在患者肺癌组织的表达。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147)及标准治疗组(n-75)。标准治疗组采用含铂化疗方案健择川顷铂或诺维本/顺铂。个体化治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采用非铂化疗方案健择/诺维本,ERCC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采用健择朋顷铂或诺维本/顺铂化疗方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效率、总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两组问比较采用X^2检验。1年生存率和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ifetable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结果:随访数据截至2012年9月30日。标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6.6%,个体化治疗组为2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标准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40.0%,个体化治疗组为4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9,P=0.24)。标准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95%CI:8.67-11.73个月),个体化治疗组为13.3月(95%CI:12.46-14.1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标准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95%CI:4.12-5.48个月),个体化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7个月(95%CI:3.88-5.5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标准治疗组有所延长,但ERCC1蛋白的检测指导晚期NSCLC的个体化治疗并未体现出有效率、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方面的优势,分子指标的检测能否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化疗方案有待于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蛋白表达 个体化治疗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下载PDF
ERCC1表达与Ⅰ-ⅢA NSCLC患者术后生存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慧敏 张伟 +9 位作者 韩宝惠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陈玉蓉 金波 张雪艳 何卫中 沙慧芳 冯久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l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景I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l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t.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ERCC1表达对Ⅰ-ⅢA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耐药性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生存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少华 白皓 +5 位作者 董莉莉 赵怡卓 顾爱琴 张伟 楼煜清 姜丽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6-442,共7页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的肺癌患者预后差,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后也仅有约6个月的生存时间。本研究对可能影响肺癌脑转移生存的临床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2年-200...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的肺癌患者预后差,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后也仅有约6个月的生存时间。本研究对可能影响肺癌脑转移生存的临床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2年-2008年有病理组织确诊并发生脑转移的肺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得到影响脑转移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转移间隔时间、转移数目、治疗方法、治疗周期、脑转移症状、颅外转移、脑转移次序能够影响到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治疗周期和颅外转移是肺癌脑转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治疗周期和颅外转移是肺癌脑转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预测因子 生存期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仲林 姜丽岩 +3 位作者 卢芳 顾广羽 韩宝惠 李颖则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33-335,37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电子信息化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及应用"OA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对药物临床试验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相... 目的:探讨与分析电子信息化管理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及应用"OA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对药物临床试验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有利于临床试验信息的融合,可衔接各科室与相关部门,提高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效率。结论:药物临床试验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方便、快捷、安全,已成为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电子信息化管理 病例报告表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白皓 熊丽纹 +1 位作者 韩宝惠 姜丽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天(吉非替尼组,n=38)或厄洛替尼150 mg/天(厄洛替尼组,n=29),直至发生颅内病变进展...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天(吉非替尼组,n=38)或厄洛替尼150 mg/天(厄洛替尼组,n=29),直至发生颅内病变进展、死亡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RECIST 1.1版标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颅内病变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8%和92.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42.1%、92.1%和48.3%、93.1%(P=0.881)。颅外病变的RR和DCR分别为53.7%和95.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52.6%、94.7%和55.2%、96.6%(P=0.932)。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8个月和15.3个月,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分别为10.6个月、14.8个月和11.7个月、15.7个月(P=0.720,P=0.569)。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选择,两种药物在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等方面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下载PDF
短期营养支持对COPD呼吸衰竭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善群 钮善福 +3 位作者 姜丽岩 蔡映云 白春学 何礼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目的 评价COPD呼吸衰竭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短期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研究 2 1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 ,患者随机分为胃肠外营养 (PN)及非胃肠外营养 (NPN)组 ,观察期为两周。结果 ①人体测量 :入院时两组患者体重明显低... 目的 评价COPD呼吸衰竭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短期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研究 2 1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 ,患者随机分为胃肠外营养 (PN)及非胃肠外营养 (NPN)组 ,观察期为两周。结果 ①人体测量 :入院时两组患者体重明显低于IBW值 (P <0 0 5 ) ;营养支持两周后 ,PN组的体重由 42 4± 6 6kg增加至 45 6± 5 4kg(P <0 0 5 ) ,体重增加1 6~ 3 2kg ,而NPN组无显著性变化。入院时 ,PN、NPN组的TSF严重降低 ,MAMC降低较TSF不明显 ,只有中度降低 ,显著低于预计值 (P <0 0 5 )。②免疫功能 :入院时两组血TLC、PPD阳性率、T淋巴细胞亚群CD4 及CD4 /CD8比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营养支持两周后 ,PN组的血TLC、PPD阳性率及CD4 /CD8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与NPN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