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 被引量:23
1
作者 余广超 徐霖 +7 位作者 袁广卿 张甜 陈康 蒋岗 姜余琴 许沙沙 常彦敏 曹开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了解金属β-内酰胺酶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流行状况及其流行亚型,完善广州地区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双纸片增效法对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 目的了解金属β-内酰胺酶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流行状况及其流行亚型,完善广州地区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双纸片增效法对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采用PCR检测5类金属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IMP家族、VIM家族、GIM-1、SPM-1和SIM-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检测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进行比对分析并制作分子进化树。结果 164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出22株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的菌株,IMP阳性15株(9.1%),其中11株为IMP-9亚型,另外4株携带一个新的亚型,命名为IMP-25,VIM阳性5株(3.0%),均为VIM-2亚型,未检测到GIM-1、SPM-1和SI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已经出现多型化的特征,同时存在IMP型和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流行,本次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IMP-25),为IMP家族金属β-内酰胺酶的多样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及携带的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广超 徐霖 +7 位作者 袁广卿 张甜 陈康 蒋岗 姜余琴 许沙沙 常彦敏 曹开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1-714,共4页
目的了解整合子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主要类型,研究I类整合子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检测3类整合子整合酶的编码基因,并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运用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可变区的... 目的了解整合子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主要类型,研究I类整合子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检测3类整合子整合酶的编码基因,并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运用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及其排列顺序,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检测到的可变区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在20株产金属-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中,15株检测到I类整合子,未检测到II类和III类整合子,其中一株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全长序列含有I类整合子整合酶、AacA4氨基糖甙乙酰转移酶、IMP-25金属-内酰胺酶、OXA-30-内酰胺酶和CatB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及其相应的基因重组位点,GenBank登录号为EU588392,其中IMP-25为一个新的金属-内酰胺酶亚型。结论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的整合子类型是I类整合子,并且该整合子可变区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盒,其中一个是金属-内酰胺酶新亚型IMP-25,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I类整合子参与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金属-内酰胺酶
下载PDF
3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险峰 刘耀婷 +3 位作者 殷杏 胡海清 姜余琴 周庭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 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 340例ICU患者,采集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标本对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14 391份,分离病原菌5 89... 目的回顾性分析3 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 340例ICU患者,采集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标本对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14 391份,分离病原菌5 893株,阳性率为40.94%。剔除同一患者的同种菌株后病原菌共2 6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017株,革兰阳性球菌558株,真菌11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7.96%、16.64%、15.40%,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28.85%、24.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7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5株。结论 ICU病原菌以非发酵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明显,多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外膜孔蛋白OprD和青霉素结合蛋白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余琴 蒋岗 +6 位作者 常彦敏 许沙沙 徐霖 冯发深 何霞 王铸 曹开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5-1107,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人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目前在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这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人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目前在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这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细菌外膜孔蛋白的通透性降低、作用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主动外排系统高表达、生物膜的产生等[¨].本实验室前期对广州市收集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OprD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这两方面的检测,以全面了解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产 青霉素结合蛋白 亚胺培南耐药 外膜孔蛋白 金属β-内酰胺酶 医院获得性感染 临床抗感染治疗 主动外排系统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2003-2007年49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广超 徐霖 +7 位作者 袁广卿 张甜 陈康 蒋岗 姜余琴 许沙沙 常彦敏 曹开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54-456,468,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广州市7家三甲医院2003-2007年分离的499株铜绿假单胞菌,利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所有收集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广州市7家三甲医院2003-2007年分离的499株铜绿假单胞菌,利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所有收集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分别采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抗生素耐药率依次为庆大霉素(42.0%)、阿米卡星(36.6%)、亚胺培南(32.8%)、头孢吡肟(28.3%)、头孢他啶(27.1%)、美罗培南(21.4%)、氨曲南(20.5%)、哌拉西林(8.8%)、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3%)、左旋氧氟沙星(8.1%)和环丙沙星(7.6%);2003-2007年5年期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27.7%、25.0%、31.6%、35.2%和34.3%,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22.2%、21.0%、21.2%、19.7%和24.5%。结论 2003-2007年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整体耐药现象严重,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仅对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因而加强其耐药性监测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而且还能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