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允琦 董健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并视为治疗方式的"金标准"[1]。然而,融合手术也受到质疑:随着内固...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并视为治疗方式的"金标准"[1]。然而,融合手术也受到质疑:随着内固定器械和融合方法的发展,在融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临床满意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2]。融合固定后引起的腰椎活动度丢失、慢性下腰痛,邻近节段退变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疾病 动态固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在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车武 姜允琦 +4 位作者 马易群 袁维 李熙雷 董健 周晓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观察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在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9年4月我院治疗脱出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9例,其中采用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置入3... 目的:观察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在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9年4月我院治疗脱出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9例,其中采用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置入31例(Coflex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8~52岁(42.1±8.9岁);单纯髓核摘除28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0~54岁(41.5±9.5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有臀部及下肢放射样疼痛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MRI检查证实为L4/5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游离型,经过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明显。在术前、术后3个月、1年、3年及5年,对两组患者行腰腿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定期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末次随访时行MRI检查。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随访61~69个月(65±4个月)。随访期间Coflex组未发现棘突骨折和置入物移位等并发症。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下肢痛VAS、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6.35~24.2,P〈0.05);Coflex组在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P〉0.05);Coflex组手术节段椎间盘后侧高度(p DH)在术后3年及末次随访时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和t=7.53,P〈0.05);Coflex组手术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分级(MRI,Pfirmann)在术后5年随访时优于对照组(Z=2.85,P〈0.05);Coflex组未见术后复发,对照组有1例术后复发。结论 :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延缓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丢失和进一步退变,且可能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的复发,长期随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 疗效
下载PDF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上方棘突间Coflex置入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车武 姜允琦 +4 位作者 马易群 袁维 周晓岗 李熙雷 董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对腰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上节段使用棘突间Coflex置入手术(Topping-off手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6具男性L3~S1节段的人脊柱标本,建立L4/5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模型及L4/5椎弓根螺钉... 目的:对腰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上节段使用棘突间Coflex置入手术(Topping-off手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6具男性L3~S1节段的人脊柱标本,建立L4/5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模型及L4/5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L3/4棘突间Coflex置入(Topping-off手术)的模型。每具标本均进行完整、坚强固定和联合固定3种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分别比较完整标本(A组)、L4/5坚强固定(B组)、联合固定(C组)中L3/4和L5/S1节段活动度及椎间盘内压差异。结果:B组L3/4节段平均活动度较A组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54°,后伸增大0.34°,侧弯增大0.30°,旋转增大0.19°);B组L5/S1活动度亦比A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L3/4节段的活动度与B组相比,后伸方向显著减小(P〈0.05)(比B组减小0.32°),而前屈、侧弯、旋转减小不明显(P〉0.05);与A组相比,后伸及旋转无显著增大(P〉0.05),前屈及侧屈有显著增大(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38°,侧屈增大0.28°)。C组L5/S1活动度与B组相比,除前屈方向外均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均有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L3/4椎间盘内压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78k Pa,后伸增大0.88k Pa,侧弯增大1.84k Pa,旋转增大1.45k Pa);L5/S1椎间盘内压也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1.21k Pa,后伸增大0.94k Pa,侧弯增大0.70k Pa,旋转增大0.81k Pa)。与B组相比,C组L3/4椎间盘内压减小(分别比B组前屈减小0.29k Pa,后伸减小1.39k Pa,侧弯减小0.13k Pa,旋转减小0.10k Pa),但仅后伸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L5/S1椎间盘内压分别比B组前屈减小0.39k Pa,后伸减小0.10k Pa,侧弯增大0.15k Pa,旋转增加0.18k Pa,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L3/4椎间盘内压增大,其中前屈、侧屈及旋转显著增大(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1.53k Pa,侧屈增大1.71k Pa,旋转增大1.35k Pa);C组L5/S1椎间盘内压也显著增大(P〈0.05)(分别比A组前屈增大0.82k Pa,后伸增大0.84k Pa,侧屈增大0.85k Pa,旋转增大0.99k Pa)。结论 :生物力学测试发现,Topping-off手术中Coflex对单节段坚强固定上方相邻节段有保护作用;但使下方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可能对远期退变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坚强固定 棘突间装置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4
作者 胡安南 周健 +4 位作者 姜允琦 林红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8-906,共9页
目的:观察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niation,LDH)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8月于我院骨科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62例青壮年单节段LDH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观察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niation,LDH)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8月于我院骨科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62例青壮年单节段LDH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固定术治疗(Dynesys组),31例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病程、合并基础病、吸烟史、手术节段等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收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节段和近端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高度(disc height,DH)、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0.05)。Dynesys组3例、对照组1例术中发现硬膜撕裂,予以仔细缝合修补,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Dynesys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住院期间因发热使用抗生素治疗,均排除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切口渗液、愈合不良再入院行清创术。Dynesys组随访72~109个月(91.8±11.1个月);对照组随访72~116个月(93.7±12.7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节段DH均较术前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比Dynesys组更显著(P<0.05);两组近端邻近节段DH较术前均无显著性变化。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在末次随访时得到部分保留(2.7°±2.1°),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近端邻近节段ROM均较术前显著性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两组手术节段和近端邻近节段的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均较术前进展(P<0.05),对照组手术节段退变进展较Dynesys组更明显(P<0.05)。随访期间Dynesys组所有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突出均无复发,均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并发症,无再手术病例,5例手术节段术前合并不稳患者均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术后未再发节段不稳定;对照组3例患者因椎间盘突出复发且保守治疗无效行椎间融合术,1例患者因术后再发腰痛伴手术节段不稳,行椎间融合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核摘除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并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 青壮年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脊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允琦 李熙雷 董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0-465,共6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骨科手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死率,是患者围术期死亡以及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膝髋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常规。但脊柱疾...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骨科手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死率,是患者围术期死亡以及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膝髋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常规。但脊柱疾病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的意见不统一,并且脊柱术后所特有的出血并发症——硬膜外血肿,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存在血栓高危因素的脊柱手术患者中,术后VTE的发生率很高。目前已开始尝试在脊柱术后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脊柱疾病术后VT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风险评估与诊断、预防措施、药物预防的作用以及并发症等研究的进展,以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脊柱手术 药物预防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姜允琦 李熙雷 董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2078-2080,共3页
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是融合手术后的一种远期并发症,由融合部位相邻的可动脊椎节段退变所致的新发临床症状。ASD一般被称作“邻椎病”,主要发生在相邻于融合部位上方的第一个节段,有时也可以在相邻上方的第... 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是融合手术后的一种远期并发症,由融合部位相邻的可动脊椎节段退变所致的新发临床症状。ASD一般被称作“邻椎病”,主要发生在相邻于融合部位上方的第一个节段,有时也可以在相邻上方的第二个节段或者相邻下方的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危险因素 腰椎融合 邻近节段病 远期并发症 临床症状 ASD 上方
原文传递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允琦 王会仁 董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9期8-10,共3页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矿密度减低和骨微结构破坏,致使骨骼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该病非常隐匿,有些患者直到由于一些轻微外伤导致了骨质疏松性骨折时才得知自己患上此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包...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矿密度减低和骨微结构破坏,致使骨骼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该病非常隐匿,有些患者直到由于一些轻微外伤导致了骨质疏松性骨折时才得知自己患上此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包括压缩性骨折和爆裂性骨折,压缩性骨折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 治疗 老年 骨质疏松症 骨折危险性
原文传递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及手术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允琦 李熙雷 董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7-569,共3页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TLDH)临床少见,由于胸腰段椎管内的神经解剖结构复杂,因此TLDH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TLDH发病率报道不一,国内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占同期胸椎、
关键词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特点 手术选择 DISC 解剖结构 临床表现 文献报告 椎管内
原文传递
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骨痛贴膏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允琦 董健 《大众医学》 2011年第8期77-77,共1页
生活实例 近日,天气阴冷,老张的膝关节炎又犯病了。于是,他去药店购买了骨痛贴膏敷在隐隐作痛的右膝上。由于病情一直未能缓解,老张只好连续使用贴膏。可到了第八天,老张突然发现自己右膝的皮肤处红肿,且瘙痒难忍。他想,过去... 生活实例 近日,天气阴冷,老张的膝关节炎又犯病了。于是,他去药店购买了骨痛贴膏敷在隐隐作痛的右膝上。由于病情一直未能缓解,老张只好连续使用贴膏。可到了第八天,老张突然发现自己右膝的皮肤处红肿,且瘙痒难忍。他想,过去也使用过骨痛贴膏,从未发生过这样的现象。难道这次皮疹的发生是因为自己长时间使用骨痛贴膏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痛贴 贴膏 面积 膝关节炎 连续使用 右膝
原文传递
慢性胃病患者慎用跌打丸
10
作者 姜允琦 董健 《大众医学》 2012年第3期78-78,共1页
生活实例 王阿姨患胃溃疡病十余年,近年病情一直相当稳定。一天,王阿姨买菜时不慎扭伤右脚踝,回家后,她便从小药箱中取出跌打丸服用。次日,王阿姨略感腹痛、胃肠不适,但并未在意。2天后的早晨,她却突然发现大便发黑。
关键词 跌打丸 胃病患者 慎用 慢性 胃溃疡病 胃肠不适
原文传递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联合应用局部缓释抗结核药物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娟 王会仁 +4 位作者 姜允琦 周健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后联合应用局部缓释抗结核药物以达到控制病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2例为翻修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2例...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后联合应用局部缓释抗结核药物以达到控制病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2例为翻修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2~67岁,平均(48.7±13.3)岁。病变累及范围为T8~S1。14例为单纯后路手术,4例为前、后路联合手术。病灶清除后均采用OSTEOSET系列RBK药物载体型人工骨混合异烟肼、链霉素,联合自体骨植骨内固定。化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及Cobb角评估术后疼痛、脊髓神经损害和后凸畸形的改善情况,并观察结核治愈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29~56个月,平均39.5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围手术期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未发现耳毒性及局部神经刺激症状。1例L2,3结核患者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术后6月,18例患者的植骨均得到融合,无内固定并发症,后凸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结论OSTEOSETRBK药物载体型人工骨混合链霉素、异烟肼局部应用联合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有利于控制病灶感染,术后复发率低;联合应用自体骨植骨有助于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原文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红 姜允琦 +4 位作者 李超 马易群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照术后处理...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36例(应用mNGF联合甲钴胺治疗1、单纯组40例f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12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和肌力1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获得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随访,无一例死亡,均无创口感染,平均8个月时植骨融合。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各时间点联合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联合组感觉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周外其余时间点联合组肌力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F与甲钴胺联合使用能促进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足下垂 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原文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红 李超 +4 位作者 姜允琦 马易群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甲钴胺在对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中的直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伤后8h未进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ISCI的56例患者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甲钴胺在对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中的直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伤后8h未进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ISCI的5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mNGF联合甲钻胺组(联合组,28例)和单纯使用甲钴胺组(单纯组,28例)。比较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8周及12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获12~4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无患者死亡,无创口感染;术后平均10个月植骨获融合。治疗后1周、8周及12个月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除单纯组在1周时神经功能评分差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片均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8周及12个月联合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2.1%(9/28)、82.1%(23/28)和92.9%(26/28),均优于单纯组的25.0%(7/28)、50.0%(14/28)和71.4%(20/28),其中8周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甲钻胺比较,mNGF与甲钴胺联合治疗ISCI可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妥乐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车武 全洪波 +5 位作者 袁唯 曹露 李熙雷 姜允琦 周晓岗 董健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下肢神经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骨科就诊的患者,按入组标准共有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4周,VAS≥50分)入组。分为...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下肢神经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骨科就诊的患者,按入组标准共有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4周,VAS≥50分)入组。分为联合用药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用药组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妥乐平,对照组则仅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进行评定,并按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4天与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的VAS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在64.0%和4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在72%和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神经妥乐平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下肢神经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治疗结果 神经妥乐平
原文传递
腰背疼总不好要排查是否骨折
15
作者 姜允琦 董健 《中国老年》 2017年第18期44-45,共2页
都已经骨折了,自己怎么会不知道昵?在老百姓心中,骨折应该有两个要素:突发的外伤,例如摔倒、撞击等;以及急性的症状,受伤部位非常疼痛,肿胀淤青,甚至影响活动。但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恰恰可以没有这两个要素。
关键词 骨折 受伤部位 骨质疏松 老百姓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腰背疼痛总不好,排查是否骨折
16
作者 姜允琦 《健康》 2017年第10期77-77,共1页
在大多数人心中,骨折有两个要素:突发的外伤,如摔倒、撞击等;急性的症状,受伤部位非常痛,肿胀淤青,甚至影响活动。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恰恰可以没有这两个要素。
关键词 骨折 疼痛 受伤部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玉珠 柳莹 +5 位作者 姜允琦 王晓峰 夏庆 吕迁洲 李晓宇 邵云潮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研究ERAS管理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及其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干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视觉模拟评分(VAS)、流行病学研究中... 目的:研究ERAS管理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及其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干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视觉模拟评分(VAS)、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ZSAS)对满足入排标准的118例初次单侧TKA患者术前2周、手术当天和术后1、2、4、8、12周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logistic回归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纳入标准:年龄>18岁;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排除标准: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或同期双侧TKA患者;术前2周规律服用安眠药者或有精神病史者。结果:TKA患者术前睡眠障碍(PSD)的发生率为53.4%,手术当天达87.3%,随后开始下降,术后2周又接近高峰,术后4周后快速下降。术后2周内各时间点PSQI、ESS得分比术前2周增加,术后4周后PSQI、ESS得分显著减少(t=7.136、5.269,均为P<0.001),且PSQI与ESS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380,P<0.001)。术后各时间点VAS得分比术前2周均减少,且PSQI与VAS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198,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疼痛、焦虑、抑郁是术后2周PS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384,P=0.007;OR=1.260,P=0.038;OR=1.203,P=0.049]。结论:超过一半以上的TKA患者术前即已存在PSD,术后发生率更高,且可持续2周以上,疼痛、焦虑、抑郁情绪是PSD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睡眠 危险因素 术后加速康复
原文传递
Dynesys融合和非融合固定混搭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安南 陈帆成 +5 位作者 江立波 姜允琦 林红 李熙雷 周晓岗 董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37-1246,共10页
目的评估Dynesys混搭手术(部分节段采用Dynesys非融合固定,另部分节段采用Dynesys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27例LDD接受Dyne... 目的评估Dynesys混搭手术(部分节段采用Dynesys非融合固定,另部分节段采用Dynesys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27例LDD接受Dynesys融合固定和非融合固定混搭手术治疗且随访完整的病历资料(混搭组)。男8例,女19例;年龄(59.1±11.9)岁(范围23~78岁)。腰椎管狭窄症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合并腰椎动力位不稳4例,腰椎滑脱7例。双节段病变15例,L3~L59例、L4~S16例;三节段病变11例,L3~S17例、L2~L54例;四节段病变1例,L2~S11例。均采用后路正中切口,双侧椎弓根螺钉植入,在融合节段加植入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以同期27例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病例作为对照。临床指标包括腰痛和下肢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指标包括融合率、固定节段和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disc hight,DH)、非融合节段和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混搭组和融合组随访时间分别为(83.8±20.9)个月(范围48~112个月)和(87.3±16.2)个月(范围53~114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随访时间、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疾病诊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混搭组手术时间为(183.0±27.8)min,术中出血量为(301.9±178.9)ml,明显少于融合组(t=2.337,P=0.023;t=2.706,P=0.01)。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t=12.164,P<0.001)、下肢痛VAS评分(t=20.703,P<0.001)和ODI(t=22.827,P<0.001)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混搭组共32个节段接受TLIF+Dynesys固定,35个节段接受Dynesys非融合固定,术后1年28个融合节段(87.5%)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组共67个融合节段,术后1年融合率为85.1%。混搭组末次随访时非融合固定节段DH较术前有所降低(t=2.647,P=0.012),而混搭组融合节段和融合组手术节段末次随访时DH均较术前有所增加。末次随访时非融合固定节段保留了一定的ROM(2.4°±1.5°),非融合固定节段的头侧邻近节段ROM明显小于融合节段的头侧邻近节段(t=2.126,P=0.044)。混搭组中4例患者(8枚螺钉)发生影像学松动,5例患者发生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融合组中3例患者(6枚螺钉)发生影像学松动,8例患者发生ASD,均未接受再手术治疗。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断裂。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联合椎间融合的混搭手术治疗LDD安全、有效,融合率不亚于刚性固定融合手术。与多节段融合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保留部分手术节段活动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