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姜厚森 王成琪 +1 位作者 刘光军 谭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月随访,...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部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 逆行皮瓣修复
下载PDF
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晓明 潘昭勋 +2 位作者 孙超 崔岩 姜厚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13-214,232,共3页
目的 报道应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 20位患者,接受该皮瓣修复24指创面.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法可靠,供区损伤小.
关键词 皮神经 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下载PDF
桡神经深支损伤延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忠 苏宝辉 +2 位作者 衣兰凯 赵世波 姜厚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0期31-31,165,共2页
目的提高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桡神经深支损伤延误治疗的28例患者显微镜下重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确诊后及时手术显微吻合,神经功能均得到很好恢复,2例因延误时间过长术后效果欠佳。结论提高对桡神经... 目的提高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桡神经深支损伤延误治疗的28例患者显微镜下重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确诊后及时手术显微吻合,神经功能均得到很好恢复,2例因延误时间过长术后效果欠佳。结论提高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认识程度,熟悉解剖知识,加强责任心,尽早尽快手术显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深支 损伤 延误治疗 显微吻合
下载PDF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膝关腔内注射对兔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培刚 杨学栋 +2 位作者 曹振昊 姜厚森 李忠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兔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干预组、模型组、对照组各12只,干预组、模型组均制备OA模型;制模后1周,干预组膝关腔内注射YSY-01A 1 mL,模型组... 目的观察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兔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干预组、模型组、对照组各12只,干预组、模型组均制备OA模型;制模后1周,干预组膝关腔内注射YSY-01A 1 mL,模型组和对照组膝关腔内注射0.9%生理盐水1 mL,每周2次,共8次,共4周。比较各组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及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阳性细胞数和滑膜组织IκB激酶β(IKKβ)、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软骨表面排列平滑、整齐,软骨细胞层次清楚,排列规则;模型组:软骨表面可见缺损,局部裂隙伸入下方,软骨细胞层次不清,细胞呈重度的弥漫性增生;干预组:各层结构相对于模型组好转,分层比价清楚,软骨细胞轻、中度增生,呈现多层次潮线。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模型组IL-1β、TNF-α蛋白阳性细胞数升高,TGF-β蛋白阳性细胞数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IL-1β、TNF-α蛋白阳性细胞数降低,TGF-β蛋白阳性细胞数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模型组滑膜组织MMP9、NF-κB、IKKβ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滑膜组织MMP9、NF-κB、IKKβ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YSY-01A对兔OA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TNF-α表达,增强TGF-β表达,进而阻断IL-1β/IKKβ/NF-κB/MMP9正反馈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IκB激酶β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后路Waveflex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傅昊东 姜厚森 +1 位作者 李振 刘光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Waveflex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技术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56例青壮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Waveflex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技术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和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56例青壮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单一行髓核摘除治疗) 25例和联合组(腰椎后路Waveflex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技术) 3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18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治疗后18个月)病变节段活动范围和椎间盘高度的改善情况,并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VAS、ODI、JOA评分与单一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12个月VAS明显低于单一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ODI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18个月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直至末次随访时,单一组治疗后18个月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病变节段活动范围比较,并无明显改变(P>0.05);联合组治疗后18个月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病变节段活动范围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治疗后18个月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明显高于单一组,病变节段活动范围明显低于单一组(P<0.01)。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切口感染等不良情况。结论相比单一常规髓核摘除治疗,腰椎后路Waveflex弹性固定小开窗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技术可有效恢复青壮年LDH患者早期腰椎功能,改善病变节段的椎间盘高度和活动范围,提高脊柱稳定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 Waveflex弹性固定 纤维环修复 疗效
下载PDF
袋接体营养袋育苗夏栽桑当年成园技术
6
作者 姜厚森 李其斌 +3 位作者 李富强 周文东 杨爱民 李尊云 《山东蚕业》 1994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了探索夏季建团当年收益技术,我们采用袋接体营养袋塑料拱棚育苗法,进行夏季栽桑当年成园技术研究,通过三年试验,生长情况良好,获得成功。1991年我县在12个乡镇117个村庄用袋接体营养袋育苗建园722亩,1992年又建500亩三年累计共7527亩... 为了探索夏季建团当年收益技术,我们采用袋接体营养袋塑料拱棚育苗法,进行夏季栽桑当年成园技术研究,通过三年试验,生长情况良好,获得成功。1991年我县在12个乡镇117个村庄用袋接体营养袋育苗建园722亩,1992年又建500亩三年累计共7527亩,共节约建园投资120多万元,深受蚕民欢迎。一、方法:砧木:一年生根径0.4厘米以上的实生桑根。接穗:选品种优良、母株生长良好、枝条充实、无病虫害、冬芽饱满、无损伤、茎粗0.5厘米的一年生新鲜枝条。1.嫁接及袋接体催芽。袋接体按常规方法嫁接后再进行温床催芽。将袋接体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营养袋 育苗 栽培 夏季
下载PDF
桑蚕黑尾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7
作者 单慧敏 姜厚森 《山东蚕业》 1990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桑蚕 黑尾病 发病 调查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立胜 姜厚森 +2 位作者 曹振昊 衣兰凯 李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究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ABC)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棕榈酸酯(dexamethasone palmitate,DX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5月,将36例DFU患者随机分为DXP... [目的]探究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ABC)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棕榈酸酯(dexamethasone palmitate,DX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有效性。[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5月,将36例DFU患者随机分为DXP组和盐水组。DXP组在应用ABC术后3、6、9 d在创面局部注射小剂量DXP,而盐水组局部注射等量的0.9%NaCL生理盐水,两组进行对照。[结果]DXP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第9,15 d时此评分DXP组显著优于盐水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5 d两组TNF-α和IL-6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15 d,DXP组的TNF-α和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结论]ABC联合小剂量DXP用于治疗DFU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恢复,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抗生素骨水泥 地塞米松棕榈酸酯
原文传递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9
作者 高志刚 孙建民 +3 位作者 姜厚森 曹振昊 徐志勇 王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介绍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治疗。于足内侧切取皮瓣,在第1跖趾关节内侧跖骨颈处显露皮穿支,于深筋膜下分离,仅保留供... [目的]介绍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治疗。于足内侧切取皮瓣,在第1跖趾关节内侧跖骨颈处显露皮穿支,于深筋膜下分离,仅保留供血的血管蒂与皮瓣相连,逆向旋转皮瓣,覆盖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1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创面植皮成活良好。随访时间9个月~3年,成活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的臃肿,均未行皮瓣修整,外观比较满意,穿鞋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前足软组织缺损运用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对足部供区创伤较小,术后患足外观及功能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软组织缺损 修复 足内侧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厚森 王成琪 +3 位作者 刘光军 王谦 谭琪 唐德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637,共2页
目的总结掌背及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治20例24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14指,女8例10指;年龄14~55岁。挤压伤10例,绞伤6例,电锯伤4例。示指6... 目的总结掌背及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治20例24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14指,女8例10指;年龄14~55岁。挤压伤10例,绞伤6例,电锯伤4例。示指6指,中指8指,环指8指,小指2指。创面范围为2.5cm×1.5cm~6.0cm×2.2cm。患者伤后1h~15d入院。术中采用3.5cm×2.0cm~6.5cm×2.5cm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手指近节及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1.3cm×1.0cm~2.5cm×2.0cm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指腹及指端侧方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手指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耐磨,静止两点辨别觉为4.5~7.8mm。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低旋转点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厚森 王成琪 +1 位作者 刘光军 谭琪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2月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结果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个...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2月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结果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 mm。结论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部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厚森 李忠 +3 位作者 韩宁 赵阳 郭佳 吴培刚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骨关节炎(O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N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YSY-01A 6.2μmol/L、12.5μmol/L、25μmol/L组。采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量细... 目的:探讨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YSY-01A对骨关节炎(O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N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YSY-01A 6.2μmol/L、12.5μmol/L、25μmol/L组。采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测量细胞中上清NO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PGE2、IL-6、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X-2和iNOS的蛋白水平。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SY-01A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软骨病理变化,测量OA大鼠血清中COX-2和PGE2水平及组织中iNOS和NO含量。结果:与IL-1β组比较,YSY-01A 6.2μmol/L、12.5μmol/L、25μmol/L组细胞上清NO、PGE2、IL-6和TNF-α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COX-2和iNOS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YSY-01A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软骨病理变化缓解,血清中COX-2和PGE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iNOS和NO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SY-01A对骨关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 软骨细胞 基质降解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世民 尚小鹏 +3 位作者 高加智 孙建民 姜厚森 苏保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微侵袭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以及解剖重建钢板(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plate,ARP)治疗锁骨中段骨... [目的]比较采用微侵袭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以及解剖重建钢板(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plate,ARP)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6月采用微侵袭经皮钢板接骨术和切开复位LCP以及"S"形解剖重建钢板治疗263例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根据手术方式分成MIPPO组(n=89)、LCP组(n=86)及ARP组(n=88),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长度、骨折复位程度及感染率,并采用Constant and Murkey评分方法评价术后肢体功能,采用五分法评价病人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28-44个月(平均35.3个月)随访,三组患者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感染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Constant and Murkey评分结果优良率均超过92.0%。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平均手术时间后两组(平均65min)略短于MIPPO组(平均74min),切开复位的两组具有更好的骨折对位,MIPPO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瘢痕长度方面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的两组。[结论]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但锁定钢板在骨折的稳定程度等方面优于解剖重建钢板。MIPPO组具有更小的手术瘢痕和更少的出血量,易于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微创技术 锁定钢板 重建钢板 骨折固定
原文传递
跗骨窦与外侧L形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比较 被引量:27
14
作者 庞晖 孙金川 +2 位作者 吴洪彬 高加智 姜厚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877-1881,共5页
[目的]探讨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4年8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62例,其中,经跗骨窦入路32例,经外侧L形入路30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4年8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62例,其中,经跗骨窦入路32例,经外侧L形入路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跗骨窦组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显著少于L形切口组(P<0.05),跗骨窦组患者无腓肠神经损伤、无切口皮缘坏死者,仅1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而L形切口组,发生腓肠神经损伤1例、局部皮肤坏死3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3%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跗骨窦组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L形切口组(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AOF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跗骨窦组的AOFS评分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入路插入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其相关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经外侧L形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入路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忠 姜厚森 +3 位作者 刘俊华 曹振昊 杨学栋 石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索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84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根据术前压痛点、局部封闭疗效和跟骨骨刺情况综合判断分析,15例行跟骨钻孔减压术(减压组),29例行骨刺切除... [目的]探索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84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根据术前压痛点、局部封闭疗效和跟骨骨刺情况综合判断分析,15例行跟骨钻孔减压术(减压组),29例行骨刺切除并跖腱膜射频消融术(切除组);19例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松解复合切断组),21例行骨刺切除、跟骨钻孔减压、跖腱膜射频消融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复合组)。[结果]四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AOFAS-AH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减压组93.33%,切除组93.10%,松解复合切除组100%,复合组95.23%,84例患者总体优良率为95.23%。[结论]顽固性跟痛症主要术式有跖腱膜射频消融术,跟骨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减压术,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切断术,经术前充分的评估,根据疼痛的不同原因合理优化组合应用上述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局封 跟骨钻孔减压 骨赘切除 软组织松解
原文传递
微型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 被引量:13
16
作者 衣兰凯 孙建民 +2 位作者 姜厚森 赵世波 尚小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11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共收治12例12足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患者,按Myerson分类:A型8例,C2型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11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共收治12例12足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患者,按Myerson分类:A型8例,C2型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微型LCP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放射学检查随诊,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功能评估。[结果]1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2例于末次随访时出现骨性关节炎表现,行走疼痛,1例较轻,1例需口服止痛药物,均不影响日常生活。末次随访AOFAS总评分(83.4±8.1)分,优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VSA评分为0~6分,平均(2.5±0.7)分。[结论]切开复位应用微型LCP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三柱损伤,能使跖跗关节解剖复位,固定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锁定加压钢板 克氏针 LISFRANC关节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末端缺损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世波 于东利 +4 位作者 徐晓梅 姜厚森 尚小鹏 徐勤 王建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9-450,共2页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中经常发生手外伤,手指末端缺损常见,修复应尽可能避免缩短伤指的长度。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末端组织缺损患者35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 皮瓣修复 组织缺损 指动脉 背侧 手指末端 疗效满意 手外伤
原文传递
传统与微创缝合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庞晖 崔健 +2 位作者 李建军 梁希港 姜厚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与微创缝合术治疗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9年11月,对64例(64足)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行手术缝合修复术。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0例行传统切开缝合术,34例行通道辅助微创修复系统(chann... [目的]比较传统与微创缝合术治疗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9年11月,对64例(64足)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行手术缝合修复术。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0例行传统切开缝合术,34例行通道辅助微创修复系统(channel-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CAMIR)缝合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56.40±4.21)min vs(78.24±8.75)min,P<0.05]、切口长度[(3.75±0.50)cm vs(12.90±1.77)cm,P<0.05]和术中出血量[(12.29±1.75)ml vs(24.5±2.92)ml,P<0.05]均显著优于传统组。术后随访(23.80±3.75)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AOFAS和ATRS评分显著增加(P<0.05)。至末次随访时,微创组的VAS评分[(0.99±0.30)vs(1.34±0.28),P<0.05]和AOFAS评分[(81.15±3.28)vs(77.27±2.21),P<0.05]均显著优于传统组,但两组间AT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缝合术相比,CAMIR微创缝合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更好的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缝合术 通道辅助微创修复系统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踝骨性关节炎软骨和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林 逄铭源 +3 位作者 陈丽倩 姜厚森 郭佳 孙建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194-2196,共3页
[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AOA)血液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27例AOA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或踝关节融合,取血液和骨软骨组织检测TGF-β1。同期27例非A0A为... [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AOA)血液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27例AOA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或踝关节融合,取血液和骨软骨组织检测TGF-β1。同期27例非A0A为血液检测对照,3例创伤截肢的骨软骨组织为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结果]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AOA组(1994.70±188.49)pg/ml,对照组为(1623.22±127.99)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0A患者骨软骨标本中TGF-β1染色阳性,其中,15例染色较深,呈强阳性。软骨下骨中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浆呈深蓝色。相比之下,正常软骨着色较淡,软骨下骨也可见多核巨细胞,但体积小,着色浅,[结论]AOA的血液和骨软骨组织TGF-β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清 骨软骨组织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跟距骨联合切除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龙 王红玉 姜厚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内后方入路行跟距骨联合切除治疗疼痛性跟距骨联合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7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经内后方入路跟距骨联合切除治疗疼痛性跟距骨联合患者12例。自后内侧建立通道,用刨刀刨除踝关节后方的...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内后方入路行跟距骨联合切除治疗疼痛性跟距骨联合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7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经内后方入路跟距骨联合切除治疗疼痛性跟距骨联合患者12例。自后内侧建立通道,用刨刀刨除踝关节后方的脂肪组织,充分暴露出母长屈肌腱,然后刨除母长屈肌腱外侧的脂肪组织,充分显露出跟骨、距骨、胫骨的后缘。关节镜下可见骨性联合完全替代了关节间隙,用磨钻由后向前顺序磨除骨联合。采用VAS疼痛评分、美国足踝外科(AOFOS)后足评分,以及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获得24个月随访。疼痛VAS评分由术前(6.82±0.80)分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52±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OS后足评分由术前(48.80±6.85)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86.90±7.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疗效满意度调查:满意8例,较满意2例,一般2例;满意率83.33%。12例患者术后24个月复查踝关节X线片未见跟距骨桥复发征象。[结论]对跟距关节无骨性关节炎、跟距骨联合面积未达到整个跟距关节面1/2的疼痛症状的骨联合,关节镜下行跟距骨联合切除术短期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距骨联合 切除 关节镜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