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昆仑雪菊中2个查尔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栋宝
周文兵
张福鹏
姜发艳
杨赛娇
-
机构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计划项目(2015YN11)
云南省教育厅资助性项目(YZZ2016220)
-
文摘
[目的]研究昆仑雪菊中2个查尔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大小顺序,解释这2个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下对2个查尔酮化合物进行了电子结构、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分子轨道能级差3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结果]2个查尔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大小与分子结构中酚羟基数目及分子内氢键数目多少呈正相关,与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分子轨道能级差呈负相关。[结论]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所测结果一致,解释了试验上2个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大小差异的原因。
-
关键词
昆仑雪菊
查尔酮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
Keywords
Kunlun chrysanthemum
Chalcone
Antioxidant activit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以形绘神——写出人物的精神
- 2
-
-
作者
陈凤
姜发艳
-
机构
重庆两江新区金溪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
2018年第22期73-75,共3页
-
文摘
一、形神要吻合师:这是一堂微课,想到要把四十分钟的课压缩到15分钟,还得讲透彻讲出彩,那样的难度不亚于让肥胖的我一个月减30斤,所以求神不如求己,我把自己拜了拜,屏显:师:我看到好多同学笑了,噢——菩萨在人们心中最大的特点是——慈善(生齐答),老师这张调皮的大脸放在这里,完全不符合菩萨的气质,这就是——徒有其表,未得其神。师:《西游记》第六回是这样描绘菩萨的神韵的,屏显: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
-
关键词
精神
人物
《西游记》
菩萨
一点红
屏显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碳动态变化
被引量:24
- 3
-
-
作者
姜发艳
孙辉
林波
刘庆
-
机构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81-258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5306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161
+3 种基金
40871124)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IB-2007-LYQY-Q03)
"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资助.
-
文摘
对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及其皆伐迹地上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22、47和65年)表层(0~30 cm)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储量分别由22年生云杉人工林的95.87、79.08和71.55 t.hm-2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56.12、34.75和31.06 t.hm-2,且47和65年生云杉人工林各层土壤TOC储量小于原始林(88.08、71.16和64.81 t.hm-2);各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分别由原始林的35.89、26.91和26.00 g.kg-1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20.25、14.50和12.36 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由原始林的524.44、273.26和257.97 mg.kg-1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312.41、186.95和152.18 mg.kg-1,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由原始林的40.23、27.10和19.55 g.kg-1减少到65年生云杉人工林的12.33、7.31和5.32 g.kg-1.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在转变为人工林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一直处于净消耗状态.
-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土壤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颗粒态有机碳
-
Keywords
subalpine forest soil
eas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
分类号
S791.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姜发艳
孙辉
林波
刘庆
-
机构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0161
40871124)
+1 种基金
"西部之光"人才计划"西部博士支助项目"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资助
-
文摘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人工林不同阶段(22、47、65年)及原始林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并用两室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云杉人工林各层土壤(0~10、10~20、20~30cm)有机碳64天累积释放的CO2-C显著大于原始林。两室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得出土壤活性有机碳(A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均大于原始林,表明原始林转化为云杉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此外,本文分析了凋落物、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可能影响。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矿化
易矿化有机碳库
难矿化有机碳库
矿化速率常数
-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Carbon mineralization
Active carbon pool
Recalcitrance carbon pool
Rate constant of mineralization Study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Total Nitrogen in
-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