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概念辨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姜可雨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4,共8页
中西方学者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概念界定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脉络:基于"信息资本"的"国家实力"论;基于"公众感知"的"国家声誉"论;基于"媒介表征"的"媒介镜像"论。中西方学... 中西方学者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概念界定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脉络:基于"信息资本"的"国家实力"论;基于"公众感知"的"国家声誉"论;基于"媒介表征"的"媒介镜像"论。中西方学者在界定"国家形象"的内涵时,虽然已经意识到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主客体关系,但忽视了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构建"对话性中国形象"的理念将有助于破除建构主义国际关系视域下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将国家形象的建构路径放置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国家形象 国家实力 国家声誉 媒介镜像
下载PDF
不在场的对话:公共外交中的距离建构和话语缺失——以米歇尔访华的新闻报道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可雨 王晓晔 张洋 《新闻知识》 2016年第1期15-17,28,共4页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家人来华访问,成为世界公共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以单篇新闻报道为单位,结合框架分析与话语分析法,从核心议题设定、新闻信源选取、事件背景表述、事件结果定性四个维度,分析了中美两国...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家人来华访问,成为世界公共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以单篇新闻报道为单位,结合框架分析与话语分析法,从核心议题设定、新闻信源选取、事件背景表述、事件结果定性四个维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媒体对此次公共外交事件的政治意义的建构。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媒体在建构此次公共外交事件的意义时,始终面临着充满权力支配关系的跨文化交流困境,不仅没有促进中美两国双方文化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反而加深了两国在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层面的距离。公共外交的理想状态是,两国媒体在开展公共外交时,将"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成"我与你"的"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思维,进一步把主体间性转换成"文化间性",形成文化间的互惠结构,从而实现在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夫人 公共外交 新闻框架 话语缺失
下载PDF
“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14
3
作者 单波 姜可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8,1,共9页
"全球本土化"所呈现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鲜明的跨文化意义,同时,它对于"超本土"、"跨本土"力量的寻求,对于全球与本土、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平衡力量的寻求,是充满悖论的。全球化不可能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 "全球本土化"所呈现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鲜明的跨文化意义,同时,它对于"超本土"、"跨本土"力量的寻求,对于全球与本土、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平衡力量的寻求,是充满悖论的。全球化不可能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但目前研究全球本土化陷入了"全球本土化"—"全球化"—"去全球化"—"本土化"—"去本土化"的思想轨迹。解释全球本土化的悖论要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寻求调适文化差距或文化冲突的策略,将跨文化传播内化为一种自我管理,调适"权力动力"的运作机制。同时全球本土化过程中要克服被技术倾向化的趋势,立足多元互动市场,培养文化互动的空间,实现跨文化转向,维护文化间互惠理解建构平衡的权力。既要注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同质性,也注重二者异质性,实现文化冲突的互动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本土化 跨文化传播 文化间性 平等权力 和谐理念
下载PDF
浅析美食类纪录片的意义生产
4
作者 姜可雨 《新闻传播》 2016年第1X期28-29,共2页
在全球化语境下,美食类纪录片要实现有效的意义输出,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平衡,发挥互联网平台,讲究营销策略。
关键词 美食类纪录片 意义生产
下载PDF
移情、反思、质疑:美食类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解码分析——基于一项对武汉来华留学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可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以美食类纪录片品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作为研究的视觉文本,以对23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汉来华留学生对其进行的跨文化解码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移情式、反思式、质疑式、批评式等四种解码类型及心理影响因素,并对其价值观输出的深层... 以美食类纪录片品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作为研究的视觉文本,以对23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汉来华留学生对其进行的跨文化解码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移情式、反思式、质疑式、批评式等四种解码类型及心理影响因素,并对其价值观输出的深层解码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纪录片的有效对外传播提供来自受众视角的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类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来华留学生 国际受众 《舌尖上的中国》
下载PDF
跨国传播视阈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被引量:5
6
作者 姜可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174,共6页
跨国传播视阈下的受众研究从国际传播的民族主义范式到全球化传播的接受研究范式的转移过程中,传播与受众的关系进入到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经历了从跨国传播研究到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转向。在面临文化语境差异时,许多研究在承认文化差异... 跨国传播视阈下的受众研究从国际传播的民族主义范式到全球化传播的接受研究范式的转移过程中,传播与受众的关系进入到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经历了从跨国传播研究到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转向。在面临文化语境差异时,许多研究在承认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给受众接受效果带来影响的前提下,已经注意到从"跨文化对话"的维度来思考如何克服和管理这种文化差异,从而取得跨国传播行为的最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受众 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典型人物报道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可雨 《新闻前哨》 2006年第10期25-26,共2页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央视《2005年感...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评委对王顺友的一段评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人物报道 美学意义 颁奖大会 邮政史 邮递员 个人 万里 央视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阈下艺术教育的跨界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可雨 罗兴 《艺术教育》 2019年第3期39-40,共2页
在当下技术与艺术共生发展的汇合阶段,强调"数字素养"与人文素养跨界融合的视阈也为艺术生产与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观察路径。基于此,作者结合"数字人文"视阈的发展概述,对数字人文语境下艺术教育的特点... 在当下技术与艺术共生发展的汇合阶段,强调"数字素养"与人文素养跨界融合的视阈也为艺术生产与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观察路径。基于此,作者结合"数字人文"视阈的发展概述,对数字人文语境下艺术教育的特点及未来的跨界路径做简要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艺术教育 跨界
原文传递
感知中国:跨国受众与跨文化经验的建构——《舌尖上的中国》解读
9
作者 姜可雨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5年第1期326-340,385-386,共16页
本研究从跨国受众跨文化经验的建构视角,对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对纪录片品牌《舌尖上的中国》的解码数据进行分析,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以下理论与实践路径:①承认差异性,并假定相似性;②引导跨国受众的移情体验与反... 本研究从跨国受众跨文化经验的建构视角,对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对纪录片品牌《舌尖上的中国》的解码数据进行分析,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以下理论与实践路径:①承认差异性,并假定相似性;②引导跨国受众的移情体验与反思体验;③通过跨国受众的跨文化经验了解自我;④搁置自我,破除身份焦虑;⑤重建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跨文化经验 跨国受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