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发达国家HFCs管控政策法规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含宇
张兆阳
+1 位作者
别鹏举
胡建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作为受《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的氟氯化碳(CFCs)和氟氯烃(HCFCs)的替代品,氢氟碳化物(HFCs)由于具有较高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值而在近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控制HFCs的生产、消费和排放,...
作为受《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的氟氯化碳(CFCs)和氟氯烃(HCFCs)的替代品,氢氟碳化物(HFCs)由于具有较高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值而在近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控制HFCs的生产、消费和排放,如欧盟的新F-Gas法规以配额管理的方式对HFCs进行总量控制,美国通过新制冷剂替代计划(SNAP)计划筛选替代品及实施禁用年限逐步替代HFCs等。通过分析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法规的区别和共性,建议中国在未来应将HFCs控制纳入法律法规的管制范畴,并遵循总量控制原则,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手段逐步实现HFCs的排放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碳化物(HFCs)
发达国家
排放管控
政策法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氢氟碳化物削减政策框架研究——基于现有控制臭氧消耗物质体系及发达国家经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佳蕊
姜含宇
+1 位作者
张兆阳
胡建信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5期69-71,共3页
面对国际社会积极控制非CO_2温室气体的趋势和艰巨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中国作为氢氟碳化物(HFCs)的产销大国,控制这一高增长、难回收的强效温室气体已势在必行。鉴于HFCs与臭氧消耗物质(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ODS)的削减工作具有...
面对国际社会积极控制非CO_2温室气体的趋势和艰巨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中国作为氢氟碳化物(HFCs)的产销大国,控制这一高增长、难回收的强效温室气体已势在必行。鉴于HFCs与臭氧消耗物质(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ODS)的削减工作具有较强传承性,中国在构建管控HFCs系统时,应在沿用现有ODS管理体制与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现有源头管理体系向下游延伸,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封闭式管理机制;充分重视高精度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大气浓度数据的反馈与指导作用,并将中国成熟的行业削减机制与逐个化学品(Chemical-bychemical)削减相结合,从而逐步以更具成本有效性的方式控制HFCs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CO_2温室气体
氢氟碳化物(HFCs)
控制政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达国家HFCs管控政策法规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含宇
张兆阳
别鹏举
胡建信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1,共7页
文摘
作为受《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的氟氯化碳(CFCs)和氟氯烃(HCFCs)的替代品,氢氟碳化物(HFCs)由于具有较高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值而在近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控制HFCs的生产、消费和排放,如欧盟的新F-Gas法规以配额管理的方式对HFCs进行总量控制,美国通过新制冷剂替代计划(SNAP)计划筛选替代品及实施禁用年限逐步替代HFCs等。通过分析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法规的区别和共性,建议中国在未来应将HFCs控制纳入法律法规的管制范畴,并遵循总量控制原则,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手段逐步实现HFCs的排放管控。
关键词
氢氟碳化物(HFCs)
发达国家
排放管控
政策法规
Keywords
hydrofluorocarbons (HFCs)
developed countries
emissions contro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分类号
D996.9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氢氟碳化物削减政策框架研究——基于现有控制臭氧消耗物质体系及发达国家经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佳蕊
姜含宇
张兆阳
胡建信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摘
面对国际社会积极控制非CO_2温室气体的趋势和艰巨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中国作为氢氟碳化物(HFCs)的产销大国,控制这一高增长、难回收的强效温室气体已势在必行。鉴于HFCs与臭氧消耗物质(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ODS)的削减工作具有较强传承性,中国在构建管控HFCs系统时,应在沿用现有ODS管理体制与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现有源头管理体系向下游延伸,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封闭式管理机制;充分重视高精度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大气浓度数据的反馈与指导作用,并将中国成熟的行业削减机制与逐个化学品(Chemical-bychemical)削减相结合,从而逐步以更具成本有效性的方式控制HFCs排放。
关键词
非CO_2温室气体
氢氟碳化物(HFCs)
控制政策
气候变化
分类号
X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发达国家HFCs管控政策法规及对中国的启示
姜含宇
张兆阳
别鹏举
胡建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氢氟碳化物削减政策框架研究——基于现有控制臭氧消耗物质体系及发达国家经验
韩佳蕊
姜含宇
张兆阳
胡建信
《环境保护》
CSSCI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