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中龙是怎样炼成的——从《乾》卦看杰出人才的成长
1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易经》首卦《乾》卦六爻取象于龙,描述了人中龙从潜龙到现龙到健龙到跃龙到飞龙到亢龙最后隐入群龙的全过程,指出人中龙在各成长阶段的吉凶悔吝,人们从中可以获得杰出人才培养的许多启示。人中龙不是谁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 《易经》首卦《乾》卦六爻取象于龙,描述了人中龙从潜龙到现龙到健龙到跃龙到飞龙到亢龙最后隐入群龙的全过程,指出人中龙在各成长阶段的吉凶悔吝,人们从中可以获得杰出人才培养的许多启示。人中龙不是谁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具有“元亨利贞”四德的人自强不息自我修炼而成的。虽然如此,要阻止人中龙的成长却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其成长的早期;人中龙的修炼和出世也需要合适的环境,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大人”相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卦 人中龙 龙德 杰出人才
下载PDF
知识爆炸时代大学课程内容选择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姜国钧 徐艳霞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43-47,共5页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的急速增长,致使大学课程内容膨胀和肤浅化,技术课程挤压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因此在选择大学课程内容时,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关系、科技知识与...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的急速增长,致使大学课程内容膨胀和肤浅化,技术课程挤压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因此在选择大学课程内容时,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关系、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不能盲目被动地吸纳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 知识爆炸 大学课程内容 选择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周期 被引量:8
3
作者 姜国钧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以对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创新点、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增长变化的统计和描述为依据,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划分为3个周期6个阶段,并对各周期教育结构的总体特征作了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教育 发展周期
下载PDF
《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镜诠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1.高等教育,无论是发生在哪个学科,都意味着个体交往能力及敏锐的批判意识(综合、分析和表达)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反思 导师制 牛津 批判意识 交往能力 学科
下载PDF
论教育中心转移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姜国钧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把近代以来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曲线,与科学中心转移曲线和技术中心转移曲线相对照,发现了以下现象:一个国家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技中心;科技中心往往是在教育高峰期到来;先失去教育中心地位而后才失去科技中心地位;科... 本文把近代以来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曲线,与科学中心转移曲线和技术中心转移曲线相对照,发现了以下现象:一个国家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技中心;科技中心往往是在教育高峰期到来;先失去教育中心地位而后才失去科技中心地位;科技中心到来之后,教育曲线出现较大的波动;教育兴隆期越长科技兴隆期也越长,较短的教育兴隆期往往伴随一个较短的科技兴隆期。文章还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中心 科技中心 中心转移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下载PDF
基于创造峰值年龄的高校科研人才管理策略漫议 被引量:8
6
作者 姜国钧 宿文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5,112,共8页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到45岁之间,平均创造峰值年龄为40岁。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让正处在最佳创造年龄区的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弥补现在已经显现的高校后备科研力量不足的...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到45岁之间,平均创造峰值年龄为40岁。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让正处在最佳创造年龄区的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弥补现在已经显现的高校后备科研力量不足的缺陷。自然科学家在40岁左右达到创造高峰年龄,而人文学科学者到60岁才达到最高峰。因此,不同学科领域应该有不同的职称评定评价标准;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与经费应该向不同的年龄层次倾斜;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人员退休等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创新的困难不断加大,创造峰值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到21世纪末,最佳创造年龄将移至下限45岁。有必要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年龄限制,优先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起团体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峰值年龄 最佳创造年龄区 创造力 创造性 科学创造 科学劳动 科研政策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镜诠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1.一般而言,教育要完成两件事情:其一,帮助年轻人成为一个个体的人,拥有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其二,竭力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也就是说,作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他们应该与他人共享文化传统。……这部有关通识教育的报... 1.一般而言,教育要完成两件事情:其一,帮助年轻人成为一个个体的人,拥有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其二,竭力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也就是说,作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他们应该与他人共享文化传统。……这部有关通识教育的报告,必然要从广义上的“人”的“完整性”而不是从狭义上的个人“能力”角度来探讨教育如何为人生做准备[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红皮书 哈佛 公共生活 文化传统 年轻人 个性化 继承者
下载PDF
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 被引量:8
8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0,112,共5页
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大学课程。孔子手订的六经是以人性为本位的,以培养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的人文品格为目的。近代以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学课程改变为学... 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大学课程。孔子手订的六经是以人性为本位的,以培养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的人文品格为目的。近代以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学课程改变为学科本位的课程,1950年代初院系调整过程中模仿苏联正准备抛弃的做法,改变为社会本位(专业本位)的课程。古代欧洲的大学课程是以专业为本位的,近代以后转变为学科本位的课程,二战以后在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人的教育。以人性为本位的课程首先要重视通识教育,既要重视中国古代经典的学习,也要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的文化经典引介到大学的课堂里,并且将当代的文化创新成果开发为大学课程。以人性为本的课程并不排斥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学科、服务社会,而是为了完善人性、成就人生。以人性为本的课程还特别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具有广泛的选择性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人性本位 通识课程 隐性课程 选修课程
下载PDF
再论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回应解飞厚先生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8,111-112,共7页
大学课程具有完善人性、发展社会、建设学科的多重价值。国家、大学、学生不同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大学课程应以人性为本位。如果大学课程不能确定其本位价值,就会在其他价值主体价值取向的... 大学课程具有完善人性、发展社会、建设学科的多重价值。国家、大学、学生不同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大学课程应以人性为本位。如果大学课程不能确定其本位价值,就会在其他价值主体价值取向的强力干预下摇摆不定,课程组织没有原则,课程内容世俗化和功利化。大学课程的人性本位取向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位为"专"不利于完整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科的综合化,不利于社会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是"专"而是"高",一是德高,二是才高。大学教育是培养才高德劭真君子的教育,是由人文引领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大学,只有当它能培养出汲取了经典著作的智慧、在探讨自由学术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力的自由人、真君子的时候,才有可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满足其他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人性本位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本质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下载PDF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镜诠(上)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101-107,共7页
1.洪堡原则从开始就是多方面的,几乎没有一套明确的指令,它所包含的思想给予自己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追求。从一个方向开始,一些思想感情有助于使科研需求以任何它所能发展的形式释放。为探究而探究是最重要的形式,和它有联系的是坚持教学... 1.洪堡原则从开始就是多方面的,几乎没有一套明确的指令,它所包含的思想给予自己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追求。从一个方向开始,一些思想感情有助于使科研需求以任何它所能发展的形式释放。为探究而探究是最重要的形式,和它有联系的是坚持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这两个概念一直坚持到今天的德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现代大学 场所 洪堡原则 科研需求 思想感情 学习自由
下载PDF
《高等教育哲学》镜诠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训练” 精神哲学 精神力量 学习迁移 心理训练 心理学 心灵
下载PDF
创造教育三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国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7期29-31,共3页
体现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论课程观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相暗合。读书、听课、做作业是学生的“正业”,艺术化的闲暇生活是学生的“居学”。创造力是在创造性的“正业”和“居学”... 体现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论课程观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相暗合。读书、听课、做作业是学生的“正业”,艺术化的闲暇生活是学生的“居学”。创造力是在创造性的“正业”和“居学”中培养起来的。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教育 过程哲学 创造活动 选择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兼与章小谦先生讨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国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考证了“课程”与“教学”两个词的词源。认为“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中,而非通常所说的唐代,而且佛经中的“课程”已接近于现代汉语中的“课程”。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近的“教学”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而非... 本文考证了“课程”与“教学”两个词的词源。认为“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中,而非通常所说的唐代,而且佛经中的“课程”已接近于现代汉语中的“课程”。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近的“教学”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而非通常所说的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 词源
下载PDF
《礼记》所见“大学之道”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对《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作了现代诠释。认为克明明德、自新新民、文质彬彬、从容中道、止于至善的真君子仍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经由离经辨志... 本文对《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作了现代诠释。认为克明明德、自新新民、文质彬彬、从容中道、止于至善的真君子仍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是经由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五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逐步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之道 中庸 小成 大成 君子
下载PDF
《大学之用》镜诠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4期102-107,共6页
1.大学开始时只是一个单一的共同体——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体。甚至可以说,它具有灵魂,即某种生机勃勃的核心原则。今天,大型的美国大学就是用一个共同的校名、共同的校务管理委员会和有关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的一系列共同体和活动。
关键词 美国大学 管理委员会 共同体 学生 老师 校名 校务
下载PDF
从郭店楚简内容看“东宫之师”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国钧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162-166,共5页
拿郭店楚简与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相比较不难发现 ,郭店楚简是一套完整的教材 ,反映出教材编写者兼容并包、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编写教材的思想。因而墓主是“东宫之师” ,即楚怀王太子横的老师。这套教材又非传统的... 拿郭店楚简与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相比较不难发现 ,郭店楚简是一套完整的教材 ,反映出教材编写者兼容并包、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编写教材的思想。因而墓主是“东宫之师” ,即楚怀王太子横的老师。这套教材又非传统的楚国太子教材 ,而是慎到为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横编写的“进修”教材。“东宫之师”不是别人 ,正是慎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东宫之师 教材编写 慎到
下载PDF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诗教礼教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领。诗教激励人的志向 ,启发人的情感。但诗教所兴起的情感必须加以理性的约束。礼教培养人遵守行为规范的理性精神。然而克制情感必然产生消极情绪 ,更严重的后果是 ,表面上以礼作文饰 ...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领。诗教激励人的志向 ,启发人的情感。但诗教所兴起的情感必须加以理性的约束。礼教培养人遵守行为规范的理性精神。然而克制情感必然产生消极情绪 ,更严重的后果是 ,表面上以礼作文饰 ,暗地里追求欲望的满足。乐教可以救礼教之敝 :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到情感品质上去 ,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诗教礼教乐教 情感本体
下载PDF
温故而知新:孔子的教学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是孔子的三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首先要知人,知人后的施教要做到择乎中庸、长善救失。大学的教学班级越来越大,导致知人难;大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很难做到长善救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体现...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是孔子的三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首先要知人,知人后的施教要做到择乎中庸、长善救失。大学的教学班级越来越大,导致知人难;大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很难做到长善救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大学教育的人文性;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既定的答案是科学主义的"助产术"。循循善诱,一是用教师的人格感召学生,二是通过博文约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苦口婆心地劝人为善达不到教育目的。"学"是继承传统,"思"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只有传统,没有创新,就会罔然无所得,诬罔受骗;只有创新,没有传统,就会疲惫不堪,深陷危机。强调研究创新而忽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大学教育必然深陷"思而不学"的危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并重
下载PDF
论教育中心转移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姜国钧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9年第1期43-46,54,共5页
本文作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曲线,与科学中心转移曲线和技术中心转移曲线相对照,发现了以下现象:一个国家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技中心;科技中心往往是在教育高峰期到来;先失去教育中心地位而后才失去科技中心地位... 本文作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曲线,与科学中心转移曲线和技术中心转移曲线相对照,发现了以下现象:一个国家先成为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技中心;科技中心往往是在教育高峰期到来;先失去教育中心地位而后才失去科技中心地位;科技中心到来之后,教育曲线出现较大的波动;教育兴隆期越长科技兴隆期也越长;较短的教育兴隆期往往伴随一个较短的科技兴隆期。文章还对这些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兴隆期 教育中心转移 科技中心转移
下载PDF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镜诠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98-104,共7页
1、从一开始,哈佛的教育目标就定得非常伟大。1650年的大学特许状中就说,大学的第一笔捐赠将用于“发展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果……增进来自英国和本地(印第安)年轻人的知识,并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其他必需的设施”。所以从办学... 1、从一开始,哈佛的教育目标就定得非常伟大。1650年的大学特许状中就说,大学的第一笔捐赠将用于“发展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果……增进来自英国和本地(印第安)年轻人的知识,并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其他必需的设施”。所以从办学伊始,学校的目标就是:创造知识,教育年轻人,让他们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他们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宗旨 哈佛 忘记 灵魂 创造知识 教育目标 科学成果 生活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