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旋回地层学分析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旭庆 钟骑 +4 位作者 张建国 李军亮 孟涛 姜在兴 赵海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0,共12页
湖相细粒沉积多具有连续性,能记录和保存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是进行天文旋回分析的理想地层。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重点井沙三下亚段自然伽马数据进行MTM频谱分析和FFT进化谐波分析,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在单井上进行了天... 湖相细粒沉积多具有连续性,能记录和保存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是进行天文旋回分析的理想地层。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重点井沙三下亚段自然伽马数据进行MTM频谱分析和FFT进化谐波分析,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在单井上进行了天文旋回地层划分及连井地层对比,为全区搭建了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记录了显著的天文旋回信号,匹配出最优沉积速率为9.0×103cm/Ma;由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产生的旋回地层厚度分别为42.3 m,9.0 m,2.4~4.7 m和1.3~1.9 m;(2)沙三下亚段比较稳定的记录了6个长偏心率旋回、25个短偏心率旋回,可将短偏心率曲线作为地层划分依据来进行高精度地层对比。(3)运用天文旋回理论进行岩相发育规律、岩相空间配置关系的预测,可为湖盆沉积中心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的精细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细粒沉积 天文年代标尺 天文旋回 高精度地层对比 长偏心率旋回 短偏心率旋回 沙三下亚段 古近系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盐湖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模式
2
作者 包汉勇 郭丽彬 +1 位作者 葛涛元 姜在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305,共15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沉积中首次发现大范围的重力流沉积,关于其沉积特征、成因机制、主控因素和有利岩相尚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潜江凹陷北部20口取心井的精细观察,结合测录井、薄片、矿物成分和粒度分析,识别出10种重力...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沉积中首次发现大范围的重力流沉积,关于其沉积特征、成因机制、主控因素和有利岩相尚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潜江凹陷北部20口取心井的精细观察,结合测录井、薄片、矿物成分和粒度分析,识别出10种重力流相关的岩相。研究区重力流沉积可分为4种成因相类型,包括风暴重力流沉积、滑动-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近端、中端和远端沉积。地震、风暴和洪水为重力流沉积的诱发因素,潜4^(0)沉积期气候干旱,潭口地区的次级断裂带活动,引发斜坡带沉积物的滑动滑塌。潜4^(0中)沉积期为盐湖淡化期,洪水引发长距离搬运的超密度流体。碎屑流成因的纯净块状粉砂岩、细砂岩和浊流成因的平行层理砂岩为有利储集体。平行层理粉砂岩、块状粉砂岩和泥岩的组合是在流体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优势岩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重力流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潜江凹陷 潜江组
下载PDF
朝阳盆地白垩系九佛堂组火山沉积作用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3
作者 张家志 姜在兴 +7 位作者 徐杰 魏思源 宋立舟 刘桐 沈志晗 姜晓龙 李永飞 张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7,共14页
辽西朝阳盆地位于燕山构造带东段,属于松辽外围中生代的断陷盆地,勘探认识程度不高。前人研究认为,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为湖相沉积,而忽略了火山事件对于湖盆沉积的重要影响。对此笔者通过区域地质资料调查、钻井岩心描述、岩心薄... 辽西朝阳盆地位于燕山构造带东段,属于松辽外围中生代的断陷盆地,勘探认识程度不高。前人研究认为,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为湖相沉积,而忽略了火山事件对于湖盆沉积的重要影响。对此笔者通过区域地质资料调查、钻井岩心描述、岩心薄片资料观察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等手段,在火山碎屑岩分类基础上,根据火山碎屑含量划分出沉积火山碎屑岩以及火山碎屑沉积岩,并结合粒度、组分、沉积构造等特征细分出11种岩相类型以及9种岩相组合,进而提出火山碎屑流、火山异重流、火山灰异轻流、热液侵入和微生物诱导5种成因机制。结合钻井岩心观察识别出火山沉积序列及沉积特征,建立了朝阳盆地九佛堂组火山湖泊沉积模式,为研究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火山物质对湖盆内有机质富集起到积极的影响。朝阳盆地九佛堂组烃源岩地化测试显示:含有火山细粒物质参与沉积的样品有机质丰度指标更好,有机质更富集。由于燕山构造带内其他盆地同样具有相似的火山活动地质背景,研究结果也为这些地区沉积学及油气资源研究起到良好的对比参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阳盆地 九佛堂组 岩相类型及组合 成因机制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火山断陷型湖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二段下亚段为例
4
作者 谢环羽 姜在兴 +1 位作者 王力 薛欣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7-1079,1091,共14页
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沙二下亚段)沉积特征为例,采用有机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探讨火山断陷型湖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条件及富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古环境的变化控制沙... 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沙二下亚段)沉积特征为例,采用有机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探讨火山断陷型湖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条件及富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古环境的变化控制沙二下亚段不同岩相类型的垂向分布,并将其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主要发育块状长英质泥岩夹含生屑长英质泥岩,上部主要发育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和纹层状细粒混积页岩;下部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上部以Ⅰ—Ⅱ1型为主,且总体呈现出上部有机碳含量较下部增高的特征。分析认为,火山断陷型湖盆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条件为:①持续增强的裂陷作用是导致古水深加大的直接因素,基准面上升使深水沉积范围随之扩大,泥页岩发育规模相应增大;②相对强烈的水下火山喷发与裂陷作用具有同时性,火山活动可为湖盆提供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藻类的勃发,并导致Ⅰ—Ⅱ1型干酪根生产力较高;③相对干旱的古气候导致河流淡水及陆源物质(包括陆源高等植物Ⅲ型干酪根)输入减少,形成高盐度、缺氧分层的水体,咸水湖盆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火山断陷型湖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模式,对深化松辽盆地沙河子组乃至中国东北地区同期火山断陷型湖盆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机制的地质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有机质来源 裂陷作用 火山活动 下白垩统沙河子组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燕辽裂陷槽辽西坳陷中元古界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在兴 徐杰 +3 位作者 刘桐 马代鑫 牟汉生 孙守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0-1846,共17页
[目的]前人对中元古代生命演化、氧气含量、古海洋条件等研究均表明中元古代存在适宜优质烃源岩生成和保存的环境。加之近年来元古宇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使得我国中元古界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的认识亟需加强。华北地台燕辽裂陷... [目的]前人对中元古代生命演化、氧气含量、古海洋条件等研究均表明中元古代存在适宜优质烃源岩生成和保存的环境。加之近年来元古宇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使得我国中元古界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的认识亟需加强。华北地台燕辽裂陷槽沉积了巨厚的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串岭沟组、高于庄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5套烃源岩层系,前人在冀北地区对这些烃源岩层系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对辽西坳陷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方法]基于大量的野外露头、钻井、薄片和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对辽西坳陷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这三套烃源岩层系开展了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分析。[结果]洪水庄组主要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黄铁矿非常发育,指示海槽深水沉积。多个露头点在洪水庄组顶部见白云岩滑塌沉积,表明水深向上变浅,逐渐过渡为碳酸盐岩台地斜坡沉积环境。铁岭组底部广泛发育高能颗粒白云岩沉积,中部以灰色页岩为主,局部地区灰色页岩与含锰白云岩交互沉积,顶部为叠层石白云岩和泥岩互层,反映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潟湖—潮坪沉积环境,并同洪水庄组组成了两个整体水深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待建系下马岭组底部发育石英砂岩、中上部则以灰色页岩沉积为主,为无障壁碎屑海岸—浅海陆棚沉积。有机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多数黑色页岩TOC含量大于1.0%,为中到优质烃源岩,Tmax介于435℃~480℃,指示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生成。[结论]中元古界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综合分析表明,辽西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坳陷 中元古界 黑色页岩 沉积环境 生烃潜力
下载PDF
燕山构造带东段中生界盆地页岩油气地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6
作者 牟汉生 薛欣宇 姜在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5,共14页
中国陆相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燕山构造带东段(辽西地区)中生界盆地群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尚处于油气勘探空白区,落实其勘探前景势成必然。基于研究区勘探的实际情况,并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页岩... 中国陆相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燕山构造带东段(辽西地区)中生界盆地群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尚处于油气勘探空白区,落实其勘探前景势成必然。基于研究区勘探的实际情况,并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页岩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对比,综合沉积体系以及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等,明确了燕山构造带东段中生界盆地群页岩油气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下侏罗统北票组和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均发育连续厚层的暗色泥页岩,为主力烃源岩层位;(2)烃源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均值为1%~4%,以Ⅱ_(1)型或Ⅱ_(2)干酪根为主,且指示热演化成熟度的镜质体反射率(Ro)普遍高于0.6%,具有良好的油气潜力;(3)两套烃源岩层系均富含火山碎屑成分,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可改造性。针对陆相含油气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存在的问题,首先讨论了赋存页岩油气重要载体的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的多源成因机制与油气富集类型,其中研究区以火山热液型和混源型甜点为主;另外探讨了火山-湖泊作用对有机质的富集效应,认为火山灰的输入提升了有机质的富集效力。同时,根据以往的勘探实践经验,提出原型盆地恢复技术和“天-地-钻”三位一体技术是解决复杂造山带油气勘探(特别是密植山区)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构造带 辽西 陆相页岩油气 细粒沉积 火山作用 原型盆地
下载PDF
将启发式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沉积岩石学”课程为例
7
作者 穆娜娜 黄文辉 +3 位作者 姜在兴 王红亮 张元福 张建国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沉积岩石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最重要的环节,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了“沉积岩石学”这门课程的授课质量,还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今后从事能源、油气勘探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沉积岩石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最重要的环节,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了“沉积岩石学”这门课程的授课质量,还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今后从事能源、油气勘探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基础,针对“沉积岩石学”课程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野外数字露头,室内实验引入岩石薄片定量分析技术,将科研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改革传统考试方式,将平时的实验教学表现加入课程考核。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明显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石学 野外教学 数字露头 薄片定量鉴定与分析 科研成果转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
8
作者 束青林 赵辉 +1 位作者 姜在兴 赵国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2-1242,共11页
滩坝砂体是一种较好的储集砂体,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发育大量滩坝沉积,但是目前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且大部分研究基于大范围区域背景进行,而对于商河地区沙四段精细化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次基于测录井资料... 滩坝砂体是一种较好的储集砂体,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发育大量滩坝沉积,但是目前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且大部分研究基于大范围区域背景进行,而对于商河地区沙四段精细化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次基于测录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分析商河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微相类型和特征,并以体系域为单元,分析各时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以及控制因素。结果显示,商河地区沙四上亚段整体主要处于滨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了风浪滩坝和风暴滩坝两种沉积相类型,沉积构造主要包括反映风浪作用的浪成沙纹层理和波状层理以及反映风暴作用的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测井曲线形态可以分为齿化漏斗形、低幅齿形、中-高幅指形和箱形4种类型;沙四上亚段低位域以滨湖沉积环境为主,主要发育风浪滩坝,湖侵域和高位域两种滩坝类型均有发育。滩坝受到古物源、古水深和古地貌的控制,特别是在湖侵域和高位域时期,风浪滩坝发育于商河地区西北部水下低隆起区域,而风暴滩坝发育于东南部水体较深的低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河地区 沙四上亚段 沉积相 滩坝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始新统红层沉积再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年涛 杨金川 +4 位作者 姜在兴 贾光华 闫晓倩 孟嘉轶 吕江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9,共20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一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一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下部)陆相红层表现为“红—灰组合、以红为主”的地层面貌,有别于过去认为的“全红”,其沉积过程和沉积模式的深入解剖对于了解中国东部始新世早期区域构造古地理特征和...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一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一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下部)陆相红层表现为“红—灰组合、以红为主”的地层面貌,有别于过去认为的“全红”,其沉积过程和沉积模式的深入解剖对于了解中国东部始新世早期区域构造古地理特征和古气候演变过程、指导济阳坳陷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录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对该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陆相红层洪水漫湖—时令湖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目的层沉积相类型多样,除了冲积扇、辫状河、洪水漫湖和干盐湖,还包括湖泊、近岸水下扇和风暴相。干旱期发育了冲积扇—洪水漫湖—干盐湖沉积组合,其中在凹陷边缘为冲积扇沉积,向内部过渡为洪水漫湖沉积,在凹陷的北部洼陷带演变为干盐湖。间歇性湿润期主要发育了湖泊沉积,在斜坡带为灰绿色滨浅湖滩坝砂、坝间泥,北部的利津—民丰洼陷演变为半深湖—深湖沉积,凹陷北部陡坡带冲沟部位则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体。推测区域构造古地理、原型盆地特征、古纬度、古物源和古水流方位及周期性变化的古气候条件共同控制了上述地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红层 东营凹陷 始新统 洪水漫湖 时令湖沉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8段深水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静静 张建国 +3 位作者 葛云锦 杜克锋 姜在兴 王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35-4148,共14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志丹地区延长组7-8段深水细粒层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利用研究区测录井、岩心、薄片,结合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全岩X射线衍射等资料识别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类型,分为粉砂岩和泥页岩2大类,细分为...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志丹地区延长组7-8段深水细粒层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利用研究区测录井、岩心、薄片,结合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全岩X射线衍射等资料识别细粒沉积岩的岩相类型,分为粉砂岩和泥页岩2大类,细分为7亚类,分别是风暴粉砂岩、地震滑塌粉砂岩、异重流粉砂岩;中低有机质纹层状长英质页岩、高有机质纹层状长英质页岩、高有机质纹层状黏土岩、低有机质块状长英质页岩。利用标志层、测井响应特征、地球化学等高精度测试资料将研究区长7-8段划分为一个Ⅲ级层序、3个体系域、7个准层序组,并建立剖面精度到准层序组(10~20 m)的精细层序地层格架;讨论精细层序地层格架演变约束下的细粒沉积岩分布规律。对于粉砂岩:低位和高位体系域晚期水深相对较小,受风暴影响大,发育风暴粉砂岩;高位体系域早期,受陆源洪水影响,发育异重流粉砂岩;地震滑塌粉砂岩的分布受幕式构造运动控制,在低位和湖侵体系域均有分布:对于泥页岩:中低有机质泥页岩分布在低位和高位体系域晚期,高有机质泥页岩则分布在湖侵和高位体系域早期。可见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不同岩相类型的垂向分布,体现为粉砂岩与泥页岩高频互层,其中地震滑塌粉砂岩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运动。此外,平面岩相分布规律表明,泥页岩和粉砂岩生储配置关系较好,且分布范围较广,整体呈条带状沿物源方向平行岸线分布,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沉积特征 演化规律 延长组7-8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湖相碳酸盐岩礁滩体系沉积特征、主控因素及成因模式:以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圣乾 何幼斌 +4 位作者 姜在兴 罗进雄 朱雪清 朱青 唐卫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2-888,共17页
湖相碳酸盐岩广泛存在于陆相湖盆之中,大型礁滩沉积体系的发育模式对湖相碳酸盐岩成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钻井岩心、薄片、测录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等资料,分析了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结果表明... 湖相碳酸盐岩广泛存在于陆相湖盆之中,大型礁滩沉积体系的发育模式对湖相碳酸盐岩成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钻井岩心、薄片、测录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等资料,分析了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常见7种岩石类型及4种岩性组合,可识别出藻礁、浅滩、灰泥坪及风暴沉积4种沉积微相。藻礁和浅滩共同构成湖相礁滩复合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台地顶部,相带主体呈NE-SW向展布;灰泥坪主要发育于台地内部及剥蚀区附近;风暴沉积在台地东南斜坡区上部较为发育。从高位域早期至晚期,礁滩体系由垂向加积为主演化为逐步发生侧向迁移,平面展布规模逐渐扩大至斜坡区上部。推测区域和全球相对温暖气候背景、古东亚季风气候条件下盛行的东南风、盆地构造及古地貌、湖平面升降、碳酸盐岩母岩风化及海侵作用等共同控制了该湖相礁滩体系的形成及演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湖相碳酸盐岩“气候—物源—盆地”系统成因模式,丰富了对湖盆大规模礁滩沉积体系形成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湖相碳酸盐岩 礁滩体系 古东亚季风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砂组砂体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文富 沈志晗 +4 位作者 姜在兴 贺丽容 王成 张家志 刘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胜坨一区位于胜坨油田西部,是一个在胜北断层控制下所形成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田,油气含量丰富。为了研究胜一区沙二段1砂组的砂体微相,主要采用岩心分析、粒度分析、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等方法。研究表明:沙二段1砂组主要为滨浅湖滩... 胜坨一区位于胜坨油田西部,是一个在胜北断层控制下所形成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田,油气含量丰富。为了研究胜一区沙二段1砂组的砂体微相,主要采用岩心分析、粒度分析、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等方法。研究表明:沙二段1砂组主要为滨浅湖滩坝沉积,根据岩性、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等可划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脊、滩席、滩间洼地5种沉积微相。基于测井曲线变化和岩心相特征,将胜一区沙二1砂组划分为5个准层序。在典型单井相、连井相分析基础上,得出平面相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模式。胜一区沙二上1砂组砂体沉积主要受物源、地貌、风力场和水深综合控制。此次研究有助于油田的后期开发,为实现油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坝主体 风暴 波浪 坝侧缘
下载PDF
含油气细粒沉积岩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50
13
作者 姜在兴 梁超 +5 位作者 吴靖 张建国 张文昭 王永诗 刘惠民 陈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1039,共9页
细粒沉积岩在沉积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看似"简单"而往往被忽略;同时受超微观实验条件的限制,细粒物质的沉积、成岩作用成为沉积学界乃至于地质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细粒岩沉积学研... 细粒沉积岩在沉积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看似"简单"而往往被忽略;同时受超微观实验条件的限制,细粒物质的沉积、成岩作用成为沉积学界乃至于地质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细粒岩沉积学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目前细粒沉积岩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规范和需要进一步深入之处。未来的研究应当综合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地层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高精度的观察手段、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实验模拟等方法,探索理论突破与方法创新,规范细粒沉积岩相关概念及术语,建立系统、科学的细粒沉积岩分类方案,明确细粒物质沉积、成岩动力学过程,建立针对深水细粒物质的研究规范。在研究中应当重视学科交叉及科学研究与工业价值间的关联,使得细粒岩沉积学这一薄弱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地服务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物质 细粒沉积岩 沉积动力学 层序地层 埋藏成岩转化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 被引量:220
14
作者 姜在兴 张文昭 +3 位作者 梁超 王永诗 刘惠民 陈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溶解或吸附状态赋存于有效烃源岩泥页岩中的液态烃类,是泥页岩生排烃后的残余滞留聚集,基本未经历运移或仅在源岩内短距离初次运移。目前,国内外对“页岩油”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对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要素的研究仍...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溶解或吸附状态赋存于有效烃源岩泥页岩中的液态烃类,是泥页岩生排烃后的残余滞留聚集,基本未经历运移或仅在源岩内短距离初次运移。目前,国内外对“页岩油”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对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要素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明确了页岩油储层为泥页岩,不包括烃源岩内的其他岩类夹层及邻层,并依据储集机理差异将页岩油储层分为裂缝型和基质型。富含有机质、以Ⅰ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Ro值介于0.6%~1.2%、有机碳(TOC)值大于2.0%,矿物组成复杂、发育纹层结构,储集空间细小,低孔特低渗、储层需要改造是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点。重点揭示了有机质在页岩油储层形成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含量影响页岩的生油潜力、储集能力并进而决定了页岩储层的含油量及产能,提出一套以有机碳含量为核心的储层分级评价标准,以TOC为2%、4%为界,同时综合考虑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矿物组成及岩石类型、孔渗特征及岩石可压裂性等指标,将页岩油储层分为3级:Ⅰ类目标储层、Ⅱ类有利储层及Ⅲ类无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致密油 储层特征 评价要素及标准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被引量:74
15
作者 姜在兴 田继军 +2 位作者 陈桂菊 李熙喆 张满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古地理背景、物源、沉积类型和沉积相展布,明确了上三叠统存在龙门山古陆、米仓山—大巴山古陆、康滇古陆、江南古陆4个物源,...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古地理背景、物源、沉积类型和沉积相展布,明确了上三叠统存在龙门山古陆、米仓山—大巴山古陆、康滇古陆、江南古陆4个物源,识别出上三叠统海湾、冲积扇、曲流河、辫状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8种沉积相类型。层序Ⅰ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海陆交互相向陆相转变的时期,整体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发育海湾等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川西前陆盆地成为统一的内陆湖盆,其湖侵期为须家河期最大的湖侵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相沉积;层序Ⅲ沉积时期,米仓山—大巴山古陆提供充足的物源,在米仓山—大巴山两逆冲推覆带前缘广泛发育大型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Ⅳ沉积时期,主要受江南古陆的影响,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整体上,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受构造控制,具有平行构造带展布的特点。盆地西北部陡坡带发育粗粒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西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北部—东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东南部缓坡带则发育远源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龙门山 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层序地层 古地理 物源 沉积相
下载PDF
陆相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及油气甜点多源成因 被引量:32
16
作者 姜在兴 孔祥鑫 +4 位作者 杨叶芃 张建国 张元福 王力 袁晓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7,共12页
基于以往研究认识,通过分析细粒碳酸盐物质来源和岩石形成作用,系统论述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的多源成因机制,并对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的油气富集类型进行总结。研究表明,以陆地物质输入、盆内自生物质生成、火山热液物质注入和混合物质来... 基于以往研究认识,通过分析细粒碳酸盐物质来源和岩石形成作用,系统论述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的多源成因机制,并对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的油气富集类型进行总结。研究表明,以陆地物质输入、盆内自生物质生成、火山热液物质注入和混合物质来源为主的多物源供给是陆相断陷盆地富集细粒碳酸盐物质的主要原因。其中物源区富碳酸盐岩基岩的发育控制了盆内碳酸盐物质充填的规模,火山热液活动可向湖盆提供碱性流体以增加碳酸盐晶体形成的物质供给量,受生物活动诱导形成的自生碳酸盐晶体是湖盆内细粒碳酸盐物质长期积累的主要来源。在沉积及沉积后阶段,受物理、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多种特征的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物质来源与沉积成因对陆相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内的油气富集具有控制作用。在多源成因体系中,油气富集甜点类型可包含内源型、陆源型、火山热液型和混源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质细粒沉积岩 断陷湖盆 多元物源 油气富集 陆相页岩油气甜点
下载PDF
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3
17
作者 姜在兴 王俊辉 张元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7-440,共14页
滩坝是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一种沉积相类型和油气储集体,是滩和坝的总称。国外关于滩坝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的考察,侧重于成因机理的解释;中国的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则偏重于陆相湖盆滩坝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 滩坝是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一种沉积相类型和油气储集体,是滩和坝的总称。国外关于滩坝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的考察,侧重于成因机理的解释;中国的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则偏重于陆相湖盆滩坝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的研究。作者从滩坝的成因出发,对滩坝的分类、沉积模式、控制因素、古地理及油气意义进行了总结梳理,提出滩坝是"风(风浪)-源(物源)-盆(盆地演化)"系统内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表现在:波浪是滩坝形成的动力;物源是滩坝形成的物质基础;盆地层序—构造演化过程中古地貌与古水深决定了滩坝的发育位置与范围。研究滩坝发育的控制因素,有利于为其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滩坝砂体记录了其形成时的古地理条件。特别地,通过对滩坝砂体沉积特征的解剖,可以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其形成时的古风浪条件,进而可以恢复古大气流场,这对古气候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分类 模式 控制因素 古地理 油气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部湖相风暴沉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姜在兴 赵澂林 +1 位作者 刘孟慧 袁政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本文在论述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三段湖相风暴岩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风暴沉积体系的模式,探讨了古代风暴沉积在盆地演化中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状况及其形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风暴岩中的对称波痕可用于恢复古水深,而风暴岩本身又... 本文在论述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三段湖相风暴岩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风暴沉积体系的模式,探讨了古代风暴沉积在盆地演化中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状况及其形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风暴岩中的对称波痕可用于恢复古水深,而风暴岩本身又是一种较好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沉积 风暴岩 凹陷 风暴流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沉积层序及成因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姜在兴 杨伟利 操应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153,共4页
根据地震、岩性及电性等特征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可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底部层序(SSⅠ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低位体系域不发育 ,只发育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受早期构造沉降和气候控制。中部层序 (SSⅡ )... 根据地震、岩性及电性等特征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下亚段可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底部层序(SSⅠ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低位体系域不发育 ,只发育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受早期构造沉降和气候控制。中部层序 (SSⅡ )代表的是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 ,与底部层序具有类似特征。SSⅠ,SSⅡ均为T -R旋回的沉积。顶部层序 (SSⅢ)代表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 -二段下亚段沉积 ,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是一完整的旋回。SSⅢ是在构造活动相对较弱 ,气候相对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层序界面 层序 成因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湖缘峡谷及其含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在兴 杨伟利 +4 位作者 于雯泉 王卫红 李守军 李丕龙 张善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94,共9页
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控盆断裂的剧烈活动导致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盆地的快速沉降,与湖盆边缘地形形成巨大高差。沿此边缘,经过早期阵发性洪水及河流的强烈下蚀,并不断向源侵蚀,在古断面上形成宽达数km,深达上km的深切谷,称之为湖缘... 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控盆断裂的剧烈活动导致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盆地的快速沉降,与湖盆边缘地形形成巨大高差。沿此边缘,经过早期阵发性洪水及河流的强烈下蚀,并不断向源侵蚀,在古断面上形成宽达数km,深达上km的深切谷,称之为湖缘峡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Y921峡谷即为湖缘峡谷,其现今形态为长7000m、宽3500m、深3500m、剖面呈“U”型的特征。古构造及古生物分析认为,在古新世至渐新世时期,陈南断层剧烈活动,使断层两侧形成较大的高差,在干旱、阵发性洪水侵蚀下逐渐形成Y921峡谷,并在其底部形成侵蚀面。孢粉分析认为,仅沙四上段沉积时期就有近1000m的高差。后期,随湖平面上升,峡谷逐渐充填了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和部分二段地层,主要为辫状河粗碎屑砂砾岩、扇三角洲相交错层理砂岩和滨浅湖相泥岩、粉砂岩。这种峡谷的特点是短、宽、深,其充填模式主要为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由于峡谷前缘为深湖相泥岩作为生油岩,陈南断层和峡谷内的冲刷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峡谷内砂砾岩作为储层,因此在峡谷内形成了多种非构造油气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缘峡谷 断陷湖盆 陡坡带 控盆断层 洪水侵蚀 含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