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血管形态和血液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汪倩倩 刘春芳 +3 位作者 姜宜妮 王慧 陈卫衡 林娜 《中医正骨》 2016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o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大鼠股骨头血管形态和血液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高剂量组、补肾方中剂量组和补肾方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o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大鼠股骨头血管形态和血液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高剂量组、补肾方中剂量组和补肾方低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连续注射3 d,建立激素性ONFH模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完后,空白组、模型组自由饮食;健骨生丸组按1.68 g·kg^(-1)以健骨生丸灌胃,每天1次,连续6周;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1.2 g·kg^(-1)、10.6 g·kg^(-1)、5.3 g·kg^(-1)以补肾方灌胃,每天1次,连续6周。药物干预结束后,先从各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动物死亡后,取双侧股骨头制成石蜡切片。将所取腹主动脉血分成2份,一份取血清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及Apo B;另一份取全血以旋转法测定全血黏度低切值、中切值和高切值,取血浆检测血浆黏度。制成的股骨头组织切片分成2份,一份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形态;另一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FLK1蛋白表达情况。各组剩余的10只大鼠应用血管造影结合Micro-CT扫描技术测定股骨头中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及血管厚度。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6组大鼠血清TG、TC、LDL、HDL、Apo A1和Apo B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38,P=0.004;F=3.322,P=0.018;F=2.681,P=0.043;F=2.621,P=0.047;F=2.400,P=0.035;F=3.741,P=0.010)。空白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中剂量组和补肾方高剂量组TG、TC、LDL、Apo 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21,P=0.009,P=0.032;P=0.008,P=0.016,P=0.031,P=0.030;P=0.009,P=0.017,P=0.036,P=0.031;P=0.005,P=0.013,P=0.031,P=0.025),HDL、Apo A1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9,P=0.034;P=0.041,P=0.034;P=0.040,P=0.031;P=0.035,P=0.029);补肾方低剂量组TC含量低于模型组(P=0.023),TG、LDL、HDL、Apo A1、Apo 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7,P=0.315,P=0.189,P=0.084,P=0.333);补肾方低剂量组血清TG、TC、LDL、Apo B含量均高于健骨生丸组(P=0.037,P=0.018,P=0.041,P=0.047),HDL、Apo A1含量均低于健骨生丸组(P=0.046,P=0.043);补肾方中剂量组和健骨生丸组血清TG、TC、LDL、HDL、Apo A1、Apo B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0,P=0.440,P=0.375,P=0.204,P=0.130,P=0.389);补肾方高剂量组血清TG、TC、LDL、Apo B含量均低于健骨生丸组(P=0.019,P=0.022,P=0.024,P=0.039),HDL含量高于健骨生丸组(P=0.043),2组Apo A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补肾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TC、LDL、Apo B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P=0.033,P=0.021,P=0.042,P=0.042;P=0.021,P=0.019,P=0.018,P=0.034),HDL含量均高于低剂量组(P=0.048;P=0.042),2组Apo A1含量与补肾方低剂量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0.057);补肾方高剂量组血清TG、TC、LDL、Apo B含量均低于中剂量组(P=0.029,P=0.020,P=0.020,P=0.035),HDL含量高于中剂量组(P=0.045),2组Apo A1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2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6组大鼠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及血浆黏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91,P=0.019;F=3.256,P=0.020;F=3.779,P=0.010);6组全血黏度高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60,P=0.059)。空白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中剂量组和补肾方高剂量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及血浆黏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7,P=0.033,P=0.011;P=0.026,P=0.043,P=0.040;P=0.028,P=0.012,P=0.028;P=0.023,P=0.010,P=0.022);补肾方低剂量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及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5,P=0.069,P=0.094);补肾方低剂量组血浆黏度高于健骨生丸组(P=0.049),2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0.057);补肾方中剂量组和健骨生丸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及血浆黏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1,P=0.083,P=0.055);补肾方高剂量组全血黏度中切值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健骨生丸组(P=0.045,P=0.014),2组全血黏度低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补肾方中剂量组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黏度均低于低剂量组(P=0.048,P=0.032),2组全血黏度中切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补肾方高剂量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中切值及血浆黏度均低于低剂量组(P=0.030,P=0.048,P=0.013);补肾方高剂量组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黏度均低于中剂量组(P=0.049,P=0.027),2组全血黏度中切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VEGF蛋白和FLK1蛋白测定结果。6组大鼠股骨头内VEGF蛋白和FLK1蛋白表达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19,P=0.000;F=5.317,P=0.009)。空白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中剂量组和补肾方高剂量组VEGF蛋白和FLK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00,P=0.000;P=0.005,P=0.009;P=0.004,P=0.008;P=0.000,P=0.000);补肾方低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FLK1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47);补肾方低剂量组VEGF蛋白和FLK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健骨生丸组(P=0.041,P=0.036);补肾方中剂量组VEGF蛋白和FLK1蛋白表达量与健骨生丸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5;P=0.221);补肾方高剂量组VEGF蛋白和FLK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健骨生丸组(P=0.045;P=0.047);补肾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VEGF蛋白、FLK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低剂量组(P=0.047,P=0.044;P=0.016,P=0.011);补肾方高剂量组FLK1蛋白表达量高于中剂量组(P=0.042),2组VEGF蛋白表达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股骨头内血管Micro-CT检查结果。6组大鼠股骨头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442,P=0.000;F=7.080,P=0.000;F=27.869,P=0.000;F=8.371,P=0.000)。空白组、健骨生丸组、补肾方中剂量组、补肾方高剂量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均大于模型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9,P=0.003,P=0.002,P=0.001;P=0.000,P=0.001,P=0.001,P=0.000;P=0.007,P=0.015,P=0.011,P=0.005);补肾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P=0.052,P=0.082,P=0.064);补肾方低剂量组、补肾方中剂量组与健骨生丸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P=0.063,P=0.051,P=0.052;P=1.000,P=0.222,P=1.000,P=0.813);补肾方高剂量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均大于健骨生丸组(P=0.000,P=0.017,P=0.000,P=0.010);补肾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均大于低剂量组(P=0.000,P=0.023,P=0.001,P=0.021;P=0.000,P=0.015,P=0.000,P=0.007);补肾方高剂量组血管体积、血管表面积、血管体积分数、血管厚度均大于中剂量组(P=0.000,P=0.019,P=0.000,P=0.009)。结论:补肾方能促进激素性ONFH大鼠股骨血管修复,改善股骨头血液微循环状态,其作用可能与补肾方增加股骨头内VEGF和FLK1蛋白表达有关,且中剂量补肾方的疗效与健骨生丸相当,高剂量补肾方的疗效优于健骨生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大鼠 Wistar 补肾方 血管形态 血液状态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基于OPG/RANKL信号轴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宜妮 梁健 +2 位作者 刘江源 伍庆华 闵建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MOP)组、雌激素治疗(E_(2))组、二至丸低剂量治疗(EZW-L)组、二至丸中剂量治疗(EZW-M)组、二至丸高剂量治疗(EZW-H)组,每组18... 目的: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MOP)组、雌激素治疗(E_(2))组、二至丸低剂量治疗(EZW-L)组、二至丸中剂量治疗(EZW-M)组、二至丸高剂量治疗(EZW-H)组,每组18只。E_(2)组接受E_(2)针剂皮下注射,EZW-L组、EZW-M组、EZW-H组分别予以6 g/kg、9 g/kg、12 g/kg混悬液灌胃,Sham组与PMOP组均予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均干预12周。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病理变化以及骨代谢血清标志物BALP、TRACP-5b、Cath-K、OPG、RANK、RANKL的水平变化。结果:药物干预12周后,与PMOP组比较,EZW-M组、E_(2)组、EZW-H组的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BV/TV、Tb.Th、Joint、血清骨代谢标志物BALP、TRACP-5b、Cath-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5),FLAW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PMOP组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E_(2)组和EZW-H组疏松病理现象改善明显。POMP组、EZW-L组、EZW-M组股骨中OPG蛋白含量较Sham组、E_(2)组、EZW-H组明显下降;RANK、RANKL蛋白含量升高。与PMOP组比较,EZW-M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5),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5),E_(2)组、EZW-H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1),E_(2)组、EZW-H组的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至丸可改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OPG骨保护素重组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信号轴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二至丸 生物力学 病理改变 机制 骨保护素重组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
下载PDF
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鼠的作用观察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姜宜妮 梁健 +1 位作者 闵建新 曾文泓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55-3259,3265,共6页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20)和造模组(n=80),造模组大鼠均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致骨质疏松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20)和造模组(n=80),造模组大鼠均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致骨质疏松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12 h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予3、6、12 g/kg二至丸灌胃,1次/d。模型组与空白组均予1 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比较各组骨组织病理学、组织形态计量学、骨密度生物力、血脂代谢、组织Wnt/β-catenin通路标志性因子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增大,脂肪细胞密度、面积、FLAW、PPARγ显著增加,外周血TC、TG和LDL-C含量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大鼠上述指标表达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V/TV、Tb.Th,Joint、骨密度、弹性模量、最大载荷、Wnt3a、β-catenin、LRP5表达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上述指标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二至丸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LRP5/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二至丸 不同剂量 作用机制 Wnt/LRP5/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抗骨质疏松效应的差异性影响
4
作者 颜冬梅 卢文滢 +2 位作者 徐玲霞 姜宜妮 陈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9-4352,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抗骨质疏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模型,以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骨形成蛋白-4(BMP-4)、雌二醇(E_(2))、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Ca^(2+)、P^(3+)含量为指标,研究补骨脂不同炮制品...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抗骨质疏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模型,以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骨形成蛋白-4(BMP-4)、雌二醇(E_(2))、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Ca^(2+)、P^(3+)含量为指标,研究补骨脂不同炮制品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盐炙法盐炙补骨脂可使血清中E_(2)、BMP-4、ACP、Ca^(2+)含量显著增高(P<0.01),BGP、ALP含量显著降低(P<0.01),补骨脂经过盐炙可增强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论: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选择以盐水炙补骨脂有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炮制 抗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不同治法方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股骨头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万蓉 李莉 +5 位作者 孔祥英 肖春生 姜宜妮 林娜 孔焕宇 陈卫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153,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健脾化痰、活血通络(简称健脾)与补肾壮骨、活血通络(简称补肾)2种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股骨头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mRNA... 目的:观察比较健脾化痰、活血通络(简称健脾)与补肾壮骨、活血通络(简称补肾)2种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股骨头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2者防治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方法:64只来杭鸡,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健脾和补肾组,除对照组外均胸肌注射甲基泼尼松琥珀酸钠(5.2 mg·kg-1),健脾及补肾组在造模同时ig给予相应中药(6,9 g·kg-1.d-1),连续16周。给药8周和16周后,分批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原位杂交法检测股骨头内OPG,RANKL mRNA的表达情况,并计算其比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8周和16周时股骨头内OPG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分别为(778±189),(696±108)个,RANKL分别为(717±164),(519±162)个,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方在8周就可以明显上调OPG阳性细胞数达(1 049±211)个,同时也降低RANKL阳性细胞数至(454±166)个(P<0.05或P<0.01),升高OPG/RANKL比值(P<0.05),而补肾组此时作用不明显,16周时作用比健脾组强(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通络和补肾壮骨、活血通络2种不同治法方药均可调节股骨头内OPG和RANKL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分化、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方药起效时间相对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保护素 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原文传递
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的骨修复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慧 刘春芳 +2 位作者 姜宜妮 陈卫衡 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大鼠股骨头骨修复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健骨生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臀肌注射21 mg·kg-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d 1次,连续...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大鼠股骨头骨修复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健骨生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臀肌注射21 mg·kg-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d 1次,连续3 d,建立单纯性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模型。各给药组从第4天开始,分别给予5.3,10.6,21.2 g·kg-1的补肾方和1.68 g·kg-1健骨生丸,给药6周后取血和股骨头,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头骨形态变化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ELISA检测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表现出大量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骨小梁变窄或断裂、骨髓腔内血细胞减少、可见大量坏死区等组织病理学改变;还可见股骨头塌陷、骨质减少、骨小梁稀疏等影像学改变,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模式因子、骨小梁数量、骨密度等骨计量学参数降低而骨小梁分离度升高,血清BGP和CT含量也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骨坏死程度,中、高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清BGP和CT的含量(P<0.05,P<0.01);健骨生丸组的作用与补肾方中剂量组的作用相当。结论:补肾方组能明显改善SONFH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增加血清中BGP及CT的含量,这一促进骨修复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激素引起的股骨头骨坏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补肾方 骨组织形态 骨计量 骨钙素 降钙素
原文传递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潇潇 李群 +9 位作者 胡智星 方罗昌婷 明瑞蕊 徐腾腾 杨超 侯吴琼 王丽丽 姜宜妮 刘春芳 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9-29,共11页
目的:明确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抗炎角度初步探索其缓解慢性疼痛的药理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设立分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恒古骨伤愈合剂低、中、高剂量组(0.66、1.31、2.63 mL·kg^(... 目的:明确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抗炎角度初步探索其缓解慢性疼痛的药理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设立分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恒古骨伤愈合剂低、中、高剂量组(0.66、1.31、2.63 mL·kg^(-1)),塞来昔布组(21 mg·kg^(-1)),通过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MPS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和塞来昔布,SMALGO爪压力测痛仪检测大鼠激痛点压痛阈值,Von-Frey针和丙酮刺激法分别检测足底机械痛敏阈值和冷痛敏刺激反应;模型8周和10周,肌电图仪测定激痛点自发放电状态及抽搐反应;CatWalk步态分析仪检测大鼠步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及激痛点中P物质(SP)、缓激肽(BK)、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PS大鼠激痛点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p)-IκBα、NF-κB p65、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激痛点中p-NF-κB p65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8周和10周激痛点肌电信号和局部抽搐反应检测阳性率均为100%,激痛点压痛阈值、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冷痛超敏反应评分明显升高,步态异常,血清和激动点IL-1β、TNF-α、SP、BK、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和p-NF-κB p65入核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恒古骨伤愈合剂中、高剂量组肌电信号检测和局部抽搐反应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恒古骨伤愈合剂中、高剂量组压痛阈值、机械痛敏阈值明显升高,恒古骨伤愈合剂高剂量组冷痛超敏反应评分显著降低(P<0.01),恒古骨伤愈合剂高剂量组站立时间、摇摆时间和步行周期明显升高,摇摆速度、最大接触面积、最大接触强度明显降低(P<0.05),且恒古骨伤愈合剂中、高剂量组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恒古骨伤愈合剂高剂量组p-NF-κB p65入核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能有效缓解MPS的激痛点疼痛,改善步态,其机制与下调NF-κB p65炎症信号通路降低血液和激痛点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恒古骨伤愈合剂 激痛点 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
原文传递
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卢文滢 颜冬梅 +1 位作者 徐玲霞 姜宜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95-2998,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好发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是一种以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可导致骨量减少并由于微结构退化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且与增龄相关。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发病机制是骨骼重塑的不平衡,这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好发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是一种以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可导致骨量减少并由于微结构退化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且与增龄相关。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发病机制是骨骼重塑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流失过多,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研究表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异常激活参与了OP的病理进程,导致破骨细胞过度分化和骨吸收增加,因此阻断NLRP3的异常激活有利于治疗OP。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症状,在防治OP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OP的基础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干预NLRP3炎性小体可以明显降低骨质疏松程度,其作用机制涉及多靶点、多层次、多通路。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靶向调控NLRP3炎性小体对OP影响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为OP的防治以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中药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