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鲁司特单独治疗儿童轻度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尚林 智绪平 +1 位作者 赵少岚 林梓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93-594,共2页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轻度哮喘患儿口服孟鲁司特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开始时、第4周和第12周进行临床评分及测定呼气峰流速度(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判断其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轻度哮喘患儿口服孟鲁司特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开始时、第4周和第12周进行临床评分及测定呼气峰流速度(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共46例患儿完成了12周的随访,治疗开始时其平均临床评分、PEFR和FEV1分别为5.89±0.54、119.24±17.25和70.43±2.37,治疗12周后,分别为3.32±0.72、135.42±23.57和88.12±6.3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孟鲁司特单独治疗轻度儿童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孟鲁司特 单独治疗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138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尚林 赵少岚 林梓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21-3422,共2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片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38例儿童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临床症状、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控...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片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38例儿童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临床症状、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时间为(5.36±0.94)d,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PEF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片联合吸入激素治疗儿童哮喘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孟鲁司特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尚林 宋华 韩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8-528,共1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 6 5例儿童哮喘 1~1.5年 ,观察临床疗效 ,并用简易峰流速仪监测最大呼气流速值 (PEFR)。结果 :吸入布地奈德后 ,临床控制 19例 ,显效 32例 ,有...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 6 5例儿童哮喘 1~1.5年 ,观察临床疗效 ,并用简易峰流速仪监测最大呼气流速值 (PEFR)。结果 :吸入布地奈德后 ,临床控制 19例 ,显效 32例 ,有效 12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6 .92 %。最大呼气流速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糖皮质激素类 吸入疗法 剂量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川崎病47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尚林 智绪平 +1 位作者 赵少岚 林梓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7725-7726,共2页
目的:为川崎病(KD)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7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出现率及出现时间进行分析。结果:KD的临床表现中除发热外,肢端脱皮的出现率最高(97.87%);其次为结膜充血、口唇鲜红,分别为85.11%和78.72%... 目的:为川崎病(KD)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7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出现率及出现时间进行分析。结果:KD的临床表现中除发热外,肢端脱皮的出现率最高(97.87%);其次为结膜充血、口唇鲜红,分别为85.11%和78.72%。皮疹、结膜充血、卡疤红斑的出现时间较早,肛周脱皮可早于肢端脱皮出现。结论:皮疹、结膜充血、卡疤红斑、肛周脱皮对KD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下载PDF
孟鲁司特单独应用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素容 姜尚林 +1 位作者 赵少岚 林梓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3548-3549,共2页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轻度哮喘患儿口服孟鲁司特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开始时、第4周和第12周进行临床评分及测定PEFR、FEV1的变化,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儿完成了12周的随访,治疗开始时...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轻度哮喘患儿口服孟鲁司特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开始时、第4周和第12周进行临床评分及测定PEFR、FEV1的变化,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儿完成了12周的随访,治疗开始时其平均临床评分、PEFR和FEV1分别为5.89±0.54、119.24±17.25和70.43±2.37,治疗12周后,分别为3.32±0.72、135.42±23.57和88.12±6.36,差别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孟鲁司特单独治疗轻度儿童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孟鲁司特 单独治疗
下载PDF
短期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健辉 陈创鑫 姜尚林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登记建档的热性惊厥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及观察组,三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有效抗感染,T≥38.5℃立即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口服降...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登记建档的热性惊厥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及观察组,三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有效抗感染,T≥38.5℃立即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口服降温等常规治疗。地西泮组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地西泮片1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 d;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苯巴比妥片5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组则不给予药物预防。发病后2周、热退、感染症状完全消除前提下,完善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性疾病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明显降低热性惊厥(FC)发生,减少发热极期24 h内发作次数,缩短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减少易感年龄发作次数,降低神经元放电、缺氧对大脑中枢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治疗效果分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在本研究对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次数、2周后视频脑电图改变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惊厥发生率,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复发率,减轻脑组织受损;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及远期脑电图改变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故在临床工作中地西泮、苯巴比妥均可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小儿 地西泮 苯巴比妥
下载PDF
儿童哮喘发作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士军 姜尚林 +3 位作者 黄晓夏 赵少岚 杨素蓉 黄逸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9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汕头市城区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汕头市城区3~14岁儿童哮喘患者100例和非哮喘儿童100例,按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调查... 目的探讨汕头市城区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汕头市城区3~14岁儿童哮喘患者100例和非哮喘儿童100例,按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调查和分析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呼吸道感染史、过敏史、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家庭装修、被动吸烟、气质类型和婴儿期喂养方式等因素对儿童哮喘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史、过敏史、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家庭装修、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气质类型和婴儿期喂养方式对于儿童哮喘发病亦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书海 姜尚林 黄晓夏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MAS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S治疗,对...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MAS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09±3.11)d,短于对照组的(17.81±4.07)d(P<0.01)。两组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氧分压(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1),PaO2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新生儿MAS临床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血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讨川崎病患儿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健辉 陈创鑫 姜尚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川崎病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符合病毒感染的急... 目的观察并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川崎病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符合病毒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15例冠状动脉病变组(CAD)和31例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抽血检查并记录各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NCAD组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CAD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该病诊断的早期临床观察指标,D-二聚体可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血清降钙素原不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小儿反复肺炎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蔚起 姜尚林 胡集灿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115例反复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115例反复肺炎患儿中有97例(84.3%)存在基础疾病,60例(61.9%)...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115例反复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115例反复肺炎患儿中有97例(84.3%)存在基础疾病,60例(61.9%)呼吸系统疾病,28例(28.9%)先天性心脏疾病,9例(9.3%)脑瘫、营养不良等其他疾病;共检测出92例标本病原菌阳性病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菌株70株;65%的患儿为3岁以下。结论儿童反复性肺炎以三岁以下为主,多数患者存在着基础疾病,病原菌以细菌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反复性肺炎 病因分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健辉 姜尚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4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汕头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治疗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再选...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汕头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收治疗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体检儿童80例为对照组,根据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验,采用查咽拭子RSV-RNA(+)方法,对两组的血清IFN-γ、IL-17、IgE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再将观察组按照病情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三组IFN-γ、IL-17、IgE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IFN-γ水平随着患儿病情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IL-17、IgE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IL-17、IgE水平与病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FN-γ、IL-17、IgE水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性具有提示作用,临床中可以通过以上指标进行有效的判断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IGE水平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载PDF
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晓夏 姜尚林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6例哮喘儿童和1202例非哮喘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及母亲孕期是否被动吸烟、吸烟量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结果儿童及孕妇被动吸烟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6例哮喘儿童和1202例非哮喘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及母亲孕期是否被动吸烟、吸烟量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结果儿童及孕妇被动吸烟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且随着被动吸烟量的增加,危险性也增加,提示儿童及孕妇暴露于香烟烟雾环境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结论室内被动吸烟影响儿童健康,是引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控制被动吸烟对预防儿童哮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汕头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林健辉 张蔚起 姜尚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86-90,共5页
目的:探究2021年4月—2022年5月汕头市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选结果,论证17α-羟孕酮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的筛选切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汕头市地区60余家助产机构及汕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受先天性肾上... 目的:探究2021年4月—2022年5月汕头市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选结果,论证17α-羟孕酮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的筛选切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汕头市地区60余家助产机构及汕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的6925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17α-羟孕酮水平进行检测,对初筛疑似阳性患儿实施召回复查,对召回复查的患儿充分结合其临床辅助检测结果,采用串联质谱法对阳性召回患儿进行二级筛查,二级筛查阳性者行21-羟化CYP21A2基因筛查。结果:受检69251例新生儿平均17α-羟孕酮水平为(3.59±5.14)nmol/L。初筛阳性率为0.54%,351例初筛阳性新生儿接受二级串联质谱法检测,合计9例诊断异常,异常率2.56%。9例二级串联质谱法筛检异常新生儿开展21-羟化CYP21A2基因检测,提示1例新生儿存在基因异常;建议设定足月儿17α-羟孕酮切值为15.0 nmol/L,早产儿17α-羟孕酮切值为24.3 nmol/L。结论:17α-羟孕酮水平有助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早期筛查,辅以21-羟化CYP21A2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诊断。但机械参考17α-羟孕酮说明书设定阳性切值不利于医疗资源利用,建议设定足月儿17α-羟孕酮切值为15.0 nmol/L,早产儿17α-羟孕酮切值为24.3 nmol/L,以减少假阳性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筛查 17α-羟孕酮 CYP21A2基因检测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及发展为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14
作者 林健辉 姜尚林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在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及发展为癫痫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在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及发展为癫痫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采用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癫痫转化率,脑神经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B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P=0.026)。A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5,P=0.014)。A组的癫痫转化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9,P=0.106)。A组治疗后的脑神经相关因子(BDNF、S-100β、NSE)水平及免疫功能(IgA、IgG、IgM)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9,P=0.371)。结论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和发展为癫痫中的效果良好,且该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程度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热性惊厥 左乙拉西坦 地西泮 癫痫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颅脑超声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方面的研究
15
作者 杨佳丽 陈凯星 +4 位作者 邓明映 姜尚林 谢士军 曾雪梅 林东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5期1930-1931,1933,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颅脑超声测量65例足月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叶脑回宽度,与148例足月非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相比较,并分析母亲糖尿病控制情况与新生儿脑室变化...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颅脑超声测量65例足月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叶脑回宽度,与148例足月非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相比较,并分析母亲糖尿病控制情况与新生儿脑室变化。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上回宽度(1.006±0.102)cm及其起始段脑回宽度(1.108±0.124)cm与非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上回宽度(0.859±0.087)cm,起始段脑回宽度(0.956±0.132)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孕期糖尿病未控制组新生儿后角比值异常率(43.3%)高于控制组(20%),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母亲糖尿病影响的新生儿脑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几率较高。结论:母亲孕期患糖尿病有可能造成子代脑成熟障碍,可通过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回宽度及脑室宽度测量予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超声 糖尿病 新生儿 脑发育
下载PDF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余智荣 陈创鑫 姜尚林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感觉统合训练(SIT)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IT治疗。比较两组ADHD患儿治疗前及治...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感觉统合训练(SIT)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IT治疗。比较两组ADHD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提高及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SIT治疗ADHD患儿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感觉统合训练
下载PDF
灭菌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灿生 陈创鑫 姜尚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灭菌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我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雾化吸入,q8h;对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灭菌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我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雾化吸入,q8h;对照组给予灭菌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q8h;分别于治疗后1周内评估患儿临床病情改善程度,记录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喘憋症状消失、胸片改善时间、吸氧时间、及疗程时间,比较雾化吸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喘憋症状消失、胸片改善时间、吸氧时间、及疗程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两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灭菌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患儿无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3%氯化钠溶液 雾化吸入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庆藩 陈创鑫 姜尚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口腔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所有患儿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 目的探讨应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口腔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所有患儿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碘甘油联合2%利多卡因涂抹口腔,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病情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治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使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口腔局部用药辅助治疗,达到减轻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局部用药药物浓度的升高可以明显控制患儿口腔炎症的进展,缓解患儿口腔疼痛,加快病情好转,改善预后,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效果显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甘油 利多卡因 小儿 疱疹性口腔炎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庆藩 陈创鑫 姜尚林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辅助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低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辅助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低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咖啡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次数、CPAP时间及矫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并随访跟踪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3个月神经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CPAP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3个月神经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AP加用枸橼酸咖啡因辅助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能明显减少呼吸暂停发生次数,缩短CPAP应用时间,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低体重儿 呼吸暂停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48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宋华 姜尚林 《工企医刊》 2001年第3期19-20,共2页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结合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48例患儿,就其临床分型特点探讨如下.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临床表现 分型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