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水样便与思密达
1
作者 姜岭梅 朱效兰 《青岛医药卫生》 1996年第10期39-39,共1页
1996年5月~9月对我院肠道门诊收治的730例急性成人水样便患者给予口服思密达+ORS治疗,并与给予口眼PPA+ORS的6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关键词 思密达 水样便 肠道门诊 市立医院 观察结果 显效率 成人 青岛市 大便次数 有效率
下载PDF
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sIL—2R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樱 吕维红 +2 位作者 吕道莲 姜岭梅 吴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26,共2页
我们对67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以探讨其与慢性乙肝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7例慢性乙肝患者,男41例,女26例,年龄20~57岁,平均42.3岁;病程2.5... 我们对67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以探讨其与慢性乙肝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7例慢性乙肝患者,男41例,女26例,年龄20~57岁,平均42.3岁;病程2.5~15年,平均8.4年。慢迁肝(CPH)32例,慢活肝(CAH)25例,重肝(CFH)10例。67例均符合1990年第六届全国肝病会议(上海)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38例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加入0.9%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NK细胞
下载PDF
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TTV DNA的感染状况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传珍 姜岭梅 +1 位作者 李银鹏 朱惠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TTVDNA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应用两型探针对 45例肝组织标本进行TTVDNA原位杂交检测 ,巢氏PCR法检测血清TTVDNA。结果  3 1例血清TTVDN...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TTVDNA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应用两型探针对 45例肝组织标本进行TTVDNA原位杂交检测 ,巢氏PCR法检测血清TTVDNA。结果  3 1例血清TTVDNA阳性患者的肝组织TTVDNA均为阳性 ( 10 0 % )。 14例血清TTVDNA阴性的患者肝组织中TTVDNA阳性者 7例 ( 5 0 % )。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中TTVDNA散在分布在汇管区周围的肝细胞核内 ,肝癌患者TTVDNA则集中分布在肝癌细胞核内及癌组织周围的肝细胞核内。结论 慢性肝病与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TVDNA的感染状态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针原位杂交法 检测 慢性肝病 肝细胞癌 肝组织 TTV DNA感染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套扎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银鹏 姜岭梅 师瑞月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 评价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与急诊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 ,寻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优化方案 .方法 三腔二囊管压迫后行内镜下静脉套扎与急诊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6 4例 ,对这两种方法的疗... 目的 评价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与急诊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 ,寻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优化方案 .方法 三腔二囊管压迫后行内镜下静脉套扎与急诊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6 4例 ,对这两种方法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组与急诊套扎组的并发症及远期治序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序贯治疗组 2周内出血复发率为 2 .6 % ,明显低于急诊套扎组 (19.2 % ) (p <0 .0 5 ) .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能有效减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复发出血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静脉套扎术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套扎术 EVL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银鹏 朱惠明 +3 位作者 黄勋 姜岭梅 罗伟香 陆洁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腹部B超发现胆总管扩张,临床怀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线阵超声内镜检查,并在3 d内再行ERCP及乳头扩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以取石的结果计算线阵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腹部B超发现胆总管扩张,临床怀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线阵超声内镜检查,并在3 d内再行ERCP及乳头扩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以取石的结果计算线阵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结果35例患者中,经线阵超声内镜检查及胆总管取石结石均阳性者22例,阳性率为62.8%(22/35),均阴性者12例。线阵超声内镜检查有1例假阳性,无假阴性。与胆总管取石比较,线阵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7.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100%,Youden指数为92.3%,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线阵超声内镜检查是诊断胆总管结石安全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胆总管结石 乳头扩约肌 线阵超声内镜
下载PDF
TTVDNA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性研究
6
作者 朱惠明 姜岭梅 +3 位作者 周伯平 黄勋 乐晓华 徐六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最先从一例输血后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一种DNA病毒克隆(N22),命名为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并报道感染TTV后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且病毒滴度与ALT升高相关,推测...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最先从一例输血后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一种DNA病毒克隆(N22),命名为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并报道感染TTV后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且病毒滴度与ALT升高相关,推测TTV可能是未知病毒致肝损害的病因之一[1].为探讨这一新型病毒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特点,我们在TTV ORFl的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ORFl部分基因序列(1914-2186nt),获得双链TTV DNA探针.用此探针对部分肝病患者肝组织TTV 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对其中一株TTV ORFl部分基因进行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DNA 肝细胞 表达 ALT升高 肝炎患者 输血后 非甲非庚型 一过性 TT病毒 肝损害
下载PDF
思密达治疗肝原性腹泻疗效观察(附57例临床报告)
7
作者 宣世英 邹波 +4 位作者 姜岭梅 吴淑华 王秀香 朱筱兰 昌道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60-62,共3页
为探讨思密达治疗肝原性腹泻的疗效,我们设思密达治疗组(N=57)、多酶片为对照组(N=27)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思密达每次一包(3g),每日早餐前及入睡前各服一次;多酶片每次1g,每日三次口服,七天为一疗程,两组护肝治... 为探讨思密达治疗肝原性腹泻的疗效,我们设思密达治疗组(N=57)、多酶片为对照组(N=27)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思密达每次一包(3g),每日早餐前及入睡前各服一次;多酶片每次1g,每日三次口服,七天为一疗程,两组护肝治疗用药相同。结果示思密达治疗组总有效率(82.38%)较多酶片组(63%)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止泻时间和改善排便时伴排气多症状上思密达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原性 腹泻 思密达 肝疾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原位PCR在检测肝组织TTV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银鹏 朱惠明 +1 位作者 姜岭梅 黄勋 《洛阳医专学报》 2001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索用原位PCR检测肝组织中的输血传播病毒 (TTV)。方法 用原位PCR与原位杂交检测32例肝组织中的TTV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32例标本中 ,经原位PCR检测 ,TTV阳性 2 3例 ,经原位杂交检测 ,TTV阳性 17例。原位PCR检... 目的 探索用原位PCR检测肝组织中的输血传播病毒 (TTV)。方法 用原位PCR与原位杂交检测32例肝组织中的TTV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32例标本中 ,经原位PCR检测 ,TTV阳性 2 3例 ,经原位杂交检测 ,TTV阳性 17例。原位PCR检测的阳性率 (71.9% )明显高于原位杂交 (5 3.1% ) ,P <0 .0 5。原位PCR在肝细胞核、内皮细胞核与肝细胞浆内检测到TTV ,而原位杂交只在肝细胞核与肝细胞浆内检测到TTV。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原位PCR是一种新的检测TTV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传播病毒 肝组织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促凋亡素基因治疗肝癌移植瘤的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园 朱惠明 +4 位作者 李银鹏 王娜 王菲 黄庆娟 姜岭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EI-Gal+质粒组;PEI-Gal+超声+质粒组;PEI-Gal+UTMD+质粒组。对...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EI-Gal+质粒组;PEI-Gal+超声+质粒组;PEI-Gal+UTMD+质粒组。对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率、Tunel检测凋亡率。观察肿瘤的体积和组织学变化,同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Bcl-2及Caspase-3蛋白在各组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EI-Gal+UTMD+pEG-FP-N3组基因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EI-Gal+质粒组与PEI-Gal+超声+质粒组(P均<0.01)且对组织无明显损伤。治疗12天后PEI-Gal+UTMD+pCDNA-VP3组肿瘤凋亡率(34.57%±3.56%)、抑瘤率(5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EI-Gal+质粒组(P均<0.01)。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能显著增强基因转染效率,且对组织无明显影响。联合凋亡素基因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发挥抗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 半乳糖聚乙烯亚胺 凋亡素基因 肝癌移植瘤
下载PDF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介导凋亡素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10
作者 张园 朱惠明 +3 位作者 李银鹏 王娜 姜岭梅 黄庆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VP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PEI-Gal组;(3)PEI-...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VP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PEI-Gal组;(3)PEI-Gal+超声组;(4)PEI-Gal+超声+微泡组。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VP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流式细胞仪、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EI-Gal+超声+微泡组的转染效率为(28.83±2.07)%、VP3 mRNA水平为0.92±0.02,蛋白水平为1.65±0.06,HepG2凋亡率为(37.40±2.12)%,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UTMD联合PEI-Gal可明显提高VP3基因转染HepG2细胞的效率及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的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学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 半乳糖聚乙烯亚胺 凋亡素基因 凋亡
下载PDF
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成胰岛细胞的研究
11
作者 耿岚 齐晖 +2 位作者 李富荣 罗永胜 姜岭梅 《中国医药》 2007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本研究将大鼠胰腺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胰岛细胞,为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可替代资源。方法 大鼠胰腺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免疫组化鉴定CK-19,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使其转分化成胰岛,双硫棕染色鉴定。对诱导后胰岛细胞行葡萄糖刺激试验,用RI... 目的 本研究将大鼠胰腺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胰岛细胞,为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可替代资源。方法 大鼠胰腺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免疫组化鉴定CK-19,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使其转分化成胰岛,双硫棕染色鉴定。对诱导后胰岛细胞行葡萄糖刺激试验,用RIA法测其胰岛素、C肽的分泌功能并与天然胰岛相比较。结果 胰腺干细胞在体外大量增生,免疫组化显示CK-19阳性,诱导4周后得到胰岛样细胞团,双硫棕染色阳性。检测上清,诱导的胰岛在高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量为低糖的5倍;在葡萄糖低浓度(3.8mM)和高浓度(16.5mM)时,诱导的胰岛胰岛素分泌量分别约为天然胰岛的1/28和1/35,C肽分泌量分别为天然胰岛的1/29和1/22。结论 大鼠胰腺干细胞在体外可有效扩增,可转分化为胰岛团,该胰岛团随葡萄糖浓度的高低调节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转分化 胰岛样细胞团
下载PDF
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常见肝病组织中输液传染性病毒DNA
12
作者 姜岭梅 朱惠明 +3 位作者 黄勋 周伯平 乐晓华 徐六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 :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 ,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 2 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 -庚型肝炎病毒... 目的 :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 ,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 2 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患者肝组织TTV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与巢式PCR法检测配对血清TTVD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 ,少数位于胞浆。 2 2例肝病患者肝组织标本中TT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 6 8 2 % (15 / 2 2 ) ,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原位杂交阳性率83 3% (15 / 18) ,4例肝破裂、肝良性肿瘤患者TTVDNA原位杂交检测皆为阴性。配对血清TTVDNA阳性率 6 3 6 % (14/ 2 2 )。血清与肝组织TTVDNA检测符合率 86 4 % (19/ 2 2 )。结论 :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有助于肝病病因的分析。TTVD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肝组织中检出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传染性病毒DNA 原位杂交 非甲-庚型肝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13
作者 姜岭梅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CAS 200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性自杀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自杀基因的作用机理、旁观者效应、导入载体、靶向性研究及与其他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靶向化疗 联合化疗 自杀基因治疗
下载PDF
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TTV感染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传珍 姜岭梅 +1 位作者 李银鹏 朱惠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9-670,共2页
目的 探讨检测经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33例血清TTV阳性和 12例血清TTV阴性患者的肝组织标本 ,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TTV感染 ,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巢氏PCR法检测 4 5份血清共检测出TTV阳... 目的 探讨检测经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33例血清TTV阳性和 12例血清TTV阴性患者的肝组织标本 ,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TTV感染 ,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巢氏PCR法检测 4 5份血清共检测出TTV阳性 31例 (6 9% ) ,而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共检测出TTV阳性 38例 (84 % )。 33例血清TTV阳性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中TTV感染 31例 (94 % )。 12例血清TTVDNA阴性的患者肝组织中TTVDNA阳性 7例 (5 8% )。结论 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比巢氏PCR法检测血清对TTV感染的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针原位杂交法 检测 肝组织TTV感染 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非甲-庚型肝炎
下载PDF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勋 杨俊文 +3 位作者 姜岭梅 蔡筱彦 顾红祥 朱惠明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构建一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系统 ,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的方法 ,以pcDNA -VP3质粒为模板 ,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 目的 构建一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系统 ,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的方法 ,以pcDNA -VP3质粒为模板 ,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 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 .coliBL2 1 (DE3) plysS中 ,以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sopropylthio β D 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 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 DsbA VP3的大肠杆菌E .coliBL2 1 (DE3) plysS经IPTG诱导后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 38 3KD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肿瘤细胞凋亡 蛋白质 原核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 凋亡素
下载PDF
TTV DNA在肝组织中表达研究
16
作者 朱惠明 姜岭梅 +3 位作者 黄勋 周伯平 乐晓华 徐六妹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 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 目的 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组织标本共60份,同时用两种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内,极少数肝细胞胞浆内TTV DNA呈弱阳性。TTV DNA阳性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均呈散在分布。肝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TTV DNA阳性细胞密集程度差别不明显。结论 TTV是一种嗜肝病毒,TTV DNA在被感染肝组织及肝癌的细胞核内表达及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 肝组织 DNA 表达 肝癌组织 慢性肝炎 肝硬化 结论 探索 保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17
作者 朱惠明 姜岭梅 黄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这些疗法对早期肝癌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对于晚期肝癌伴有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者,疗效往往不尽人意。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自杀基因 基因疗法 作用机理 旁观者效应 导入载体 靶向调控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压迫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岭梅 王立生 +2 位作者 李银鹏 李迎雪 宋洋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三腔二囊管压迫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8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EVL治疗的结果,其中176例活动性出血的患者EVL前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EVL后2周内再发出... [目的]观察三腔二囊管压迫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8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EVL治疗的结果,其中176例活动性出血的患者EVL前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EVL后2周内再发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术,控制出血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必要时再次EVL治疗。[结果]EVL前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有效率为95.46%(168/176),首次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有效率为96.19%(278/289)。11例EVL后2周内发生再出血患者,行内镜引导下三腔二囊管置入及压迫术,其中9例压迫成功;5例再次行EVL治疗后控制出血。三腔二囊管压迫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9.31%(287/289)。[结论]三腔二囊管与EVL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提高EVL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宣世英 孙樱 +5 位作者 张健 李清华 吕维红 姜岭梅 吴树华 邹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0-82,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PCR)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肝病毒DNA(HBVDNA)。54例PBMC内HBVDNA(+)和71例PBMC内HBVDNA(-)病例平行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细胞亚群比值(CD4/CD8)和血清可... 应用聚合酶链(PCR)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肝病毒DNA(HBVDNA)。54例PBMC内HBVDNA(+)和71例PBMC内HBVDNA(-)病例平行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细胞亚群比值(CD4/CD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示慢性乙肝病人PBMC内HBVDNA(+)组NK、CD4/CD8和sIL-2R与正常对照组及PBMC内HBVDNA(-)组病人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同时发现慢性乙肝PBMC内HBVDNA(+)病人NK活性、CD4/CD8比值和sIL-2R水平有直线相关性(P均<0.01),而PBMC内HBVDNA(-)病人,仅CD4/Cd8比值和sIL—2R水平呈相关性(P<0.001)NK活性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结果表明,HBV感染PBMC导致慢性乙肝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助于阐明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并有可能为乙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NK细胞 T细胞亚群 SIL-2R
原文传递
肝病患者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宣世英 姜岭梅 +3 位作者 吕维红 孙樱 张健 吴树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揭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各类急慢性肝病的具体改变,并依其变化判断肝损害的程度。本研究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各类肝病的sIL-2R水平。结果示各组病例sIL-2R增高幅度不同,其中... 为了揭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各类急慢性肝病的具体改变,并依其变化判断肝损害的程度。本研究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各类肝病的sIL-2R水平。结果示各组病例sIL-2R增高幅度不同,其中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代偿性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结果提示,进行性肝损害病人的sIL-2R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定肝组织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SIL-2R 测定 肝炎 肝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