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湄公河流域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启示
1
作者 姜常宜 高靖昆 +3 位作者 王锐 杨勇 郭雷风 张蕙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在分析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对标中国长江经济带,提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的经验包括:以硬约束为支撑的缅甸农业生态建设、以合作社为抓手的泰国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的老挝农业生态建设、越南数字化赋能农业生态建设、强化气候适应性为重点的柬埔寨农业生态建设。据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快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建设布局;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化农业产业,打造智慧高效型农业生产模式;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增强气候适应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建设 湄公河流域 中国长江经济带 启示
下载PDF
种植结构变迁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
2
作者 王彤 姜常宜 +1 位作者 肖彬杉 张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趋粮化变迁是当前种植结构动态调整的主要趋势,种植结构变迁改变了种植业碳排放逻辑,为种植业碳排放减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粮食主产区的山东省为例,选择2000-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基于IPCC经典碳排放测算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趋粮化变迁是当前种植结构动态调整的主要趋势,种植结构变迁改变了种植业碳排放逻辑,为种植业碳排放减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粮食主产区的山东省为例,选择2000-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基于IPCC经典碳排放测算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有效抑制了种植业碳排放,形成粮食安全与种植业碳排放减量的共存逻辑;对于山东省内粮食播种面积占比相对较少的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集中对种植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将研究范围扩大至粮食主产区,验证了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抑制种植业碳排放结论在粮食主产区的普遍适用性。因此,现阶段应看到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背后的种植业减碳价值,各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应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赋予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关于推动地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考量,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变迁 趋粮化 种植业碳排放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建设经验以及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启示
3
作者 姜常宜 王锐 +2 位作者 杨勇 刘洪霞 张蕙杰 《农业展望》 2023年第8期47-54,共8页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的必然之路。农业生态建设既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精髓,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澳大利亚为例,在梳理国际农业生态建...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的必然之路。农业生态建设既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精髓,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澳大利亚为例,在梳理国际农业生态建设兴起与演变的基础上,研判澳大利亚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现状,并总结澳大利亚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经验,据此对标中国长江经济带,提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的农业生态建设先进经验主要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责任部门职责权利明晰;以遵循精益和可持续、市场开放为政策指导思想;科研、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基于此,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农业生态建设应深化改革,以创新的制度建设支撑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的科研、开发、应用;充分重视对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建设 澳大利亚 中国长江经济带 启示
下载PDF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度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宏恩 姜常宜 +1 位作者 李树超 孙兆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43-50,共8页
农业碳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农业碳排放,怎样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种植业的碳排放更需重视。基于2009—2020年山东省面板数据,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情况,并进... 农业碳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农业碳排放,怎样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种植业的碳排放更需重视。基于2009—2020年山东省面板数据,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格局,为完善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山东省种植业总体碳排量呈现下降态势,山东各地市农业碳排放总量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至西北部呈现“高—低—高”的走势;山东省碳排放强度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种植业碳排放强度与种植业碳排放量在分布格局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上述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得出结论:农业发展水平、农村人均收入、农业结构对种植业碳排放结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则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种植业 面板数据 农业碳排放 低碳农业
下载PDF
2020年全球肉鸡生产、贸易及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怡 赵婉丽 +2 位作者 姜常宜 辛翔飞 王济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9,共8页
肉鸡是全球分布最广的养殖畜禽之一,大力发展肉鸡产业既符合世界畜牧业发展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文章利用美国农业部数据,使用趋势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全球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进行分析。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肉鸡生产、贸易... 肉鸡是全球分布最广的养殖畜禽之一,大力发展肉鸡产业既符合世界畜牧业发展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文章利用美国农业部数据,使用趋势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全球肉鸡生产与贸易概况进行分析。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肉鸡生产、贸易增速放缓。全球肉鸡产量增长至10082.7万吨,首次突破一亿大关,但相较2019年,增速有所下降。全球肉鸡进口量979.8万吨,增长0.44%;出口量1195.1万吨,增长1%。2020年国际肉鸡产业呈现以下特点:新冠疫情冲击肉鸡产业;全球禽流感盛行,敲响防疫警钟;新城疫疫苗研究取得进展;植物基蛋白替代传统肉类;兽药监督趋于完善,“无抗”推进加快等。提质增效,正视肉鸡产能问题、完善冷链运输体系,助力冰鲜肉鸡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肉鸡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肉鸡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生产 贸易 产业经济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技术效率 被引量:8
6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世界农业》 CSSCI 2022年第6期90-100,共11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业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中“农户劣势”的理论辨析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武舜臣 姜常宜 赵策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6,共10页
农地流转中的农户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农业规模经济研究的热点,且基本形成了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处于劣势,多会因农地流转遭受损失的论断。基于已有文献的回顾与反思,本文归纳比较了农地流转市场中“农户劣势”论断的理论可能和实践悖论,并... 农地流转中的农户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农业规模经济研究的热点,且基本形成了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处于劣势,多会因农地流转遭受损失的论断。基于已有文献的回顾与反思,本文归纳比较了农地流转市场中“农户劣势”论断的理论可能和实践悖论,并对基于“农户劣势”论断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可能影响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在无政府干预情形下,不存在足够证据支撑“农户劣势”论断。与真伪难辨的“农户劣势”不同,为应对“农户劣势”的有关措施反而导致“农户劣势”的真实发生,对农户利益造成实际的伤害,基于此,文章提出政府应减少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直接干预,应以完善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为抓手,推动农户利益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劣势” 理论辨析 政策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