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静脉侧枝循环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殿辅 胡滨成 施文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53-55,共3页
近10多年来,在门脉外科领域内,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其中有关门脉侧枝循环的报道^((1-5))使人耳目一新。根据血管造影、超声波、CT和尸解报告,将门脉侧枝循环归纳为如下几条径路:一、头向侧枝循环在... 近10多年来,在门脉外科领域内,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其中有关门脉侧枝循环的报道^((1-5))使人耳目一新。根据血管造影、超声波、CT和尸解报告,将门脉侧枝循环归纳为如下几条径路:一、头向侧枝循环在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与体循环的静脉系之间虽有吻合枝存在,但很细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枝循环 肝硬变 径路 肠系膜静脉 脾静脉 血液 慢性间质性肝炎 肝疾病 门脉系统 解剖学 门脉高压 门静脉系 奇静脉
下载PDF
胃与食管静脉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殿辅 胡滨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3-54,共2页
随着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作者报告,在部份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中,不是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而是来自急性胃粘膜损害,由门脉高压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亦称“门脉高压性胃炎”PortalHypertensive Gastritis简称PH... 随着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作者报告,在部份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中,不是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而是来自急性胃粘膜损害,由门脉高压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亦称“门脉高压性胃炎”PortalHypertensive Gastritis简称PHG。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些临床医帅主张对食管静脉曲张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由于阻断了胃左静脉→食管静脉→奇静脉间的侧枝循环径路,可导致异位静脉曲张的形成和破裂出血,临床上将食管、胃底以外的曲张静脉统称之为“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简称EV。熟悉胃和食管的血液供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 解剖学
下载PDF
狗和人门静脉系统解剖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殿辅 陈实 +1 位作者 钱雨根 熊肇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解剖了20只狗和70具成尸,结果如下:狗的胃左静脉与脾静脉合成胃脾静脉干,而人的胃左静脉有3种不同归宿;狗有胃十二指肠静脉,人没有;狗的脾静脉通常有2条,而人只有1条;狗的肠系膜后静脉都注入到肠系膜前静脉,而人的肠系膜下静脉有3种不... 解剖了20只狗和70具成尸,结果如下:狗的胃左静脉与脾静脉合成胃脾静脉干,而人的胃左静脉有3种不同归宿;狗有胃十二指肠静脉,人没有;狗的脾静脉通常有2条,而人只有1条;狗的肠系膜后静脉都注入到肠系膜前静脉,而人的肠系膜下静脉有3种不同的回流部位;还有其他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下载PDF
脑膜中动脉的分支类型及实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滨成 姜殿辅 +3 位作者 徐菊英 施文辉 胡惠民 倪之挺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218-221,共4页
本文用50例(男28例,女22例)完整的硬脑膜标本,观察脑膜中动脉的类型,分支及吻合,并对动脉的口径进行了测量。(1)单干型占41%,单干型内还有四种亚型。(2)双干型占59%;动脉主干分为前、后干,双干型内还有三种亚型。左右侧各动脉分支间均... 本文用50例(男28例,女22例)完整的硬脑膜标本,观察脑膜中动脉的类型,分支及吻合,并对动脉的口径进行了测量。(1)单干型占41%,单干型内还有四种亚型。(2)双干型占59%;动脉主干分为前、后干,双干型内还有三种亚型。左右侧各动脉分支间均有吻合存在。并讨论了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脉 内侧支 脑膜 分支
下载PDF
横窦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实 姜殿辅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年第3期6-7,共2页
解剖观测50例(男28,女22)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按横窦截面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右侧偏大型,占58%;②左侧偏大型,占36%;③左右均衡型,占6%。2.中段横窦壁脑面平均厚度:男性为0.27±0.03mm,女性为0.23±0,02mm;骨面平... 解剖观测50例(男28,女22)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按横窦截面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右侧偏大型,占58%;②左侧偏大型,占36%;③左右均衡型,占6%。2.中段横窦壁脑面平均厚度:男性为0.27±0.03mm,女性为0.23±0,02mm;骨面平均厚度:男性为0.35±0.04mm,女性为0.27±0.02mm。3.本文还对横窦与硬脑膜动静脉瘘等与临床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形态学 类型 解剖
下载PDF
狗和人的门静脉侧支循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肇明 钟山 +1 位作者 叶世会 姜殿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明确狗和人的门静脉侧支循环之间的异同,为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别结扎狗之内脏大、小循环血管,经过1周至3年8个月,用解剖的方法观察其侧支循环,与人之侧支循环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均存在内脏大... 目的:明确狗和人的门静脉侧支循环之间的异同,为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别结扎狗之内脏大、小循环血管,经过1周至3年8个月,用解剖的方法观察其侧支循环,与人之侧支循环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均存在内脏大、小循环间以及内脏循环与体循环间相互沟通。不同之处:①狗之侧支循环并没有人的丰富、复杂;②狗有小肠系膜静脉→右肾囊静脉→右肾,而人则没有;③两者表浅侧支循环不同。结论:将狗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临床时须考虑狗和人门脉系统之间异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侧支循环 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形态学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琪 钱雨根 +1 位作者 姜殿辅 张士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0-202,共3页
测量3250例成尸的大脑镰和小脑幕.结果:大脑镰前端最窄处平均为1.56±0.26cm;中间最宽处平均为5.53±0.98cm;前半部平均厚度为0.21±0.04mm;后半部平均厚度为0.32±0.05mm;上缘长度平均为29.06±8.82cm;下游离缘平... 测量3250例成尸的大脑镰和小脑幕.结果:大脑镰前端最窄处平均为1.56±0.26cm;中间最宽处平均为5.53±0.98cm;前半部平均厚度为0.21±0.04mm;后半部平均厚度为0.32±0.05mm;上缘长度平均为29.06±8.82cm;下游离缘平均为16.05±4.61cm;自然缺口占33%.大脑镰的小静脉分别注入上、下矢状窦;后部有粗大的交通支.约占9.6%.小脑幕最宽处(横径)平均为9.57±2.10cm:前后径平均为4.80±1.21cm:厚度平均为0.35±0.02mm;自然缺口少见.小脑幕的静脉细小,多位于前内侧区;小脑幕窦直径在2~10mm之间,其出现率占侧别的58%,小脑幕外侧半血管分布较少,可视为经小脑幕手术切口的“相对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镰 小脑幕 形态学 解剖
下载PDF
硬脑膜静脉池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银福 姜殿辅 +1 位作者 钱雨根 刘宁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观测了250例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硬脑膜静脉池,按其所在部位,分为4类:①下大静脉池,②小脑幕静脉地,③枕静脉池,④顶静脉池。2.将下矢状窦和大脑大静脉汇合的膨大处,命名为下大静脉池,其形状多种多样,矢状径... 观测了250例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硬脑膜静脉池,按其所在部位,分为4类:①下大静脉池,②小脑幕静脉地,③枕静脉池,④顶静脉池。2.将下矢状窦和大脑大静脉汇合的膨大处,命名为下大静脉池,其形状多种多样,矢状径平均为15mm,垂直径平均为12mm。3.下大静脉池,可分为两种类型:I型为双管型,占87.6%;I型为三管型,占9.6%;此外,下矢状鬓中途注入上矢状窦者,占2.8%。4.在下大静脉池和直窦起瑞内有孤立或成群的蛛网膜颗粒样结节,出现率为ll.6%。5.直窦起于下大静脉地的尾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 静脉池 类型 形态学
下载PDF
直窦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实 姜殿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解剖观测了100例(男57、女43)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按直窦前后走行方向,将其分为4种类型:①前后水平型,占62%;②前高后低型,占19%;③前低后高型,占12%;④弯曲型,占7%。2.直窦平均长度3.8... 解剖观测了100例(男57、女43)成人硬脑膜标本。结果如下:1.按直窦前后走行方向,将其分为4种类型:①前后水平型,占62%;②前高后低型,占19%;③前低后高型,占12%;④弯曲型,占7%。2.直窦平均长度3.80±0.46cm,宽平均0.36±0.11cm。3.单直窦占93%;双直窦占7%。4.本文还对直窦属支与侧支循环径路以及直窦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等与临床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窦 形态学 类型 侧支循环 硬脑膜动静脉瘘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念铎 姜殿辅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 DAVF)最早由Tonnis和Olivecrons所描述。因诊断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因而造成许多漏诊或误诊。近20年来,随着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使本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由于治疗方法不...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 DAVF)最早由Tonnis和Olivecrons所描述。因诊断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因而造成许多漏诊或误诊。近20年来,随着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使本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由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解剖学 DAVF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指固有伸肌的类型及其腱滑液鞘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殿辅 《解剖学报》 CAS 1966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一)依小指固有伸肌分裂程度、抵止部位以及是否缺如等为标准,而分为四型:在400例标本中,Ⅰ型和Ⅱa型合计,共有369例,占92.25%;其余的Ⅱb型、Ⅲ型(包括亚型)和Ⅳ型合计,只有31例,占7.75%。前者属正常型,而后者则为变异型。(二)在Ⅱ、Ⅲ... (一)依小指固有伸肌分裂程度、抵止部位以及是否缺如等为标准,而分为四型:在400例标本中,Ⅰ型和Ⅱa型合计,共有369例,占92.25%;其余的Ⅱb型、Ⅲ型(包括亚型)和Ⅳ型合计,只有31例,占7.75%。前者属正常型,而后者则为变异型。(二)在Ⅱ、Ⅲ型的标本中,共见到25例副腱束,占调查总数的6.25%。其中最多见的是一条副腱束,共有23例,占调查总数的5.75%,除2例并入第Ⅳ指背腱膜外,余皆并入第Ⅴ指背腱膜内。二条副腱束的只有2例,占调查总数的0.50%,全部并入第Ⅴ指背腱膜内。(三)小指固有伸肌腱加入指背腱膜以后,并不抵止在小指第一节指骨底,而是分为三束,分别抵止于小指中节和末节指骨底。(四)腱滑液鞘,共检查160例,归纳为三类:单滑液鞘有109例,占67.58%;分叉形的滑液鞘44例,占27.28%;双滑液鞘6例,占3.72%;三腱(Ⅲc型)分别通过第四、五、六滑液鞘者1例,占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指固有伸肌 滑液鞘 末节指骨 指背 腕伸肌 尺侧
下载PDF
关于脑膜中静脉窦的研究(附:对蝶顶窦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殿辅 胡滨成 +2 位作者 施文辉 钱雨根 倪之挺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43-45,共3页
与脑膜中动脉伴行的静脉。属静脉窦性质。脑膜中静脉窦前干,在颞部前端分别收纳额(窦)枝与颞内侧(窦)枝,前者多数在下端分叉,一枝向后与前干续接,另一枝向下,向内(为交通枝)与颞内侧枝相连,这就是所谓的“蝶顶窦”,颞内侧枝绕过颞极附... 与脑膜中动脉伴行的静脉。属静脉窦性质。脑膜中静脉窦前干,在颞部前端分别收纳额(窦)枝与颞内侧(窦)枝,前者多数在下端分叉,一枝向后与前干续接,另一枝向下,向内(为交通枝)与颞内侧枝相连,这就是所谓的“蝶顶窦”,颞内侧枝绕过颞极附近转向内侧,再往后行,注入岩上窦。脑膜中静脉窦的联系,极为广泛,当颅内某些大静脉窦被堵塞时,它能成为重要的侧副循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 标本 颅内 上矢状窦 脑膜中静脉 蝶顶窦 中动脉
下载PDF
大网膜的形态和位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殿辅 《解剖学通报》 196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有关大网膜的形态学研究资料,国内文献报导极少,作者多年来在240具尸体解剖材料中,挑选未发生粘连的大网膜60例(童尸、成尸各半,内有14具女尸)做了仔细观察和测量,由于例数较少,统计数字可能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我们希望今后再增加一些例... 有关大网膜的形态学研究资料,国内文献报导极少,作者多年来在240具尸体解剖材料中,挑选未发生粘连的大网膜60例(童尸、成尸各半,内有14具女尸)做了仔细观察和测量,由于例数较少,统计数字可能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我们希望今后再增加一些例数,为进一步研究大网膜的血管、神经以及粘连类型和发生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程度 脂肪 人类 腹型 胃大弯 尸体解剖
下载PDF
掌长肌的变异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殿辅 《解剖学通报》 1966年第1期57-58,共2页
掌长肌是前臂屈肌群中唯一经过腕掌侧韧带浅面到达手掌,不直接附着于骨,而终止于掌腱膜的肌肉。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富于变异的肌肉之一。故很早就引起各国解剖学家的重视。但是各作者大多偏重于起、止点和变异(特别是缺如)的调查,虽然有... 掌长肌是前臂屈肌群中唯一经过腕掌侧韧带浅面到达手掌,不直接附着于骨,而终止于掌腱膜的肌肉。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富于变异的肌肉之一。故很早就引起各国解剖学家的重视。但是各作者大多偏重于起、止点和变异(特别是缺如)的调查,虽然有些学者也观察过掌腱膜的形状,然而在掌长肌变异时(特别是缺如)掌腱膜的变化,除竹内隆治外,研究者并不多见。研究掌长肌不仅具有解剖学和人类学的意义,而且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长肌 缺如 手掌 腕掌侧 掌侧韧带
下载PDF
脾动脉终末分支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殿辅 李明治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1期51-52,共2页
有关脾动脉分支的研究,Michels(1942)^([1])、Clausen(1958)^([2])、吉川、松井(1960)^([3,4])和谷川(1962)^([5])諸氏已有报告。但国人情况究竟如何,尚未見諸文献。有鉴于此,三年多来,我們在学生实习用的86具成年尸体(♂66、♀20)中,... 有关脾动脉分支的研究,Michels(1942)^([1])、Clausen(1958)^([2])、吉川、松井(1960)^([3,4])和谷川(1962)^([5])諸氏已有报告。但国人情况究竟如何,尚未見諸文献。有鉴于此,三年多来,我們在学生实习用的86具成年尸体(♂66、♀20)中,仔細剖查过脾血管的行径和分支,現将脾动脉終末分支的部分資料整理出来,报导如下:脾动脉的脾支脾动脉的一級分支分为两支主干(称为上、下終动脉干)者有71例,占82.56%;分为三支主干(称为上、中、下終动脉干)者有15例,占1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 动脉干 胃底 分支 脾上极
下载PDF
100例小脑镰的形态学研究
16
作者 姜殿辅 徐黎瑛 +2 位作者 施文辉 胡惠民 徐菊英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4期303-305,共3页
调查100例小脑镰,按嵴数可分为单嵴、双嵴、三嵴和四嵴等型,其中以双嵴型为最多见,共有60例。小脑镰的长度平均为41mm,中点宽平均为4 mm,中点高平均为6 mm。通过小脑镰基底部的枕窦共出现66例。
关键词 小脑镰 长度 基底部 平均 标本 枕窦 小脑幕 形态学
下载PDF
臀上皮神经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与腰腿痛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志霖 朱加环 +1 位作者 贾本立 姜殿辅 《解剖学报》 CAS 1980年第4期372-377,共6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腰背区的神经供给及配合腰腿痛病因研究的目的,我们解剖了100侧中国成人尸体的臀上皮神经。据本组观察,臀上皮神经可由胸_(12)、腰_(1~5)和骶_(1)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皮支成分组成。参与此神经的组成情况如下:胸_(12)40例,腰... 为了进一步了解腰背区的神经供给及配合腰腿痛病因研究的目的,我们解剖了100侧中国成人尸体的臀上皮神经。据本组观察,臀上皮神经可由胸_(12)、腰_(1~5)和骶_(1)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皮支成分组成。参与此神经的组成情况如下:胸_(12)40例,腰_(1)及腰_(2)各100例,腰_(3)96例,腰_(4)48例,腰_(5)11例,骶_(1)4例。我们的观察表明腰_(4,5)脊神经后支有大量的外侧皮支,这与以往文献引用的胚胎学的说法不一致——后者否认腰_(4,5)脊神经后支有外侧皮支。根据我们的资料,我们把臀上皮神经分成四型:单支型1例;二支型15例;三支型66例;四支型18例。臀上皮神经的内侧支和最内侧支之半数以上,穿过附于髂嵴的腰背筋膜后层附着部的深面,进入臀部浅筋膜中。当腰部急剧扭转时,此附着部对神经的牢固固定及紧张的牵拉可能部分地有助于这些穿支的损伤。骶棘肌外侧缘与髂嵴之交点或该点稍内侧处,为臀上皮神经穿出的体表定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 体表定位 尸体 腰背筋膜 外侧支 腰腿痛 疼痛 解剖学
下载PDF
臀上皮神经解剖学观察及其与腰腿痛关系
18
作者 黄志霖 朱嘉环 +1 位作者 贾本立 姜殿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2-2,共1页
鉴于臀上皮神经损伤引起腰腿痛甚多,本文为进一步了解腰背区的神经供给及配合临床腰腿痛的研究,解剖了100例国人臀上皮神经标本,观察了臀上皮神经的①组成、②分型、③吻合、④越过髂嵴的情况及⑤分布范围。结果:①提供国人臀上皮神经... 鉴于臀上皮神经损伤引起腰腿痛甚多,本文为进一步了解腰背区的神经供给及配合临床腰腿痛的研究,解剖了100例国人臀上皮神经标本,观察了臀上皮神经的①组成、②分型、③吻合、④越过髂嵴的情况及⑤分布范围。结果:①提供国人臀上皮神经的组成(胸12、腰1—5、骶1的后外侧支参加组成,以胸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 腰腿痛 疼痛
下载PDF
下矢状窦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文辉 姜殿辅 +1 位作者 胡滨成 胡惠民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本文观察了100例成人的下矢状窦,并根据它的有无和在大脑镰游离缘内的起端分为Ⅰ~Ⅳ四型。Ⅱ型,即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中1╱3,为最多见,占53%;Ⅰ型和Ⅲ型,分别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前1/3和后1/3,依次为33%和13%;Ⅳ型,即缺如型,最少见,只占1... 本文观察了100例成人的下矢状窦,并根据它的有无和在大脑镰游离缘内的起端分为Ⅰ~Ⅳ四型。Ⅱ型,即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中1╱3,为最多见,占53%;Ⅰ型和Ⅲ型,分别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前1/3和后1/3,依次为33%和13%;Ⅳ型,即缺如型,最少见,只占1%。在下矢窦的末端有17%的标本可见一个静脉池。下矢状窦长度平均为70 mm,直径平均为2.0 mm。窦内未见有蛛网膜颗粒,窦壁内无平滑肌细胞。本文还对下矢状窦的胚胎发生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窦 下矢状窦
下载PDF
硬脑膜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殿辅 秦振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硬脑膜 形态结构 生物移植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