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傅雷的译者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姜海佳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1-85,共5页
-
-
关键词
傅雷
译者观
翻译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莫迪亚诺小说中的“异托邦”式空间
- 2
-
-
作者
姜海佳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2期25-27,共3页
-
基金
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莫迪亚诺后期作品中的生存困境研究”(2015SJB103)。
-
文摘
福柯的演讲《另类空间》,提出"异托邦"概念并描述六个典型特征,阐述了现代社会文化空间的异质性。"异托邦"理论,为当代文学空间批评提供了独特的角度。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大多以巴黎为背景,作品内部的不少空间元素具有"异托邦"特质。本文依托福柯的异托邦理论,考察莫迪亚诺作品中具有"异托邦"特征的空间。
-
关键词
莫迪亚诺
福柯
异托邦
空间
-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地平线》中的生存困境及其隐喻符号
- 3
-
-
作者
姜海佳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9年第23期21-23,18,共4页
-
基金
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莫迪亚诺后期作品中的生存困境研究”(2015SJB103)
-
文摘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处于社会边缘,难以走出父辈罪恶给他们心灵留下的阴影,无法摆脱各种精神困境。为了表现人物的生存困境,莫迪亚诺运用诸多具有隐喻特征的符号。本文以2010年的小说《地平线》为例,在剖视人物所处双重生存困境的基础上,解析作品中建构的隐喻符号体系。
-
关键词
莫迪亚诺
生存困境
地平线
隐喻符号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莫迪亚诺笔下的生存困境与记忆艺术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姜海佳
张新木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和外国文学进程>(11&ZD13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法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巴黎生活和德国占领时期为背景创作出一批自我虚构式的小说,展现经受历史考验的普通人的生活,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对飘忽的身份、脆弱的记忆和迷惘的青春等主题的探索,加上独特的记忆艺术,使得他的作品能够"用记忆的艺术描绘了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
-
关键词
莫迪亚诺
生存困境
记忆艺术
-
Keywords
Patrick Modiano
plight of survival
art of memory
-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文本与作者——伊夫·博纳夫瓦访谈录
- 5
-
-
作者
达尼艾尔·朗松
姜海佳
-
机构
不详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
文摘
博纳夫瓦(Yves Bonnefoy)是法国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1923年生于法国的图尔市,在大学里读的是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后来从事古罗马壁画的研究.博纳夫瓦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具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倾向.1953年,他出版了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以细腻的情思和优美的韵味蜚声法国文坛.博纳夫瓦的主要诗集有:<昨天,一片荒漠>(1958年)、<写字石>(1965年)、<在门槛的圈套里>(1975年).博纳夫瓦继承了法国象征派的传统,又追求诗意的创新,其语言既有严谨的音韵,又有独特的意境.博纳夫瓦又是一位莎士比亚专家,他曾翻译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哈姆雷特>、<李尔王>等作品.博纳夫瓦的主要文论著作有:<兰波>、<关于诗的谈话>等等.最近,博纳夫瓦接受了<今日法语>记者达尼艾尔·朗松的采访.
-
关键词
伊夫·博纳夫瓦
人物访谈
文学
法国
-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