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bs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丹 宋勤浩 +3 位作者 苗正友 王路明 姜湖铃 杨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将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obs)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64例单胎中期妊娠孕妇(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 目的:探讨将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obs)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64例单胎中期妊娠孕妇(指征包括高龄、唐氏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无创DNA检测高风险、不良生育史、胎儿超声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染色体病家族史等),用Bobs技术快速检测13、18、21、X、Y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及9种微缺失综合征,并与常规羊水细胞染色体的G显带分析结果及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302例各类异常,包括25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含3例嵌合体及2例47,XXY合并Yq11.223、Yq11.23微重复),46例微缺失及微重复异常(含1例等臂X染色体),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检测结果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有39例微缺失、微重复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Bobs一致。Bobs在检测数目异常+嵌合体及结构异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0%。结论:Bobs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9种微缺失综合征,是具有快速、可靠等特点的产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微缺失
下载PDF
嘉兴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燕 张坚贞 姜湖铃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5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明确嘉兴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根据知情自愿原则采集8111例新生儿的脐带血或足跟血(1~2 ml),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4个耳聋... 目的:分析本院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明确嘉兴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根据知情自愿原则采集8111例新生儿的脐带血或足跟血(1~2 ml),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4个耳聋基因共9个突变位点[GJB2(235delC、35delG、299delAT、176del16),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1555A>G、1494C>T)]进行筛查。结果:8111例本院出生的新生儿中共筛查出397例至少携带1个耳聋基因突变,突变率4.895%,其中GJB2基因突变185例,突变率为2.281%;GJB3基因突变22例,突变率0.271%;SLC26A4基因突变146例,突变率1.800%,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37例,突变率0.456%,双杂合突变7例。结论:常见耳聋基因在嘉兴地区新生儿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主要以GJB2基因的235delC、SLC26A4基因的IVS7-2A>G为主。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全面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筛查,有助于遗传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聋基因 筛查 突变率
下载PDF
浙江嘉兴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
3
作者 姜湖铃 周赤燕 +2 位作者 杨莉 李素萍 刘晓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嘉兴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出生缺陷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2400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联合血常规... 目的分析浙江嘉兴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出生缺陷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2400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联合血常规检测进行地贫初筛,对初筛阳性者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为具有生育中间型或重型地贫患儿风险的家庭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24003例孕妇中,1211例地贫初筛呈阳性,443例确诊为地贫突变携带,总检出率为36.58%(443/1211)。在443例地贫突变携带者中,α-地贫、β-地贫和α-复合β-地贫突变携带者的占比分别为27.31%(121/443)、70.65%(313/443)和2.04%(9/443)。1个双方携带家系的胎儿产前诊断结果为--SEA/αCSα,预测其临床表型为中间型或重型地贫,建议终止妊娠。结论浙江嘉兴地区可将孕期血红蛋白电泳联合血常规检测作为地贫初筛的指标,结合进一步的地贫基因检测,对本地区的地贫防控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嘉兴地区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一个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家系报道
4
作者 平泽朋 姜湖铃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5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 对一个生育过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同时对三种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方法学的比较。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及MLPA对家系外周血样本及绒毛组织、羊水组织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亲缘鉴定以排除... 目的 对一个生育过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同时对三种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方法学的比较。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及MLPA对家系外周血样本及绒毛组织、羊水组织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亲缘鉴定以排除母源污染。结果 第一胎患儿为SMN1基因7、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合并SMN2基因的3拷贝重复,患儿父亲为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携带者合并SMN2基因的3拷贝重复,患儿母亲为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携带者,SMN2基因2拷贝。本次妊娠胎儿为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及SMN2基因3拷贝重复。结论 经检测胎儿仅为SMN1基因杂合缺失的携带者,可继续正常妊娠。同时,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和MLPA可同时对SMN1和SMN2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检测较为全面,但荧光定量PCR检测操作方便,检测周期短,适合大样本人群的普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 荧光定量PCR MLPA 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
原文传递
应用BACs-on-Beads^TM和SNP-array技术产前诊断18p四体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湖铃 平泽朋 +4 位作者 王路明 金玉霞 李素萍 刘晓丹 苗正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应用产前BACs—on-Beads^TM(BoBs)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鉴定1例胎儿标记染色体。方法对1例产前BoBs检测提示存在18号染色体部分重复、羊水核型分析证实其携带额外标... 目的应用产前BACs—on-Beads^TM(BoBs)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鉴定1例胎儿标记染色体。方法对1例产前BoBs检测提示存在18号染色体部分重复、羊水核型分析证实其携带额外标记染色体的胎儿进行SNP—array分析。结果BoBs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18p11.32和18p11.21区存在扩增,染色体分析证实其核型为47,XX,+mar。SNP—array检测提示其在18p11.32q11.1区存在18.3Mb的拷贝数增加。结论明确该胎儿核型为47,XX,+der18(18p11.32→18q11.1::18q11.1→18p11.32),其4倍重复涉及SMCHD1、LPIN2、TGIF1等重要基因,可能导致严重的胎儿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BACs-on-Beads^TM检测 等臂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18p四体综合征
原文传递
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的个性化医疗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湖铃 施晓通 +1 位作者 高力 张咸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随着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 2)不同临床症状与RET原癌基因不同突变型相关研究的发现,以及更多的肿瘤靶向药物运用于临床试验,使得MEN 2的早期确诊和药物治疗成为可能。对于无法实施手术的重症ME... 随着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 2)不同临床症状与RET原癌基因不同突变型相关研究的发现,以及更多的肿瘤靶向药物运用于临床试验,使得MEN 2的早期确诊和药物治疗成为可能。对于无法实施手术的重症MEN 2患者,Vandetanib和Carbozantinib等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本文介绍了MEN 2的常规检测与遗传学诊断,未来MEN 2的治疗研究方向,将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和CRISPR/TALEN-Cas9等知识运用到MEN 2的非手术治疗中的可能性,以及通过产前诊断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有效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分子靶向药物 PI3K/AKT/MTOR CRISPR/TALEN—Cas9
原文传递
嘉兴地区15574名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分布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湖铃 吴燕 +1 位作者 平泽朋 刘晓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1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针对嘉兴地区15 574名新生儿群体进行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分子筛查,分析嘉兴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情况。方法新生儿分娩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2-3ml,采用PCR与导流杂交法相结合技术,检测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4个耳聋致病基... 目的针对嘉兴地区15 574名新生儿群体进行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分子筛查,分析嘉兴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情况。方法新生儿分娩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2-3ml,采用PCR与导流杂交法相结合技术,检测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4个耳聋致病基因上的9个突变位点。并对复合杂合突变及双杂合突变和纯合突变的样本进行了随访。结果 15 574例受检新生儿中共有696例(4.47%)携带至少1个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基因杂合突变363例,占2.33%;GJB3基因杂合突变的36例,占0.23%;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233例,占1.50%;线粒体12SrRNA基因47例,占0.30%;携带有两个耳聋基因位点突变的有13例。目前听力语言发育正常。另外,存在GJB2基因c.235delC、c.176-191del16复合杂合突变1例(0.64‰),GJB2基因c.235delC纯合突变2例(1.28‰)。SLC26A4基因c.919-2A﹥G纯合突变1例(0.64‰)。出生时、三个月时的听力筛查双耳均未通过,目前仍在继续随访。结论本研究对嘉兴地区人群遗传性耳聋热点突变筛查进行大样本的探索,丰富了非综合征耳聋基因突变谱,为耳聋基因突变筛查、耳聋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从而进行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高聋儿的生存质量,并对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婚育指导,降低本地区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聋基因 携带者
原文传递
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及分娩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平泽朋 姜湖铃 +2 位作者 魏长娜 倪小凤 冯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67例行产钳助产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与175例自然分娩产妇和51例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同时针对行产钳助产术的三病... 目的研究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67例行产钳助产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与175例自然分娩产妇和51例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同时针对行产钳助产术的三病因(6例胎位不正,118例胎儿宫内窘迫以及43例第二产程延长)分别与自然分娩产妇的出血量相比较。结果产钳助产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294.97±84.28)ml,较自然分娩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242.17±56.96)ml多,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产钳助产组出血量较会阴侧切组(245±46.41mL)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产钳助产组三病因的平均出血量(胎位不正组(316.67±68.31)mL,胎儿宫内窘迫组(285.59±60.63)ml,第二产程延长组(317.67±128.21)mL均较自然分娩组多,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产钳助产对产后出血量的增加提示产钳助产本身或产钳运用的病因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但产钳助产对困难分娩依然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助产 困难分娩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