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性及联合抑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源明 俸祥仁 +5 位作者 兰宗宝 陈德元 赵武 刘伟 银慧慧 孙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以常见的50味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杆菌等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测定单味中药对上述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 以常见的50味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杆菌等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测定单味中药对上述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通过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药物互作效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乌梅、大黄、黄芩、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均表现为高度敏感。药物MIC测定结果显示,以乌梅、大黄、桂枝、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等7味中药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的MIC较低,故选取这7味中药进行两两联合用药试验。在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中,乌梅+桂枝、大黄+桂枝、桂枝+连翘、桂枝+野菊花、桂枝+五倍子呈拮抗效应;乌梅+五倍子、大黄+连翘、大黄+野菊花、大黄+五倍子、金银花+连翘、金银花+野菊花、连翘+野菊花呈协同效应;乌梅+大黄、乌梅+金银花、乌梅+连翘、乌梅+野菊花、大黄+金银花、桂枝+金银花、金银花+五倍子、连翘+五倍子、野菊花+五倍子呈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联合抑菌活性
下载PDF
板蓝根、野菊花、金银花和甘草及复合提取液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源明 俸祥仁 +1 位作者 赵武 陆忠础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3年第3期87-87,共1页
采用平板琼脂打洞扩散法,拟以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为原料的提取液及其组合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原料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相比,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的复合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 采用平板琼脂打洞扩散法,拟以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为原料的提取液及其组合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原料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相比,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的复合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抑茵作用的配方是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甘草为1.0g/ml:1.0g/ml:2.0g/ml:0.5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试验研究 板蓝根 野菊花 提取液 金银花 甘草 复合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苦丁茶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韦晓洁 银慧慧 +6 位作者 孟菲 赵武 刘伟 姜源明 覃振华 孙建华 陈海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0-595,共6页
为了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该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离苦丁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不同萃取温度(35、40、45、50、55、60℃)、萃取压力(20、25、30、35、40、45、50... 为了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该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离苦丁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不同萃取温度(35、40、45、50、55、60℃)、萃取压力(20、25、30、35、40、45、50 MPa)、萃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夹带剂(甲醇、95%甲醇、50%甲醇、无水乙醇、95%乙醇、50%乙醇)以及夹带剂(95%乙醇)用量(2.0、2.5、3、3.5、4.0、4.5、5.0 mL·min^(-1))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对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苦丁茶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0 MPa,夹带剂流量3.5 mL·min^(-1),萃取时间150 min;采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得到的苦丁茶多糖的提取率为7.05%。由此可知,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具有提取温度低、萃取率高、萃取周期短、低耗以及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苦丁茶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苦丁茶 多糖 单因素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俊 姜源明 +4 位作者 李显 刘伟 赵武 兰宗宝 俸祥仁 《广西农学报》 2016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在肉牛产业化生产中应用推广这一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膘情和毛色一致的30头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以微贮...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对育肥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在肉牛产业化生产中应用推广这一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膘情和毛色一致的30头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以微贮甜玉米秸秆(CK组)和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为试验组(Ⅰ组)进行进行为期120d育肥试验。【结果】玉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育肥肉牛,平均日增重达826.50g,比单独饲喂微贮玉米秸秆平均日增重提高1.67%;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成本比对照组减少5.69%,头日净增益比对照组高2.23元。【结论】在肉牛育肥阶段应用米秸秆、甘蔗稍与木薯渣混贮饲料,能提高肉牛采食量、屠宰率、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扩大饲料来源、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甘蔗稍 木薯渣 混贮饲料 育肥肉牛
下载PDF
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对摩本杂水牛饲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兰宗宝 姜源明 +3 位作者 韦力 俸祥仁 刘伟 李芳芳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探讨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对摩杂水牛饲养效果的影响,以被淘汰的后备摩本杂水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头,分别饲喂添加0、20%、30%、40%木薯渣的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试验周期90d,试验结束后对每头水牛进行称重,计... 为探讨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对摩杂水牛饲养效果的影响,以被淘汰的后备摩本杂水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头,分别饲喂添加0、20%、30%、40%木薯渣的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试验周期90d,试验结束后对每头水牛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增重耗料成本,同时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木薯渣和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的适口性较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好,可有效提高摩本杂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促进生长,降低育肥成本且不影响其血清生化指标。综合考虑混贮饲料的安全性,木薯渣添加比例以30%为宜,即30%木薯渣与70%玉米秸秆混贮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本杂水牛 木薯渣 玉米秸秆 混合微贮 效果
下载PDF
克毒威口服液治疗鸡肺热喘咳症的临床疗效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凤莲 赵武 +2 位作者 姜源明 关忠谊 俸祥仁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4期171-173,共3页
关键词 临床疗效试验 肺热 口服液 传染性喉气管炎 治疗 临床症状 急性型 病症 高热
下载PDF
一起蛋用麻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7
作者 赵武 姜源明 +1 位作者 关忠宜 胡帅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鸭大肠杆菌病 诊治 病原分离鉴定 病理剖检 门诊部 养殖户 南宁市
下载PDF
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发生猪瘟的诊断及控制
8
作者 陈泽祥 吴礼洁 +1 位作者 姜源明 滕碧珠 《广西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22-23,共2页
2 0 0 0年 2— 4月间 ,广西某集约化猪场 3—1 5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了整窝死亡事件 ,先后死亡了 2 1窝 2 68头 ,而公、母猪及 2 0日龄以上仔猪不发病。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病死猪的病理变化、兔体交互免疫试验、接种非免疫猪试验以... 2 0 0 0年 2— 4月间 ,广西某集约化猪场 3—1 5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了整窝死亡事件 ,先后死亡了 2 1窝 2 68头 ,而公、母猪及 2 0日龄以上仔猪不发病。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病死猪的病理变化、兔体交互免疫试验、接种非免疫猪试验以及发病猪的血清学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确诊为猪瘟。经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较快地控制了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猪场 哺乳仔猪 发生 猪瘟 诊断 控制
下载PDF
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俸祥仁 崔艳莉 +4 位作者 姜源明 赵武 蒋爱国 黄连丽 胡昌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01-103,109,共4页
结合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点,根据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专门设计一种新的通用型无臭、无污染养猪技术——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将其与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进行对比,指标包括猪舍造价、垫料... 结合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点,根据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专门设计一种新的通用型无臭、无污染养猪技术——经济型高床式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方法。将其与传统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进行对比,指标包括猪舍造价、垫料用量和成本、发病率、出栏率、耗水电量、日增重、料肉比以及猪舍有害气体(H2S、NH3)的含量等,结果表明,该养猪法既能解决水泥地面养猪和传统发酵床养猪的缺点,又可达到生态养猪效果,是养猪业发展低碳、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零排放 生态养猪 养猪模式
下载PDF
不同育雏模式对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武 银慧慧 +7 位作者 冯林川 汪艳华 颜国庆 陆晶山 姜源明 曾雪颜 邓明中 刘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7,共5页
旨在研究不同育雏模式对种鸽产蛋量、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育雏数和饲料消耗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6月龄银王鸽配对种鸽960对,随机分为非育雏模式组(R0)、哺育2只模式组(R2)、哺育3只模式组(R3)、哺育4只模式组(R4),每组6个重复... 旨在研究不同育雏模式对种鸽产蛋量、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育雏数和饲料消耗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6月龄银王鸽配对种鸽960对,随机分为非育雏模式组(R0)、哺育2只模式组(R2)、哺育3只模式组(R3)、哺育4只模式组(R4),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对,试验时间6.5年。结果显示:每对种鸽每年的产蛋量,R0组高于各育雏组(P<0.05),R2组高于R3和R4组,R2、R3和R4组均在2岁最高;R2育雏模式产蛋适宜期为1~6岁,而R3和R4育雏模式产蛋适宜期缩短为1~5岁。1~5岁期间各育雏组与R0组的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6~7岁期间R2组种蛋受精率高于R3和R4组(P<0.05)。各组种蛋的孵化率相对稳定,保持在94.3%~95.2%之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2、R3、R4组1~6岁平均每年种鸽的育雏数分别为(17.079±0.665)、(22.412±0.804)和(28.768±0.923)只,组间差异显著(P<0.05)。R2、R3和R4组育成乳鸽每年的饲料消耗量分别为(3.37±0.14)、(3.08±0.13)和(2.81±0.12)kg/只,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育雏模式对种鸽生产性能存在一定影响,R3和R4育雏模式能提高乳鸽产量,降低饲料消耗量,缩短种鸽的种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育雏模式 产蛋量 育雏率 饲料转化率
下载PDF
沼液施用量对新植甘蔗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治华 杨晓天 +5 位作者 庄海燕 庞盛堃 俸祥仁 姜源明 赵武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沼液施用量对甘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畜禽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台糖119号为材料,以施专用复合肥为对照,施用沼液肥替代总施肥养分量的100%、50%、25%为试验组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 [目的]探讨沼液施用量对甘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畜禽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台糖119号为材料,以施专用复合肥为对照,施用沼液肥替代总施肥养分量的100%、50%、25%为试验组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土壤p H、有机质含量、甘蔗生长、产量和含糖量,分析各组的经济效益。[结果]3个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20%、10.15%和3.01%,p H比对照分别提升了0.34、0.29、0.08;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别比对照高15.1%、14.9%、7.7%,株高与对照相当,新植甘蔗的有效茎数比对照增加了20.6%、14.3%、2.2%;但茎径和单茎重低于对照;理论产糖量的增产率比对照分别达7.9%、9.8%和0.3%;销售收入比对照分别增加5 314.5、5 665.5、432.0元/hm2。综合生长、产量和田间锤度,施用占养分总量50%的处理产量、理论产糖量最高,经济效益较显著。[结论]复合肥配合施用沼液有利于甘蔗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沼液代替复合肥养分的最佳施用量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甘蔗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桃金娘多糖对肉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林川 刘伟 +6 位作者 赵武 银慧慧 俸祥仁 姜源明 孟菲 覃振华 孙建华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试验探讨了桃金娘多糖对乳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60只初生乳鸽和40对亲鸽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补饲普通保健砂,试验Ⅰ、Ⅱ、Ⅲ组在普通保健砂中添加1%、2%、3%的桃金娘多糖。结果发现,试验Ⅰ、Ⅱ、Ⅲ组的乳鸽体重、日增重、脾... 试验探讨了桃金娘多糖对乳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60只初生乳鸽和40对亲鸽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补饲普通保健砂,试验Ⅰ、Ⅱ、Ⅲ组在普通保健砂中添加1%、2%、3%的桃金娘多糖。结果发现,试验Ⅰ、Ⅱ、Ⅲ组的乳鸽体重、日增重、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血清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桃金娘多糖可提高乳鸽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提高血清溶菌酶、PO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添加浓度以2%~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鸽 桃金娘多糖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桃金娘果及其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银慧慧 冀晓雯 +4 位作者 孟菲 赵武 姜源明 覃振华 刘伟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5期52-59,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桃金娘果工艺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物质组成,实现桃金娘资源综合利用,考察了不同夹带剂、萃取温度、CO_(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桃金娘果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 为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桃金娘果工艺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物质组成,实现桃金娘资源综合利用,考察了不同夹带剂、萃取温度、CO_(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桃金娘果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桃金娘果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35℃、CO_(2)流量17.5 g/min、萃取时间为150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10.52%。桃金娘果萃取物共分离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量的74.56%,主要为酯类、酸类、烃类、醇类、醛类成分。此研究为超临界CO_(2)萃取桃金娘果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桃金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桃金娘果 挥发性成分 单因素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不同剂量精液深部输精对母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晓天 石治华 +5 位作者 庄海燕 庞盛堃 俸祥仁 姜源明 赵武 刘伟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探讨不同剂量精液深部输精对母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猪深部输精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丹系长白母猪为研究对象,以本交为对照组,常规人工授精为试验1组,以输精量40、60、80 m L深部输精,分别为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 探讨不同剂量精液深部输精对母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猪深部输精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丹系长白母猪为研究对象,以本交为对照组,常规人工授精为试验1组,以输精量40、60、80 m L深部输精,分别为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测定各组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活仔率和健仔率等,分析各组的经济效益。试验3组发情率96.7%、空怀率1.67%、返情率3.45%、受胎率93.33%、分娩率90.0%、窝产仔数14.29±1.66头、窝产活仔数13.38±1.65头、窝产健仔数12.61±1.88头、活仔率93.63%、健仔率88.26%、对比效益706 012.0元的整体效果最佳。建议推广应用以输精量为60 m L深部输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精液 母猪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铜源对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显 俸祥仁 +3 位作者 何莫斌 姜源明 沈建明 庞继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31-132,230,共3页
为探讨不同铜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健康的、胎次为2~5胎、体重为(75±2)kg的三元杂育肥猪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硫酸铜(对照组CK)、甘氨酸铜(试验Ⅰ组)、酵母铜(试验Ⅱ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 为探讨不同铜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健康的、胎次为2~5胎、体重为(75±2)kg的三元杂育肥猪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日粮中添加硫酸铜(对照组CK)、甘氨酸铜(试验Ⅰ组)、酵母铜(试验Ⅱ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8%和6.98%;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3%和降低8.1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03%和降低8.04%,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分别多增收0.20和0.80元/(头·d).由此可见,酵母铜有助于提高育肥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秸秆发酵饲料高产蛋白酵母菌株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敏 兰宗宝 +7 位作者 何立贵 赵武 姜源明 刘伟 孙建华 俸祥仁 李显 何莫斌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筛选出高产蛋白酵母菌株,推进秸秆发酵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利用培养基平板划线法从牛瘤胃食糜样本中分离筛选出高产蛋白酵母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条件,并依据生长曲线筛选出可作为秸秆发酵饲料用高产蛋白酵母菌。从牛瘤胃... 为筛选出高产蛋白酵母菌株,推进秸秆发酵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利用培养基平板划线法从牛瘤胃食糜样本中分离筛选出高产蛋白酵母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条件,并依据生长曲线筛选出可作为秸秆发酵饲料用高产蛋白酵母菌。从牛瘤胃食糜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0株菌落形态和细胞特征较明显的疑似酵母菌株,分别编号为x1~x10。经正交试验L16(44)优化其培养条件,发现在温度32℃、初始p H5.5、接种量12.0%、装液量100ml的条件下,各分离酵母菌的生物产量最高。在10株分离酵母菌株中,生物产量最高的4株分别是x9号、x1号、x10号和x5号。其中,x9号和x1号菌株适的应期较短,在2h后即进入对数生长期,8h后达稳定期;x10号和x5号菌株的适应期较长,4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 h后进入稳定期。综合酵母菌株的培养条件及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确定假丝酵母属菌株最适宜作为秸秆发酵饲料高产蛋白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酵母菌 生物产量 分离 筛选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猪粪有机化处理副产酵母铜、酵母锌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莫斌 俸祥仁 +2 位作者 姜源明 赵武 刘伟 《贵州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研究SD大鼠对以嗜铜、嗜锌酵母菌为载体进行微生物转化提取回收猪粪中铜(Cu)、锌(Zn)所获得的新型酵母铜、酵母锌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利用率,寻求畜禽养殖废弃物重金属的调控以及经济有效的循环利用方法,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畜牧业,实... 研究SD大鼠对以嗜铜、嗜锌酵母菌为载体进行微生物转化提取回收猪粪中铜(Cu)、锌(Zn)所获得的新型酵母铜、酵母锌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利用率,寻求畜禽养殖废弃物重金属的调控以及经济有效的循环利用方法,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材料与方法1.1主要仪器和试剂1.1.1主要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灭菌锅、离心机、日立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冰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率 酵母锌 猪粪 微生物转化 养殖废弃物 生态畜牧业 大鼠 饲料添加剂 循环经济 灭菌锅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兽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素凡 姜源明 +2 位作者 何莫斌 俸祥仁 赵武 《浙江畜牧兽医》 2015年第6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动了兽药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兽药产业起步较晚,研发水平及制备技术较为落后,故兽用制剂仍以粉剂、散剂及预混剂等常规剂型为主。因此,研制兽药新剂型、开发制剂新技术是我国兽药业的未来主要...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动了兽药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兽药产业起步较晚,研发水平及制备技术较为落后,故兽用制剂仍以粉剂、散剂及预混剂等常规剂型为主。因此,研制兽药新剂型、开发制剂新技术是我国兽药业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是指在0.1~100 nm内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1]。本文主要就纳米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新型兽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产业 纳米技术 应用 制备技术 新剂型 畜牧业 预混剂 兽药业
下载PDF
益生素对陆川猪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昭远 林春生 +3 位作者 俸祥仁 姜源明 赵武 刘伟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13-15,共3页
研究益生素对陆川猪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为益生素在陆川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选择60头健康、胎次相近、体重15±1.5 kg的陆川猪阉猪为试验对象,以基础日粮中添加益生素,以含量0.05%益生素为试验Ⅰ组、含量0.1... 研究益生素对陆川猪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为益生素在陆川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选择60头健康、胎次相近、体重15±1.5 kg的陆川猪阉猪为试验对象,以基础日粮中添加益生素,以含量0.05%益生素为试验Ⅰ组、含量0.1%益生素为试验Ⅱ组、不添加益生素为对照组,记录每个重复的饲料消耗,测定各处理组猪生长性能(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计算料肉比;检测各处理组猪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益生素能促进陆川猪仔猪生长,可调节断奶仔猪机体的氨基酸代谢,降低转氨酶活性,增强部分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素 陆川猪 生产性能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微贮甜玉米秸秆对水牛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霓 姜源明 +5 位作者 何莫斌 韦力 赵武 刘伟 俸祥仁 兰宗宝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7期95-97,共3页
为探讨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头本地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秸秆+精料(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Ⅰ组)和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Ⅱ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 为探讨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头本地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秸秆+精料(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Ⅰ组)和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Ⅱ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水牛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P>0.05)。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说明单独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和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且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能提高水牛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微贮甜玉米秸秆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