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及粗脂肪含量QTL定位
1
作者 李熙 易靖 +8 位作者 熊郭烯 马蓉寒 高伟然 孙浩 刘佳琦 姜澳华 方小梅 易泽林 张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共10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提高其粗脂肪含量是我国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以长江春2号与渝蜀鲜2号杂交的F 2代186株单株为定位群体,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遗传图谱基础上进行标记加密,利用Joinmap 4.0软件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包含480个...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提高其粗脂肪含量是我国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以长江春2号与渝蜀鲜2号杂交的F 2代186株单株为定位群体,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遗传图谱基础上进行标记加密,利用Joinmap 4.0软件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包含480个标记的大豆遗传图谱,总长度为2469.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4 cM.结合大豆在2021年重庆、2022年重庆、2022年云南和2023年重庆4个环境下的粗脂肪含量表型数据,通过区间作图(Interval Mapping,IM)检测相应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在4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1个与粗脂肪含量相关的QTLs,分布在16个连锁群上,其中,有3个QTLs(qOIL01.1,qOIL04.1和qOIL14.2)在两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粗脂肪含量 遗传图谱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甜荞自交不亲和相关功能基因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 黄科慧 +9 位作者 刘洋 唐恬 吴银环 王于栋 陶建波 王艺钢 姜澳华 刘佳琦 方小梅 易泽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13,共15页
普通甜荞属于花柱异长型自交不亲和1年生草本作物,营养价值丰富.为了探明甜荞育性和花型发育的重要功能途径和关键基因,以自交不亲和普通甜荞乌克兰大粒荞和自交亲和甜荞品种甜自21为材料,分别对盛花期的甜自21等柱花,乌克兰大粒荞长柱... 普通甜荞属于花柱异长型自交不亲和1年生草本作物,营养价值丰富.为了探明甜荞育性和花型发育的重要功能途径和关键基因,以自交不亲和普通甜荞乌克兰大粒荞和自交亲和甜荞品种甜自21为材料,分别对盛花期的甜自21等柱花,乌克兰大粒荞长柱花和短柱花雌雄蕊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283170条平均长度为1351 bp,N50为2040 bp的Unigenes,其中有68813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自交不亲和甜荞中长、短柱花雌雄蕊中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导管形成和导管发育过程中;KEGG代谢通路分析显示,自交不亲和甜荞(S-型和L-型)与自交亲和甜荞(H-型)雌雄蕊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倍半萜和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中;自交不亲和甜荞长、短柱花雌雄蕊中差异基因(L vs S)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倍半萜和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共富集到77个差异基因,其中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基因在自交不亲和甜荞中下调表达,倍半萜化合物合成途径基因以上调表达为主.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与自交亲和型等柱花雌雄蕊比较,生长素、茉莉酸和赤霉素信号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在自交不亲和型长、短柱花雌雄蕊中均高表达.通过qRT-PCR对15个自交亲和性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AGL80和PG在短柱花雌雄蕊中高表达,长柱花雌雄蕊中低表达,可能与自交不亲和甜荞长、短柱花发育有关.锌指蛋白基因CCCH,转录因子ARF,MYC,SP11,SUI1与甜荞育性发育相关.该文比较分析了不同花型甜荞雌雄蕊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大量Unigenes数据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信息,发现了导管形成与发育对自交不亲和甜荞花柱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萜类化合物、植物激素和转录因子对甜荞育性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雌雄蕊 RNA-SEQ 自交亲和性 花柱发育
下载PDF
丙二醛氧化对乳清蛋白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海娜 武美琳 +6 位作者 林金鹏 姜澳华 阎钰 陈唐超 龚金炎 赵广生 肖功年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0,共7页
研究丙二醛(MDA)氧化对乳清蛋白羰基、巯基和二聚酪氨酸等氧化产物的影响,比较氧化前后乳清蛋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及还原力,分析MDA对乳清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 研究丙二醛(MDA)氧化对乳清蛋白羰基、巯基和二聚酪氨酸等氧化产物的影响,比较氧化前后乳清蛋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及还原力,分析MDA对乳清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MDA对乳清蛋白分子聚集状况及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DA对乳清蛋白的氧化程度与其浓度相关。300mmol/LMDA氧化的乳清蛋白羰基含量较氧化前提高了3.2倍,总巯基含量较氧化前下降了34.18%。但二聚酪氨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说明MDA作用下,乳清蛋白中酪氨酸残基未氧化生成二聚酪氨酸。MDA氧化提高了乳清蛋白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力2~2.2倍;但降低了其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及还原力(P<0.01)。高浓度MDA氧化乳清蛋白,导致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及BSA形成二聚体、三聚体及多聚体,同时促使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说明MDA氧化改变了乳清蛋白空间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丙二醛 蛋白质氧化 抗氧化 二级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