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洋政府与中华民国国民塑造——以“双十节”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瑞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16-218,241,共4页
民国成立以后,北洋政府以武昌起义之日为依据创制了国庆纪念日。他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精心策划的仪式活动,动员民众参加,以建构其权威,巩固其统治,获取民众对中华民国的认同。国家仪式的运作,客观上对塑造新国民起了积极的作用... 民国成立以后,北洋政府以武昌起义之日为依据创制了国庆纪念日。他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精心策划的仪式活动,动员民众参加,以建构其权威,巩固其统治,获取民众对中华民国的认同。国家仪式的运作,客观上对塑造新国民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双十节的考察,反映民国在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北洋政府利用仪式对民众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节 仪式与象征 国家认同
下载PDF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瑞学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9年第3期54-56,共3页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学风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诉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校学风建设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切实将教师的&qu...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学风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诉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校学风建设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切实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必须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坚持教育者主导原则、尊重需要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和交流互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风建设 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下载PDF
“中国梦”的教育价值及实现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瑞学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适时地将"中国梦"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深入挖掘"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适时地将"中国梦"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深入挖掘"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采取一定的价值教育模式,不断地将"中国梦"内化于人们的观念体系之中,从而不断发挥"中国梦"的激励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价值内涵 实现策略
下载PDF
仪式展演与政治宣传: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双十节”与统治合法性建构
4
作者 姜瑞学 《民国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节日或纪念日等时间体系是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重要对象。对时间、节日或纪念日及仪式的政治运作,能够重塑国家的象征符号,增强民众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同。国民党在取得国家政权以后,通过主导"双十节"的历史话语叙... 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节日或纪念日等时间体系是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重要对象。对时间、节日或纪念日及仪式的政治运作,能够重塑国家的象征符号,增强民众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同。国民党在取得国家政权以后,通过主导"双十节"的历史话语叙述及控制节日纪念中"党化"仪式的展演,不断进行着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塑造。在参与节日纪念的活动中,民众客观上接受着"党国"意识的教育及三民主义理论的熏陶,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国民党对民众进行党化意识形态教育的统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节 党化仪式 政治宣传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凝缩油系统改造
5
作者 孙丽华 王维杰 姜瑞学 《黑龙江石油化工》 1999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气压机 凝缩油 系统改造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诸葛福民 姜瑞学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9-43,共5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过程的交往性、互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价值逐渐凸显。要科学地认识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阐明沟通的价值内涵、价值特性和实现路径,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过程的交往性、互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价值逐渐凸显。要科学地认识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阐明沟通的价值内涵、价值特性和实现路径,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观念、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价值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沟通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