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改进活动的实施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登强 马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0期204-20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细菌耐药机制进行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改进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住院、手术患者4087例设为改进前组,另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手术、住院患者4112例设为改进后组。改进前组在临... 目的分析基于细菌耐药机制进行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改进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住院、手术患者4087例设为改进前组,另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手术、住院患者4112例设为改进后组。改进前组在临床治疗中未开展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改进活动,改进后组在临床治疗中开展"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改进活动",比较两组医院抗生素使用率、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率、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抗生素处方不合格发生率及病原学检查率。结果改进后组医院抗生素使用率、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率、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抗生素处方不合格发生率分别为17.92%、6.27%、2.36%、1.80%、2.17%,低于改进前组的20.19%、8.05%、3.87%、2.59%、4.24%,病原学检查率6.91%高于改进前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合理应用质量活动改进后明显提升了抗生素合理应用水平,进而提高了感染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耐药 合理应用
下载PDF
60例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对比分析及原因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登强 陈正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7期53-54,57,共3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性结果 ,并与全院患者血流感染金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云南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共诊断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60例,纳...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性结果 ,并与全院患者血流感染金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云南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共诊断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60例,纳入尿毒症组,同时选择同期其他科室血流感染553例,纳入对照组,进行药敏性分析药敏性分析,调取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组的PFN、OXA、GEN、ERY、TCY耐药性分别为88.3%、11.7%、23.3%、58.3%、18.3%,对照组95.8%、39.6%、13.8%、74.3%、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组患者年龄、置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置管相关血流感染、永久性血管通路比重、住院时间分别为(58.1±5.6)岁、(30.2±4.3)d、(5.6±1.3)、100.00%(60/60)、95.00%(57/60)、(12.4±1.1)d,高于对照组(51.3±7.8)岁、(15.6±6.3)d、(1.8±1.1)、44.49%(246/553)、18.63%(103/553)、(8.6±3.2)d,尿毒症组女性比重20.00%低于对照组3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风险低于全院,可能与尿毒症所在科室流行病学、置管治疗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
下载PDF
155例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3
作者 姜登强 陈启斌 彭明艳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科0-28天患儿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鉴别感染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所有进行血培养的患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科0-28天患儿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鉴别感染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所有进行血培养的患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血流感染患儿共检出细菌155株,革兰阴性菌64株,占41.29%,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为主;革兰阳性菌84株占54.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7株占4.5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保持100%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5%,无乳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10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没有发现耐药菌株,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小于10%),但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大于6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2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结论:对于新生儿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居于首位,而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无乳链球菌位于前三位,特别是李斯特菌对头孢菌素的天然耐药,导致经验用药难以覆盖。所以,对于新生儿。应积极送检血培养,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启波 姜登强 陈启斌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患者,对其血尿结果的红细胞相位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尿红细胞形状分布,畸形红细胞率,尿红细胞色度分布以及尿红... 目的探讨分析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患者,对其血尿结果的红细胞相位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尿红细胞形状分布,畸形红细胞率,尿红细胞色度分布以及尿红细胞宽度分布等,希望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找出区分非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医学决定水平。结果当畸形红细胞率大于70%,尿红细胞形状分布小于50%时,可以将肾小球性血尿以及临床符合率提升至95%;当畸形红细胞率小于30%,尿红细胞形状分布大于80%时,非肾小球性血尿与临床符合率能够达到95%。结论在诊断肾病患者时,采用尿液红细胞相位分析诊断方式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相位 尿液 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二次输血前患者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1例
5
作者 梅丽春 黄秀群 +1 位作者 姜登强 母海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1053-1053,共1页
因输血及血液制品引发的医患纠纷屡见不鲜,不同时间段、不同医疗单位对受血者输血前的各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至关重要。现将由此检出的1例二次输血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3... 因输血及血液制品引发的医患纠纷屡见不鲜,不同时间段、不同医疗单位对受血者输血前的各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至关重要。现将由此检出的1例二次输血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不明原因的贫血、咳嗽。持续低热在某综合医院住院一周后于2010年10月5日转入本院血液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医患纠纷 二次
下载PDF
黑热病、组织胞浆菌病、马内菲青霉菌病病例比较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彩 张辉 +5 位作者 邵春红 范洪伟 施举红 刘鸿瑞 姜登强 徐英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4-876,共3页
利什曼原虫、组织胞浆菌、码内菲肯霉菌3种病原体均侵犯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特别是HIV患者,南其导敛的内脏利什曼病、组织胞浆菌病和马内菲青霉菌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淋巴结和肝脾... 利什曼原虫、组织胞浆菌、码内菲肯霉菌3种病原体均侵犯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特别是HIV患者,南其导敛的内脏利什曼病、组织胞浆菌病和马内菲青霉菌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青霉菌病 文献复习 黑热病 病例 网状内皮系统 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