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立胜 李用国 +1 位作者 陈姝 兰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例,按有无应用抗病毒药物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查阅住院期间的病例并记录随访5年内的资料,比较两者之间近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例,按有无应用抗病毒药物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查阅住院期间的病例并记录随访5年内的资料,比较两者之间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差别。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出院时好转率分别为70.00%和36.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抗病毒组12、36和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40%、72.10%和72.10%;未抗病毒组12、36和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6.36%、27.30%和27.3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炎 乙型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病理分化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明妍 宋术鹏 +5 位作者 兰英华 黄艳欣 姜立胜 严勤 范荣山 李用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病理分化的影响及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BV相关性肝癌且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127例。其中术前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病理分化的影响及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BV相关性肝癌且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127例。其中术前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6例,术前未抗病毒治疗111例,分析两组之间病理分化的差异。术后抗病毒及术后未抗病毒患者分别为29例和82例,随访并分析两组间术后生存及复发的情况,应用多因素分析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秩检验,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术前抗病毒治疗患者高、中、低分化肝细胞癌所占比例分别为18.75%、68.75%和12.50%,术前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分别为16.22%、66.67%和1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4,P=0.885)。127例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7%、77.5%、59.3%。术后抗病毒治疗患者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6.3%、92.4%、78.5%,明显高于术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的85.9%、70.0%、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7,P=0.0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转移、甲胎蛋白(AFP)水平、术后抗病毒治疗、病理分化、TNM分级、巴塞罗那临床分期(BCLC分期)、γ-GT、PTA是肝癌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水平(HR=1,95%CI:1.000441.002,P=0.004)、术后抗病毒治疗(HR=0.38,95%CI:0.38~0.15,P=0.04)和BCLC分期(C比A:HR=3.63,95%CI:1.31~10.09,P=0.04)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的病理分化无显著影响,而AFP水平、BCLC分期和术后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 乙型 抗病毒药 病理分化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EB病毒活动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明妍 郑颖 +12 位作者 黄艳欣 张凯丽 刘兆宇 马宁 张威 姜立胜 盛欣 田振楠 赵越 江巧悦 刘岚 兰英华 李用国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EB病毒(EBV)活动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常规进行EBV血清学检测的确诊HFRS患者,根据其有无合并EBV感染分为2组,即EBV活动组和无EBV活动组。...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EB病毒(EBV)活动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常规进行EBV血清学检测的确诊HFRS患者,根据其有无合并EBV感染分为2组,即EBV活动组和无EBV活动组。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间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188例HFRS患者,其中EBV活动组73例,无EBV活动组115例,HFRS患者EBV活动率为38.83%(73/188)。EBV活动组患者出现腰痛、腹痛、皮肤黏膜充血及球结膜水肿的比例[57.53%(42/73)、42.47%(31/73)、57.53%(42/73)、50.68%(37/73)]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42.61%(49/115)、20.00%(23/115)、39.13%(45/115)、28.70%(33/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11.008、6.083、9.239,P均<0.05)。EBV活动组病程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1期、2期和3期者分别为10、7和43例,无EBV活动组分别为5、13和53例。EBV活动组AKI程度重于无EBV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5,P<0.05)。且EBV活动组肾功能恢复超过15 d者比例[23.29%(17/73)]、白细胞计数[11.26(3.39~54.23)×10^9个/L]显著高于无EBV活动组[6.96%(8/115)、10.03(2.91~66.99)×10^9个/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0,Z=-2.003,P均<0.05)。结论HFRS患者可能使体内潜伏EBV活动,使其临床特征复杂化,肾功损伤程度重且肾功恢复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EB病毒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人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一例
4
作者 兰英华 姜立胜 +2 位作者 张莹 李秀兰 李用国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共1页
患者男,42岁,出租车司机,因发热、恶心、呕吐1周,伴意识障碍1 d入院.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体温高达40.5℃,伴畏寒、寒战,恶心、呕吐,病初曾腹泻3~5次,自服消炎药(药名不详)后腹泻停止.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菌 出租车司机 意识障碍 呕吐 腹泻停 发热 恶心 消炎药 夜间 药名 畏寒 体温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