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维喜 刘庆 袁贤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脑I/R组(模型组),脑I/R+预适应(预适应组),脑I/R+后适应组(后适应组),脑I/R+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组(联...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脑I/R组(模型组),脑I/R+预适应(预适应组),脑I/R+后适应组(后适应组),脑I/R+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组(联合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I/R损伤模型,预适应在造模24 h和1 h前采用3个循环的大脑中动脉阻闭15 s/再通30 s的方法诱导,后适应于再灌注前采用3个循环的再灌注30 s/缺血15 s的方法诱导。造模后48 h,分别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p-Akt与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间脑梗死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大于联合干预组(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脑组织p-Akt和p-ERK1/2表达上调(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适应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p-Akt表达轻度上调、p-ERK1/2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后适应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且p-Akt表达明显上调和p-ERK1/2表达轻度上调(P<0.01,P<0.05)。联合干预组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程度及p-Akt与p-ERK1/2表达上调程度均明显强于预适应组或后适应组(均P<0.01)。结论:预适应与后适应联合干预对脑缺I/R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单独的预适应或后适应,可能与预适应与后适应的抗I/R损伤的机制不同且互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几种治疗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7 位作者 刘运生 方加胜 马建荣 何理盛 易善楚 王茂山 杨治权 奚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7-17,21,共2页
目的:报道经不同方法治疗2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就其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颈总动脉切开肌肉片“放风筝”4倒,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6例,股动脉穿刺微导管球囊栓塞10例,眼上静脉穿刺弹簧圈栓塞1例。结果:“放风筝”治愈1... 目的:报道经不同方法治疗2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就其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颈总动脉切开肌肉片“放风筝”4倒,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6例,股动脉穿刺微导管球囊栓塞10例,眼上静脉穿刺弹簧圈栓塞1例。结果:“放风筝”治愈1例,既闭塞瘘口又保持颈动脉通畅,2例颈动脉闭塞,1例瘘口及海绵窦部分闭塞;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4例CCF消失,颈动脉保持通畅,2例CCF大部分栓塞,6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Ⅱ、Ⅲ、Ⅳ、Ⅴ。Ⅵ颅神经损害;股动脉穿刺微导管球囊栓塞法,6例既闭塞瘘口,又保持颈动脉通畅,4倒闭塞瘘口及颈动脉,术后除1例术前已失明外,所有临床症状消失;眼上静脉穿刺弹簧圈栓塞1例CCF消失,颈动脉通畅。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首选经动脉途径囊栓塞法,对于经动脉途径困难或失败的病人,经静脉途径亦能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治疗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6 位作者 史帅涛 沈沉浮 李学军 彭泽峰 蒋星军 刘志雄 陈风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2例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12例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分别采用了球囊,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或GDC栓塞技术。其中1例眼动脉瘤合并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引起海绵窦动静脉瘘合并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瘘。结果8例100%弹簧圈致密填塞,2例95%以上填塞,1例获90%填塞,1例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1例眼动脉瘤因发生颈内动脉斑块脱落于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脑梗塞灶引起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好转;1例眼动脉瘤行球囊动脉瘤栓塞术3月后复发,因经济困难而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余病例血管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12例随访3月-24个月,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及适当的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将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血管内治疗仍然有与栓塞技术及材料相关的并发症,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6 位作者 彭泽峰 史帅涛 李学军 沈沉浮 蒋星军 刘志雄 陈风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经DSA确诊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经DSA确诊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7例,分别采用了球囊,游离弹簧圈,MDS-N(机械解脱弹簧圈),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栓塞技术。【结果】游离弹簧圈致密填塞6例,6例95%以上填塞,2例获90%填塞。2例行球囊载瘤动脉栓塞术。支架结合GDC或水解弹簧圈致密填塞4例,另4例应用水解弹簧圈有2例获致密填塞,2例获95%栓塞。除1例因术中游离弹簧圈脱入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轻偏瘫,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8例随访2个月至3年,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治疗
下载PDF
对鞍区脑膜瘤分期手术的评价
5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5 位作者 刘运生 侯永宏 方加胜 马建荣 杨治权 霍雷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对鞍区脑膜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组非选择性连续行67例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早期6例巨大脑膜瘤行分期手术,Ⅱ期手术于Ⅰ期手术后1~3周进行,显微镜下重点观察Ⅰ期手术后肿瘤位置,血运及瘤周组...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对鞍区脑膜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组非选择性连续行67例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早期6例巨大脑膜瘤行分期手术,Ⅱ期手术于Ⅰ期手术后1~3周进行,显微镜下重点观察Ⅰ期手术后肿瘤位置,血运及瘤周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Ⅱ期手术时未见有肿瘤位置及整体血运改变,肿瘤创面有局灶性缺血及坏死,瘤周脑组织有软化灶及粘连。结论: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Ⅰ期全切除肿瘤。但在病情不允许情况下可行Ⅱ期手术,但Ⅰ期手术不宜对瘤周过多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脑膜瘤 显微手术 分期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6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5 位作者 刘运生 马建荣 方加胜 姜冰 杨治权 奚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98年第7期31-32,共2页
近年来,我们用球囊及微弹簧圈作血管内栓塞材料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8例,效果满意,术后经DSA检查发现瘘口均消失。8例TCCF共行栓塞术11次,10次经股动脉途径行球囊栓塞,其中1例经股动脉对颈外动脉海绵窦瘘行颈外动脉PVA(聚乙烯... 近年来,我们用球囊及微弹簧圈作血管内栓塞材料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8例,效果满意,术后经DSA检查发现瘘口均消失。8例TCCF共行栓塞术11次,10次经股动脉途径行球囊栓塞,其中1例经股动脉对颈外动脉海绵窦瘘行颈外动脉PVA(聚乙烯醇泡沫)及弹簧圈栓塞,1次经眼上静脉行弹簧圈栓塞。作者认为TCCF首选经动脉入路球囊栓塞,尽可能保持载瘘动脉通畅,如经动脉途径困难或失败的病人,亦可经静脉途径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7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4 位作者 刘运生 马建荣 姜冰 方加胜 杨治权 《湖南医学》 1999年第6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 颈动脉海绵窦瘘 球囊 栓塞治疗
下载PDF
颈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治权 易善楚 +2 位作者 彭泽峰 姜维喜 刘景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避免损伤脊髓、保护好椎动脉及处理好椎旁静脉丛是提高全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内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19例报告)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立华 曹美鸿 +3 位作者 马建荣 袁贤瑞 姜维喜 刘景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9-341,共3页
本文报告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凡有颅内高压的囊肿,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或腹腔之间的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脑囊肿 蛛网膜囊肿 手术指征 分流术
下载PDF
哑铃形颈段椎管肿瘤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治权 易善楚 +4 位作者 姜维喜 刘景平 马建荣 袁贤瑞 刘运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探讨提高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颈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肿瘤32例。结果 全切22例,大部分及次全切除10例;痊愈及好转27例,无变化者3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 颈后正中入路可切除脊髓侧方、... 目的 探讨提高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颈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肿瘤32例。结果 全切22例,大部分及次全切除10例;痊愈及好转27例,无变化者3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 颈后正中入路可切除脊髓侧方、后方及部分长入前外的哑铃形肿瘤,对于脊髓腹侧及前外方的哑铃形肿瘤宜采用其他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形肿瘤 手术治疗 颈段椎管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伟明 袁贤瑞 +2 位作者 王辉 姜维喜 罗端午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治疗 并发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减压术 致残率高 内科治疗 脑疝形成 手术方式 死亡率 患者 脑组织 前颞叶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及定位标志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庆 袁贤瑞 +2 位作者 潘亚文 姜维喜 罗端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寰椎横突(TPA)、头侧直肌、二腹肌沟、颈静脉突等解剖标志在颈静脉孔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成人头颈标本15例,男13例,女2例,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3~×...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寰椎横突(TPA)、头侧直肌、二腹肌沟、颈静脉突等解剖标志在颈静脉孔区病变手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成人头颈标本15例,男13例,女2例,红色乳胶灌注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手术显微镜下(×3~×30)逐层显露颈静脉孔区结构,明确该区显微解剖特征、相关的解剖标志及其定位意义。结果:颈静脉孔区多数重要的解剖结构均可以TPA为参照标志予以明确。二腹肌后腹位于其浅层。TPA的后方为枕下三角,三角内有椎动脉、椎静脉丛和颈1神经通过。头侧直肌起始于TPA的外表面,止于枕骨颈静脉突的下表面,可作为确定颅外颈静脉孔的解剖标志。茎突位于TPA的前方,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穿行于茎突与TPA之间,颈内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前内侧。二腹肌、颈静脉突、颈动脉嵴对定位面神经、颈静脉孔及舌咽神经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颈静脉孔区解剖结构复杂,利用寰椎横突、头侧直肌、二腹肌沟、颈静脉突等解剖标志有助于明确此区域重要的解剖结构,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区 显微外科解剖 寰椎横突(TPA) 颈静脉突
下载PDF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泽峰 秦天森 +2 位作者 刘景平 杨治权 姜维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4-1725,共2页
目的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5例并发症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并发症是分流管堵塞,其它可出现感染、出血、导管脱出、肠穿孔、腹水等。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率仍然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锁孔入路开颅手术(附106例报告)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运生 刘景平 +8 位作者 王君宇 罗端午 陈立华 姜维喜 刘志雄 陈凌 候永宏 袁贤瑞 曹美鸿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评价用锁孔入路开颅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及直视下夹闭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后交通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于眶上外侧,右颞... 目的 评价用锁孔入路开颅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及直视下夹闭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后交通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于眶上外侧,右颞叶胶质瘤于右颞,听神经瘤于耳后,分别作一直径2.5cm骨瓣,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或直视下夹闭动脉瘤。结果 垂体腺瘤77例中65例达到全切除,12例为次全切除;颅咽管瘤11例、鞍结节脑膜瘤6例、胶质瘤1例及听神经瘤7例,均予全切;4例颅内动脉瘤均夹闭成功。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锁孔入路,能够安全切除直径在55mm以下的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以及30~70mm的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听神经瘤,并可直视下夹闭前、后交通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开颅手术 脑肿瘤 脑动脉瘤 治疗
下载PDF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及切除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定阳 袁贤瑞 +4 位作者 刘庆 杨治权 彭泽峰 姜维喜 黄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切除程度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85年11月-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127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切除程度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85年11月-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127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质地对切除程度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肿瘤全切除104例,全切除率为81.9%。随访患者120例,7例患者失访。平均随访81.6个月,随访平均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90.6分,肿瘤全切除98例病例复发10例,复发率10.2%;22例次全切除患者肿瘤进展10例,进展率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侵犯海绵窦、直接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而与肿瘤质地无关。结论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其第一次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肿瘤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肿瘤全切除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 显微手术 切除程度 海绵窦
下载PDF
经岩骨入路面神经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军 袁贤瑞 +2 位作者 奚健 丁锡平 姜维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4-216,I007,共4页
目的 为经岩骨入路保护面神经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对 10具 (2 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模拟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操作 ,观测管段面神经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 管段面神经分 3段 :迷路段长 (3.2&#... 目的 为经岩骨入路保护面神经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对 10具 (2 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模拟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操作 ,观测管段面神经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 管段面神经分 3段 :迷路段长 (3.2± 0 .9)mm ,上下方向管径 (1.1± 0 .2 )mm ;鼓室段长 (11.7± 1.5 )mm ,水平方向管径 (1.4± 0 .1)mm ,两段成角 71.0°± 11.7° ;垂直段长 (13.9± 1.8)mm ,前后方向管径 (1.6± 0 .2 )mm ,与水平段成角 10 6 .6°± 7.7°。管段面神经的解剖标志 :①锥隆起是上膝部的标志 ,锥隆起与茎乳孔连线为垂直段的标志线 ;②面神经裂孔是膝状神经节的标志 ;③垂直段距离海伦嵴 (15 .0± 1.3)mm。结论 熟悉管段面神经的解剖特点和标志 ,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解剖学 组织学 显微外科手术 经岩骨入路 颞骨
下载PDF
鞍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及远期复发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盾 刘定阳 +6 位作者 袁贤瑞 姜维喜 罗端午 刘庆 彭泽峰 丁锡平 杨治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研究鞍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分析肿瘤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34例鞍旁脑膜瘤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 Ⅰ级、Ⅱ级)109例(81.3%),随访病例116例,平均随访时间81.6个月,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 目的:研究鞍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分析肿瘤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34例鞍旁脑膜瘤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 Ⅰ级、Ⅱ级)109例(81.3%),随访病例116例,平均随访时间81.6个月,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KPS)91.9分,其中优秀90例,良好16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6例,三叉神经功能障碍7例,癫痫8例,轻偏瘫9例。96例肿瘤全切除患者中复发12例,复发率12.5%。20例未全切除病例中12例(60%)肿瘤不同程度进展。肿瘤侵犯海绵窦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海绵窦侵犯患者(P=0.043),肿瘤病理级别越高,复发风险越大(P<0.01)。结论:鞍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手术全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肿瘤侵犯海绵窦术后需要密切随访,非典型脑膜瘤及间变型脑膜瘤复发风险大,建议术后常规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脑水肿变化和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忠 袁贤瑞 +2 位作者 粟枫 姜维喜 罗瑞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5-408,i0013,共5页
目的探讨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窦旁皮层组织水肿变化、水通道蛋白-4(AQP4) 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建立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的动物模型,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方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 目的探讨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窦旁皮层组织水肿变化、水通道蛋白-4(AQP4) 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建立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的动物模型,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方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窦旁皮层组织脑水肿、AQP4蛋白和AQP4mRNA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家兔可长期存活而无死亡;窦旁皮层组织4 h出现脑水肿,8 h到达高峰,以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长期组脑水肿接近于假手术对照组。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窦旁皮层组织存在AQP4蛋白的表达,结扎后4 h AQP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水平,8 h达到峰值,其表达水平以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回落。AQP4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778,P<0.01);而窦旁皮层组织也存在 AQP4mRNA的表达,其结果与AQP4蛋白的表达相似。AQP4mRNA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885,P <0.01)。AQP4mRNA与AQP4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1)。结论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窦旁皮层组织存在脑水肿,AQP4蛋白与AQP4mRNA在兔脑中有表达。两者的表达增强可能与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AQP4可能参与结扎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上矢状窦 结扎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下载PDF
低剂量肌松剂麻醉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监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权 刘尚明 +4 位作者 鄢建勤 袁贤瑞 姜维喜 罗端午 黄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肌松剂辅助麻醉对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科在低剂量非去极化肌松剂辅助全麻下所行的120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面神经监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自发... 目的探讨肌松剂辅助麻醉对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科在低剂量非去极化肌松剂辅助全麻下所行的120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面神经监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自发连续肌电图(online EMG)和间断面神经疑似组织电刺激诱发肌电图(triggered EMG)监测。结果多数患者online EMG监测未出现有指导意义的肌电信号。triggered EMG监测可示踪面神经的解剖行程,且不同刺激电流所诱发的肌电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肿瘤全切后,直接刺激面神经脑干端可诱发面肌动作电位的最小电流为0.4mA,最大为13.8mA。若面神经结构功能基本完整,刺激电流主要在0.4~4mA之间,相应术后近期面神经功能优良(H—BⅠ~Ⅱ级)率为63.3%(76/120),而刺激电流2mA以下诱发面肌电位波幅和/或波形下面积达0.1mV以上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优良率达100%。结论低剂量非去极化肌松剂辅助麻醉下面神经triggered EMG监测对术中面神经解剖定位、功能判定和术后功能预测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剂 听神经瘤 面神经监测 面神经保护
下载PDF
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学军 袁贤瑞 +1 位作者 姜维喜 罗端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头颅标本20例,显微镜下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经蝶骨平板及鞍结节向鞍上扩展,两侧为视神经管,前...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头颅标本20例,显微镜下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经蝶骨平板及鞍结节向鞍上扩展,两侧为视神经管,前方有筛后神经血管丛。鞍结节隐窝邻近蝶鞍前壁其下为前海绵间窦。斜坡拓展的下限距鞍底中点距离为(43.6±4.5)mm,咽鼓管圆枕及硬腭阻碍向下扩展;骨性后鼻孔下界为腭骨水平板后缘,外界为翼突内侧板,两者间距(25.9±1.76)mm,颈内动脉鞍底间距(13.8±0.67)mm,向内移动颈内动脉必须松解床突段的远近硬膜环及破裂孔的纤维环,方可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的颅神经。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了从前方处理累及鞍上、海绵窦及斜坡病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窦入路 海绵窦 斜坡 蝶鞍 显微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