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潭县乡村活力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姜胜华 张平 余翰武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乡村活力评价是指针对乡村系统内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基层组织、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科学、系统地评价乡村发展活力及其系统协调状况。其不仅有助于精准识别乡村发展的短板与优势,更能为制定针对性的政... 乡村活力评价是指针对乡村系统内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基层组织、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科学、系统地评价乡村发展活力及其系统协调状况。其不仅有助于精准识别乡村发展的短板与优势,更能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背景,该文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通过构建湘潭县乡村活力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对湘潭县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湘潭县乡村活力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其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业发展、人口吸引和设施支撑,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活力 活力评价 优化策略 湘潭县
下载PDF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7q-染色体异常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胜华 刘红 +7 位作者 杨力 林赠华 曹鑫 陆伟 宋国齐 丁佐凤 汤亚琴 陆建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7/7q-)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和间期FISH检测技术对72例MDS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分析,比较CC和F... 目的探讨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7/7q-)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和间期FISH检测技术对72例MDS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分析,比较CC和FISH检测-7/7q-异常的情况。结果 72例MDS中,12例CC检测阳性,发生率16.7%。间期FISH检测24例阳性,发生率33.3%。两种方法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期FISH技术敏感性高于CC,并能发现和纠正CC分析中的漏检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位杂交 荧光 染色体障碍
下载PDF
15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及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胜华 刘红 +6 位作者 林赠华 杨力 宋国齐 陆伟 丁佐凤 汤亚琴 陆建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探讨国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及其演变和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诊断为MDS的156患者,按WHO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 目的探讨国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及其演变和其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诊断为MDS的156患者,按WHO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采用骨髓细胞24 h培养法和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部分病例联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研究其分子遗传学改变的情况。结果 156例患者中初诊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65例,占41.7%(65/156)。仅数目异常20例,占30.8%(20/65),以+8、-5、-7、+11多见;仅结构异常32例,占49.1%(32/65),以20q-、5q-、7q-多见。数目结构两种异常同时存在的13例,占20%(13/65)。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使MDS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临床诊断率大为提高。结论联合应用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检测MDS细胞可以优势互补,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适合于临床诊断、疗效判定以及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92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4
作者 姜胜华 刘红 +4 位作者 林赠华 杨力 陆伟 宋国齐 孙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2例MM中,常规细胞遗传学(CC)发现异常核型24例,发生率26.09%。部分病例在CC基础上应用荧光...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2例MM中,常规细胞遗传学(CC)发现异常核型24例,发生率26.09%。部分病例在CC基础上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异常检出率大为提高。结论FISH技术深入了MM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伴有14q32异常是MM患者最为常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伴有多条染色体异常MM患者其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遗传学 荧光原位 杂交 预后
下载PDF
伴有-5/5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胜华 冯兴梅 +2 位作者 刘红 陆伟 吴天勤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9-409,411,共2页
目的 :探讨伴有染色体 -5 / 5 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预后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2 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 ,用 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 6例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标志分析 ,患者分别接受高... 目的 :探讨伴有染色体 -5 / 5 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预后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2 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 ,用 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 6例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标志分析 ,患者分别接受高三尖杉酯碱或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治疗。随访治疗结果和生存期。结果 :6例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均有 5号染色体的异常 ,-5或5 q-。患者化疗后 5例未能获得完全缓解 ,1例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 9个月。结论 :-5 / 5 q-染色体异常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核型异常 ,其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同时伴有5号、7号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6
作者 姜胜华 孙广信 +5 位作者 刘红 施文瑜 陆伟 宋国齐 张瑾 冯兴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7-819,共3页
目的:分析同时伴有5号、7号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和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其中4例患者进行了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标志分析... 目的:分析同时伴有5号、7号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和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其中4例患者进行了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标志分析,有4例患者还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5例患者分别接受高三尖杉酯碱和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治疗。并随访治疗结果和生存期。结果:8例患者的染色体分析结果均同时伴有5号、7号染色体的异常,核型表现为(-5、-7);(-5、7q-);(5q-、-7);(5q-、7q-、-7)四种形式。临床和血液学改变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患者化疗后6例未能获得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4.1个月。结论:同时伴有5号、7号染色体异常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少见的核型异常,其临床预后不良。FISH是确定-5/5q-、-7/7q-染色体异常的强有力的分子遗传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遗传学 染色体障碍 原位杂交 荧光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核型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姜胜华 张建林 吴天勤 《交通医学》 2003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 :分析细胞遗传学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的诊断、疗效及其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6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或 )短期 ( 2 4h)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在 116例CGL中 ,发现 110例Ph( +) ... 目的 :分析细胞遗传学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的诊断、疗效及其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6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或 )短期 ( 2 4h)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在 116例CGL中 ,发现 110例Ph( +) ,在病程各期 (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均出现 ,占 94.8%。 6例Ph( -) ,占 5 .17%。其中 96例Ph( +)细胞为 10 0 % ,占 87.2 %。 14例Ph( +)细胞为 41.6%~ 93 .1% ,占 12 .7% ,核型呈嵌合状态。 12例除Ph( +)外 ,还出现额外染色体改变 ,占 10 .9%。分别为双Ph ,+8,-Y ,-7及超二倍体 ( >46条 )。绝大部分患者经干扰素、羟基脲治疗后Ph( +)阳性率不变。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仅有助于CG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是监测病情缓解或复发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核型 预后 诊断 疗效
下载PDF
脐带血血液流变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胜华 丁润生 《交通医学》 1999年第1期21-21,共1页
对56例脐带血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成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脐血的全血粘度显著高于成人血.血浆粘度比成人低,红细胞压积比成人血高.血沉比成人血慢.红细胞电泳时间两者几乎一样.
关键词 脐带血 血液流变学 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和常规细胞遗传学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姜胜华 刘红 +5 位作者 林赠华 陆伟 宋国齐 杨力 孙峰 王信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96-397,共2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热变性姬姆萨显带技术(RHG)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染...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热变性姬姆萨显带技术(RHG)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回顾分析282例CML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资料。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CC)分析表明,282例患者中268例Ph染色体阳性,占95.04%;14例Ph染色体阴性,占4.96%。其中250例Ph阳性细胞为100%,占90.32%。12例Ph阳性细胞为30%~99%,占4.48%,核型显示正常与Ph嵌合状态。6例核型为复杂变异异位,占2.24%。41例除Ph染色体外,还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占15.30%,分别为双Ph,+8,+22,-Y,i(17q)等,其中28例为加速或急变患者,占68.29%。应用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34例(含14例Ph染色体阴性中的8例),占85%;BCR/ABL阴性6例,占15%。结论: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分子遗传学FISH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细胞遗传学对于CML的正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BCR/ABL融合基因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姜胜华 刘子鸥 +2 位作者 陆伟 刘红 曹鑫 《交通医学》 2021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4例初诊WM患者为WM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访统计WM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W...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4例初诊WM患者为WM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访统计WM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WM患者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伴有遗传学异常的WM患者CD^(3+)细胞比例分别低于女性及遗传学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ISSWMⅠ期、Ca^(2+)正常患者CD^(4+)/CD^(8+)比值分别高于≥65岁、ISSWMⅡ、Ⅲ期、低Ca^(2+)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a^(2+)、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CD^(8+)细胞分别高于Ca^(2+)正常、遗传学正常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D^(3+)、CD^(4+)组患者OS优于低CD^(3+)、CD^(4+)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1.5患者OS及PFS优于CD^(4+)/CD^(8+)<1.5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WM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T细胞亚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2例核型改变与临床预后
11
作者 姜胜华 陆伟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37-437,共1页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或 )短期培养法 ,应用 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MDS32例中发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14例 (43.8%)。最多见的...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 (或 )短期培养法 ,应用 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MDS32例中发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14例 (43.8%)。最多见的类型为 + 8和 2 0 q- 。结论 :染色体核型的改变 ,不但有助于 MDS的诊断 ,而且对 MDS的判断预后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醋酸甲羟孕酮增强顺铂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抗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仲建新 曹新平 +7 位作者 王迪 张弘 丁润生 姜胜华 江枫 姚微 黄华 史锦云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观察醋酸甲羟孕酮(MPA)对人卵巢癌CoC1/cDDP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DDP治疗组:每只... 目的:观察醋酸甲羟孕酮(MPA)对人卵巢癌CoC1/cDDP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DDP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DDP治疗组:每只每次腹腔注射DDP 3mg/kg。(3)MPA治疗组:每只每次灌胃30mg/kg;(4)联合治疗组:每只每次灌胃MPA 30mg/kg,1h后每只每次腹腔注射DDP 3mg/kg,每隔2天给药1次,共4次,于治疗第1、5、10、15、20天分别测瘤体积,20天后处死裸鼠,完整剥出瘤组织,称瘤重,计算抑瘤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期细胞及AnnexinV+/PI-细胞鉴定细胞凋亡,分析移植瘤细胞周期;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移植细胞组织Survivin-ΔEx3、caspase-3、P21WAF1/CIP1及GST-π4基因mRNA表达。结果:(1)MPA组、MPA+DDP组治疗第10天起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DDP组和对照组,且进行性缩小(P<0.01);抑瘤率分别为51.63%、62.21%,均明显大于DDP组的6.84%(P<0.01),并且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2)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移植瘤出现亚G1期峰及AnnexinV+/PI-细胞均证实MPA能诱导CoC1/cDDP细胞凋亡,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及DDP组,并出现G1期阻滞;与DDP合用除出现G1期阻滞外又出现G2/M期阻滞,S期明显减少,亚G1期细胞及AnnexinV+/PI-细胞进一步上升;(3)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MPA组Survivin-ΔEx3、GST-πmRNA下调,而P21WAF1/CIP1、caspase-3 mRNA上调,与DDP合用后,对Survivin-ΔEx3、P21WAF1/CIP1及GST-πmRNA的表达无协调作用,而对caspase-3 mRNA有协同上调作用。结论:MPA通过阻滞G0/G1期明显抑制了CoC1/cDDP移植瘤生长,并有很强的致凋亡作用,同时下调GST-πmRNA,从而逆转对顺铂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羟孕酮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卵巢肿瘤 顺铂 抗药性 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小鼠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蔡玉辉 王磊 +3 位作者 朱兴华 张逸 姜胜华 胡克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Ⅲ度烧伤创面切痂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Ⅲ度烧伤创面切痂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Ⅲ度烧伤创面切削痂后,观察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对照组仅行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术后定期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术后第2、6个月植皮区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8.60±0.37)d vs.术后(10.68±0.39)d,P<0.01];术后第7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3.69±1.34)%,对照组为(87.58±1.16)%,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术后第11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9.67±0.23)%,对照组为(97.22±0.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VSS评分(4.04±0.20)分,对照组(6.64±0.22)分;术后6个月观察组VSS评分(1.80±0.16)分,对照组(4.24±0.19)分,观察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能显著加快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生长,在Ⅲ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网状皮移植 Ⅲ度烧伤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季健玲 刘红 +2 位作者 孙超 姜胜华 丁润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85-288,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2...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标本有2例表达VEGF基因,表达率为28.57%,而12份正常人骨髓标本有10例表达VEGF基因,表达率为83.3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VEGF基因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显著低于正常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组织无1例表达VEGF,而正常人表达率为25%(5/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VEGF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都有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血管生成减少和造血减少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影响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友华 刘璠 +2 位作者 姜胜华 喻德富 侍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8-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围手术期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E)、1,6-二磷酸果糖(FDP)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防治作用。[方法]膝关节退变伴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四组:...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围手术期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E)、1,6-二磷酸果糖(FDP)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防治作用。[方法]膝关节退变伴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术前应用维生素E组、术中应用FDP组及术前应用维生素E联合术中应用FDP组。每组15例,在手术前、术后1、3、5、7d抽取血样,测定红细胞中丙二醛(MDA)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含量。[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红细胞中MDA的含量明显比术前增高(P<0.05),而Cu-Zn-SOD的含量明显比术前降低(P<0.05);术前应用VitE联合术中应用FDP比单纯应用VitE或FDP能在围手术期更有效地保护红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的损伤(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提倡术前服维生素E和术中用FDP,以预防围手术期氧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等有害因子对红细胞的破坏,以及因红细胞损伤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脂质过氧化 红细胞 维生素E 1 6-二磷酸果糖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曲古抑菌素A对MDS细胞株SKM-1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力 徐瑞容 +5 位作者 宋国齐 黄红铭 刘红 姜胜华 王信峰 丁润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9-823,共5页
本研究探讨去甲基化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和(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MDS-RAEB细胞株SKM-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台盼蓝拒染法研究药物对SKM-1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用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SKM-... 本研究探讨去甲基化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和(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MDS-RAEB细胞株SKM-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台盼蓝拒染法研究药物对SKM-1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用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SKM-1细胞分化作用;用AnnexinⅤ-FITC标记药物作用后的细胞,了解其早期凋亡的情况;用RT-PCR研究药物作用前后细胞Fas,survivin和P15INK4B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decitabine和(或)TSA对SKM-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能促进SKM-1细胞分化,细胞表面CD14、CD11b表达增加,HLA-DR表达减少;decitabine和(或)TSA处理SKM-1细胞后,SKM-1细胞凋亡增加,细胞Fas和P15INK4BmRNA表达增加,survivin mRNA表达减少。结论:decitabine和TSA均可以促进SKM-1细胞凋亡和分化,可能与Fas、P15INK4B和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曲古抑菌素A SKM-1 MDS
下载PDF
硫化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红建 徐瑞容 +2 位作者 丁润生 姜胜华 陆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6-280,共5页
为了研究硫化砷(As2S2)在体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等多参数检测不同浓度As2S2诱导MDS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6mg/L)的硫化砷对MDS细... 为了研究硫化砷(As2S2)在体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等多参数检测不同浓度As2S2诱导MDS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6mg/L)的硫化砷对MDS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②相对高浓度的硫化砷(1.5-50mg/L)对低危组MDS以及高危组MDS的单个核细胞均有诱导凋亡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bcl-2mRNA在As2S2作用后表达明显下调,bcl-2/bax比例明显下降(P<0.05);③MDS病人存在骨髓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结论:MDS病人存在骨髓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低浓度的硫化砷对MDS细胞没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硫化砷主要通过诱导凋亡使MDS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硫化砷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建华 刘红 +5 位作者 朱建平 姜胜华 杨小飞 吴干银 郝传铮 丁佐凤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障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清的造血抑制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明显降低,加服鹿龙再生汤可增强此种作用。结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通过降低再障患者血清造血抑制活性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鹿龙再生汤治疗再障的药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鹿龙再生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国齐 刘红 +4 位作者 秦燕 杨力 姜胜华 陆德炎 杨锦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比较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NP方案治疗63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66例;每28 d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治疗6~8个周期。结果初发患者以CTNP方案治疗后有效(CR+PR)率为86... 目的比较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NP方案治疗63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66例;每28 d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治疗6~8个周期。结果初发患者以CTNP方案治疗后有效(CR+PR)率为86.66%,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72.72%;CHOP方案治疗初发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两种方案对于初发患者的疗效相似,对复发或难治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NP组心电图异常、脱发、周围神经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患者的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CHOP方案治疗N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CTNP方案 CHOP方案 治疗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免疫表型和SURVIVIN、P15INK4B、TRF1基因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力 姜胜华 +5 位作者 胡彩华 徐瑞容 丁润生 尤学芬 秦燕 刘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特征性免疫表型,SURVIVIN、P15INK4B、TRF1基因表达程度,及其与临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抽取5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免疫表型;抽取单个核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P15INK4B、...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特征性免疫表型,SURVIVIN、P15INK4B、TRF1基因表达程度,及其与临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抽取5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免疫表型;抽取单个核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P15INK4B、TRF1基因mRNA表达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S患者骨髓细胞原始群CD7和CD34表达增多;粒细胞群CD34表达增多,CD13、CD33、CD11b表达下降;单核细胞表达CD117和CD34。与对照组相比,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和TRF1基因mRNA表达增加,P15INK4B基因mR-NA表达下降(P均<0.05)。从低危组到高危组,SURVIVIN和TRF1基因mRNA表达增加,P15INK4B基因mRNA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 MDS免疫表型有其特征性,SURVIVIN、P15INK4B和TRF1基因表达可能与其发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分型 SURVIVIN P15INK4B TRF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