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的轨迹:跨亚洲比较中的徐悲鸿与康普
1
作者 姜苦乐 《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99,共3页
如众人所知,徐悲鸿留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良中国绘画,学习他所认知的欧洲写实主义绘画。对徐悲鸿来说,所谓的欧洲写实主义绘画是指学院素描和油画技巧,以及新的绘画题材。之后徐悲鸿将这些概念应用到中国传统媒材,有时候他也会将... 如众人所知,徐悲鸿留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良中国绘画,学习他所认知的欧洲写实主义绘画。对徐悲鸿来说,所谓的欧洲写实主义绘画是指学院素描和油画技巧,以及新的绘画题材。之后徐悲鸿将这些概念应用到中国传统媒材,有时候他也会将拟真的写实主义(mimetic realism)用到国画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写实主义绘画 亚洲 国家 绘画题材 中国绘画 中国传统 概念应用
原文传递
近期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接受问题
2
作者 姜苦乐 《美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6-38,共3页
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为国际接受地点带来何种新观念呢?首先.中国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要求调整基于现有时代的视觉艺术主题同时给予这种变革以(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包括装置和表演(九十年代逐步兴起的)摄影艺术在内的... 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为国际接受地点带来何种新观念呢?首先.中国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要求调整基于现有时代的视觉艺术主题同时给予这种变革以(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包括装置和表演(九十年代逐步兴起的)摄影艺术在内的美学表达。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艺术 国际接受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亚洲的前卫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苦乐 陈宇红 《世界美术》 1999年第3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前卫艺术 艺术家 现代主义 后期印象主义 日本 亚洲 意识形态 艺术作品 立体主义 美术学校
原文传递
香港现代主义者陈福善
4
作者 姜苦乐 黎健强(译) 《艺术当代》 2012年第3期74-75,共2页
1930年代,陈福善(1905—1995)在香港艺术界崭露头角,之后直到他1995年逝世从未离开过这个圈子。特别是1960年代与1970年代期间,他向香港传达了现代艺术的意念,并厘定了它们怎样转化为适应香港题材的角色,这成绩足以与吕寿琨(191... 1930年代,陈福善(1905—1995)在香港艺术界崭露头角,之后直到他1995年逝世从未离开过这个圈子。特别是1960年代与1970年代期间,他向香港传达了现代艺术的意念,并厘定了它们怎样转化为适应香港题材的角色,这成绩足以与吕寿琨(1919—1975)分庭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现代主义 30年代 70年代 60年代 现代艺术 艺术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