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的显微近红外成像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训鹏 杨增玲 +1 位作者 韩鲁佳 刘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159,共5页
探讨了利用显微近红外成像技术识别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的可行性。分别采集奶牛精料补充料和肉骨粉样品,制备沉淀颗粒,规则排列于聚四氟乙烯(PTFE)背景底板上,进行显微近红外图像采集。设置像素点大小为50μm×50μm,采集面积为5 000... 探讨了利用显微近红外成像技术识别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的可行性。分别采集奶牛精料补充料和肉骨粉样品,制备沉淀颗粒,规则排列于聚四氟乙烯(PTFE)背景底板上,进行显微近红外图像采集。设置像素点大小为50μm×50μm,采集面积为5 000μm×5 000μm,100×100个像素(共计10 000条光谱)。光谱范围为7 800~4 000 cm-1,光谱分辨率为8 cm-1。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对显微近红外图像数据集进行信息提取与处理。结果显示,肉骨粉与精料补充料可依据在图像上不同的主成分得分进行区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方法可以进一步细化样本类别。研究表明,显微近红外成像方法可应用于肉骨粉快速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料补充料 肉骨粉 显微近红外成像
下载PDF
肉骨粉显微近红外标准光谱库的快速构建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训鹏 杨增玲 +1 位作者 刘贤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44,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近红外成像系统,获取了3种不同种属肉骨粉骨颗粒样本的可见光图像和显微近红外图像。采用标记分水岭算法,基于Matlab软件和友好用户界面GUI设计实现图像颗粒的自动化提取与标记,以自动化批处理方式提高了光谱的提取效... 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近红外成像系统,获取了3种不同种属肉骨粉骨颗粒样本的可见光图像和显微近红外图像。采用标记分水岭算法,基于Matlab软件和友好用户界面GUI设计实现图像颗粒的自动化提取与标记,以自动化批处理方式提高了光谱的提取效率,识别率为96.4%。基于颗粒标记,从三维显微成像数据阵中获取单条骨颗粒光谱,以全局马氏距离和邻近马氏距离为指标,提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光谱即可构建肉骨粉显微近红外标准光谱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骨粉 快速检测 显微近红外成像 标准光谱库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基于变量选择的小麦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程序 姜训鹏 +2 位作者 张银桥 张小超 毛文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40-346,共7页
小麦粗蛋白含量是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探讨基于选择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变量定量判别小麦籽粒粗蛋白的可能性,采集了52份小麦籽粒样本,用湿化学方法分析其粗蛋白含量,获取其900~1 700 nm波段的光谱,进而利用该光谱进行预处理方法的优... 小麦粗蛋白含量是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探讨基于选择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变量定量判别小麦籽粒粗蛋白的可能性,采集了52份小麦籽粒样本,用湿化学方法分析其粗蛋白含量,获取其900~1 700 nm波段的光谱,进而利用该光谱进行预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及小麦籽粒蛋白敏感变量的优选研究,以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短波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籽粒蛋白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和小波变换结合是短波近红外光谱定量判别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较优的预处理方法;利用200次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变量优选的统计结果,优选出1 028、1 158、1 199、1 367、1 407、1 445、1 478、1 494、1 550、1 584、1 661、1 686 nm 12个变量为小麦籽粒蛋白敏感变量,占全谱的2%,该方法可稳定、高效地优选光谱变量,降低水分对模型的影响;结合预处理优化及变量优选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模型预测决定系数和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961和0.369。可见优选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变量可用于定量判别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粗蛋白 近红外光谱 变量选择
下载PDF
玉米干全酒精糟氨基酸的近红外检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樊霞 姜训鹏 +4 位作者 贾铮 肖志明 李兰 李阳 刘晓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4,共5页
玉米干全酒精糟(Distillers’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简称DDGS)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乙醇生产设备和工艺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来源和批次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采集国内外不同工艺、年份和产地的具有... 玉米干全酒精糟(Distillers’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简称DDGS)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乙醇生产设备和工艺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来源和批次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采集国内外不同工艺、年份和产地的具有代表性的110份玉米DDGS样品,依据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并借助光栅型光谱仪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构建了18种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天冬氨酸、谷氨酸等10种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85~0.95,苏氨酸、丝氨酸等7种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在0.73~0.82,赖氨酸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0.62)最低,模型的RMSEP在0.03~0.19,可用于玉米DDGS中氨基酸含量的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氨基酸 玉米DDGS 定量分析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不同饲料原料日粮纤维水平的近红外测定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姜训鹏 雷恒 +3 位作者 李海涛 焦鹏 张宏宇 王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3-358,共6页
分别针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2个日粮纤维水平评价指标,开展适用于不同饲料原料的NDF和ADF近红外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收集包括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大豆皮、小麦麸、苜蓿草颗粒、喷浆玉米皮和甜菜粕共6种饲料原料,共... 分别针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2个日粮纤维水平评价指标,开展适用于不同饲料原料的NDF和ADF近红外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收集包括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大豆皮、小麦麸、苜蓿草颗粒、喷浆玉米皮和甜菜粕共6种饲料原料,共计327个样品。按照Van Soest滤袋法测定每个样品的NDF和ADF,获取参考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选择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导数处理、多元散射校正和变量标准化等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构建定标模型。结果表明:6种饲料原料的NDF和ADF分布范围分别在21.20%~65.28%和6.40%~48.31%,洗涤纤维含量覆盖范围广。NDF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最优预处理方法为二阶导数,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63,预测标准误差为1.82,相对分析误差为5.2。ADF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最优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结合变量标准化,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85,预测标准误差为1.63,相对分析误差为8.23。本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这种无损分析技术,可构建适用于多种纤维类饲料原料的日粮纤维水平快速预测模型,该方法可为饲料工厂快速检测洗涤纤维、精细调控饲料中纤维水平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饲料原料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下载PDF
预混料中维生素E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定标参考值选取
6
作者 樊霞 姜训鹏 +3 位作者 王石 宋金彩 田淑丽 郑学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5-1983,共9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和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2类近红外光谱(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准度差异。试验制备了225个维生素预混料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 cm^(-1)内的NIRS,基于同一维生素预... 本研究旨在比较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和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2类近红外光谱(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准度差异。试验制备了225个维生素预混料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 cm^(-1)内的NIRS,基于同一维生素预混料定标集,分别以检测值、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借助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构建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并根据F-检验,采用同一独立验证集,评价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A(Model-A),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多元散射校正,定标集决定系数(R^(2))为0.992,最小交互验证标准误差(RMSECV)为4.50×10^(3) IU/kg,相对分析误差(RPD)为11.2;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B(Model-B),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最优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变量标准化,定标集R^(2)为0.991,RMSECV为4.94×10^(3) IU/kg,RPD为10.6。在置信水平α=0.05下,2个模型的F值分别为5.48和3.77,均高于F_(0.05)(2,60)=3.15。由此可见,在置信水平α=0.05下,选择以理论值为参考值构建维生素E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具有可行性;但是,维生素预混料存放7 d后,预测误差将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标参考值 维生素预混料
下载PDF
Detection of K in soil using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程序 王博 +3 位作者 姜训鹏 张俊宁 牛康 苑严伟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One of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s of traditional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 is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caused by the matrix effect. To troubleshoot this problem,this paper investigated ... One of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s of traditional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 is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caused by the matrix effect. To troubleshoot this problem,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 combination of time-resolved LIBS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 to improve K determination in soil. The time-resolved LIBS contained the information of both wavelength and time dimension. The spectra of wavelength dimension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lines of elements, and those of time dimension presented the plasma decay trend. The one-dimensional data of LIBS intensity from the emission line at 766.49 nm were extract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K concentration, showing a poor correlation of R_c^2?=?0.0967, which is caused by the matrix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soil. For the wavelength dimensi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of traditional integrated LIBS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showing R_v^2?=?0.6318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validation(RMSEV)?=?0.6234. For the time dimensi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of time-decay LIBS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ANN, showing R_v^2?=?0.7366 and RMSEV?=?0.7855.These higher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reveal that both the non-K emission lines of wavelength dimension and the spectral decay of time dimension could assist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K.However, due to limited calibration samples, the two-dimensional models presented over-fitting.The three-dimensional data of time-resolved LIBS were analyzed by CNNs, which extracted and integrated the information of both the wavelength and time dimension, showing the R_v^2?=?0.9968 and RMSEV?=?0.0785. CNN analysis of time-resolved LIBS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K in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DETECTION potassium(K) SOIL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
下载PDF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25
8
作者 吴薇 顿宝庆 +3 位作者 姜训鹏 吕程序 高振江 路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对自分离及来源于不同菌种保藏机构的10株菌种的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能力和生活力进行了比较,对其中3株较优菌种对麦草木质素的降解率和在液体静止培养条件下的木质素酶产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变色栓菌Sp1是高效木质素... 对自分离及来源于不同菌种保藏机构的10株菌种的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能力和生活力进行了比较,对其中3株较优菌种对麦草木质素的降解率和在液体静止培养条件下的木质素酶产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变色栓菌Sp1是高效木质素降解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降解 白腐菌 黄孢原毛平革菌 变色栓菌
原文传递
白腐菌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吴薇 顿宝庆 +3 位作者 姜训鹏 吕程序 高振江 路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3种白腐菌的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液体菌种培养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时间4d、初始pH6.0、装量50mL、琼脂添加量0.2%,W3液体菌种培养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时间5d、初始pH6.5、装量50mL、琼脂添加量0.3%,变... 对3种白腐菌的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液体菌种培养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时间4d、初始pH6.0、装量50mL、琼脂添加量0.2%,W3液体菌种培养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时间5d、初始pH6.5、装量50mL、琼脂添加量0.3%,变色栓菌液体菌种培养的较优条件为培养时间5d、初始pH6.5、装量75mL、琼脂添加量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