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轶山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抽取45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与50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抽取45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与50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可能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ASA分级、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季节、切口类型可能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有关;经多因素分析确定,年龄、ASA分级、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季节、切口类型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有关。结论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难以避免,临床上应针对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下载PDF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姜轶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术时间4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61.45±15.39)min,术中出血量15~96 ml,平均术中出血量(50.28±28.17)ml,引流量62~148 ml,平均引流量(82.39±10.17)ml,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减少血管、肝外胆管损伤,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大部切除术 老年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下载PDF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及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姜轶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9期113-114,共2页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切口周围脂肪堆积,同时脂肪组织因挤压等原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使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Operative Incision of Healing,OIH)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
关键词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姜轶山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5
作者 姜轶山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7期346-346,共1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导致肺栓塞,是血液在深静脉内的异常凝结,导致血管管腔阻塞,静脉血流障碍。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者可行手术取栓治疗,但绝...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导致肺栓塞,是血液在深静脉内的异常凝结,导致血管管腔阻塞,静脉血流障碍。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者可行手术取栓治疗,但绝大多数可经溶栓及抗凝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溶栓及抗凝治疗仍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 周围血管 非手术治疗 管腔阻塞 血流障碍 手术取栓
下载PDF
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
6
作者 姜轶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7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7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开腹方式行手术;观察组选用腹腔镜下分离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术后2周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1周生理与心理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P<0.05),同时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且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NRS、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分离术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显著降低减轻患者疼痛感,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影响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