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状态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史孟楠 黄芳 姜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801-3808,共8页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有研究发现该类药物的疗效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有研究发现该类药物的疗效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状态有着一定关系,并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EGFR双重阻断可能是NSCLC治疗的新选择。该文基于国内外多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NSCLC的发展现状,综述了EGFR基因状态与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对特殊部位转移的EGFR突变患者的疗效,同时对未来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的可能新模式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治疗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以眼球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姜达 董倩 张增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眼球转移 肺癌 手术 诊断 肿瘤
下载PDF
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姜达 董倩 张增叶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 诊断 隐匿型癌 CUPS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姜达 张利宣 国铁英 《河北中医》 1999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73 例(治疗组),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72 例(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后 K P S评分分值提高 20 分以上,治疗组...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73 例(治疗组),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72 例(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后 K P S评分分值提高 20 分以上,治疗组 46 例,占 63.01% ,对照组 28 例,占 38.89% ,2组经 χ2 检验,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χ2 = 8.442, P < 0.01);治疗后 K P S下降者,治疗组 5 例,占685% ,对照组 13 例,占 1806% ,经χ2 检验,2 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 4187, P < 0.05);治疗后治疗组病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共 58 例,总有效率 7945% ;对照组为 51 例,总有效率为7083% ,2 组无显著性差异( χ2 = 1.443, P >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改善肿瘤患者一般状况,保护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免受化疗药物之损,从而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肿瘤 化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姜达 李颖 谢文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第3位,既往化疗和放疗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无论是一线治疗、维持治疗还是疾病进展后的后续治疗,临床试验均证实在化疗...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第3位,既往化疗和放疗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无论是一线治疗、维持治疗还是疾病进展后的后续治疗,临床试验均证实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阿帕替尼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拓扑替康、鬼臼乙叉甙、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6
作者 姜达 张增叶 +2 位作者 董倩 冯威健 石淑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拓扑替康 鬼臼乙叉甙 顺铂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姜达 国铁英 +2 位作者 张利宣 王玉华 石军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75-876,共2页
关键词 吡柔比星 治疗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膀胱小细胞癌一例
8
作者 姜达 张增叶 +1 位作者 董倩 刘会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肺外小细胞癌最常见的部位是子宫颈、食管、咽喉、结直肠、唾液腺、胰腺、前列腺及副鼻窦.发生于膀胱者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膀胱小细胞癌 剖腹探查术 肺外小细胞癌 支持疗法
下载PDF
综合治疗晚期食管癌长期存活 1 例
9
作者 姜达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3-153,共1页
综合治疗晚期食管癌长期存活1例姜达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050011)患者男,65岁,1994年7月4日入院。16年前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诊为中段食管癌。X线摄片,中段病变长8.5cm,并见软组织... 综合治疗晚期食管癌长期存活1例姜达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050011)患者男,65岁,1994年7月4日入院。16年前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诊为中段食管癌。X线摄片,中段病变长8.5cm,并见软组织阴影。病理活检证实为鳞癌。当时给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晚期 综合疗法 长期存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化疗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黄芳 姜达 +2 位作者 李颖 郑飞 崔彦芝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692,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为临床优化选择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ⅢB期至Ⅳ期肺腺癌初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培美曲塞+奈达铂、培美曲塞+顺...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为临床优化选择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ⅢB期至Ⅳ期肺腺癌初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培美曲塞+奈达铂、培美曲塞+顺铂/卡铂和三代化疗药+顺铂/卡铂三种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结果 (1)药效:培美曲塞+奈达铂、培美曲塞+顺铂/卡铂、三代化疗药+顺铂/卡铂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35%、25%、18.5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90%、82.5%、85.19%。三组间O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药物疗效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慢性病、器官转移数目、有无脑转移均不会影响药物DCR。亚组分析三个治疗组间及(培美曲塞+奈达铂)组内比较上述因素下患者的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野生组的ORR与DCR分别为28.57%、78.57%;突变组为30.77%、8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不良反应:培美曲塞+奈达铂组白细胞计数减低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4)生存分析:培美曲塞+奈达铂、培美曲塞+顺铂/卡铂、三代化疗药+顺铂/卡铂三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8、5、7月。含培美曲塞组间、含顺铂/卡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培美曲塞+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有相对较高的ORR及DCR趋势,中位PFS相对延长,不良反应小,血液学毒性明显减低。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慢性病、器官转移数目、有无脑转移等因素均不会影响药物疗效;培美曲塞联合铂剂一线治疗晚期突变型肺腺癌疗效略优于野生型的趋势。临床医师可酌情优选培美曲塞+奈达铂方案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进行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培美曲塞 奈达铂 一线治疗 化疗
下载PDF
基于扫描核探针技术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物源识别与解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晓林 朱节清 +9 位作者 郭盘林 王基庆 陆荣荣 裘惠源 李铭尧 姜达 王永其 周涛 李燕 张桂林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4,共8页
将高分辨、高灵敏的扫描核探针(SNM)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以单个气溶胶颗粒物化学表征为基础,开展大气气溶胶源识别与解析的新方法研究。摸索出单颗粒气溶胶SNM靶样的制备方法。建立了SNM多站多参量分析模式的数... 将高分辨、高灵敏的扫描核探针(SNM)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以单个气溶胶颗粒物化学表征为基础,开展大气气溶胶源识别与解析的新方法研究。摸索出单颗粒气溶胶SNM靶样的制备方法。建立了SNM多站多参量分析模式的数据获取系统和分析条件。用SNM测定了单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元素谱特征。基于标准的误差反向传输神经网络算法,建立ANN模式识别系统,直接对单个气溶胶粒子的SNM分析能谱模式进行识别,判别其来源,计算源的贡献率。将建立的方法初步应用于上海市大气PM10源识别与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解析能力强,解析结果客观,具有查找未知污染源、解析低浓度污染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大气颗粒物 扫描核探针 人工神经网络 PM10
下载PDF
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仇志军 姜达 +3 位作者 陆荣荣 裘惠源 李铭尧 李晓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0-663,共4页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 ,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 .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 ,结果表明 :该数据库不...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 ,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 .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 ,结果表明 :该数据库不但能够快速的提供来自不同污染源颗粒物的信息 ,而且还可以追踪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单颗粒 核探针 指纹 数据库 大气监测 污染源
下载PDF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颖 李欣 +2 位作者 姜达 张增叶 董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指导下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126例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3个方面改善的情况;分... 目的:探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指导下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126例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3个方面改善的情况;分析不同疼痛分级、病种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癌痛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规范化治疗后NRS评分的改善率在不同疼痛分级(P=0.001)、不同性别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不同病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112);规范化治疗后生存质量影响总分下降和爆发痛次数减少的改善率各组内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分级、病种对癌痛缓解情况影响不大。抗肿瘤治疗、无远处转移两个因素是促使NRS评分、生存质量影响评分下降的独立因素;无远处转移(P=0.046)是促使爆发痛次数减少的独立因素。结论:规范化治疗癌痛带来NRS评分、爆发痛次数、生存质量影响评分的获益;接受抗肿瘤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止痛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镇痛 阿片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狄岩 洪雷 姜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34-73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社会 发生发展 1987年 常见疾病 妇女健康 发病机制 癌相关性 应激反应 躯体症状 心理状况 精神症状 负相关 病人
下载PDF
501例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洪雷 魏素菊 +5 位作者 马静 刘巍 姜达 刘凤玲 王俊艳 张帆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7,7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01例术后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excel数据库。以总生存时间作为反... 目的分析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01例术后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excel数据库。以总生存时间作为反映预后的指标,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三阴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对患者总生存率有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三阴乳腺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其中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三阴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预后 淋巴结状态 肿瘤大小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腹部癌痛 被引量:11
16
作者 倪家骧 郭玉娜 +2 位作者 任玉娥 刘凤玲 姜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8-199,202,共3页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顽固性腹部癌痛的镇痛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顽固性腹部癌症疼痛患者 ,在CT引导监视下经背侧入路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结果 :治疗后一周内全部患者疼痛减轻或...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顽固性腹部癌痛的镇痛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顽固性腹部癌症疼痛患者 ,在CT引导监视下经背侧入路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结果 :治疗后一周内全部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在治疗后第 7、14、30、6 0天 ,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大多数患者临终前无痛或仅轻度疼痛。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顽固性腹部癌痛的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治疗 慢性顽固性腹部癌痛 生活质量 无水乙醇
下载PDF
中国癌症患者病情知情程度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尊严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龙 张雪 +11 位作者 韩晶 邢栋 李丹 左静 王玉栋 范志松 金辉 刘嘉寅 姜达 刘志敏 胡新彦 刘巍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945-1950,共6页
目的:评估我国癌症患者的病情知情程度,分析病情知情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尊严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与患者访谈评估其病情知情程度。应用焦虑、... 目的:评估我国癌症患者的病情知情程度,分析病情知情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尊严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与患者访谈评估其病情知情程度。应用焦虑、抑郁量自评量表(SAS,SDS),尊严量表(PDI)以及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进行调查,分析病情知情程度与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尊严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457例癌症患者,其中308例(67.40%)处于癌症晚期。其中完全不知情患者73例(15.97%),部分知情患者145例(31.73%),完全知情患者239例(52.30%)。85名患者(18.60%)存在焦虑情绪,333名患者(72.87%)存在抑郁情绪,69名患者(15.10%)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423名患者(92.56%)存在不同程度的尊严受损。偏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疾病知情程度与生活质量中多个维度(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乏、食欲降低症状及经济困难)(P<0.05)、焦虑(rs=-0.132,P=0.005)和尊严受损(rs=-0.096,P=0.041)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近50%癌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情或不完全知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知情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越差,尊严越容易受损,越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尤其是焦虑情绪。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采取恰当的方法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负面情绪,以更好地实施全程全人的肿瘤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颖 姜达 +3 位作者 张增叶 董倩 崔彦芝 郑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aprini模型评分≥3分的37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监测其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分为预防抗凝组与非预防抗凝组,预防抗凝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 000 IU/d,...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就诊于该院的Caprini模型评分≥3分的37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监测其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分为预防抗凝组与非预防抗凝组,预防抗凝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 000 IU/d,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腺癌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鳞癌患者缩短(P=0.005),纤维蛋白原(FIB)增多(P=0.018);淋巴结转移患者DD升高(P=0.042);分期较晚的患者较分期较早的患者APTT缩短(P=0.042),FIB增多(P=0.023)。2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01),APTT延长(P=0.007),FIB减少(P=0.003)。3预防抗凝组、非预防抗凝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3.47%和9.76%(P=0.020)。4预防抗凝组中位OS较非预防抗凝组延长(P=0.016),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分期、是否转移最终进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P=0.003和P=0.002),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5)。5预防性抗凝治疗组应用LMWH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住院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如无抗凝禁忌应常规给予LMWH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凝状态 肝素/低分子量 预后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一项比较力扑素(Lipusu)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洁 潘跃银 +37 位作者 石琴 张国俊 姜丽岩 董晓荣 顾康生 王慧娟 张晓春 杨农 李玉苹 熊建萍 易铁男 彭敏 宋勇 范云 崔久嵬 陈公琰 谭薇 臧爱民 郭其森 赵光强 王子平 何建行 姚文秀 吴小红 陈凯 胡晓桦 胡春宏 岳麓 姜达 王广发 刘俊峰 于国华 李峻岭 柏建岭 谢文敏 赵伟红 吴丽虹 周彩存 《癌症》 CAS 2022年第8期354-367,共14页
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 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P)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年龄在18-75岁,局部进展(临床ⅢB期,不适合同步放化疗或手术)或转移性(Ⅳ期)LSCC,在服用试验药物之前,既往未接受过全身化疗,且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病变[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为了探索血浆细胞因子对LP治疗的预测价值,在基线检查和首次疗效评估时收集LP组患者的血浆样本,然后使用45-Plex Procartapex Panel 1进行分析,用Luminex xMAP技术对45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初步分析评估了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与治疗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包括237例LP组患者和253例GP组患者。在PPS中,LP组和G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5.5个月[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3,P=0.742]。LP和GP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6个月和12.5个月(HR=0.83,P=0.215)。LP组和GP组的ORR(41.8%vs.45.9%,P=0.412)和DCR(90.3%vs.88.1%,P=0.443)也相似。LP组中出现导致治疗中断(10.9%vs.26.4%,P <0.001)或治疗终止(14.3%vs.23.1%,P=0.011)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患者比例明显更低。LP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表明,基线水平较低的27种细胞因子与ORR增加相关,15种细胞因子与PFS改善相关,14种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6和IL-8)呈现重叠趋势。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患者,LP方案的PFS、OS、ORR和DCR与GP方案相似,但毒副反应方面表现更佳。本研究还鉴定得到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接受LP方案的患者的临床获益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顺铂 临床试验 吉西他滨 脂质体紫杉醇(Lipusu) 局部晚期 肺鳞癌 转移 多中心 血浆细胞因子
下载PDF
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静 魏素菊 +3 位作者 王俊艳 刘巍 刘风铃 姜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蜡块共计5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各26例,全部... 目的探讨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蜡块共计5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各26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全部蜡块均行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BRCA1、Bcl-2、TopoⅡα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BRCA1、TopoⅡα、Bcl-2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BRCA1三阴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非三阴组(P=0.000),TopoⅡα及Bcl-2三阴与非三阴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RCA1、TopoⅡα、Bcl-2的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具有相关性,其中BRCA1低表达与TNBC预后差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预后 BRCA1 TopoⅡα BCL-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