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红散对巨噬细胞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姜海兵 杨毅 +3 位作者 翟雪芹 张莉晶 高玉 姜述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 研究芪红散对巨噬细胞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单核细胞在PKC激活剂(PMA)的诱导下转化为巨噬细胞。仅使用PMA诱导的细胞定义为M0组,使用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处理的细胞定义为M1组,在使用LPS和IFN-γ... 目的 研究芪红散对巨噬细胞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单核细胞在PKC激活剂(PMA)的诱导下转化为巨噬细胞。仅使用PMA诱导的细胞定义为M0组,使用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处理的细胞定义为M1组,在使用LPS和IFN-γ诱导处理的基础上加入低剂量以及高剂量芪红散进行干预的两组分别定义为M1+芪红散-L组以及M1+芪红散-H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情况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p50、p-p65水平。结果 与M0对比,M1组增殖、迁移、CD86^(+)分化比例、TNF-α、IL-6、p50及p-p65水平显著增加(P均<0.05),CD206^(+)分化比例、IL-10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与M1组比较,M1+芪红散-L组与M1+芪红散-H组CD86^(+)分化比例、TNF-α、IL-6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M1+芪红散-H组TNF-α及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1+芪红散-L组(P<0.05),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1+芪红散-L组(P<0.05)。与M1组比较,M1+芪红散-H组p50及p-p65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1+芪红散-L组206^(+)分化显著升高(P<0.05)。结论 芪红散可有效地减少巨噬细胞的CD86^(+)型分化,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kappaB,NF-κB)的激活从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红散 巨噬细胞 P50 p-p65 炎症
下载PDF
IVUS引导下观察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响
2
作者 宋涛 马骏 +3 位作者 沈祥礼 何金玲 史艳红 姜述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引导下观察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扩张影响。方法以2022年5月-202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科收治的11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 目的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引导下观察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扩张影响。方法以2022年5月-202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科收治的11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在服药前及服药15 min后均行IVUS检查,记录服药前血管平均直径2.00、2.25、2.50、2.75、3.00、3.25、3.50 mm处的横截面积,计算服药后15 min相应血管位置的血管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血管直径,记录患者在服药及检查后头晕、头痛、血压降低、面红、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服药前相比,服药后15 min对照组冠状动脉在2.00 mm~3.5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及平均直径增大,试验组冠状动脉在2.00 mm~2.75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增大,在2.00 mm~3.00 mm直径血管的平均直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服药后15 min比较,试验组服药后15 min在直径2.00 mm血管的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直径增大,在2.75 mm~3.50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直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有扩张的作用,血管直径越小扩张作用越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救心丸 冠状动脉 血管内超声 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秦可隽 姜述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25-428,437,共5页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LAAC)作为一项预防卒中发生的有效措施逐渐被大众接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5年来在中国部分地区,LAAC的比例已从0.16%上升至1.23%。作为一项发展时间较短的术式,LAAC预防卒中发生的有效性已得到临床检验,但术后是...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LAAC)作为一项预防卒中发生的有效措施逐渐被大众接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5年来在中国部分地区,LAAC的比例已从0.16%上升至1.23%。作为一项发展时间较短的术式,LAAC预防卒中发生的有效性已得到临床检验,但术后是否存在对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论。现归纳总结LAAC对左心功能影响的研究,并对LAAC是否会通过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增加一站式手术的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而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心脏功能 复发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LncRNA IFNG-AS1对巨噬细胞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姜海兵 姜述斌 +2 位作者 杨毅 张莉晶 翟雪芹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IFNG-AS1与冠心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IFNG-AS1对冠心病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成分巨噬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PMA将单核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并将诱导后的细...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IFNG-AS1与冠心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IFNG-AS1对冠心病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成分巨噬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PMA将单核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并将诱导后的细胞分为不同组进行干预,M0组为仅诱导,M1组为诱导加炎症刺激,M1+Negative Control组为M1的基础上转染阴性对照ASO,M1+ASO-IFNG-AS1组为M1的基础上加沉默该LncRNA的ASO。并检测四组不同处理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分化情况,并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及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M1+ASO-IFNG-AS1组巨噬细胞增殖、迁移比例降低,凋亡比例明显升高,且M1+ASO-IFNG-AS1组巨噬细胞倾向于M2型分化。ELISA及WB结果显示,TNF-α、IL-6水平M1+ASO-IFNG-AS1组低于M1组、M1+Negative Control组(P<0.05)。IL-10的水平M1组、M1+Negative Control组低于M0组及M1+ASO-IFNG-AS1组(P<0.05)。p50mRNA表达水平M1+ASO-IFNG-AS1组水平低于M1组、M1+Negative Control组(P<0.05);p-p65以及p50蛋白表达水平,M1组、M1+Negative Control组及M1+ASO-IFNG-AS1组均高于M0组(P<0.05),其中M1+ASO-IFNG-AS1组水平低于M1组、M1+Negative Control组(P<0.05)。在LncRNA IFNG-AS1被抑制后细胞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降低,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增加,p50表达水平降低,p65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LncRNA IFNG-AS1被沉默后可抑制巨噬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巨噬细胞 炎症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金玲 姜述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发生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心室重构过程开始迅速,通常在梗死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发生,并继续进展。即使是成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发生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心室重构过程开始迅速,通常在梗死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发生,并继续进展。即使是成功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比例依旧偏高。因此,早期降低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患者行有效的防治策略,进行早期干预和密切随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篇文章介绍的是AMI后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置入支架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和阿司匹林时泮托拉唑对消化道保护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姜述斌 李岚 +5 位作者 帕尔哈提 赵勤英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置入支架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四联)时,评价泮托拉唑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CS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266例,随机分入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3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置入支架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四联)时,评价泮托拉唑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CS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266例,随机分入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3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泮托拉唑40 mg/d 4~5天,之后改为泮托拉唑片剂40 mg/次,2次/天,服用30天。观察两组间30天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次住院、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134例患者30天内全因死亡5例、再次心肌梗死4例、再次PCI4例和再次住院8例;对照组132例患者分别为8例、6例、5例和1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发生。观察组消化道大出血0和总消化道出血事件3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15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消化道大出血和总消化道出血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未见颅内出血发生。静脉注射和口服泮托拉唑并不增加30天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次PCI和再次住院发生,同时可以减少30天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特别是消化道大出血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消化道保护作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替罗非班 氯吡格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15例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马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报告并分析心尖肥厚性心肌病(AHCM)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例误诊为"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A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左心室造影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结果:15例均具有... 目的:报告并分析心尖肥厚性心肌病(AHCM)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例误诊为"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A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左心室造影进行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结果:15例均具有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典型心电图表现。经胸心脏超声左心室心尖短轴测量心尖最厚处达18~22 mm,收缩末心尖部心腔缩小近于闭塞。经冠脉造影显示15例都未能诊断冠心病。X线右前斜位30度电影下显示左心室腔舒张期呈"黑桃"样变化,左心室心尖部较前壁明显增厚,并且心尖部活动幅度很弱。结论:临床医师对AHCM的诊断缺乏认识和超声科医师未能常规行心尖短轴切面检查是引起15例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误诊 分析
下载PDF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7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述斌 李岚 +4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结果:7例患者均为显性预激综合征,其中右后间隔旁道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4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电图T波的方向与术前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群方向一致。3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下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出现ST压低;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患者高侧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aVL>Ⅰ,V1~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抬高;镇定和止痛等对症治疗2~3 d,心前区疼痛消失,肌钙蛋白T阴性(射频消融术后4~6 d),CK-MB均正常,随访8~10 w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缺乏认识;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认识不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认识不全面。以上是导致错误诊断的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电张调整性T波 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
下载PDF
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AVRT与AVNRT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 许力舒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1例患者采...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1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法检测37例AVNRT患者中有6例未检测成功,其余31例均为逆传房室结图形;24例AVRT患者中4例未检测成功,15例呈逆传旁道/旁道图形,5例呈非逆传旁道/旁道图形.如以逆传旁道/旁道图形为标准,鉴别间隔快旁路引起的AVRT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敏感性75%,特异性可达100%.结论:希氏束旁刺激法对鉴别诊断AVRT与AVNRT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起搏 鉴别 间隔旁道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热病17例
10
作者 姜述斌 刘晓红 +3 位作者 阿衣代 赵桂臣 沈娟 管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黑热病 儿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与心脏内电信号波幅的影响
11
作者 姜述斌 李春山 +3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吴忠东 葛峥嵘 李秀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肌R、P波振幅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0例,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32例;新安永久起搏器者41例,起搏器更换者2... 目的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肌R、P波振幅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0例,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32例;新安永久起搏器者41例,起搏器更换者21例。安装或更换永久起搏器后1~3d内,静脉注射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10mg(体重≤60kg)、15mg(体重>60kg),首次静脉注射5mg,5~10min后重复给药。检测静脉注射前及注射后10、30、90、180min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心肌P、R波振幅。结果新近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和起搏器更换患者心房起搏阈值、心室起搏阈值在用药前后各时间段均无显著变化(P>0.05);心房P波振幅、心室R波振幅也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静脉注射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新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P、R波振幅无明显影响;对已长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P、R波振幅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动过缓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正常婴儿血浆内皮素的测定
12
作者 姜述斌 李维城 +1 位作者 核医学科 史政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0-30,共1页
目前国外学者对正常婴儿的血浆ET进行了测试,但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为了今后临床工作中ET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测定了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常6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婴儿血浆ET值,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新疆医学院儿保门诊正... 目前国外学者对正常婴儿的血浆ET进行了测试,但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为了今后临床工作中ET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测定了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常6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婴儿血浆ET值,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新疆医学院儿保门诊正常体检的婴儿共计60例(男30,女30),维吾尔族30例、汉族30例,年龄(1~12月)平均5.1±2.8月,1~3月者20例,4~12月者40例。 二、方法: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1.5ml,置于含10%EDTA-Na_20μl,抑肽酶400IU的试管中充分混匀,3000rpm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20℃低温贮存待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三、ET试剂盒: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四、仪器:西安262厂生产的2008/P自动γ计数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血浆 内皮素 测定 维吾尔族 汉族
下载PDF
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的作用
13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2 位作者 帕尔哈提 许力舒 赵勤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价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对间隔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希氏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法将142例患者分为7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68例间隔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成功... 目的评价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对间隔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希氏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法将142例患者分为7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68例间隔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成功消融前均常规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同频率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窦性心律时以120次/min的相同频率,分别刺激心尖和心底部,比较各自右心室的V波至逆传心房产生逆传A波的时限(VA)。结果希氏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检测结果:心动过速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内心室早搏刺激,74例快-慢型AVNRT患者心房激动不能提前(变化小于10ms),68例AVRT患者心房均被提前激动超过20ms(30~50ms)。同频率心尖部和右中间隔心底部刺激法检测结果:心尖部刺激所测的VA减去自身心底刺激所测的VA差值AVNRT患者为-65~6(-41±17)ms;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22~63(34±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例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的差值均大于10ms,各例AVNRT患者均小于10ms,两者间无重叠现象出现。5例AVNRT患者和3例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检测失败。结论窦性心律时同频率心尖部、右中间隔心底部起搏刺激法鉴别诊断AVRT和AVNR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 间隔部快旁道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测定与临床分析
14
作者 姜述斌 刘晓红 +2 位作者 阿依代 侯燕 王琳英 《新疆医学》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进行了测定,同时选择60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浆ET和A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且二者呈正相关(r=0.86,P<0.05);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ET和ANP均... 对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进行了测定,同时选择60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浆ET和A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且二者呈正相关(r=0.86,P<0.05);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ET和ANP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二者无相关性(P>0.05),但ET值仍高于正常组(P<0.05)。并发现在急性期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ET和ANP值明显高于普通肺炎患儿(P<0.05),恢复期则无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气管肺炎 内皮素 心钠素 测定 儿童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新进展
15
作者 姜述斌 汪师贞 许力舒 《新疆医学》 2001年第2期90-93,共4页
1987年Huang等,用射频电流消融房室结以来,射频消融(RFCA)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在成人心律失常治疗学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91年Van Hare首次报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RFCA后,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儿童的快速性心... 1987年Huang等,用射频电流消融房室结以来,射频消融(RFCA)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在成人心律失常治疗学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91年Van Hare首次报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RFCA后,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儿童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快速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治疗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秀芬 葛振嵘 +2 位作者 许力舒 姜述斌 帕尔哈提.吐尔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明确诊断为NSTEM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和小剂量替罗非班,对...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明确诊断为NSTEMI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和小剂量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及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比较用药后7、30d内复合心血管事件和单项终点事件及2组纤维蛋白原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30d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降低(P<0.01),7d时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更明显[(2.18±0.13)g/L vs(3.01±0.20)g/L,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要不良事件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0%和5.4%(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期对NSTEMI患者的血栓抑制作用更强,疗效更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自由词) 替罗非班(自由词)
下载PDF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七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岚 姜述斌 +3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李秀芬 许力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国内外 治疗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海兵 李岚 +5 位作者 李秀芬 马骏 毛拉提 徐风燕 葛振嵘 姜述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09-05至2011-05收治的ACS合并IGT的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时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者为瑞舒伐他汀...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09-05至2011-05收治的ACS合并IGT的患者2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时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者为瑞舒伐他汀组(n=108),服用氟伐他汀40 mg/d者为氟伐他汀组(n=107),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24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新发糖尿病例数。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C、LDL-C(6、12、24个月)降低、HDL-C(12、24个月)、餐后2 h血糖(24个月)均升高;瑞舒伐他汀组治疗6、12、24个月时与氟伐他汀组同期比较,TC和LDL-C均降低,HDL-C(24个月)升高。治疗6、12、24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血脂达标率与氟伐他汀组同期比较均高(35.3%vs 26.1%;36.4%vs 22.0%;43.1%vs 31.8%),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新发糖尿病分别为11、18例,而氟伐他汀组分别为12、17例。瑞舒伐他汀组12、24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新发糖尿病例数与氟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降低ACS合并IGT患者的血脂水平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的氟伐他汀,两药在常规剂量治疗时此类患者由糖耐量减低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氟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耐量减低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比伐芦定联合静脉泵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秀芬 谢阳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姜述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
背景冠状动脉无复流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死亡风险。寻求有效的药物提高PCI手术效果,降低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 背景冠状动脉无复流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死亡风险。寻求有效的药物提高PCI手术效果,降低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比伐芦定联合静脉泵入对比单静脉泵入比伐芦定对急性STEMI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和短期临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发病12 h内并行PCI的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联合静脉泵入比伐芦定组(观察组,n=55)和单纯静脉泵入比伐芦定组(对照组,n=5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观察指标[病变血管支数、梗死相关血管(IRA)、术前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Gensini评分、门-球(D-to-B)时间、血栓抽吸例数、支架植入数量、后扩张、术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比例、术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疗效评价指标[术中植入支架即刻造影IRA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术后4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术后24 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24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比伐芦定联合静脉泵入对部分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中即刻CTFC、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及ST段回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比伐芦定联合静脉泵入治疗急性STEMI,可以降低患者术中CTFC[OR=0.423,95%CI(0.321,0.656),P=0.005],是术后无复流/慢血流[OR=0.431,95%CI(0.262,0.812),P=0.002]的保护因素,并促进术后4 h内心电图ST段的回落[OR=1.532,95%CI(0.627,2.517),P=0.003]。结论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比伐芦定联合静脉泵入可降低STEMI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可降低心力衰竭及死亡风险,且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比伐芦定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冠心病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秀芬 李丽娜 +2 位作者 姜述斌 帕尔哈提 许力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5-1035,共1页
冠心病高危患者在PCI术中、术后出现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比例和风险远高于其他患者。近年,我院在冠心病高危患者PCI术中、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在防治并发症和安全性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高危患者 术后应用 替罗非班 冠心病 介入治疗术 临床应用 不良心脏事件 PCI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