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重症心肌炎和心包炎及胸膜炎一例
1
作者 姜里强 朱霓 +1 位作者 郭志福 马丽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3,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因“发热、咳嗽伴乏力、胸闷4d”于200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感冒,体温39.5℃,伴胸闷、咳嗽、咳白色黏痰。高血压10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1mmHg=0.133kPa),口服替米沙坦80mg/d。查体...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9岁。因“发热、咳嗽伴乏力、胸闷4d”于200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d感冒,体温39.5℃,伴胸闷、咳嗽、咳白色黏痰。高血压10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1mmHg=0.133kPa),口服替米沙坦80mg/d。查体:体温37.6℃,血压87/62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肌炎 胸膜炎 心包炎 老年 2009年 高血压 临床资料 替米沙坦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成杰 周潘宇 +2 位作者 姜里强 夏琰 许硕贵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索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微格教学法,以提高急诊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入科规培医生共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实验组应用结合微信技术的微格教学法,并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对照组应用传统教... 目的探索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微格教学法,以提高急诊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入科规培医生共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实验组应用结合微信技术的微格教学法,并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均由相同教员按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在入科和出科时分别对两组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学生学习前各项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学生学习后的各项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指标均优于学习前,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师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在急诊科的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临床教学 微信 微格教学
下载PDF
可吸收形状记忆髋臼骨折固定器用于粉碎性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洋 周潘宇 +5 位作者 姜里强 袁野 吴江红 张洪跃 许硕贵 王家林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54-56,60,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形状记忆髋臼骨折固定器用于粉碎性髋臼骨折固定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粉碎性髋臼骨折125例,按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予以可吸收形状记忆... 目的探讨可吸收形状记忆髋臼骨折固定器用于粉碎性髋臼骨折固定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粉碎性髋臼骨折125例,按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予以可吸收形状记忆髋臼骨折固定器,对照组予以弹性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内固定。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固定效果、骨折愈合和关节面、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固定优良率、骨折愈合和关节面恢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形状记忆髋臼骨折固定器用于粉碎性髋臼骨折固定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粉碎性 髋臼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手术前方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野 郭晓丹 +5 位作者 姜里强 吴江红 白思嘉 李佳浓 徐金山 刘芳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分布、走行及毗邻关系的研究,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方入路进行解剖,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重点观察前... 目的:通过对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分布、走行及毗邻关系的研究,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方入路进行解剖,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重点观察前方手术入路途径中必须牵拉和需要保护的几个重要组织,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左头臂静脉的长度为(67.3±9.7)mm,左静脉角与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45.0±8.3)mm,头臂静脉与头臂干交点距胸骨上切迹的垂直距离为(52.7±20.1)mm;胸膜顶最高点距锁骨内1/3上缘的垂直距离,左侧(8.1±2.0)mm右侧(13.7±2.8)mm胸导管顶点80%位于第7颈椎(C_7)水平,胸导管顶点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33.78±2.16)mm;左喉返神经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93.4%位于第3、4胸椎~第4、5胸椎(T_(3/4)~T_(4/5))之间,右喉返神经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30%位于C_(6/7)水平,60%位于C_7水平,右喉返神经与颈总动脉内侧缘交叉点90%位于T_1水平;主动脉弓顶点90%位于T_(2/3)~T_(3/4)椎体水平。结论: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采取左侧入路,术野暴露更充分,操作更方便,同时术中通过对左头臂静脉的牵拉和结扎胸导管可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 脊柱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与重建钛板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潘宇 汪洋 +5 位作者 夏琰 袁野 姜里强 张洪跃 许硕贵 王家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23-26,34,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与重建钛板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使用内固定物不同分为ATMFS组(34例)和重建... 目的探讨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与重建钛板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使用内固定物不同分为ATMFS组(34例)和重建钛板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ATMFS组手术时间为85.16±10.52min,明显少于重建钛板组手术时间102.72±14.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MFS组术中出血量为836.74±136.15ml,明显少于重建钛板组术中出血量1003.47±216.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采用X线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ATMFS组:优15例,良13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5%,重建钛板组:优15例,良14例,一般7例,差4例,优良率为72.50%,ATMFS组优良率高于重建钛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末次随访,采用d'Aubigné髋关节评估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TMFS组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重建钛板组优良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24个月,ATMFS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重建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MFS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 髋臼骨折 髋臼关节后脱位 重建钛板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
6
作者 邱超 周潘宇 +3 位作者 汪洋 张洪跃 姜里强 许硕贵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12期188-188,共1页
目的讨论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使用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锁骨骨不连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侧,年龄21岁-46岁,平均年龄36.6... 目的讨论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使用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锁骨骨不连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侧,年龄21岁-46岁,平均年龄36.6岁,随访21例患者术后情况,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21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现象,均为I期愈合,术后12-16周21例锁骨术后骨不连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按照Lazzcano评分标准,疗效优17例,盘4例。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是鹅接骨器能够提供持续动态压应力,结合自体髂骨植骨,促进骨愈合,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治疗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锁骨骨不连 镍钛记忆合金天鹅接骨器 自体髂骨植骨术
下载PDF
某基层门诊利用拔罐联合艾灸治疗颈腰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成杰 周潘宇 +2 位作者 张洪跃 汪洋 姜里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901-902,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拔罐联合艾灸治疗颈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基层门诊就诊的120例颈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理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理疗组为应用拔罐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实施常规膏药外敷... 目的探讨利用拔罐联合艾灸治疗颈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基层门诊就诊的120例颈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理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理疗组为应用拔罐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实施常规膏药外敷治疗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对患者痛觉、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痛觉体验进行调查,并在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理疗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理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好转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拔罐联合艾灸疗法对颈腰痛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减少患者疼痛体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门诊 拔罐 艾灸 颈腰痛
下载PDF
siRNA沉默ECHS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况飞 周潘宇 +4 位作者 姜里强 夏琰 许硕贵 高显华 丁杰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ECHS1基因在人大肠癌细胞系HCT-8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构建p U6-si ECHS1重组质粒,稳定转染HCT-8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CHS1蛋白的表达及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蛋白磷酸化情况,CCK-8法和Transw... 目的探讨ECHS1基因在人大肠癌细胞系HCT-8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构建p U6-si ECHS1重组质粒,稳定转染HCT-8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CHS1蛋白的表达及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蛋白磷酸化情况,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情况。结果采用siRNA沉默ECHS1基因的表达后,HCT-8细胞中ECH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约40%,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亦明显下降,且与亲本细胞或转染空载体细胞比较,Akt和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ECHS1在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和GSK3β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 ECHS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弓齿记忆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9
作者 郑医红 张洪跃 +4 位作者 周潘宇 姜里强 吴江红 袁野 许硕贵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总结弓齿记忆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2016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弓齿记忆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24例,根据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 目的总结弓齿记忆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2016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弓齿记忆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24例,根据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型8例,Ⅴ型4例,Ⅵ型1例。于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复查锁骨正位X线片,术后并发症,并通过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体系4个方面:疼痛、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肌力与术前比较评价疗效。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与固定,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4.2±1.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54.8±5.2)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5.3±4.4)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总体疗效:优(90~100分)4例,良(80~90分)17例,可(60~80分)3例,差(小于60分)0例。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肩关节X线片提示喙锁关节间距正常。结论使用弓齿记忆合金接骨器联合带线铆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齿记忆接骨器 带线铆钉 肩锁关节脱位
下载PDF
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人体组织内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沛骅 姜里强 +4 位作者 周潘宇 吴江红 孙涛 李岩 许硕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0-664,I0001,I0002,共7页
目的 探讨在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辅助下,能否安全、精准、快速取出人体组织内异物。方法 自2013-09~2017-12共收治人体组织内金属异物患者40例,年龄5~75岁,异物残留时间30 min~40年;异物位置各异,涵盖头颈、躯干(含腹腔)及... 目的 探讨在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辅助下,能否安全、精准、快速取出人体组织内异物。方法 自2013-09~2017-12共收治人体组织内金属异物患者40例,年龄5~75岁,异物残留时间30 min~40年;异物位置各异,涵盖头颈、躯干(含腹腔)及四肢等各部位,解剖上包括颈内血管鞘膜、腹膜壁、肾脏周围组织、盆底肛周等重要脏器组织结构;异物的形状有较大的变异性,最细直径仅0.3 mm。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辅助下顺利探得异物并成功取出,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异物残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在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辅助下,术者可快速、精准定位人体组织内异物,激光指示方向即为手术路径,大大提高了异物取出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定位 导航 金属异物
下载PDF
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德萌 姜里强 +4 位作者 周潘宇 张洪跃 吴江红 何滨 许硕贵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surgical approach visualization and navigation,SAVN)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进行... 目的探讨基于C形臂的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surgical approach visualization and navigation,SAVN)系统在人体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进行软组织内异物取出术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SAVN系统确定手术靶点,然后将激光束投射至皮肤,根据SAVN系统指导手术入路的最佳方向和角度,实时引导手术入路至异物取出。结果62例患者均通过一次手术顺利取出异物,每枚异物取出的实际操作(从导针探查至完全取出异物)时间为3~60min,平均(28.9±3.7)min,手术切口的平均大小为(13.15±5.56)mm,平均出血量为(8.52±4.26)ml,术中平均透视次数为(3.73±1.25)次。结论基于C形臂的SAVN系统辅助下取出异物可以准确找到手术靶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辐射暴露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可视化和导航系统 软组织内异物 激光
下载PDF
10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里强 袁野 +3 位作者 吴江红 周潘宇 夏琰 许硕贵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探究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明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指实验等诊断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统计诊断时间... 目的探究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明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指实验等诊断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统计诊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分析及手指实验等诊断指标,10例患者早期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扩创引流,结合早期足量抗生素、营养支持、局部创面处理、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以手术清创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坏死性 急性 诊断 治疗 清创引流
原文传递
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材料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波 周潘宇 +3 位作者 邱超 姜里强 王斐 许硕贵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研究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别与LB培养基混合,采用细菌比浊仪将浓度调节至1.0×108CFU/m L,在二氧化碳恒温箱内37℃下培养24 h,作为细菌原液;各取相同尺寸锌合... 目的研究医用可降解锌合金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别与LB培养基混合,采用细菌比浊仪将浓度调节至1.0×108CFU/m L,在二氧化碳恒温箱内37℃下培养24 h,作为细菌原液;各取相同尺寸锌合金与钛合金棒,打磨、除去表面氧化层,在100%乙醇、蒸馏水中超声波震荡洗涤,后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于LB培养基中共培养,培养0、2、4、6、8、12、24、48、72 h后分别用酶标仪测定其在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2)将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置于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固体培养平板上,培养24、48 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3)不同浓度锌合金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培养1、5 d后观察细胞形态,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相对增值率(RGR)。(4)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细胞)接种于可降解锌合金、钛合金表面,培养2 d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t检验。结果不同时相点,大肠杆菌加锌合金共培养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单纯大肠杆菌培养组、大肠杆菌加钛合金共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不同时相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加锌合金共培养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单纯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钛合金共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可降解锌合金周围出现抑菌圈,培养24 h后,锌合金圆柱体周围(4.38±0.40)mm范围内无菌落出现,培养48 h后锌合金圆柱体周围(4.75±0.44)mm范围内无菌落出现,培养24、48 h的抑菌圈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31),而钛合金周围未出现抑菌圈。不同浓度锌合金浸提液培养组与阴性对照组,L929细胞细胞生长状况良好,CCK8检测提示不同时相点各浸提液组细胞RGR均大于75%,细胞毒性为0~1级,细胞毒性安全性合格。MC3T3-E1细胞能黏附生长于锌合金与钛合金材料表面,细胞形态与钛合金组相比未见异常。结论锌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毒性安全性合格,细胞能在其表面黏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合金 可降解植入材料 抗菌性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德萌 周潘宇 +3 位作者 姜里强 吴江红 何滨 许硕贵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收治的3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8例。常规组行传统的PKP,观察组行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用X线检查椎体高度情况,CT扫描检查骨水泥分布情况和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的椎体均获得骨水泥注射成功,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椎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投影式激光定位导航下的PKP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电离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激光定位导航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成杰 周潘宇 +4 位作者 汪洋 张洪跃 吴江红 姜里强 许硕贵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182-188,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20例T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信组及对照组,每组6...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120例T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信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微信组患者应用微信建群模式进行点对点、点对面三维立体式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0个月。对患者远期并发症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进行观察和客观评估,数据行χ~2检验。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临床分级评估,评估内容为功能、疼痛、活动范围、屈曲畸形、肌力、稳定性;并应用骨折术后生活水平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治疗重视度、医嘱执行度、日常活动改善情况、焦虑紧张度、术后恢复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数据行t检验。结果微信组患者发生术后远期并发症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分别是5、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12、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8、2.502,P值均小于0.05)。干预前,两组患者Rasmussen临床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Rasmussen临床分级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微信组患者干预后Rasmussen临床分级评分中功能、疼痛、活动范围、屈曲畸形、肌力、稳定性的评分分别为(16.89±4.14)、(24.33±4.42)、(13.93±3.12)、(7.17±2.42)、(7.12±2.54)、(7.15±2.59)分];高于干预前[(6.78±2.82)、(5.78±1.87)、(5.84±1.97)、(2.71±1.09)、(2.67±1.02)、(2.45±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39、19.841、14.462、12.129、20.571、9.676,P值均小于0.05),且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对应的评分[(12.91±3.12)、(20.76±3.92)、(10.78±2.83)、(5.78±1.82)、(5.65±1.78)、(5.62±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7、3.199、3.486、2.798、2.049、2.506,P<0.05、=0.003、0.001、0.008、0.047、0.017)。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水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水平评分低于干预前;微信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水平评分中疾病认知度、治疗重视度、医嘱执行度、日常活动改善、焦虑紧张度、术后恢复满意度的评分分别为(1.01±0.32)、(0.78±0.22)、(1.12±0.13)、(1.04±0.21)、(0.76±0.12)、(1.06±0.14)分,低于干预前[(3.01±0.82)、(2.89±0.79)、(3.21±0.62)、(2.99±0.71)、(3.21±0.63)、(3.10±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67、17.899、18.006、11.103、13.516、10.376,P值均小于0.05),且低于干预后对照组的评分[(2.13±0.42)、(1.89±0.62)、(1.89±0.31)、(1.68±0.46)、(1.64±0.33)、(1.88±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42、5.060、10.376、4.819、5.940、9.000,P值均小于0.05)。结论微信管理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康复 健康记录 个人 微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