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模糊识别和刺探电位技术鉴定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姜雅秀
常文婧
战一迪
刘真
刘勇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48-3254,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1705)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SYL2017XTTD11)资助。
-
文摘
利用田间抗蚜性鉴定模糊识别技术,结合室内刺探电位(EPG)植物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为筛选新型小麦抗蚜种质材料提供依据。2年田间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小偃麦多表现为中抗或低抗,而小黑麦多为中感或低感。选取抗性性状稳定且抗性级别不同的小偃麦21(中抗)、小偃麦22(低抗)、小黑麦31(中感)和小黑麦32(低感)进行麦长管蚜取食行为分析。对非刺探波(Np)、刺探波(P)、电势落差(Pd)、水溶性唾液分泌波(E1)、韧皮部取食波(E2)、细胞机械阻碍波(F)和木质部取食波(G)等基本波形的分析显示,麦长管蚜在小偃麦上首次开始刺探的时间显著长于小黑麦,且在小偃麦上的E1波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小黑麦;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上的F波和小偃麦22上Np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小黑麦31上的P波和小黑麦32上的G波的持续时间最长。以E1、F和Np波的持续时间为指标,基于刺探电位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性水平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使用EPG技术筛选抗蚜小麦材料时,建议采用E1、F和Np波作为评价小麦抗性水平的指标。小偃麦21、22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水平较高,可作为小麦抗蚜育种的种质材料。
-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小麦
模糊识别技术
刺探电位
植物抗蚜虫性
-
Keywords
germplasm resouce
wheat
fuzzy recognition technique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plant resistance to aphid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