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权过程论及其政治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姬会然 慕良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08-111,127,共5页
经济学的产权结构论,主要关注产权的结构设计以及产权的静态结构对于经济效益的贡献。政治学的产权过程论,主要研究作为利益分配和权益维护的政治过程。从产权的政治学研究来看,产权过程就是政治过程。宏观的产权过程是政权更替过程,微... 经济学的产权结构论,主要关注产权的结构设计以及产权的静态结构对于经济效益的贡献。政治学的产权过程论,主要研究作为利益分配和权益维护的政治过程。从产权的政治学研究来看,产权过程就是政治过程。宏观的产权过程是政权更替过程,微观的产权过程是政治合法性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过程 政治合法性 产权结构 政治学
下载PDF
论宪法宣誓制度的政治内涵、价值及其完善--以现代政治仪式建构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姬会然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7,共7页
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推动了政治仪式的变迁。从向神宣誓到向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国家权力的宪法宣誓,展现了政治仪式世俗化、理性化发展的理路,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从政治仪式的角度看,宪法宣誓是权力合法... 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推动了政治仪式的变迁。从向神宣誓到向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国家权力的宪法宣誓,展现了政治仪式世俗化、理性化发展的理路,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从政治仪式的角度看,宪法宣誓是权力合法性和政治权威构建的一种象征性策略。宪法宣誓蕴含了塑造政治文化、调动民众情感、增进社会凝合、彰显程序正义的仪式特质。近年来,我国虽然基本完成了宪法宣誓的制度设计并在全国推行,但是,完善宪法宣誓制度还需将其写入宪法,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制度体系并加强宪法宣誓的宣传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政治仪式 政治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演进的文化谱系:文献检视与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姬会然 慕良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54-63,共10页
文章从三个阶段对我国20世纪以来"国家"和"乡村社会"这两大主体的关系演进所构织的农村文化谱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认为,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衍生的,共处于政治变革的世纪大背景中。在现代化的发轫期,... 文章从三个阶段对我国20世纪以来"国家"和"乡村社会"这两大主体的关系演进所构织的农村文化谱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认为,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衍生的,共处于政治变革的世纪大背景中。在现代化的发轫期,当国家与乡村社会相对分离时,有组织的国家和有传统的乡村社会均产生了寻求变革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衔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当国家高度动员和高度整合乡村社会时,国家文化显得强势而正义,原有的农村文化形似消解或者选择蛰伏。高度重合的国家与乡村社会必然产生巨大的张力,在国家回归公共文化引导者和公共文化服务者的角色,乡村社会成为孕育农村文化的主要主体之后,农村文化才可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既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形成的基本共识,也是百余年来农村文化衍生的基本脉络。当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农村文化 乡村社会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文化的变奏与调谐——基于“国家-社会”视角的梳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姬会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6,共8页
从"国家-社会"关系纵向演变的视角看,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传统国家-社会关系转型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文化转变动向、乡民抗争性文化和国家与乡村社会文化衔接机制的变化。国家对农村社会高度整... 从"国家-社会"关系纵向演变的视角看,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传统国家-社会关系转型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文化转变动向、乡民抗争性文化和国家与乡村社会文化衔接机制的变化。国家对农村社会高度整合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对农村文化改造的方式与强度,以及文化改造带来的农村社区文化与农村相关行动者行为逻辑的变化。国家体制性权力退出农村社会后的乡政村治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复兴与农村公共文化的重塑。梳理三个时期的中国农村文化研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为: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留乡"、"在乡",引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二要重视农村地方性文化网络对国家主流价值观"乡土化"的承接作用;三要关注农村文化受众的文化需求;四要注重发挥农村中传统的、惯习性文化的正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 国家-社会 农村社会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路径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姬会然 杨青 《理论观察》 2015年第5期87-89,共3页
当前农村多元价值并存,公共文化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思想观念引导乏力,这些现实局面为农村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首先要确立新型农... 当前农村多元价值并存,公共文化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思想观念引导乏力,这些现实局面为农村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首先要确立新型农民的价值标准;其次需要构织塑造新型农民的内生性文化网络,以承载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农民的价值要求;再次,从"农民在场"的视角出发探寻恰当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最后,着眼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再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才队伍构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价值 核心价值观 新型农民
下载PDF
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思考——基于河北省11个村庄362户农民的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姬会然 杨青 《理论观察》 2013年第3期100-101,共2页
调查发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已初步呈现理性务实的处世观,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受限于薄弱的公共文化供给,农民的文化需求由娱乐型向发展型发展。国家应主动对接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强对农村基础文化... 调查发现,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已初步呈现理性务实的处世观,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受限于薄弱的公共文化供给,农民的文化需求由娱乐型向发展型发展。国家应主动对接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强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政府要积极为农民提供发展性文化服务。农村"两委"要发挥作用,在繁荣农村文化中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 文化需求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姬会然 葛茂林 《理论观察》 2011年第5期147-148,共2页
表现性评价,是评价者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表现性评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践教学体认目标、能力目标和成才目标的达成,能够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 表现性评价,是评价者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表现性评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践教学体认目标、能力目标和成才目标的达成,能够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提升。坚持评价标准弹性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心理—社会模式下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姬会然 《社会工作》 2007年第4期45-47,共3页
心理—社会模式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模式,将其运用于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从心理—社会模式考察,则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的交叉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且心理—社会模式对于... 心理—社会模式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模式,将其运用于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从心理—社会模式考察,则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的交叉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且心理—社会模式对于治疗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模式 青少年犯罪
下载PDF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策略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姬会然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9期48-50,共3页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以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为目的,主导了今日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若从实践策略层面来解读这一在美国全面兴盛的道德教育实践,则需关注全方位立体化的规范引导、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善行"强化中...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以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为目的,主导了今日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若从实践策略层面来解读这一在美国全面兴盛的道德教育实践,则需关注全方位立体化的规范引导、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善行"强化中的习惯培养等。新品格教育彰显了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独特的育德智慧,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格教育 实践策略 解读
下载PDF
当代农民价值观现状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姬会然 云书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调查发现,当代农民在文化选择上呈现明显的现代性,在义利观上表现为"义利并重"。较之于本体性与社会性价值观,农民的基础性价值观表现突出。农村工作中需要对农民的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 农民 价值观 实证分析
下载PDF
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
11
作者 姬会然 李全文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8期228-229,共2页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中的同乡关系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社团组织有助于新生寻找正确的角色定位,老新生“传帮带”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高校须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管理和...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中的同乡关系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社团组织有助于新生寻找正确的角色定位,老新生“传帮带”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高校须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管理和引导,采用“学长制”辅助大学新生管理,并通过为大学新生配发新生导航手册等方式.使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大学新生和谐身心的构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在微观情境中实现品格养成
12
作者 姬会然 《思想理论教育》 2007年第Z2期82-86,共5页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有效的品格教育除需要一个协调配合...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有效的品格教育除需要一个协调配合的宏观环境外,微观情境创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教育 情境创设 主体性 道德环境 媒体环境 教育内容 微观环境 自我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道德行为
下载PDF
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探讨
13
作者 姬会然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2-54,共3页
"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反映的是德育中的主体际性关系问题,并将探讨的侧重点聚焦于主体性德育的贯彻实施,它强调德育活动要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上,教师在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促进自我教育... "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反映的是德育中的主体际性关系问题,并将探讨的侧重点聚焦于主体性德育的贯彻实施,它强调德育活动要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上,教师在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是信息化时代青少年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助推器".是向德行"慎独"境界推进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 主体性德育 主体际性 主体性
下载PDF
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新路向
14
作者 姬会然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彰显主体性的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的新路向。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德育路向,既与道德的本质相谋合,又与我国当前价值多元的德育环境相契合,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宜性。在此路向上所做的德育方法的探索必然能够开拓我国当前德... 彰显主体性的价值多元时代呼唤青少年德育的新路向。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德育路向,既与道德的本质相谋合,又与我国当前价值多元的德育环境相契合,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宜性。在此路向上所做的德育方法的探索必然能够开拓我国当前德育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 规范性 主体性
下载PDF
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万美容 姬会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0,共3页
注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道德发展,通过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对学生施加影响,主张“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德育观,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健全人格,这是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将有助于增强我... 注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道德发展,通过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对学生施加影响,主张“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德育观,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健全人格,这是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将有助于增强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道德教育 德育方法 学校德育 借鉴
下载PDF
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以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慕良泽 姬会然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观察乡村社会发展,可以将乡村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与乡村社会隔离情境中乡村社会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国家政权延伸至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传统被逐步消解;国家管理乡村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走向自觉和自治。...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观察乡村社会发展,可以将乡村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与乡村社会隔离情境中乡村社会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国家政权延伸至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传统被逐步消解;国家管理乡村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走向自觉和自治。当然,现实存在远比这种简化的纵向概括更复杂。熟人社会或者正在蜕变的熟人社会依然是目前中国乡村社会的一般形态,然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正浸染着本色的乡土社会。为此,基于"陌生人"社会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塑造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保障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主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村民理事会"的个案分析,探索在市场化、社会化的背景下,在国家与社会互动情境中推动乡村社会建设、有效实现公共治理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社会化 公共治理
下载PDF
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基于志愿精神的促动 被引量:5
17
作者 巨生良 姬会然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5期80-83,共4页
汶川地震后,地震志愿者和民间组织大量崛起,这说明中国公民社会正在逐渐成长。志愿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一种精神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公民民主权利的觉醒;彰显了社团组织的作用;增强了社会个体间的信任... 汶川地震后,地震志愿者和民间组织大量崛起,这说明中国公民社会正在逐渐成长。志愿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一种精神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公民民主权利的觉醒;彰显了社团组织的作用;增强了社会个体间的信任合作。志愿精神的载体是志愿组织,因此,应推动志愿组织的发展,以促进公民社会的逐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 社团组织 志愿组织
下载PDF
农村富裕、中等、贫困三类群体思想观念比较分析——基于河北省11个村330户农民的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慕良泽 姬会然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9,共5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民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与物质文明相适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从对农民思想观念的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富裕、中等、贫困三类群体对土地有不同的情结;对财富和教育的观念差异较小;群...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民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与物质文明相适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从对农民思想观念的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富裕、中等、贫困三类群体对土地有不同的情结;对财富和教育的观念差异较小;群体间交往相对缺乏。针对以上事实,本研究提出:要鼓励农民群体利用本土资源,探索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推动农村发展;要为不同群体搭建交流平台,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局面,引导农村发展;也要构建各群体共同参与的组织载体,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农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思想观念 农村建设
下载PDF
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杉岐 康小莉 +3 位作者 王俊奇 云书海 姬会然 张辰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9-32,82,共5页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重要角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权责不清、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重要角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权责不清、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完善自身,用与时俱进的勇气迎接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挑战。只有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示范作用,才能逐步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 核心力量
下载PDF
浅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青 姬会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寻求合法有效的利益冲突解决手段、有碍实现法治农村乃至法治中国的目标入手,着重分析我国当前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以及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并进而提出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 法律意识 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