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踝骨折与胫腓骨螺旋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家良 董天华 +3 位作者 殷兵 宇文培之 姬晨妮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比较三踝骨折与胫腓骨螺旋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后踝骨折患者157例,其中三踝骨折86例,胫腓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71例,术前观察后踝骨折的类型,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三踝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更为复杂,... 目的比较三踝骨折与胫腓骨螺旋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后踝骨折患者157例,其中三踝骨折86例,胫腓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71例,术前观察后踝骨折的类型,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三踝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更为复杂,类型多为两部分且累及内踝。胫腓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开始负重时间短于三踝骨折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高于三踝骨折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三踝骨折患者,背屈受限程度低于三踝骨折患者,关节炎发生率小于三踝骨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为后踝骨折,三踝骨折的预后较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更差,应针对三踝骨折采取更为严格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腓骨螺旋骨折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148例云顶滑雪公园场馆闭环内就医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姬晨妮 王琳 +2 位作者 张付娥 邢玉姗 董士民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云顶滑雪公园提供的医疗服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事服务特点,为今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在云顶滑雪公园场馆提供医疗护理... 目的 通过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云顶滑雪公园提供的医疗服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事服务特点,为今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在云顶滑雪公园场馆提供医疗护理时完成的诊疗记录单数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地区等人口统计信息以及诊疗时间、诊疗场所、场馆、患者主诉、生命体征、受伤情况、检查情况、治疗情况、转归情况等.结果 在2022年1月30日至3月13日期间,总共有148例非运动员患者在云顶滑雪公园接受治疗.其中男性102例、女性46例,31-40岁人数最多[35.8%(53/148)],志愿者接受治疗最多[40.5%(60/148)],且130例来自中国.33例患者需要转送到其他医院治疗,因疾病接受治疗76例,因外伤接受治疗72例,且接受治疗的72例伤员中2例为中等伤情(骨折脱位,未危及生命)、3例为轻型伤情(韧带损伤,肌肉及肌腱劳损等)、其余67例为微型伤情(皮外伤或皮下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疾病诊断是损伤类疾病[48.6%(72/148)],最常见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47.2%(34/72)].结论 云顶滑雪公园能够满足非运动员的所有工作人员、媒体等患者的医疗需求,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圆满完成了 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医疗服务和疫情防控任务.建议加强对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知识培训和体能训练,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医疗救援 运动损伤 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 疫情防控
原文传递
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的构建
3
作者 宋碧萱 郭海川 +3 位作者 韩子钰 周瑞娟 李承思 姬晨妮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26-232,共7页
目的利用患者医疗数据探索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OWHTO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伴... 目的利用患者医疗数据探索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OWHTO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术后是否存在DVT的发生将人群分为DVT组与非DVT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与OWHTO术后发生DVT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结果构建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AUC,Brier评分,C指数,Bootstrap500次重复抽样验证,以及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评估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44例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多因素逻辑回归表明撑开高度≥13 mm、高水平的空腹血糖、低水平的ALB,以及D-二聚体>1.07 mg/L被确认为与OWHTO术后DVT发生的高风险独立相关。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的预测列线图表现良好,AUC为0.775,波尔分数为0.031,C指数为0.775,经Bootstrap500次重复抽样验证,校正后的Brier评分和C指数分别为0.033和0.747,此外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和DVT发生的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结论撑开高度≥13mm、高水平的空腹血糖、低水平的ALB,以及D-二聚体>1.07 mg/L是OWHTO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陈伟 魏宁 +5 位作者 杜晨光 姬晨妮 朱燕宾 于沂阳 常恒瑞 张英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12月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8例;年龄60~75岁。骨折Evans分型:Ⅱ型24例,Ⅲ型3...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12月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8例;年龄60~75岁。骨折Evans分型:Ⅱ型24例,Ⅲ型32例,Ⅳ型38例。合并慢性疾患5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势复位组(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48例)和对照组(应用牵引床复位,46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或防旋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闭合复位率、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时间、失血量等变化;术后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患侧股骨相对胫骨旋转程度;末次随访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顺势复位组均获得闭合复位固定,对照组15例需于骨折近端经小切口辅助复位(P〈0.05)。顺势复位组手术时间、复位时间和透视时间分别为(62.9±12.1)min、(6.8±1.5)min和(11.3±5.6)s,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顺势复位组患侧股骨相对胫骨存在(2.8±1.2)°旋转,显著小于对照组股骨胫骨相对(11.5±4.7)°的旋转(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顺势复位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2.6±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6.5)(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顺势双反牵引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牵引术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
原文传递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松 陈伟 +12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殷兵 王海立 刘磊 孙家元 陈霄 刘勃 杨光 杨宗酉 张飞 姬晨妮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龄段骨折例数及骨折分型等。结果共收集890例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男女比为4.56:1,高发年龄段为青年组;Ⅲ型骨折最多,占44.49%(396/890)。A组621例,男女比为4.59:1;B组269例,男女比为4.49: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中位数39岁大于B组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7,P〈0.001)。两组高发年龄段均为青年组,右侧多于左侧。A组青年组构成比低于B组,中年组构成比高于B组(P〈0.05),儿童组和老年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高发类型均为Ⅲ型,A组Ⅰ型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Ⅱ型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型骨折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掌骨基底骨折多见于青年男性,右侧多于左侧,高发骨折类型为Ⅲ型。东部地区Ⅰ型的构成比高于西部地区,Ⅱ型的构成比低于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流行病学 BENNETT骨折 ROLANDO骨折
原文传递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松 陈伟 +13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殷兵 王海立 刘磊 孙家元 刘勃 杨宗酉 陈霄 张飞 田野 姬晨妮 李佳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成人腕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成人腕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腕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统计1181例成人腕骨骨折患者,占同期手部骨折的5.99%(1181/19712),占同期全身骨折的1.10%(1181/107648)。男967例,女214例,男女比为4.52: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30岁(33.28%);腕舟骨骨折构成比最高(72.99%)。A组453例,男女比为6.68:1,中位年龄为29岁,高发骨折类型为腕舟骨骨折(83.89%);B组728例,男女比为3.70:1,中位年龄为34岁,高发骨折类型为腕舟骨骨折(66.21%)。B组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和腕舟骨骨折所占比例显著低于A组,中位年龄显著高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腕骨骨折占同期手部骨折的5.99%,占同期全身骨折的1.10%。成人腕骨骨折男性多见,好发于21—30岁;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与前5年比较,后5年骨折患者年龄和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增高,多发腕骨骨折呈明显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骨 骨折 流行病学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原文传递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松 陈伟 +13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殷兵 王海立 刘磊 孙家元 刘勃 杨宗酉 陈霄 张飞 田野 姬晨妮 李佳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统计30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5.29%,占同期肘部骨折的3.39%,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24%。男197例,女106例,男女比为1.86:1。高发年龄段为青壮年,占63.70%;成人肱骨髁间骨折高发类型为13-C2型(44.00%)。A组171例,B组132例,分别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5.40%、5.17%,占同期肘部骨折的3.72%、3.05%,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26%、0.22%,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男女比分别为1.44:1、2.67:1,青壮年患者构成比分别为58.48%、70.45%,13-C1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35.83%、18.10%,13.C3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14.17%、44.76%,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问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人群,男性约是女性的2倍。与前5年相比,后5年患者男女比、青壮年及13-C3型骨折患者构成比均升高,而13-C1型骨折患者构成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流行病学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原文传递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松 陈伟 +13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殷兵 王海立 刘磊 孙家元 刘勃 杨宗酉 陈霄 张飞 田野 姬晨妮 李佳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调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诊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性别、年龄、... 目的调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诊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诊治肱骨髁上骨折3111例,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54.4%(3111/5723),占肘部骨折的34.8%(3111/8932),占全身骨折的2.5%(3111/126479)。男2018例,女1093例,男、女性患者1-10岁年龄段分别为1554、854例,构成比均最高,分别为77.0%(1554/2018)、78.2%(854/1093)。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分别为2693例(86.6%)和418例(13.4%),男女比分别为2.0:1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分别为1902例和1209例,分别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60.0%(1902/3168)和47.3%(1209/2555),占肘部骨折的41.4%(1902/4199)和27.9%(1209/4333),占全身骨折的2.9%(1902/65267)和2.0%(1209/61212),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男女比分别为1.9:1和1.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岁年龄段构成比分别为75.0%(1426/1902)和81.2%(982/1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伸直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85.4%(1624/1902)和88.4%(1069/1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本研究提示了10年间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伸直型骨折占多数。前、后5年相比,1~10岁年龄段构成比和伸直型骨折构成比升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流行病学 儿童 成年人
原文传递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勃 李佳 +6 位作者 李石伦 于沂阳 鞠林林 姬晨妮 邵佳申 常恒瑞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2-89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叫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患者资...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叫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等数据。结果共收集Colles骨折9255例,男女比为0.82:1。年龄1~110岁,中位年龄51岁。骨折高发年龄段为51~60岁。左侧5006例,右侧4249例。A、B组分别5639、3616例,分别占同期全身骨折的2.55%、3.98%,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22.09%、37.55%;A、B组男女比分别为0.72:1、0.99:1;中位年龄分别为54岁(1~110岁)、45岁(1~99岁),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均为51~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8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低。A组1~1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年龄段构成比高于B组,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年龄段构成比低于B组,两组间年龄段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骨折均为左侧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les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多见。东部地区Colles骨折占全身骨折和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比例均较西部低。两地区性别、年龄构成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女性构成比和中位年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流行病学研究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原文传递
京津唐地区15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姬晨妮 陈伟 +8 位作者 朱燕宾 刘松 张飞 杨宗酉 李彦森 刘勃 田野 董天华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京津唐地区8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数字化影像资料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 目的:分析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京津唐地区8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数字化影像资料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龄、AO及Evans分型等数据,分析2年间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83例,其中北京地区491例(31.0%)、天津地区293例(18.5%)、唐山地区799例(50.5%)。男性643例(40.6%)、女性940例(59.4%),男女比例为1∶1.46。左侧比右侧稍多(825/758)。平均年龄为(77.6±7.6)岁,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最高(45.5%)。AO分型中31-A2型所占比例最高(61.1%),31-A3型所占比例最低(11.5%)。Evans分型中Ⅰ型所占比例最高(27.4%),Ⅴ型所占比例最低(11.5%)。结论京津唐地区老年转子间骨折占各年龄段转子间骨折的73.4%,占老年髋部骨折的51.9%,女性多于男性,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最高,31-A2型与EvansⅠ型骨折所占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0年至2011年全国83家医院成人浮髋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姬晨妮 李石伦 +5 位作者 刘勃 于沂阳 刘涛 常恒瑞 陈伟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1年全国83家医院成人浮髋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83家地方医院,并取得配合。收集2010年1月至2...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1年全国83家医院成人浮髋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83家地方医院,并取得配合。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诊治的成人(≥16岁)浮髋损伤患者的数字化影像资料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合并骨折等数据。≤45岁患者为青年组,〉45岁患者为中老年组。结果共收集成人浮髋损伤326人(335例),骨折按AO分型系统:61节段骨盆环骨折124例(含9例合并髋臼骨折),占同期61节段骨折总数的1.16%(124/10694);62节段髋臼骨折211例,占同期62节段总数的6.65%(211/3174);3节段股骨骨折333例(含双侧股骨骨折7例),占同期3节段总数的0.77%(333/42978)。男245例(75.15%),女81例(24.85%);年龄16~98岁,平均41.53岁;左髋164例,右髋162例;青年患者215例,中老年患者111例,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77.21%(166/215)和71.17%(7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ller分型A型、B型和C型分别为202、115和9例,年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分别是40(30.0~52.0)、37(26.0~51.0)、37(21.0~47.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患者Muller A型、B型、C型分别有128、79、8例,中老年患者分别有74、36、1例,两组间各型骨折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ller A型、B型、C型浮髋损伤中股骨节段(31、32、33部位骨折)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Muller A型骨折与B型骨折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浮髋损伤中股骨近端合并髋臼骨折的类型所占比例最高,为39.88%(130/326)。结论浮髋损伤最常见的类型为Muller A型,患者多为青年男性,髋臼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浮髋损伤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损伤 股骨骨折 骨盆 髋臼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松 陈伟 +13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殷兵 王海立 刘磊 孙家元 刘勃 杨宗酉 陈霄 张飞 田野 姬晨妮 李佳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患者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段分布和骨折类型,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10年间共采集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378例,占同期手部骨折的1.92%,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35%。男311例(82.28%),女67例(17.72%)。青年组254例,构成比最高(67.20%)。右侧286例(75.66%),左侧92例(24.34%)。关节外骨折198例,构成比最高(52.38%)。A组200例,男女比为6.14:1,中位数年龄为34岁,青年组构成比最高(73.50%),A1型骨折构成比最高(53.50%);B组178例,男女比为3.56:1,中位数年龄为40岁,青年组构成比最高(60.11%),A1型骨折构成比最高(51.12%)。与A组比较,B组患者女性构成比高、年龄大、老年组构成比高、青年组构成比低、c1型骨折构成比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占手部骨折的1.92%,占全身骨折的0.3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好发于16~44岁,约3/4位于右侧。前、后5年比较,女性及老年患者呈增多趋势,青年患者及cl型骨折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流行病学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京津冀地区成人掌骨骨折的类型、性别及年龄特点
13
作者 刘松 陈伟 +4 位作者 朱燕宾 李彦森 姬晨妮 李佳 张英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京津冀地区成人掌骨骨折类型、性别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京津冀地区13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所有成人掌骨骨折患者资料。将北京、天津和河北患者资料分别定义为A组、B组和C组,对比、分析3组患... 目的调查并分析京津冀地区成人掌骨骨折类型、性别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京津冀地区13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所有成人掌骨骨折患者资料。将北京、天津和河北患者资料分别定义为A组、B组和C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数据,总结京津冀地区成人掌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采集4208例成人掌骨骨折患者,男3501例(83.20%),女707例(16.80%),男女比为4.95:1。中位年龄为32岁;高发年龄段21—25岁,占18.20%。不同年龄段男女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侧多于左侧,占60.77%。单发骨折3268例(77.66%),多发骨折940例(22.34%),男女比分别为5.45:1和3.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发骨折中,77A2型骨折构成比最高(20.56%,865/4208)。3组成人掌骨骨折患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9岁、31岁和33岁;男女比分别为6.41:1、5.24:1和4.68:1;单发骨折构成比分别为93.92%、81.68%和7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地区成人掌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见,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25岁,单发骨折较多发骨折常见。与河北相比,北京成人掌骨骨折患者年龄小,男女比高,单发骨折构成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流行病学 性别分布
原文传递
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石伦 鞠林林 +7 位作者 陈伟 刘磊 刘勃 杨光 姬晨妮 刘涛 于沂阳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3425个椎体骨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及骨折分型等...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脊柱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3425个椎体骨折,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及骨折分型等资料,总结分析5年间老年脊柱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443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共3425个椎体骨折,其中男性942个椎体(27.50%)、女性2483个椎体(72.50%),男女比例为1∶2.64。老年脊柱骨折椎体数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45.31%)。AO分型中A型3092个椎体(90.28%)、B型287个椎体(8.38%)、C型46个椎体(1.34%),各分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9,P=0.137)。颈椎骨折共91个椎体(2.66%),51.05节段(31.87%)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共3334个椎体(97.34%),其中胸椎骨折1406个椎体(42.17%),腰椎骨折1928个椎体(57.83%);53.01节段(30.35%)所占比例最高。对3225个胸腰椎骨折进行Denis分型,其中Ⅰ型2396个椎体(74.29%)、Ⅱ型639个椎体(19.81%)、Ⅲ型125个椎体(3.88%)、Ⅳ型65个椎体(2.02%),各分型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5,P=0.446)。结论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60~6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颈椎骨折中51.05节段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中53.01节段所占比例最高;AO分型中A型所占比例最高,胸腰椎骨折中DenisⅠ型所占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脊柱骨折 流行病学 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