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孔晓雪 付勇 +2 位作者 姬赛赛 江芸 张志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超高压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的损伤。研究了200、400、500 MPa不同压力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灭活作用,通过对菌体细胞核酸类物质、钾离子和镁离子泄漏量、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摄入量、细胞膜... 本研究旨在揭示超高压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的损伤。研究了200、400、500 MPa不同压力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灭活作用,通过对菌体细胞核酸类物质、钾离子和镁离子泄漏量、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摄入量、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评价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对大肠杆菌O157:H7膜损伤效应。结果表明,经200、400 MPa压力处理5 min后,大肠杆菌O157:H7菌落总数由初始8.8(lg(CFU/m L))分别下降至8.2(lg(CFU/m L))和6.3(lg(CFU/m L)),500 MPa压力处理后,大肠杆菌O157:H7全部死亡。压力升高,细菌细胞内核酸类物质、K+、Mg^(2+)离子泄漏量、PI摄入量均显著增加,细胞膜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Ca^(2+)/Mg^(2+)-ATP酶对压力的敏感性更强,500 MPa处理组该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超高压处理引起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产生显著损伤,细胞膜上Ca^(2+)/Mg^(2+)-ATP酶的失活是导致大肠杆菌O157:H7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大肠杆菌O157:H7 细胞膜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的冷冻损伤及解冻存活
2
作者 姬赛赛 王娴静 +4 位作者 马晶晶 蒋小燕 袁换云 禹金龙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探讨冷冻后残存的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在解冻后的存活情况,本研究首先比较4株E.coli O157:H7冷冻后的死亡和损伤情况,进而采用无营养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基质研究冷冻后不同解冻方式对E.coli O157:H7存活的影响... 为探讨冷冻后残存的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在解冻后的存活情况,本研究首先比较4株E.coli O157:H7冷冻后的死亡和损伤情况,进而采用无营养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基质研究冷冻后不同解冻方式对E.coli O157:H7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E.coli O157:H7-20℃冷冻24、48、72 h后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死亡和损伤,冷冻时间越长细菌致死和致伤程度越明显,且存在菌株差异,冷冻72 h时菌株CICC21530的损伤率最高,为87.70%。采用混合菌株进行解冻实验,4株E.coli O157:H7磷酸盐缓冲液菌液冷冻后立即置于20、30、37℃解冻,细菌发生了进一步的死亡,解冻温度越高死亡越明显,3个温度组在解冻48 h时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冷冻72 h时菌落数(P<0.05)。进一步探讨缓慢解冻方式对菌体存活的影响,菌液冷冻后先置于4℃一定时间(0、2、6、12 h),再置于37℃不同时间(5、10、30 min)观察菌株存活情况,结果表明4℃缓慢解冻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细菌的存活,4℃、12 h/37℃、5~30 min解冻方式下改良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上菌落数仍显著低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上的菌落数(P<0.05),表明仍有损伤菌的存在。本实验提示采用缓慢解冻反而有利于残存菌的存活,冷冻食品风险评估时应重视残存菌尤其是损伤菌的检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冷冻 解冻 存活 损伤SurvivalofFrozenEscherichia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超高压诱导大肠杆菌O157:H7亚致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孔晓雪 韩衍青 +4 位作者 付勇 姬赛赛 王娴静 禹金龙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5-141,共7页
超高压作为一种应用日趋广泛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对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有显著的致死作用,但对其致死效应缺乏快速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其致死机制也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传统培养方法,评价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 超高压作为一种应用日趋广泛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对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有显著的致死作用,但对其致死效应缺乏快速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其致死机制也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传统培养方法,评价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后菌体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超高压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致死机制。结果表明: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超高压处理后不同生理状态的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进行分析和分选,且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精确度;4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对大肠杆菌O157:H7有明显的损伤和致死效果,菌体细胞出现严重变形,部分细胞的细胞膜出现破裂;500 MPa处理时,致死效应更加明显,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严重分离,光透明区出现大量辐射丝状物。菌体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很可能是超高压诱导大肠杆菌O157:H7致死的主要原因,即使经过500 MPa的超高压处理,依然有不少大肠杆菌O157:H7菌体细胞处于亚致死状态,这部分亚致死状态的细菌是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潜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超高压 流式细胞术 亚致死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牛源性非O157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禹金龙 董晨 +4 位作者 王娴静 姬赛赛 付文静 胡洁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对牛粪及牛肉中的非O157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参考USDA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初步筛... 目的:对牛粪及牛肉中的非O157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参考USDA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初步筛选,检测O抗原(O157、O121、O111、O103、O26),阳性样本用选择性显色培养基rainbow agar分离纯化,可疑菌株用多重PCR方法鉴定O抗原,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H抗原,并采用血清凝集实验进行验证,确认的阳性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检测。结果:在153份牛粪和49份牛肉样本中,共40份样品检出1个或多个O血清型阳性,牛粪检出率高于牛肉,非O157阳性率为19.3%,O157的阳性率为0.50%;经分离纯化后,共鉴定出阳性菌株30株,其中O26最多占73.3%,O121、O103、O157分别占16.7%、6.7%、3.3%。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自牛肉的2株O26:H11,一株stx1、hly阳性,另一株hly阳性,分离自牛粪的1株O26:H11携带hly基因,因此30株菌株中带毒菌株阳性率为10.0%,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4%。结论:牛粪和牛肉中非O157大肠杆菌的污染率明显高于O157,尤其是O26:H11血清型最高,且检出含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这提示零售牛肉市场存在非O157大肠杆菌污染的安全风险,我国应该加强对非O157大肠杆菌的检测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57大肠杆菌 牛粪 牛肉 污染状况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姬赛赛 陈彦霖 唐子清 《海外文摘》 2020年第9期114-115,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功能性与艺术性,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在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以此来适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功能性与艺术性,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在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以此来适应大环境的改变。环境设计专业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热门专业,这一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致力于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环境需要高校不断重视其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环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环境设计中,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具体教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环境设计 意义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牛源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其耐酸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文静 姬赛赛 +3 位作者 禹金龙 张苏 徐媛媛 江芸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共6页
为比较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产毒菌株耐受盐酸和乳酸的差异性,首先采集309份牛粪及牛肉样,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接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及其他收集菌株的4种毒力基因(eae、... 为比较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产毒菌株耐受盐酸和乳酸的差异性,首先采集309份牛粪及牛肉样,进行菌株分离鉴定,接着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及其他收集菌株的4种毒力基因(eae、hly、stx1、stx2),进而对携带毒力基因的产毒菌株分别进行盐酸和乳酸应激实验。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O157菌株,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59%;毒力基因检测表明,8株菌株均不携带stx1和stx2基因,其中6株菌株携带eae及hly基因;所有产毒菌株耐酸性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或乳酸处理2 h后20株产毒菌株存活菌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呈现明显的菌株差异性,同一菌株对盐酸、乳酸呈现明显的耐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分离鉴定 耐酸性 菌株差异 产毒菌株
下载PDF
盐应激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余兰林 姬赛赛 +5 位作者 禹金龙 付文静 张林 李蛟龙 高峰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5-101,共7页
探讨不同盐应激水平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本实验室收集的3株产毒大肠杆菌O157:H7菌株(CICC21530、95和109),于不同NaCl添加量(0、6、12、18 g/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应激不同时间... 探讨不同盐应激水平对大肠杆菌O157:H7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本实验室收集的3株产毒大肠杆菌O157:H7菌株(CICC21530、95和109),于不同NaCl添加量(0、6、12、18 g/100 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应激不同时间,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毒力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盐应激显著抑制了3株大肠杆菌O157:H7的存活(P<0.05),抑制效应存在菌株差异,菌株CICC21530 NaCl添加量越高抑制越明显,而菌株95和109则呈现波动性变化。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也与菌株、NaCl添加量有关。较高NaCl添加量时,3株菌存活数显著降低的同时,毒力基因表达量却显著增加(P<0.05),其中菌株CICC21530和菌株95的18 g/100 mL NaCl处理组毒力基因表达量最高,菌株109的12 g/100 mL NaCl处理组毒力基因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盐应激时大肠杆菌O157:H7存活与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不完全一致,存活菌数下降的同时,毒力却会增强,提示在实际含盐食品风险评估中,不仅要关注存活菌量,还需重视残存菌的毒力水平,从而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大肠杆菌O157:H7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盐应激 存活 毒力基因表达
下载PDF
浅析景观设计过程与环境艺术设计模型的构建方法
8
作者 张培 姬赛赛 《丝路视野》 2017年第31期186-186,共1页
目前,我国景观设计过程与环境艺术设计模型的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构建内容、方法及效果都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本文就其构建方法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景观设计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模型 构建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