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
作者 威廉.福克纳 申奥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7年第5期9-,共1页
山之韵致,在于娟秀神奇,在于巍然峭拔,在于吸天地之灵,收日月之精华,饮草木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因人而扬名,人因山而颇具几分神秘。中西文人笔下的山也许有着不一样的韵致和风流。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山谷,感... 山之韵致,在于娟秀神奇,在于巍然峭拔,在于吸天地之灵,收日月之精华,饮草木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因人而扬名,人因山而颇具几分神秘。中西文人笔下的山也许有着不一样的韵致和风流。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山谷,感受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吧! (渝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致 白杨
下载PDF
一根支柱 一根栋梁——福克纳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会上的演说(节选)
2
作者 威廉.福克纳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6年第8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怜悯之心 牺牲精神 青年学会 威廉·福克纳 瞬息即逝 人的声音 文学青年 空间的
原文传递
圣诞树
3
作者 威廉.福克纳 赵忠德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5-137,共3页
休伯特和多雨丝喜结良缘了。这件事是在圣诞节最后一次舞会的第二支曲子终了时宣布的。休伯特就此从大学退学了。父亲安排他做些棉花生意。多丽丝的父亲给他们俩盖了一间造价较高而又小巧玲珑的房子。有了这个地方,多丽丝的母亲可以随... 休伯特和多雨丝喜结良缘了。这件事是在圣诞节最后一次舞会的第二支曲子终了时宣布的。休伯特就此从大学退学了。父亲安排他做些棉花生意。多丽丝的父亲给他们俩盖了一间造价较高而又小巧玲珑的房子。有了这个地方,多丽丝的母亲可以随时吵闹着进进出出,多丽丝和她的朋友露西尔也能整天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谈论结婚的事了。露西尔芳龄18,比多丽丝大一岁,大事小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伯特 斯顿夫 威廉·福克纳 鲁比 圣诞树 长老会 短篇小说 出租车 母亲 圣诞节
原文传递
明天
4
作者 威廉.福克纳 陶洁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13,共7页
加文舅舅不是一直当县检察官的。不过,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而且他不当县检察官的时间很短,短得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记得。就是上岁数的老人也不是个个都想得起来有这么回事。因为他当时只承办了一件案子。 当时,他是个年轻人,才二十八... 加文舅舅不是一直当县检察官的。不过,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而且他不当县检察官的时间很短,短得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记得。就是上岁数的老人也不是个个都想得起来有这么回事。因为他当时只承办了一件案子。 当时,他是个年轻人,才二十八岁,离开州立大学法学院才一年。他在外公的建议下才在读完哈佛和海德堡两所大学回家以后,又去上了州立大学法学院。他是主动接管这件案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检察官 州立大学 法学院 海德堡 多年前 哈佛 杰克逊 锯木厂 陪审团 普鲁
原文传递
八月之光
5
作者 威廉.福克纳 蓝仁哲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38,共1页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故事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性故事;另一条线索是关于莉娜·格罗夫的喜剧性故事。小说通过描写杰弗生镇十天...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故事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性故事;另一条线索是关于莉娜·格罗夫的喜剧性故事。小说通过描写杰弗生镇十天的社会生活,体现出人类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实情感、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之光》 社会生活 真实情感 牺牲精神 代表作 福克纳 故事 悲剧性
原文传递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
6
作者 威廉.福克纳 王立礼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4-20,共7页
Ⅰ 埃尔诺拉从她的后院小屋出来走到院子里。在漫长的午后时光,这座巨大的方形住宅以及整个院子静静地、睡意蒙胧地躺在大地上。自从约翰·沙多里斯从卡罗来纳迁到此处建造它以来,它已经这样度过了近一百年。沙多里斯先生及其儿子... Ⅰ 埃尔诺拉从她的后院小屋出来走到院子里。在漫长的午后时光,这座巨大的方形住宅以及整个院子静静地、睡意蒙胧地躺在大地上。自从约翰·沙多里斯从卡罗来纳迁到此处建造它以来,它已经这样度过了近一百年。沙多里斯先生及其儿子贝亚德均在这里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王 住宅 睡意 年轻女人 孟菲斯 北方佬 彩色玻璃 轮椅 弗吉尼亚 小姐
原文传递
喧嚣与愤怒(长篇选译)
7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尚希 《当代外国文学》 1982年第2期5-15,共11页
一次当婊子永远是婊子,我这么说。我说如果她只有逃学的事让你烦心,那就算幸运的了。我说她现在应该下楼来坐在厨房里,而不该在楼上涂胭抹脂,等着六个黑人为她准备早餐,这些黑人如果不吃一大盘肉和面包,连站都站不起来。而母亲说: “但... 一次当婊子永远是婊子,我这么说。我说如果她只有逃学的事让你烦心,那就算幸运的了。我说她现在应该下楼来坐在厨房里,而不该在楼上涂胭抹脂,等着六个黑人为她准备早餐,这些黑人如果不吃一大盘肉和面包,连站都站不起来。而母亲说: “但是让学校当局认为我不能管教她,不能——”“嗨,”我说,“你是不能呀,不是吗?你从来也没有管过她,”我说,“她都十七岁了,你怎能指望这么晚再开始管她呢?”她对我的话思索了片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尔西 母亲 昆丁 黑人 厨房 衣服 上帝 面包 疯人院 晨衣
原文传递
跑进院内的骡子
8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张俊焕 《当代外国文学》 1982年第2期29-34,共6页
那是一月下旬的一个阴天,因为有雾,并不大冷。老赫特从贫民院出来后刚走进院子,就顺着过道向厨房跑去,边跑边用响亮而兴奋的声音喊着。她大约七十岁,不过据她自已说,镇上许多主妇,从新娘子到老奶奶,小时候都是她带大的,若按此计算,就该... 那是一月下旬的一个阴天,因为有雾,并不大冷。老赫特从贫民院出来后刚走进院子,就顺着过道向厨房跑去,边跑边用响亮而兴奋的声音喊着。她大约七十岁,不过据她自已说,镇上许多主妇,从新娘子到老奶奶,小时候都是她带大的,若按此计算,就该有一百另二三岁了。她高高瘦瘦的个子,身上沾满了细细的雾珠,脚上穿一双网球鞋,披一件四五十年前装饰过皮毛的鼠色长斗篷,头上兜着头巾,头巾上还戴着一顶虽然不新但很时髦的紫色无边帽,手里拎一只购物袋(过去她每周挨家挨户到人家厨房去时拎的一只织有花纹的毛毡手提包,不过从开办了小杂货店以来,这种毛毡手提包已被源源而来的灵便的纸袋所替代,这种纸袋顾客只要花几分钱就能买到)。她跑进厨房,带着孩子似的激奋大声说:“曼尼小姐,骡子在院子里啦!”海特太太正弯着腰在炉子前往煤斗里出热煤渣,听到喊声,就直起身来。她抓起煤斗,眼睛望着老赫特,也立刻大声、急促地说:“那些畜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 贫民院 小杂货店 新娘子 骡子 拐弯处 购物袋 火车站 丈夫 外套
原文传递
铜铸的半人半马怪
9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张子清 《当代外国文学》 1982年第2期21-28,共8页
我们镇上的弗莱姆·斯诺普斯为自己树立了一块纪念碑,而且是一块铜铸的纪念碑,其不朽有个缘故:虽然它常常映入全镇人的眼帘,从数英里之外的乡间的三四处地方可以看到它,但只有四个人,两个白人和两个黑人,知道这是他的纪念碑,或者知... 我们镇上的弗莱姆·斯诺普斯为自己树立了一块纪念碑,而且是一块铜铸的纪念碑,其不朽有个缘故:虽然它常常映入全镇人的眼帘,从数英里之外的乡间的三四处地方可以看到它,但只有四个人,两个白人和两个黑人,知道这是他的纪念碑,或者知道这不过是纪念碑罢了。他携带妻女从农村来到杰斐逊镇。他早就因要滑头和搞鬼而恶名远扬了。我们这里有一个缝纫机代理商,此人名叫萨拉特。他在市里后街的一家小餐馆一向拥有一半股份,他在无懈可击的投机买卖上无疑不是低手,而乡下人(还有城里人)却把他的投机生意当作是诚实而机灵的经营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碑 缝纫机 四十年 妻子 办公室 地望 马蹄铁 丈夫 朋友 杰斐逊
原文传递
花斑马
10
作者 威廉.福克纳 陶洁 《国外文学》 1982年第4期183-205,共23页
一是啊,先生。弗莱姆·斯诺普斯搞得这一带乡下到处都是花斑野马。白天黑夜都听得见乡亲们的追赶声,又嚷又叫的。有时还听得见野马在小木桥上来回奔跑,声音跟打雷似的。就说今天早上我进城去,快到半路,马慢吞吞地走着,我坐在四轮马... 一是啊,先生。弗莱姆·斯诺普斯搞得这一带乡下到处都是花斑野马。白天黑夜都听得见乡亲们的追赶声,又嚷又叫的。有时还听得见野马在小木桥上来回奔跑,声音跟打雷似的。就说今天早上我进城去,快到半路,马慢吞吞地走着,我坐在四轮马车里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突然,从树丛里腾地蹦出一样东西,一下子窜过大路,蹄子沒沾地,从我的马身上飞跃过去。这东西足有一张广告牌那么人,活象一只老鹰飞过天空。我整整花了三十分钟才把我的马勒住,把乱了套的韁绳和马车收拾好,重新套马赶路。这位弗莱姆·斯诺普斯实在不是个一般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克萨斯 篱笆门 野马 木桥 衣服 椅子 弗莱 短篇小说 老鹰 天空
原文传递
两个战士
11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刘国云 《外国文学》 1981年第4期34-43,共10页
《两个战士》(Two Soldiers)最初发表在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星期六晚邮报》上,后来又收入他的一些小说集和短篇小说选。这里我们是根据一九七○年兰登出版社现代文库版《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选》的本子翻译的。小说是穷苦... 《两个战士》(Two Soldiers)最初发表在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的《星期六晚邮报》上,后来又收入他的一些小说集和短篇小说选。这里我们是根据一九七○年兰登出版社现代文库版《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选》的本子翻译的。小说是穷苦白人格里尔家的一个小男孩的自述。在福克纳的作品中,涉及格里尔家的还有两个短篇:《上帝的屋瓦》(Shingles for the Lord,1943)和《不会死》(Shall Not Perish,1943),都是这个小男孩叙述的故事。前者说的是他父亲如何在为一座教堂修缮屋顶时不慎失火,烧毁了教堂;后者说的是他哥哥皮特从军以后,乘坐军舰横跨太平洋,军舰遭敌人鱼雷袭击,皮特阵亡。这三个短篇加在一起,组成了福克纳笔下的神奇王国中的一个生动的小画面,集中地反映了作家所崇尚的南方人的决心、勇气和荣誉感,歌颂了南方新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汽车 战士 孟菲斯 警察 出版社 屋瓦 短篇小说 威廉·福克纳 衣服 履历表
原文传递
让人类的精神在笔下升华
12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当代兵团》 2011年第10期49-49,共1页
……我们目前的悲剧是,每个人都只惧怕肉体的痛苦,但时间久了,对此惧怕也习以为常,而全然不考虑到精神问题,只是老想着:我什么时候会被炸?由于这点,现在的男女在写作时。
关键词 人类精神 精神问题 升华 习以为常 作时 福克纳 描写 真理 肉体 痛苦
原文传递
人不只要生存下去
13
作者 威廉.福克纳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6年第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上乘之作 威廉·福克纳 毕生心血 牺牲精神 精神问题 一本 人类情感 中有
原文传递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堂
14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兵团建设》 2010年第12期44-44,共1页
从我出生时起卡洛琳就认得我。为她送终对我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光荣。我父亲死后,在大妈眼里我成了一家之主,对于这个家庭,她献出了半个世纪的忠诚与热爱。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