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流率联和超声残余尿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逼尿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文建国 娄安锋 +3 位作者 王庆伟 王焱 张国贤 张瑞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尿量测定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方法对150例BPH患者分别用自由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尿量测定方法和压力-流率测定方法(invasive pressure flow studies,IPFS)... 目的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尿量测定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方法对150例BPH患者分别用自由尿流率联合超声残余尿量测定方法和压力-流率测定方法(invasive pressure flow studies,IPFS)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依据自由尿流曲线形状、最大尿流率和超声残余尿量将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分为增强、活动低下和正常,并与IPFS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侵入性逼尿肌收缩功能测定方法(non-invasive detrusor contractile study,NIDCS)结果显示逼尿肌收缩功能增强90例,活动低下34例,正常26例;IPFS显示逼尿肌收缩功能增强100例,活动低下20例,正常30例。2种方法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NIDCS诊断逼尿肌活动低下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6%,准确率为86%。结论NIDCS能为评估BPH逼尿肌收缩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 超声 残余尿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会范 张瑞莉 +1 位作者 娄安锋 王庆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344-2345,共2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症状分别收集轻度、中度和重度GSUI患者各20例,进行12w治疗。结果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次数(L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症状分别收集轻度、中度和重度GSUI患者各20例,进行12w治疗。结果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次数(L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FV)、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轻度老年女性GSUI患者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 电刺激 盆底肌功能锻炼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10
3
作者 游泳 朱庆华 +5 位作者 娄安锋 胡金华 王焱 张瑞莉 刘会范 文建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治疗不同程度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l)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GSUI女性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度(20例)、中度(15例)和重度(15例)3组,进行12周的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功能锻炼治...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治疗不同程度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l)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50例GSUI女性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度(20例)、中度(15例)和重度(15例)3组,进行12周的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各组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valsalva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val-salva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后总排尿次数和ICI-Q-SF显著低于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和valsalva漏尿点压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有效率:轻度组为95%,显著高于中度组(67%)和重度组(53%)(P<0.05)。结论: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更适用于轻度女性GSUl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其疗效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盆底肌锻炼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损害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瑞莉 娄安锋 +5 位作者 王庆伟 刘会范 张国贤 王焱 魏金星 文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肾功能、膀胱排尿造影和排尿表现。并选取20例患者[年龄40~70(56±10)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正常膀胱组。比较代膀胱组和正常膀胱组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根据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将行膀胱排尿造影的代膀胱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比较2组相应参数变化。结果代膀胱组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正常膀胱组为钟形尿流曲线;代膀胱组最大尿流率[(12±4)ml/s]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21±5)ml/s],而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分别为(47±22)、(533±166)ml,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8±7)、(412±57)ml。代膀胱组代膀胱感觉减退,无明显尿意感,稳定性较好,仅有9例出现蠕动波,波幅较低,规律出现,并随灌注量增多频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多不伴有明显感觉。共有90例(86%)患者术后3个月膀胱排尿造影随访时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有11例(12%)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排尿期最大代膀胱压及颈口开放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返流患者。结论W型原位回肠代膀胱具有不同于正常膀胱组织特征的尿动力学表现,残余尿量、代膀胱容量、排尿期膀胱压及膀胱颈口开放不良是其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肠代膀胱 尿动力学 尿流改道术
下载PDF
强化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尿失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游泳 朱庆华 +5 位作者 娄安锋 胡金华 王焱 张瑞莉 刘会范 文建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NADS)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NADS的尿失禁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8±4)岁],进行强化生物反馈治疗。治疗30min/次,上、下午各1次,4d/周,疗程... 目的探讨强化生物反馈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无收缩(NADS)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NADS的尿失禁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8±4)岁],进行强化生物反馈治疗。治疗30min/次,上、下午各1次,4d/周,疗程为12周。在最初治疗的4周内嘱患儿逐渐增加盆底肌收缩力量,至治疗开始时患儿直肠内压增加到基础值的130%,然后维持该标准盆底肌收缩力量至治疗结束。治疗前后分别记录3d排尿和7d排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漏尿事件次数、总大便失禁和污便次数及ICI-Q-SF评分分别为(25±8)次、(2.1±1.0)次和(9±5)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32±12)次、(3.2±1.7)次和(15±3)分Pa<0.05];功能性膀胱容量、功能性尿道长度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62±24)mL、(28±13)mm和(5.4±2.4)kP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54±17)mL、(25±11)mm和(3.8±1.4)kPaPa<0.05]。治疗结束时治愈8例,有效12例,有效率67%;随访3个月时治愈5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50%,2次疗效评估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生物反馈是治疗儿童NADS尿失禁的一种有效方法,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尿失禁 生物反馈
下载PDF
尿液AQP2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贤 文建国 +4 位作者 王庆伟 王焱 张宁 娄安锋 张瑞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患儿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测定在肾脏浓缩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例正常儿童,26例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其中轻度14例... 目的研究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患儿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测定在肾脏浓缩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例正常儿童,26例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其中轻度14例,重度12例,均经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并排除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在严格设定条件下,收集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梗阻解除术后第3天患肾24h尿液,同时收集术中肾盂尿液,测定尿渗透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AQP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P<0.05),且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轻度积水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但重度积水组和轻度积水组术中尿渗透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梗阻解除后,轻、重度积水组术中尿液AQP2与术后第3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3天两组尿渗透压却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天重度积水组与轻度积水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相比较,显著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重度积水组术后第3天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尿液中AQP2下降可能和尿液浓缩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水孔蛋白类 尿液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盆底肌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分析
7
作者 游泳 娄安锋 +2 位作者 王庆伟 张瑞丽 刘会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096-5097,共2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 SU I)疗效。方法:依据症状分别收集轻、中和重度G SU I患者各20例,进行12周治疗。结果:轻度组治疗后LT和IC 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PVL... 目的:观察盆底肌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 SU I)疗效。方法:依据症状分别收集轻、中和重度G SU I患者各20例,进行12周治疗。结果:轻度组治疗后LT和IC 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PVLP和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结论:盆底肌强化生物反馈联合家庭锻炼是轻度老年女性G SU I患者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治疗 身体锻炼 治疗结果 人类 老年人 女(雌)性
下载PDF
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娄安锋 王焱 +2 位作者 张国贤 郭志彬 秦红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漏尿量、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差值及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差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1 h漏尿量差值、I-QOL差值以及快速收缩状态、紧张收缩状态、耐力收缩状态的电位信号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康复疗法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强化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电信号,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减少漏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尿动力学 盆底肌
下载PDF
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动力学及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娄安锋 王焱 +1 位作者 张国贤 王庆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尿流动力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20例女性O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尿流动力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20例女性OA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托特罗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宁泌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最大逼尿肌压(P_(det·max))、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尿流率(MFR)]、NGF和BDNF水平及其与尿肌酐(UCr)的比值(NGF/UCr和BDNF/U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AB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C、P_(det·max)、MUCP、MFR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GF、BDNF、NGF/UCr、BDNF/UC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干、头晕、头痛、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OAB疗效较佳,安全性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指标,调节NGF、BD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泌泰胶囊 托特罗定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流动力学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4和5表达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征 杨小明 +1 位作者 张天标 娄安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Kruppel样因子(KLF)-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以80例距肿瘤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Pygopus-2、KLF-4和KLF-5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脉管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KLF-4和KLF-5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Pygopus-2和KLF-5高表达、KLF-4低表达,KLF-4和KLF-5具有协同负向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还对肿瘤的播散及进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Pygopus-2 KLF-4 KLF-5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娄安锋 王焱 +2 位作者 张国贤 秦红敏 王广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6期63-64,6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n=50)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n=50)。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n=50)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n=5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手术时间长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结石清除率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血清TNF-α、IL-6、KIM-1、Cys-C水平均升高,IL-2水平均降低,但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均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结石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肾积水 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
下载PDF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小儿肾积水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安锋 王焱 +2 位作者 张国贤 郭志彬 秦红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究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小儿肾积水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进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肾积水患儿118例,对患儿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患儿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肾积水程度、分肾功能改善率,对影响患... 目的探究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小儿肾积水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进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肾积水患儿118例,对患儿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患儿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肾积水程度、分肾功能改善率,对影响患儿术后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儿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段动脉阻力指数、肾盂前径均显著下降,肾实质厚度显著上升(P<0.05),术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数量显著下降,分肾功能情况显著改善(P<0.05),术前分肾功能2级患者共76例,其中共63例改善,改善率82.89%,分肾功能3级患者共42例,其中共29例改善,改善率69.05%。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肾功能等级、肾积水程度、置管方式是影响患儿术后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小儿肾积水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肾积水情况和分肾功能,临床效果较好,但患儿年龄、分肾功能等级、肾积水程度、置管方式会影响患儿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小儿肾积水 临床疗效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高危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娄安锋 杨黎 +6 位作者 文建军 卢山 张瑞莉 胡金华 车英玉 张宁 文建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一步将存在并发症的患儿分为肾衰竭组、...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的特点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一步将存在并发症的患儿分为肾衰竭组、尿路梗阻组和尿路感染组。同时,选取纯母乳喂养泌尿系统结石有并发症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参数变化。结果 41.0%(67例)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肾衰竭占9.8%(16例),尿路梗阻占25.8%(42例),尿路感染占5.5%(9例)。并发症组血尿酸(SUA)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而尿pH值显著低于上述2组,结石位置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形态、结石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肾衰竭组患儿年龄显著低于尿路梗阻组和尿路感染组(P<0.05),食用奶粉时间与上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组中双肾积水占62.5%(10例),主要表现为无尿(81.3%,13例)、少尿(18.7%,3例)。尿路梗阻组中上尿路梗阻占85.7%(36例),下尿路梗阻占14.3%(6例),其中无临床症状者占47.6%(20例),血尿7.1%(3例),排尿困难占14.3%(6例),腹痛占31.0%(13例)。尿路感染组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尿(66.7%,6例),尿频、尿急(22.2%,2例)。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具有自身的发病特点,SUA、尿pH值和结石位置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年龄较小者易并肾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结石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肾癌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东奎 娄安锋 +2 位作者 杨小明 高剑波 张永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SCT)检查在肾癌分期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肾癌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和术后病理结果。男44例,女20例。年龄33~78岁,平均54岁。通过平扫期、皮髓期CT值及强化模式,依据2005年CUA制定标准对肾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SCT)检查在肾癌分期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肾癌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和术后病理结果。男44例,女20例。年龄33~78岁,平均54岁。通过平扫期、皮髓期CT值及强化模式,依据2005年CUA制定标准对肾癌进行分期分型,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CT检查发现透明细胞癌38例、乳头状癌14例、嫌色细胞癌12例,病理结果为透明细胞癌40例、乳头状癌16例、嫌色细胞癌8例。肾癌SCT与病理分型和分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SCT分型准确性为88%,分期准确性为89%。平扫期以CT值40HU为标准鉴别乳头状癌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79%和78%;皮髓期以CT值90HU为标准鉴别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8%、89%;均匀强化在嫌色细胞癌的比率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结论多层SCT检查诊断肾癌准确性较高,是术前评估肾癌分型和分期较理想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三聚氰胺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163例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文建国 胡金华 +4 位作者 娄安锋 王焱 常建民 秦石成 张瑞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三聚氰胺结石组)163例[年龄(19.4±10.9)个月]的泌尿系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并选取无三聚氰胺奶粉喂养...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三聚氰胺结石组)163例[年龄(19.4±10.9)个月]的泌尿系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并选取无三聚氰胺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20例[年龄(16.7±9.9)个月]为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2组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三聚氰胺结石组中肾结石65例,超声表现为非典型的结石声像图,呈集合系统内的团状强回声或细小光点,碎渣样或泥沙样聚积,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影或有浅淡声影;输尿管结石48例,超声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声影暗淡,光点以上多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呈长条状无回声带,两侧为平行的强回声光带;膀胱结石8例,超声表现为膀胱液性暗区内的1个或多个不规则强光团或光斑,形态不一,多无明显旁瓣伪像,后方伴弱而宽的带状声影。三聚氰胺结石组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结石形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部位和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聚氰胺结石组块状结石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而泥沙样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三聚氰胺结石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超声可作为诊断三聚氰胺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结石 超声 儿童
原文传递
三聚氰胺与婴幼儿尿路结石 被引量:8
16
作者 文建国 杨贺军 +7 位作者 王焱 芦山 娄安锋 张国贤 范应中 王庆伟 余晓红 张瑞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照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另选30例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住院病例作为...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照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另选30例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住院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儿发病年龄2岁以内占83.6%(138/165),其中6~12个月患儿占41.2%(68/165)。患儿中49.7%(82/165)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16.9%(28/165)、不明原因哭闹14.6%(24/165)、少尿无尿10.9%(18/165)及血尿7.3%(12/165)。共发现233处结石,肾结石患儿比例高达79.5%(131/165),尿道结石仅1.2%(2/165)。结石直径为2~16mm,其中4~10mm占63.5oA(148/233),〉10mm者9.9%(23/233)。除1例双肾结石尿路梗阻行逆行输尿管插管手术治疗外,其他患儿均采用保守治疗。治疗(9±5)d后患儿症状均消失,结石排出率为43.()%。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能引起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多在喂养6-12个月后发病。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婴儿 诊断
原文传递
膀胱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儿童清洁间歇导尿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瑞莉 胡金华 +5 位作者 王庆伟 娄安锋 张国贤 邢璐 王焱 文建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67-77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膀胱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NUB)儿童自我清洁间歇导尿(CISC)的并发症和膀胱功能发育影响。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证实为NUB的学龄儿童109例进行CISC治疗,最终成功对93例(85%)进行2年随访。依据开始CISC膀胱顺... 目的初步探讨膀胱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NUB)儿童自我清洁间歇导尿(CISC)的并发症和膀胱功能发育影响。方法选取经尿动力学证实为NUB的学龄儿童109例进行CISC治疗,最终成功对93例(85%)进行2年随访。依据开始CISC膀胱顺应性(BC)分为正常顺应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0.9岁)]和低顺应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1.0岁)]。比较二组随访2年后尿动力学参数和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ISC2年随访时正常顺应性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和相对安全容量(RSCC)显著高于CISC治疗前,而低顺应性组RSCC显著低于治疗前,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随访时低顺应性组BC、MCC和RSCC显著低于正常顺应性组,DLPP显著高于正常顺应性组(P〈0.05)。随访时菌尿和膀胱输尿管反流以及随访过程中出现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和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33.3%(31例)、12.9%(12例)、24.7%(23例)和15.1%(14例)。其中,低顺应性组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顺应性组(P〈0.05)。结论膀胱顺应性可以影响NUB患儿CISC的并发症和膀胱发育,低顺应性患儿膀胱发育多进行性恶化,应进行严密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尿动力学 膀胱顺应性
原文传递
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112例3岁内患儿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文建国 张宁 +2 位作者 杨贺军 王焱 娄安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5-617,共3页
目的总结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结石患儿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4.43±8.63)个月],入院后主要行补液、碱化尿液治疗(静脉滴注50 g/L碳... 目的总结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结石患儿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4.43±8.63)个月],入院后主要行补液、碱化尿液治疗(静脉滴注50 g/L碳酸氢钠0.5 mL/kg),并同时检测患儿尿液pH值,根据其变化调整用药量。对肾衰竭患儿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内科治疗结束时情况判定疗效。结果112例患儿住院治疗3~25 d,痊愈56例,有效49例,无效7例。痊愈、有效及无效组患儿入院时B超测定结石直径分别为(4.77±3.16)mm、(8.13±3.79)mm和(6.92±2.65)mm,尿pH值分别为5.64±0.11、5.75±0.10和6.38±0.31。无效组尿pH平均值与痊愈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为6 mm。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较好。疗效与治疗前结石大小和尿液pH值有关,与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泌尿系结石 内科治疗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建国 李燕 +7 位作者 张茜 王亚仑 陈燕 杨黎 娄安锋 张艳 任川 李一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4~15d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3例,根据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度高胆组(mild to moderate hyperbilirubinemia,MHB)和重度高胆组(severe hy...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后4~15d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3例,根据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中度高胆组(mild to moderate hyperbilirubinemia,MHB)和重度高胆组(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SHB).其中MHB组18例,胎龄(38.6±2.1)周,体重(3.1±0.3)kg; SHB组15例,胎龄(38.9±1.8)周,体重(3.4±0.4) kg.连续4h观察新生儿排尿,记录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觉醒状态.同时选取胆红素水平正常新生儿19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 SHB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分别为(3.3±1.1)次和(1.8±0.5) ml,显著高于正常组[(2.7±0.8)次和(1.3±0.8)ml]和MHB组[(2.7±0.8)次,(1.4±(0.7) ml],(P<0.05);平均每次排尿量(23.1±8.3)ml明显低于正常组(27.8±7.3) ml和MHB组(26.9±5.6) ml,(P<0.05).排尿时清醒状态百分比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B新生儿排尿方式明显改变.排尿方式的改变是否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排尿中枢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排尿
原文传递
尿动力学评价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及Credé手法治疗1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邢璐 史惠蓉 +4 位作者 胡金华 娄安锋 常庆龙 张艳 文建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因子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下尿路尿动力学特点,评价Crede手法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顺性分析因子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47例,年龄(40.5±11.7)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 目的:探讨因子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下尿路尿动力学特点,评价Crede手法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顺性分析因子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47例,年龄(40.5±11.7)岁,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术后3个月开始行Crede手法辅助排尿,治疗1年后行尿动力学检查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和行Crede手法排尿1年后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排尿量(VV)、最大逼尿肌收缩压(MDP)和膀胱顺应性(BC)明显低于手术前[MFR(10.9±5.3)ml/s vs.(23.4±6.3)ml/s;AFR(4.6±2.1)ml/s vs.(12.4±5.7)ml/s;VV(161.2±127.2)ml vs.(350±135)ml;MDP(1.65±2.34)kPa vs.(3.82±1.72)kPa;BC(33.3±48.2)ml/cmH_2Ovs.(98±57.5)ml/cmH_2O];剩余尿量(PVR)和尿流时间(VT)较术前明显增多或延长[PVR(147±158)ml vs.(8.7±4.9)ml;VT(42.3±23.4)s vs.(28.5±14.7)s]。Crede手法辅助排尿1年后,患者总漏尿次数、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LT(5±3)次vs.(13±4)次;LUTS(16±5)分vs.(29±3)分]。患者最大尿流率[(14.0±7.8)ml/s,平均尿流率(6.7±4.3)ml/s]和膀胱顺应性[(56.9±29.4)ml/cmH_2O]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剩余尿量(20.0±13.8)ml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后长期尿潴留患者下尿路的尿动力学特点主要表现为逼尿肌收缩乏力或者无收缩,部分术后逼尿肌无收缩的患者术后1年出现逼尿肌收缩,提示重新获得神经支配。Crede手法辅助排尿对治疗子宫颈癌手术后逼尿肌收缩乏力致尿潴留的患者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尿动力学 子宫颈癌 子宫切除术 Credé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