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文献现状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凤华 娄林洁 +2 位作者 黄志勇 贾钰华 陈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7期3397-3398,3439,共3页
目的分析10 a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文献现状。方法搜索国内权威的五大数据库,对其2000—2009年正式刊载的309篇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分别从文献的年度发表量、期刊及作者来源分布、临床研... 目的分析10 a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文献现状。方法搜索国内权威的五大数据库,对其2000—2009年正式刊载的309篇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分别从文献的年度发表量、期刊及作者来源分布、临床研究方向以及涉及的中医证型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a间国内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数量及质量呈现整体增加的态势,但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均衡性,文献主要集中在防治措施的研究,中医证型的诊断和名称缺乏统一标准。结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很大潜力,但在很多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室性早搏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香砂六君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娄林洁 游艳婷 +3 位作者 马柯 陈泽伟 孙晓敏 周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796-800,共5页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内线粒体的影响。方法:24只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来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给予香砂六君丸(1.35 g·kg^(-1)·...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内线粒体的影响。方法:24只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来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给予香砂六君丸(1.35 g·kg^(-1)·d^(-1))灌胃4周治疗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肝脏湿重、肝脏HE染色结果、血液生化指标。用Real time PCR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肝脏组织线粒体DNA(mt DNA)拷贝数、线粒体复合物Ⅰ、Ⅳ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湿重和质量指数(肝脏湿重/体质量)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肝脏组织mt DNA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Ⅳ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治疗组大鼠肝脏湿重和质量指数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肝脏组织mt DNA显著升高,肝脏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Ⅳ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大量脂肪空泡,细胞核固缩;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出现脂肪空泡量显著减少,细胞核固缩情况减轻。结论:香砂六君丸可能通过调节mt DNA拷贝数与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香砂六君丸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 DNA 线粒体
下载PDF
香砂六君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线粒体蛋白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娄林洁 游艳婷 +3 位作者 马柯 陈泽伟 赵晓山 周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13-2815,共3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线粒体中差异蛋白,探讨香砂六君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线粒体中差异蛋白,探讨香砂六君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香砂六君丸(1.35 g/kg·d)灌胃4周治疗后取材,采用i TRAQ技术进行差异蛋白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线粒体蛋白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共61个。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香砂六君丸组大鼠线粒体蛋白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共48个。3组大鼠共同的线粒体蛋白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有19个。结论:香砂六君丸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机制以发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香砂六君丸 线粒体 蛋白组学
下载PDF
A Chinese Compound Prescription Ding Xin Recipe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for Treating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1
4
作者 Feng-Hua ZHOU Yu-Hua JIA +5 位作者 Sui-Lin YE Lin-Jie LOU Ping YANG Jie LI Yue-Jun ZHANG Rong-Jiang QIA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1期56-66,共1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ng Xin Recipe(DXR)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n patients with PVCs.Methods A total of360patients with PVCs across7centers in Chin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 a1:1:1rati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ng Xin Recipe(DXR)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n patients with PVCs.Methods A total of360patients with PVCs across7centers in Chin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 a1:1:1ratio to receive up to8weeks of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DXR placebo(amiodarone group),DXR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placebo(DXR group),or DXR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DCA group)from July2012to December2013.Randomization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a centralized randomization schedule prepared by an independent steering committee.Staff and patients at all sites were masked to treatment allocation.All patients received best-evidence advice.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efficacy for treating PVCs,with efficacy assessed by the reduction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Other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PVCs-related symptom scores.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intention to treat.Results The efficacy for treating PVCs in the DCA group(90.7%)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amiodarone group(72.3%)and the DXR group(73.9%).The frequency,the degree,and the duration per week of heart palpitations,chest tightness,shortness of breath and fatigu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CA group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miodarone group and the DXR group(P<0.05),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insomnia among the three groups(P>0.05).With regard to laboratory parameters for safety,there were no clinically relevant changes in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DXR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DXR or amiodarone alone for treating PV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a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MIODARONE Ding Xin Recipe Safety Clinical trial
下载PDF
定心方下调ApoE基因敲除小鼠内脏脂肪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娄林洁 周凤华 +2 位作者 孙学刚 余林中 贾钰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定心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定心方低、中、高剂量组灌服定心方... 目的:观察定心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定心方低、中、高剂量组灌服定心方药液9.295g/(kg.d)、18.59g/(kg.d)、37.18g/(kg.d);辛伐他汀组灌服辛伐他汀5mg/(kg.d)。另设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12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及visfatin、hs-CRP、TNF-a水平;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定心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加值明显降低(P<0.05),定心方高剂量组血脂水平及血清visfatin、hs-CRP、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定心方低、中、高组斑块面积分别较模型组减少39.3%、75.0%、86.5%(P<0.01)。结论:定心方可降低ApoE-/-小鼠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isfatin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 VISFATIN HS-CRP TNF-α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凤华 黄志勇 +2 位作者 陈磊 娄林洁 贾钰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包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生物医学期...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包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CMCC整合版)、以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线数据库。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1306例患者,所有试验改良Jadad质量评分≥4分。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参松养心胶囊优于美西律[RR=1.39,95%CI(1.14,1.69),P=0.001],参松养心胶囊优于心律宁[RR=1.37,95%CI(1.18,1.69),P<0.0001]。中医证候疗效:参松养心胶囊优于心律宁[RR=1.34,95%CI(1.21,1.49),P<0.001],复脉颗粒优于美西律[RR=2.17,95%CI(1.37,3.43),P=0.001]。心电图疗效:参松养心胶囊优于心律宁[RR=1.48,95%CI(1.15,1.90),P=0.002]。不良反应共13例,主要为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而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冠心病 室性期前收缩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葛根素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凤华 黄志勇 +6 位作者 娄林洁 余林中 陈育尧 刁建新 崔小冰 万强 贾钰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抗AS炎症反应;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喂养16周的方式建立AS模型,分别以胸...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抗AS炎症反应;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喂养16周的方式建立AS模型,分别以胸主动脉与主动脉窦部位切片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斑块内IL-2、IL-6、TNF-α、hsCRP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脂与炎症因子mRNA水平明显增高,主动脉内有纤维斑块形成;辛伐他汀(5mg/kg)与葛根素(65mg/kg)均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mRNA表达,并且能抑制斑块形成,葛根素效果更佳。结论:葛根素能降低AS斑块炎症因子的表达,抗炎机制可能是其抗AS的其中一个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APOE 炎症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不寐的中药用药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娄林洁 蔡慎初 +1 位作者 叶人 袁拯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5-89,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针对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探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软件建立治疗不寐方剂的中药数据库,并进行中药频数、频率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针对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探讨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不寐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软件建立治疗不寐方剂的中药数据库,并进行中药频数、频率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347首中药方剂,涉及350味中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 216次。以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为高频中药,共纳入76味高频中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包括甘草、人参、熟地黄、酸枣仁、当归、茯苓、麦门冬、生姜、白芍药、茯神、半夏。从功效角度分析,以补气药、安神药、补血药、清热药等使用最多;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分析显示,治疗不寐的中药归经以心、肝、肺、脾经4条经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多。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0.07%。结论:不寐的临床治疗应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证宜益气养血,实证宜清火化痰、理气和中,同时佐以安神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数据挖掘 中药 用药规律 频数分析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